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一、民族地区小康建设的总体思路  民族地区要紧紧抓住21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推进改革开放,推动民族地区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的全面发展。湖南民族地区小康建设的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半,综合财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GDP年均增长达到10%以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达到50%的水平。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覆盖100%的城镇居民和90%的农村居民,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  相似文献   

2.
一、民族地区小康建设的总体思路 民族地区要紧紧抓住21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推进改革开放,推动民族地区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的全面发展。湖南民族地区小康建设的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半,综合财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GDP年均增长达到10%以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基本实现工业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区域间和区域内部比较的角度 ,分析了民族地区的小康进程和主要指标实现情况 ,认为民族地区处在一种更低水平、更不全面和区域性不平衡结构低端一极的小康格局中 ,并且其内部的小康建设进程也很不平衡。文章对民族地区全面小康建设中的加快发展与增速问题、农牧区小康建设问题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一)湖南民族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的差距比较 1、湖南民族地区农民收入与全省比较.长期以来,湖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一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近几年来,民族自治地方农民人均纯收入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多一点,我们可以将这几年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2001年,湖南民族地区人均纯收入是1365元,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2265元,民族地区占全省水平的60.26%;2002年,湖南民族地区人均纯收入是1401元,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是2398元,民族地区占全省水平的58.42%;2003年,湖南民族地区人均纯收入是1487元,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是2533元,民族地区占全省水平的58.70%.  相似文献   

5.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帮助民族地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宏伟目标,探索民族地区建设小康的新路子和新经验,我刊将配合本委今年启动的“在湘西、怀化、张家界、邵阳、永州等5市(州)开展创办民族地区小康建设试点”项目,特辟“小康之窗”栏目,对我省重点课题“湖南少数民族地区小康建设研究”的有关成果分专题予以刊载,希望能引起社会各界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小康建设的关注和支持。  相似文献   

6.
民族地区是湖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脱贫攻坚背景下加快湖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任务,显得尤为重要、艰巨又紧迫。通过近年来经济数据资料的横向比较,可知湖南各民族地区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都存在着较大的发展差距,也具有某些特色和潜在优势。对照《湖南省"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约束性指标,2017年民族地区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多未达标。通过前后两个15年(1985~2000年、2000~2015年)的横向比较,可知湖南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同时发展差距总体呈现扩大趋势,新世纪以来民族地区在全省内发展相对滞后的趋势明显。针对此种现状,可进一步分析湖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从永州市乃至全省、全国来看,民族地区地域广,少数民族贫困人口比例高,对未来的发展和实现全面小康关系重大。可以说,没有少数民族同胞的小康就不可能有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当前,永州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困难重重,如何克服这些困难,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不断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的进程。1、从转变思想观念入手,加强发展思路的引导。各级党委、政府和民族工作…  相似文献   

8.
湖南西部地区主要是指包括怀化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与张家界市在内的少数民族地区。该地区土地面积56546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6.2%;人口895.53万,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3.71%。目前,湖南西部地区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与实现经济社会进步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同全面建设小康社  相似文献   

9.
<正>一、民族地区自然资源评价 我国发达地区已经结束了资源导向型的经济时代,但在局部地区,尤其是湖南部分少数民族贫困山区,由于资源开发程度低或利用不尽合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必须依靠当地资源优势,走出经济低谷,实现小康目标。自然资源种类很多,有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生  相似文献   

10.
湖南民族经济发展面临的人口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太武  田芳 《民族论坛》2005,(10):20-21
湖南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大省,总人口6327.4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641.0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0.13%(“五普”统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湖南省委省政府对此十分重视。20世纪90年代以来,湖南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民族  相似文献   

11.
《民族论坛》2004,(5):46-47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帮助民族地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宏伟目标,探索民族地区建设小康的新路子和新经验,我刊将配合本委今年启动的“在湘西、怀化、张家界、邵阳、永州等5市(州)开展创办民族地区小康建设试点”项目,特辟“小康之窗”栏目,对我省重点课题“湖南少数民族地区小康建设研究”的有关成果分专题予以刊载,希望能引起社会各界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小康建设的关注和支持。  相似文献   

12.
<正> 湖南6600万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正全力投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但作为一个聚居和散居着56个民族的省份,由于自然的、历史的和社会的原因,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存在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任重而道远。 根据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统计资料显示,湖南省少数民族人口达6410694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0.13%,居全国第  相似文献   

13.
从局部贫困到全面小康--民族地区小康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我国民族地区面临着严峻的局部贫困现实,摆脱贫困、实现总体小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因此,民族地区在进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必须做到尽快解决温饱问题;防止因灾返贫、因病返贫;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一起抓.  相似文献   

14.
按照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和要求,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湖南民族地区要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任务还十分艰巨。根据目前湖南民族地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现状,当前要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关键:一是要继续提高农业和整个农村经济的效益,增强农业和农村的内部增收能力;二是要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努力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具体来讲,要着力在以下四个方面采取措施。(一)围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加快调整优化民族地区的农业结构。从近期来看,调整优化民族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仍…  相似文献   

15.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民族地区能否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关系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败.因此,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和全面小康实现的短板区域,四川民族地区全面小康建设进展怎样,如何评价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本研究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够实现吗胡毅力: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全国GDP比200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届时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35万亿元人民币以上,全国人均GDP将达到3000美元。实现这个目标,要求全国经济增长速度在未来20年中保持在7%以上。据初步测算,2000年,民族地区国内生产总值8411亿元,人均GDP557美元,刚迈过400美元的温饱水平,相当于全国1995年水平,与全国人均854美元的差距是34.8%。如果民族地区与全国同步实现人均GDP3000美元计算,到2020年民族地区国内生产总值规模要达到5.3万亿元人民币,即在未来的二…  相似文献   

17.
关于湖南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现有55个少数民族,64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0.13%.民族地区有一个自治州(辖8县市)、7个自治县、2个享受自治地方优惠政策待遇的县(区)、7个少数民族人口超过总人口半数的县区和100个民族乡,民族地区国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8%.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新农村.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从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及坚持以“三个代表”为统领的角度,深刻论述了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实现扶贫开发步伐,实现“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措施、办法和进程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进程的推进,少数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将得到超常规发展。但由于少数民族区域属于落后地区,实现全面小康的任务更艰巨,困难也更大。从一定程度上讲,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少数民族地区。因此,如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康社会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战略任务。由于少数民族地区所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所以,只有充分认识并吃透其基本情况,制定一揽子区域政策、编制周密科学的规划、选择适宜的发展路径,才能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20.
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未来20年的主要目标是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的全面小康社会,而这必然离不开幅员辽阔的西部民族地区的小康.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其受到种种原因的限制,在全面小康建设中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其中城镇化的滞后在许多方面制约了西部民族地区的小康建设.因此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是西部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