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冷战后美国的南中国海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渊 《学术探索》2008,(1):54-58
美国是对南海问题影响最大的区外大国。在地缘经济、政治利益的驱使下,美国在冷战后对南海问题推行了积极干预政策。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美国南海政策将表现为如下内容:确保和加强军事存在,努力争取对南海地区安全事务的主导权;构建多边安全机制;以南海问题影响并牵制中国的发展。但是美国对南海问题的干预也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2.
张晓璇 《理论界》2010,(5):54-56
南海争端是中国与其他南海周边国家关系中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这场争端中涉及国家主权、历史争议、法律交锋及愈发敏感复杂的现状,所以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还面临着很大的困难。特别是近几年南海周边各国纷纷有所动作,使得我国在南海的主权受到严重威胁,也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本文主要针对中菲南海争端,阐明了我国享有南海海洋主权的法律根据,并对如何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南海争端,维护我国海洋主权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赵青 《快乐青春》2014,(10):50-51
马来西亚有一种鸟叫苍鹭,这种鸟觅食的办法很奇特。每当它肚子饿的时候,便会在一片沼泽地的上空盘旋几圈,然后在一个岸边停下来,瞪着眼睛,注视水面。观察一阵后,它便会飞到草丛里捉虫,捉到一条,便将其叼起投放到刚才观察的水域,然后再捉虫再投放……如此反复多次后,一个可喜的现象发生了,许多小鱼扎堆在那片水域里等待天空掉下来的小虫。当苍鹭发现小鱼扎堆后,便飞到岸边折一根草杆,然后同样投放在这片水域里,小鱼以为草杆也是小虫,便争先恐后地抢夺草杆,可草杆坚硬不柔软,况且随着鱼儿泛起的水花来回漂,鱼儿根本无法吞下它,最后导致抢夺的鱼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4.
郭渊 《社会科学》2022,(7):69-78
20世纪30年代中期,日本不断加剧在中国南海地区的军事、渔业等侵略活动,不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也搅动了在南海周边拥有殖民地的英、法、美等国的利益格局,成为南海及周边地缘形势变化的主要推手。针对日本在南海的活动,中、英两国分别对中国西沙地区进行了军事调查。据英方解密档案,英国在未通知中国政府的情况下,秘密调查了西沙海域,目标在于确认西沙群岛对于南海周边及南海航线的战略价值,侦察并警惕日本在这一区域的扩张活动。然而,在其绥靖政策的影响下,英国未能对日本的侵略行为采取有效的制约措施。中国调查人员则在确认了西沙群岛的现状后,在相关岛屿上竖立了主权石碑以宣示主权,然此时中国海上力量薄弱,加之正忙于在陆上抗击日本侵略,未能进一步采取更有效的维权措施,但是,随着中国军方介入调查,中国治理南海疆域的思路开始发生转变。这一时期南海及其周边的大国博弈,预示着国际局势即将出现阶段性的剧变。  相似文献   

5.
《琼州学院学报》2018,(1):18-24
近年来,南海邻国纷纷以各种名义和方式侵犯中国南海主权和渔权,加之欧美大国的插手,中国南海局势愈加复杂。这对我国南海海上维权执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中国南海在分散的维权执法模式下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渔业行政执法体系不健全,执法主体的法律地位不明确;海上执法力量分散;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欠缺;武装配备落后等。因此,需从完善执法体系明确执法主体地位、建立综合执法队伍、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和能力、增强武器配备等方面做出改进。  相似文献   

6.
随着近年来我国南海海域周边一些国家侵渔事件的频繁发生,南海护渔维权已经成为我国当今热点问题。渔民在维护我国领海安全和海洋权益、南海正常渔业生产活动以及推动南海问题的科学解决上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渔民整体综合素养偏低、渔业发展本身具有脆弱性,以及渔业管理制度法规落后等因素,严重制约着渔民参与南海护渔维权。因此,需从加大财政对渔业倾斜力度、完善渔业管理的制度与法规、分类引导渔民参与南海护渔维权、构建和完善渔民社会保障政策等四个方面采取有效政策措施,有针对地提高渔民参与南海护渔维权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琼州学院学报》2020,(1):15-20
南海设施渔业由于远离大陆,面临着技术水平低下、模式单一、组织化程度不高、政策支持不到位的现实困境。促进南海设施渔业发展,必须走创新驱动之路,以改变南海海洋渔业增长方式并培育竞争能力。当前创新驱动应在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组织创新、产业创新、政策创新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8.
西沙群岛     
王幽 《中文信息》2007,(1):128-139
距海南岛180多海里的东南海面上,有一片岛屿像朵朵星莲,颗颗珍珠浮于万顷碧波之中,那就是令人向往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岛,撩开她的神秘面纱,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唯一一处没有被开放的军事禁区就让你心跳。耀眼的白色沙滩,钴蓝的天空,蔚蓝的大海,海面上跳跃的飞鱼和海豚,远处游弋的渔船以及跟随在渔船后的海鸟。在西沙,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你的眼睛里都是前所未有的风景。潜入水中,清澈的海水甚至让你能看见深达30米之处游动的鱼儿。如果把海南划分为相对独立的三个旅游区域,那么西沙群岛旅游区则是一个独特的另类旅游典范。西沙群岛其中最值得欣赏也是能到达的景观有永兴岛,石岛和七连屿。[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中文信息》2008,(5):127-131
薄荷片推荐;有人从斐济回来后便兴奋地说:“在斐济的海里可以徒手抓鱼。”事实正是如此.在斐济通透的海水里你用手完全可以抓到五颜六色的鱼.它们会以为你是同类而在你身边游弋.那种与鱼儿亲密无间的感觉.绝对令人难忘。  相似文献   

10.
在山东省德州市北郊约二里处,有一个回民自然村——北营。这里的回民的先世,既不是中国回族族源中一般所称的“西域回回”,也不是东南沿海的阿拉伯、波斯穆斯林蕃客,而是今属菲律宾的古苏禄东王后裔。菲律宾在我国东南海外数千里,自古以来与中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菲律宾南部有一片内海叫苏禄海。苏禄海中散布着无数美丽的小岛,这就是苏禄群岛。苏禄群岛中生活着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伊斯兰教大约是在八世纪传入苏禄的。七世纪上半叶,新兴的伊斯兰教统一了阿拉伯半岛,七世纪中期传入波斯。一向以海外贸易著称的阿拉伯波斯穆斯林商人掌握了海上霸权,将商业势力伸展到东南亚一带,把东南亚及西方国家的货物,中国的瓷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看书看皮,看报看题。”人们看书看报总是要先看标题,标题是否生动直接关系着文章的效果。在标题中巧用成语,更富有画龙点睛之妙,产生引人注目的效果。如《运载火箭飞越万里长空》,用成语“万里长空”,既表达了火箭的远程距离,又表现了人们对火箭长空飞舞的欣喜之情。《南海县委朝思暮想让农民尽快富起来》,  相似文献   

12.
秦望山秦始皇望南海所登之山秦望山在今浙江杭州府城南一十二里高一百六十丈周迥百步許相傳秦始皇嘗豋此山以望南海故以秦望為名山之東南隸會稽 靈隱山杭州之靈隱山 靈隱山曰靈苑山一名仙居山亦名西山在今浙江杭州府城西十二里山上有寺名靈隱寺卽唐宋之問詠詩駱賓王續成處大涤山 餘杭之大滌山大滌山在今浙江杭州府餘杭縣城西南十八里高六百九十餘丈周迴五十里其山有仙芝異草人多不識  相似文献   

13.
邓敏 《理论界》2014,(4):27-29
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但是自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在南海地区发现大量的石油、天然气之后,周边国家对南海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并相继提出对南海的领土要求,形成了南海问题,且日益复杂化。随着中国崛起进程的日益深化,南海周边国家对中国的忧虑增多,南海的海洋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并成为南海问题诸多方面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正>散布在烟波浩瀚的南海上,由西沙群岛、东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四组群岛组成中国的南海诸岛。它们都是由珊瑚礁及珊瑚碎屑构成的岛屿、沙洲、暗礁、暗沙和暗滩,共有200多个,南海诸岛地处北回归线以南,赤道以北,东西宽约900公里,南北长约1900公里。我国渔民自古以来就在南海从事渔业生产,长期活动在南海诸岛上。我国古代把这些岛屿分别称为“九乳螺州”、“千里长沙”、“七洲洋”、“气沙头”、“落漈”、“万里石塘”、“万里长堤”等。据史籍记载,北宋时期,中国政府就对南海诸岛行使主权,其海域已在中国水师巡海范围之内。北宋《武经总要》前集卷21《广南东路》记载:“广州南海郡,即古百粤也。……命王师出厂戌,置巡海水师营垒在海,……至屯门山  相似文献   

15.
六朝时期连接海洋与陆地贸易的群体,最初因肤色较黑被统称为“昆仑”,齐梁之际始称“南海商人”。这一共同的身份标签,实际掩盖了群体成员之间地域、身份的差异,其中既有异域商贾,也有本国替主人经商的奴客。南海商人概称的变化反映出海商群体结构的变化,是南海贸易发展的结果。经营策略上,南海商人与高僧结成共生关系,这并非完全出自商人的宗教信仰,而是隐含着依托高僧规避盘剥及获取商机的现实考量。高僧与南海商人同行,受其馈赠进入建康,结交权贵可帮助其扩展人脉,营建法事则为其带来巨大商机,故二者交往不绝。南海商人的贸易网络随佛教传播由沿海深入内地,形成通江达海、往来吴蜀、北上青徐的格局,并与陆上丝绸之路形成了贸易闭环。  相似文献   

16.
南海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的安全战略思考不可避免的必须考虑到南海安全。近年来,南海局势在各方因素的推动下愈发复杂多变,除了有以东盟国家为主的声索国觊觎南海利益之外,美、日、印等域外大国也插手南海事务,南海问题受到国际上广泛关注。本文以中菲南海争端为代表,梳理中菲南海争端由来与现状,深入思考中国南海安全战略。中国在南海安全方面的战略考量,对于我国国家利益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天妃、南海神崇拜与郑和下西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永乐七年天妃、南海神几乎同时受封,时正值郑和第二次下西洋,两者受封必定与郑和等出使海外有关。由于两者司辖地域不尽一样,历史发展脉络亦不尽相同,在郑和前两次下西洋中的作用不一,导致了其封号的不同。永乐两封号的出现与不同地域和阶层民众信仰不同有关,而天妃、南海神崇拜与郑和下西洋之间存在着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8.
美国去年为适应其"战略东移"战略,强势介入南海争端,30年来的南海平静随即被打破。在南海争夺上先入为主、以小搏大的战略不断上演,军购暗战不断涌动,各种利益纠葛在不断纷繁呈现,往日和谐迷人的海洋,危机潜伏、浪花四溅。本文从美国介入南海积极化、扩大化;中国在解决南海问题上的相关思考两个大的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明代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以来,中国人开始有规模地向东南亚地区移居,环南海中国文化圈逐渐形成,中国在环南海地区进一步发挥大国的强大作用,同时与东来的西方文化发生碰撞。围绕中国人在南海地区的活动,围绕南海海洋权益的历史渊源,学术界有过多种角度的探索,暨南大学的西域南海史地研究也有悠久的学术传承,涌现了一批享  相似文献   

20.
《琼州学院学报》2019,(6):22-29
二战结束后,冷战之初,美国虽然很少对南海争端表态,却将南海视为其"反共"的前沿阵地,坚决反对中国控制南海,并挑战中国的南海政策主张。随着美苏对抗战略格局发生变化以及中美关系的缓和,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逐渐回归中立。不过,这种立场是美国为了拉拢中国而被迫形成的相对、模糊的中立。美国在南海逐渐形成的众多"国家利益"也表明其在南海事务上不可能置身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