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隐喻和转喻是人类认识世界和表达经验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控”的网络新义的产生,既有人类隐喻思维的作用,也是人类转喻认知的结果。“控”基于与日语词“コン”读音的相似性、语义的相关性,经过转喻→隐喻→转喻的认知转化,完成了隐喻义和转喻义的概念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意象图式是十分重要的语义结构。以意象图式为支点,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讨人体词「頭」的语义结构,可知人体词「頭」多义结构的形成是在具有自然联系的意象图式基础上通过隐喻和转喻手段来实现的。意象图式在多义词词义拓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
语义在语境中产生,指向具体的事物及特征,其变化动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的认知能力.文章从认知语义学的视角,运用语义链模式从语义框架建构和隐喻策略使用两方面分析汉语名词"防火墙"的词义演变过程,对把握语言的发展脉络及创造新词新义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从认知语义扩展模式角度研究日语“足”字的多义现象可以发现,日语“足”字主要是从隐喻和转喻这两种认知机制进行语义扩展,其隐喻扩展可分为“形状隐喻”、“位置隐喻”和“功能隐喻”三种,其转喻扩展可分为“空间邻接性转喻”和“功能转喻”两种,其中“功能转喻”中存在二次扩展.提炼出“足”字的语义扩展机制图,可为日语学习者记忆此类多义词汇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山寨"等流行语进行认知语义解读,认为隐喻和转喻思维对词的新义的产生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创造流行语的最主要的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6.
依照《易传》所描述的的宇宙生成图式,《文心雕龙.原道》篇从“道”与“文”的衍化生成关系上阐述了文学本原论的观点。原始的道——自然的文——广义的文——狭义的文,这是“原道”论为文章溯求本原所作的逻辑推论。考察《原道》篇“道”的哲学本体论和文学本原论意义,可以理清道——经——文三者的关系,进而认清《原道》篇在“文之枢纽”中居于“宗经”主张的理论基石地位。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产物,新词新语的出现和大规模衍生与人的认知心理密不可分.研究发现,一般旧词出现新义或新词的出现多采用隐喻或转喻的心理认知手段,而词语的大规模衍生则是非范畴化和范畴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社会现象的反映,它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与语音变化和形态变化相比,意义变化更为显著而重要.不仅如此,语言又是最重要的一种认知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的认知思维.因此,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套用语义链的框架,对汉语形容词"绿"的语义变迁理据和过程进行分析,不仅能够了解到人们的概念隐喻映射过程,而且能够把握新词新义的产生脉络.  相似文献   

9.
味觉词是描述人类味觉感知的基本词汇,对其语义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拟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内, 从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理论的视角, 以“甜”/ “sweet”和“苦”/ “bitter”为例,对英汉基本味觉词的认知语义进行研究探讨,着重分析英汉语言中,味觉词语义衍生的共性和个性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0.
“得”字句式的多义性可以解读为“得”前后两个概念结构接合时借助了不同的转喻链,而不同的接合模式对应不同的句式义。以小说《士兵突击》为研究对象,对“得”字句式进行穷尽性分析可以甄别出“行为—前时段—达成”“事体—参与者—状态”等七条转喻链,分别对应达成、伴随状态等七个句式义。这些句式义以达成义为核心构成一个语义网络,其中达成义最为典型,其他句式义均由达成义利用转喻机制引申而来。本研究佐证了认知语言学“意义具有理据性”的语言观。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说法”一词发展出了新义、新用法。作为新词新义现象的“说法”具有新的语义特点和形式特点,也具有特定的语用价值。笔者从语义特点、形式特点、语用价值和方言情况等几个方面对名词“说法”的新义、新用法展开多角度考察,考察中也涉及心理因素、文化因素和认知因素。“说法”新义、新用法的产生,符号同表义的矛盾是内因,追求婉转的心理和社会民主、法治意识的增进是外因。  相似文献   

12.
多义现象的认知性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传统的语义理论无法完整地解释多义这一语言常见现象。本文以认知理论为框架 ,分析了原型 ,家族相似性 ,意象图式 ,隐喻 ,转喻及其之间的关系 ,认为多义现象是人类认知的结果 ;人类的语言有着一定的理据性  相似文献   

13.
元代中期文人论“气”有两个特点:一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坚持“以理论气”;二是以把“气”之盛衰与国运之盛衰、诗文之盛衰三者绑定起来论述。但元中期文人始终未能对政权有家国一体的感觉,形成了极富特色的“旁观者心态”,故而元代中期文坛始终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盛世”。到了晚期,文人以“气”论文有了新的变化,表现有二:一是“气”论的向下转,即“台阁气”向“山林气”的转变;二是“气”论的向内转,即“以理论气”和“气运说”向以情性论“气”的转变。这种转变又昭示着文坛格局与走向的新变。  相似文献   

14.
复合动词“見+V”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使用率很高。其多艾性主要来自于前项动词“见否”的语义扩展,其中修辞机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在该复舍动词中,前项“见否”表示视觉的自然特性、物质力量和监测作用的三项语义来自视觉活动的原型域,在隐喻和转喻的修辞机能下,语义扩展为表示观察判断、对待处置、认知经验的目标域。  相似文献   

15.
一词多义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从认知角度看,词义延伸遵循着一定的认知规律,主要有隐喻和转喻两种思维模式。在此以英语形容词"heavy"为例,发现在"heavy"的语义扩展中,隐喻思维为其提供了无限的空间,"heavy"的多种义项属于隐喻表达,而单纯的转喻表达却没有得到体现。有时很难判断一种语义到底是转喻还是隐喻表达,这主要是两种机制同时作用的结果,出现了连续统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从认知语言学视角,运用认知隐喻和认知转喻理论深入剖析了"高人"与"高手"的共有词义"技能高(超)的人"的衍生过程。即"高人"是经过隐喻机制(将始源域空间维度的"高"的元素映射到目标域"熟练的、超出一般程度的技能"之上)直接衍生出"技能高(超)的人"之义,而"高手"则是先经过转喻机制("手"转喻拓展为"人")再经过隐喻机制衍生此义。  相似文献   

17.
程颐的“性即理”说一方面以“理”规定“性”来保证了人性的善,但同时通过性气分设、性情分设的方式,指出气禀在人成德之路上的负面意义,从而为成德之工夫指明了方向。因此,伊川之工夫论,可以在“性即理”这一表述中找到其根据所在。一方面为对治人心中“气”的消极影响,故需“涵养用敬”;另一方面为彰显人性中“理”的一面,故要“格物穷理”、“进学致知”。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词汇"以物指人"现象主要通过隐喻和转喻两种机制而产生。隐喻通过心理相似把事物和人联系在一起,转喻通过人与物的相关性联系人和物,它们都是通过对物体的认知揭示人的特征借以指人,少部分特征得到突显,大部分特征被隐藏。"以物指人"现象一部分是原有词的义项增生,另一部分则是短语词汇化产生了新词,来源于不同性质的词汇现象。这些词语和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具有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语义衍生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以原型为核心向下衍生扩展;另一种是以原型为核心向外延射。认知的高级阶段的隐喻和具有突显属性的转喻在语义衍生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隐喻和转喻说明了语义变化的内在机制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新词“炫”具有动词“楦(吃)”的含义,也含有“炫耀”的意味或成分,因此可以认为“炫”的新义略等于“炫(耀)+楦”。“楦”由本义“制鞋、制帽时所用的木制模型”发展到“使劲吃(贬义)”的含义,是范畴隐喻推动语法化进程的结果。新词“炫”的产生符合社会认知规律,能够反映社会现实及新时代物质生活及思想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