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塔吉克族婚姻制度、家庭制度和亲属制度的研究,试图对中国塔吉克族亲属关系人类学研究作初步的描述,并尝试对其社会机制进行文化上的解释,从而,反思亲属关系人类学理论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女性主义人类学对二元论的挑战--跨文化妇女地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人类学研究资料,阐述了女性主义人类学通过对跨文化范围内妇女地位的研究在理论和方法论上取得的成果以及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3.
中国宗族再研究:历史研究中的人类学观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作为一个人类学家,我研究的是文化生态学,这个学科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家庭和亲属关系的探讨。人类学研究的主要手段是实地调查。因此,我和我的夫人华若壁(Rubie S.Watoon)在香港新界农村住了三年,调查研究那里的宗族关系,我研究新田村的文族,她研究厦村的邓族。下面拟从人类学的观点出发,对中国宗族历史研究的一些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美国,人类学研究与社会历史学研究的关系十分密切。我本人与研究社会人类学和社会历史学的许多学者都有密切交往。最近我要出版两  相似文献   

4.
张晓佳 《晋阳学刊》2011,(2):140-141
人类学民族志是一项将研究者所面对的事件和理解进行富有意义性的文本表述,是具有历史性、政治性及个人经验特征的关于人类生活的描述与阐释。作为一名女性主义者,1915到1916年期间,Parsons开始运用人类学研究方法,对女性地位的关心,是她的主要研究兴趣。  相似文献   

5.
关心与被关心:把婚姻、亲属关系、性别和性取而代之约翰·博恩曼人类学寻求足以把人类文化作普适性解释的惯例和体制,其中涉及对关心的压抑和对各种形式的社会公育的提倡。一代又一代的人类学家透视对权力、性别、姻亲、婚姻或性确认了人类的从属关系,从逻辑或历史的角度坚持这些关系的优越地位,却不致力给由之产生的暴烈的等级制度以任何解说。此外,他们对那些被预先取消、抛弃和排斥的东西几乎完全不予理睬。作者没有去寻找社会公育的起源和基础,而是认为人类学应该重点研究自愿的亲属关系的过程:即关心和被关心的过程。他集中探讨了德国的两个法律案例,分别涉及成年人收养和民族之间的婚姻问题,从而提出了血统原则和姻亲原则。在这两个案例中,人类学思想最初似乎被排斥在外,后来却得到了法律上的确认。本文指出,人类学研究的对象已经从婚姻制度或姻亲关系、性别特性、性别不平等或一般的权力差异范畴,转移到了人们在体验关心和被关心时所处的实际状况以及分配关心的政治经济情况上来  相似文献   

6.
本文把中国城市家庭的亲属关系置于传统-现代的维度中,考察了个体家庭与多组亲属关系实际交往的状况,分析了影响亲属交往疏密的主要因素,并评价了传统和现代因素在城市社会与城市家庭变迁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互动方式.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居民和家庭普遍在重视发展密切的亲属关系方面延续了中国传统;与传统的亲属关系有着本质不同的是,亲属关系失去了控制和支配个人的权力;以血缘、亲缘关系远近排列的差序格局和空间距离,是影响亲属关系频度和亲密度的主要变量;中国城市居民的亲属关系有着自身的变化和发展逻辑,其与现代性因素之间并非简单线性或相互排斥的关系;亲属间的互助互惠等工具性行为,对于人们的现代性没有明确的正向或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列维-斯特劳斯在通过田野调查获取的大量人类学资料的基础上,对神话、亲属关系、原始图腾、面部彩绘等人类文化形式和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结构美学分析,挖掘出了这些文化形式背后隐藏着的人类最原始的审美意识,指出感性思维是他们基本的认知方式;依据这种思维方式,原始人类建立起了严密的图腾分类体系.同时,他认为原始图腾不过是一种审美幻象,图腾观念的基础在图腾与心灵的联系之中;而在对少数族裔的面部彩绘的分析中,斯特劳斯进一步深化了他的审美人类学方法,提出艺术是一种位于神话与科学之间的文化形式这一独特观点.  相似文献   

8.
现代女性主义重行动轻理论,一直面临理论上的挑战。对女性主义不断反思,提高理论研究水平,是女性主义在当代发展的一大关键。一、“新关系论”作为分析哲学“对思想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可以纠正女性主义性别分析中的片面性;二、现代西方政治哲学关于平等问题,提出了新的理论分析,现代女性主义的性别研究,同样不可忽视这些新的理论成果;三、女性主义将“空间”和“场域”理念引入性别研究,同样具有突破意义。  相似文献   

9.
女性主义的现代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观念、思想、视野和方法的女性主义 ,其之于世界、人类的意义有三 :对男女权力分配不均及女性沦为附庸、他者的不公正境遇进行批判 ,反抗性别歧视和贬抑 ,并对现行男性中心的权力结构、父权制历史文化传统进行清算、颠覆和解构 ;纠正由单一的男性视角书写历史、构建文化的偏差 ,弥补父性原则下对女人及女人活动的排斥和疏漏 ,“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精神立场灌注到文学、哲学、心理学、人类学、伦理学和政治、经济、历史等领域的研究中 ,共同构筑了女性主义思想的宏富与精彩 ;“双性人格”、“双性共体”成为男女两性新型人格和新型关系发展的未来趋向  相似文献   

10.
人类学从西方传入中国至今已有90余年的历史,关于这一点国内外都有过论述。(陈国强《中国人类学发展史略》《人类学研究》试刊号1985年;(美)顾定国《变迁之风》《社会研究》第54卷4期,译文见《中国人类学学会通讯》以下简称《通讯》第141期)中国人类学的重建也过去了整整十年(1981—1991)。本文拟对这十年人类学发展历程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1.
谢美英 《殷都学刊》2007,(4):137-141
《尔雅·释亲》作为我国最早研究亲属关系的专著和"总表",收集了反映古代家族关系的亲属称谓100个,为我们了解当时的亲属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笔者不揣谫陋,拟从亲属关系分类及所释词范围特点、亲属称谓词的释义体例、特殊词的细论三个方面探讨《尔雅·释亲》凸显出的当时妇女地位:以"男性本位"为主导,为人母者地位最高,为人妻(妾)者地位最低,为人女者介于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12.
布朗族拜认干亲习俗与人际关系网络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民间信仰与中国普通民众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及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对当地的社会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拜认干亲习俗在布朗族民间信仰及其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布朗族拜认干亲这一民间信仰不仅是布朗族为了祈求儿孙康健、子嗣绵延的方式,也是布朗族乡土社会中构建人际关系网络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3.
张海钟  李娜 《阴山学刊》2010,(4):16-19,44
中国人伦关系网络一般以血缘与地缘关系为基础,其中又以血缘关系最为重要;中国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类型研究可以看作亲情心理学研究的基础理论;发展心理学关于母子依恋的研究也可以视为亲情研究的基础性工作;要研究亲情就必须从生物学角度廓清血缘和姻缘的本质及其感情形成机制;狭义亲情专指有血缘关系和姻缘关系的人之间的情意,广义亲情则可以包括地缘和业缘关系而形成的情谊以及因机缘关系而形成的情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汉英亲属称谓语的文化隐喻现象,及其在全球文化交流与融合背景下的传译问题。  相似文献   

15.
Studying families in post-war London, Elizabeth Bott hypothesized that tight-knit kinship networks fostered gender segregated, rather than joint, conjugal role-relationships for husband and wife. Addressing this hypothesis with 2001 International Social Survey Program for 29 countries, this paper considers one aspect of joint role-relationships - whether married women prefer to turn to their husband, as opposed to kin, for household help and emotional support. Women with tight-knit kin who fill multiple functions in their lives are less likely to prefer to rely on husbands. Residential mobility is associated with greater reliance on the spouse, but there is no indication that the importance of kinship is diminished when mobility is controlled.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解读黎族与南方百越后裔诸民族的创世神话,探究这一族群的“巨人”神话折射出的族群血缘关系和族群的斗争精神。  相似文献   

17.
从《红楼梦》的俗语翻译看汉英亲属称谓语的文化制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晓晴  张从益 《云梦学刊》2004,25(1):119-122
中西方历史的渊源与传统文化的差异,孕育了汉英两种语言在亲属称谓语上的民族特色与语言特征,在其数量多寡、指称明确度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在《红楼梦》及其两个英译本中,其汉英亲属称谓语,表现出四个方面的区别:1.明亲疏,内外有别与亲疏不明,内外无别; 2.讲辈分,长幼有序与论英雄,人人平等; 3.重性别,男女分明:英汉民族不同的表现领域; 4.汉民族独特的“非亲属的亲属”关系———准血缘带来的血亲称谓泛化。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wo semantic domains in English, kinship and vegetables, using a new procedure for triads testing, the balanced incomplete block design. This procedure allows the use of triads tests on larger sets of words than had previously been possible. Included is a table of balanced incomplete block designs for the use of interested researchers.  相似文献   

19.
高丽中期是贵族政治达到鼎盛时期,门阀贵族势力膨胀,庆源李氏家族是最典型的代表,在百年间国家大小事件都离不开庆源李氏一族。剖析庆源李氏一族兴衰史,了解庆源李氏一族发达与高丽贵族政治关系,利于我们理解把握高丽贵族政治兴衰。  相似文献   

20.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盲刺客》故事情节离奇,"俄罗斯套娃"式的叙事方式具有强大的张力,是其代表作。文章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心理分析的视角,通过分析"本我"与"超我"的关系解释了艾丽丝、劳拉姐妹之间匪夷所思的感情波折和彼此的对位象征关系。劳拉是艾丽丝"本我"的实现,一个艾丽丝最渴望成为的人,同时也是艾丽丝的"超我"极力压制、排斥的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