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国强 《南都学坛》2004,24(6):96-99
我国当前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存在着明显的立法缺陷,如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尚未得到确立,证人的拒证权也未从立法上予以明确,对于证人出庭作证费用的补偿和对证人及近亲属人身、财产安全的保护缺乏明确而详细的规定等等。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对传统旧法认识上的偏差;整体传统思想文化被发展到极致;程序正义的法文化底蕴极其孱弱等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我国证人出庭作证难问题的日益突出,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对证人保护不力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通过对国外证人保护制度进行研究,吸取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力图对构建我国的证人保护制度略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3.
证人出庭作证于改变传统庭审方式十分重要。证人不愿出庭作证的主要原因是法律规定不明确、刑事实体法与刑事程序法对证人保护规定不一致、立法和实践中对证人保护不足等,完善证人保护制度应从立法完善、提高证人法律意识和转交执法观念三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4.
证人证言作为刑事诉讼中的一种普遍证据运用非常广泛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实行“控辩式”庭审制度 ,此种制度对证人出庭作证的要求大大增强。本文分析了我国证人保护的立法现状和司法实践中证人保护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证人保护机制 ,这对保护证人出庭作证 ,促进司法公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证人出庭作证 ,是现代庭审改革的迫切要求 ,是促进司法公正的基本措施。由于立法和司法上的原因 ,刑事案件证人出庭作证难已成为制约我国庭审改革的“瓶颈”。规范我国关于证人作证的立法 ,强化证人出庭作证的义务 ,完善证人出庭作证的经济补偿和人身安全的保护机制等 ,应是解决目前司法实践中刑事证人出庭作证难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司法实践中证人出庭率很低。应对我国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予以完善,在立法方面明确规定证人的权利和义务,准确、合理、科学地界定证人出庭作证的范围,对证人拒不出庭作证,规定法律上的强制措施以及建立证人宣誓和交叉询问制度和证人奖励制度,同时要解决好证人合法权益的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当中,证人不敢或不愿出庭作证的现象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主要是证人的权利得不到应有的保障.文章在研究刑事证人保护的理论基础之上,分析我国对刑事证人保护的立法现状和缺陷,借鉴国内外的刑事证人保护制度,从而提出完善我国刑事证人保护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刑事案件证人出庭作证,是国际刑事司法准则的要求,也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制度。证人拒不出庭作证,妨碍了刑事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成为司法改革的“瓶颈”。其原因既有立法上的疏漏,也有司法人员、辩护律师工作上的不足,还有社会伦理观念的压力以及证人自身义务观念淡漠等。应采取完善立法建立证人保障制度、重塑司法机关形象、增强律师的社会责任感、在全社会树立起“依法治国,人人有责”的新理念等对策,使证人主动出庭作证。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我国目前司法实践中证人拒证现象的危害性及其原因 ,提出了对完善证人出庭作证的立法构想 ,认为应明确规定证人出庭作证为其法定义务 ,完善证人出庭作证的保护机制 ,确立直接言词原则。  相似文献   

10.
建立完善的刑事证人保护制度,既是证人自身安全保障的需要,也是国家规定证人作证义务的逻辑结果,更是公民宪法权利得到保障的具体体现。它对于维护证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证人出庭作证,有效地发现和打击犯罪,进而维护司法权威,实现刑事诉讼的良性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证人保护制度在我国立法上尚属空白,因此对其理论基础相关问题的梳理,是合理构建刑事证人保护制度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