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领导决策信息》2011,(38):14-15
案例背景 民生幸福既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实施民生幸福工程.就是要把民生实事进一步制度化.让人民群众生活每年都有新改善、新提升。江苏省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始终把提升百姓的幸福感作为省委、省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县级政权处于城乡接合部,属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体,其履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职责的成效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和城镇居民能否享受到党的十七大安排的"民生盛宴".  相似文献   

3.
部委声音     
《领导决策信息》2010,(45):M0002-M0002
刘云山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 要结合改善民生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同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突出问题.优化城乡生产生活环境,完善社会志愿服务,更好地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们始终把改善和保障民生放在优先位置,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有力地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开创了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幸福指数与发展指标同步提升的良好局面。“十一五”期间,全市财政投人民生资金累计达到33.8亿元,年均增长35%,远超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速,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超过70%。  相似文献   

5.
部委声音     
何勇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要切实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中央关于"三农"工作重要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要着力解决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促进民生改善和农村社会稳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6.
水利与民生息息相关,是民生的基本需求之一。水利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生活质量、生产条件和生态需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推进民生水利建设。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生活条件、生产发展、生态改善等基本的水利需求为重点,突出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切实关注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水利发展成果。具体要突出抓好五项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7.
《领导决策信息》2012,(37):28-31
十六大以来这十年“中国发展进程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坚持民生优先”,中央坚持民生优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人民群众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改革发展成果初步实现了全民共享。  相似文献   

8.
策划人语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要做到这一点,就是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  相似文献   

9.
想问题、定政策、办事情,要始终着眼于中低收入的大多数群众。过去.老百姓把柴米油盐酱醋茶作为“开门七件事”;如今,群众最关心的是就业、收入、社会保障、物价、住房、教育、医疗卫生这七件事。我们要把这“民生七件事”一项一项研究透,时刻挂在心,常抓不离手  相似文献   

10.
一要铸就"真情为民"的组工队伍。积极引导组工干部以情注民生、服务民生为己任,在找准社会热点、关注民生发展上身体力行。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让群众权衡、让群众评价、让群众满意,把群众意愿当做工作成效的晴雨表。二要树立"民生为本"的用人导向。加强各级干部  相似文献   

11.
《决策探索》2014,(9):85-85
改革开放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民生政策越来越好,民生投入越来越大,民众受益越来越多。但也应看到,一些地方党群干群关系并未因物质的丰富、民生的改善而拉近,反而较过去有疏远的迹象。在一些地方和一些领域,社会情绪失衡、群众心态偏激,“仇官、仇富”,一些地区甚至由小矛盾引发了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2.
部委声音     
孟建柱公安部部长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突出以人为本、执法为民,把公安工作的成果更多地体现在改善民生、保障民生上,维护和促进社会和  相似文献   

13.
“一定要让群众打得起官司,有理就打得赢官司。”这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薄熙来对人民法官的殷切期望,也是我们向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把重庆真正建设成为人民群众“打官司公正、便宜、方便”的地区,关键在人民法庭。要扎实开展民生法庭创建工作,把人民法庭建设成为人民群众感知司法公正的“窗口”、联系群众的“纽带”、培养干部的“基地”。  相似文献   

14.
省部声音     
《领导决策信息》2011,(25):M0002-M0002
刘云山 中共中兵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 要以推进改善民生、优化农村环境为突破口,深入开展文明户、文明村、文明集市、文明县城、文明小城镇等群众性创建活动,着力推动解决农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着力形成以城带乡、城乡共创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15.
吹风     
《领导文萃》2011,(3):135-136
周永康: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尤其是民生困难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说,信访难点大部分都是民生热点。抓住了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关键,就抓住了群众工作和信访工作的现实着力点。必须动真感情,必须拿硬措施,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南风窗》)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们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明显成效,但与人民群众的期盼、与黄石正在进行的城市转型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一名组工干部,要为群众服好务,就是要始终和群众同坐一条板凳,把群众的利益看得比天大,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要把群众当亲人,将情感融入群众之中。作为组工干部,要强化公仆意识,切实增强群众观念,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时时处处将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抓在手中。要把群众当老师,将身躯下沉于群众之中。组工干部特别是年轻组工干部,要深入基层一线,深入到群众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报告指出:党坚强有力,党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针对群众日益增长的民生保障需求,如何更好地服务群众,保障民生,笔者进行了探索和思考。一、民生保障部门要在密切联系群众中明确服务的目标与方向新的形势下,社会多元化日益凸显,各种利益错综交织,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显得越发紧迫。各级民生保障部门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窗口和桥梁,发挥好这一纽带作用至关重要。要做好民  相似文献   

19.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央最近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的新政策新措施,明确提出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展望2009,围绕教育、医疗、社保、就业、住房等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民生热点,从中央到地方传递出的"更大力度改善民生"信号给人们带来更多温暖和信心。  相似文献   

20.
吹风     
《领导文萃》2010,(19):6-7
李克强:加快保障房安居工程建设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强调,要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步伐,改善中低收入群众基本住房条件。他指出,要以更大的决心和更有力的措施,加快把保障性住房重大民生工程建设好,使人民群众住有所居、安居乐业。(《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8月23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