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江西社会科学》2015,(7):72-79
金融机构关联性是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之后国内外学者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研究中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采用实证方法从金融机构关联性的视角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明确关联性及其他因素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大小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金融机构关联性具有风险转移的特性,对金融机构系统风险边际贡献的影响分为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直接影响体现为风险的直接上升,而间接影响则表现为将杠杆率、期限错配和金融业综合经营程度的风险在金融机构间进行分摊。此外,金融机构的规模越大、盈利能力越强、市场收益水平越高、GDP增速越低,金融机构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边际贡献越小。  相似文献   

2.
钟震 《江海学刊》2013,(2):92-97,238,239
与历次金融危机不同,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在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发生、蔓延、深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是指那些具有一定规模、市场重要性以及全球相关度,以至于破产或出现问题时会对全球或本国金融体系造成严重紊乱和经济后果的金融机构,其基本特征包括:巨大的负外部性、普遍的道德风险、竞争不公平性、成本收益不对称性、评估结果动态变化性、评估标准不绝对性等。因此,必须针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特点实施有效的审慎监管,在微观上防范单体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风险,在宏观上防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对于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的接踵爆发使得金融机构脆弱性成为了金融经济领域研究的重要议题。金融机构脆弱性受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其中,宏观经济形势与其密切相关。本文采用滚动相关系数与区制转移模型探究了金融机构脆弱性与经济增长间的关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金融机构脆弱性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两种相反的相关区制;经济繁荣时,过度经济增长会使金融机构脆弱性水平上升,经济紧缩时,适度的经济增长反而有利于金融稳定;此外,金融机构脆弱性处于高波动区制时,其持续期往往较长。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和本次金融危机是近年来两次主要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从金融机构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经营原则来分析两次危机的风险形成机制,可以得出对我国金融改革有益的启示:即必须全面看待创新的效益和影响,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机构过度追求盈利性带来的系统风险.  相似文献   

5.
谷燕燕  高邦森  高培元 《理论界》2009,(10):179-180
国际金融危机蔓延使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对停滞,目前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发展速度不能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发展中小城镇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服务业发展,促进工农业产品交换,扩大消费、拉动内需,提高就业率,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形成发展、就业、消费的良性互动,是未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6.
运用彼得.霍尔(Peter Hall)的政策范式理论,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校毕业生就业政策领域的范式变化。自1949年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共经历了三个明显的范式阶段:行政配置政策范式(1949-1985),双轨制政策范式(1985-2000),以及正在制度化中的市场配置范式(2000年开始)。发生了两次范式的转移:从行政配置向双轨制的政策范式转移,从双轨制向市场配置的政策范式的转移。  相似文献   

7.
美国次贷危机对美国整个金融市场乃至全球金融市场都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和震荡.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国次贷危机的传导与放大机制.美国次贷危机的生成和传导基础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三类住房贷款产品、三级金融创新链条和五层主体风险累积.其传导路径为:从信贷市场到资本市场、从资本市场到信贷市场、从金融市场到实体经济、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8.
信用风险转移的信息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的建立与发展,对银行系统及金融市场的其他参与主体管理与控制信用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建立我国信用风险转移市场及开发相应的金融衍生产品,正在受到我国金融机构及政府金融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从信息经济学的视角,着重研究信用风险转移参与者对信用风险这一负利资源的交易动机,以及参与主体间的经济关系和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问题,以期对我国开拓信用风险转移市场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为表征2008年突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将深圳股票市场指数分为"危机前"与"危机后"两个阶段,运用GARCH模型,对市场风险的变异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危机的突发会对金融市场带来重大冲击,市场风险在金融危机前后也会发生很大变化。为防范风险,应确保中央银行及其货币政策独立性;政府的适度干预依然必要,但应合理把握金融创新和加强金融监管的关系;与此同时,规范发展资本市场,优化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继续发展多样化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进一步发挥股指期货等金融工具的套期保值效应,完善信息披露机制。  相似文献   

10.
<正> 境外筹资是利用外资的重要方式,是指国内的借款人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指定的金融机构(经特批的大型企业除外)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运用信贷或证券的形式借入外国货币资金的行为.本文拟从国际金融市场形势分析入手,结合实例进行债务结构分析,提出广东茂名30万吨乙烯工程外资筹措方案的可选方案,最后就如何避免债务外汇风险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