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以其恐怖小说闻名于世,并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探究其创作的时代背景及其作品显著的风格手法和思想主题,爱伦·坡恐怖小说的创作动机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他的恐怖小说创作受到了欧美哥特文学传统的影响,二是受到了其自身创作理念的支配,而最为重要的,爱伦.坡是以恐怖小说这一文学形式来彰显人性的危机。  相似文献   

2.
埃德加·爱伦·坡的作品世界由小说和诗歌分呈黑白两色.坡之小说探索罪恶和阴暗的心灵,刻画来自自然、他人及自我的恐怖,是一百多年来"黑色文学"的源头.而坡的诗歌则似这恐怖王国里白色的栖息地.它一心一意地追逐美与爱的光芒,以天使般的少女为主角,写一种幸福或伤逝.实际上这两色的艺术世界又是交融共生的,它们构成了独特而统一的爱伦·坡的创作世界.  相似文献   

3.
爱伦·坡与法国前期象征主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美国美利坚百科全书》、《二十世纪世界文学百科全书》、《简明文学百科》等众多权威辞书中 ,象征主义这一辞条是与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 (EdgarAllanPoe,180 9- 184 9)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爱伦·坡的诗歌、小说及其理论对法国象征主义尤其是前期象征派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巨大。而反过来 ,法国前期象征派又是爱伦·坡走向世界的桥梁 ,是他们的努力才使爱伦·坡跻身于现代主义的先驱和文学大师之列。  相似文献   

4.
埃德加·爱伦·坡提出的“效果统一论”为短篇小说建立了指导性原则。短篇小说《一桶白葡萄酒》是这一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代表作品。文章从主题、象征和反讽技巧以及自述式议论等方面论述了爱伦.坡是如何应用“效果统一论”的。  相似文献   

5.
爱伦·坡的短篇小说<厄舍古屋的倒塌>的总体效果是"恐怖".本文评析了小说的哥特式特色和写作技巧(气氛的渲染、烘托以及大量的悬念、象征、巧合等);其小说中的恐怖不是通过人工的渲染,而是真正来自心灵.  相似文献   

6.
美国作家爱伦·坡是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家,作品以描写死亡著称.爱伦·坡幼年父母双亡,后来养母和爱妻又相继亡故,他对死亡有着特殊的感受.他的人生经历使他的写作别具一格,他对死亡的理解开辟了文学创作中的一个新领域.  相似文献   

7.
埃德加&#183;爱伦&#183;坡是19世纪美国著名短篇小说作家。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以荒诞、恐怖小说成就最高。这类小说常以死亡、谋杀为主题,具有很强的恐怖效果。《一桶亚蒙蒂拉多酒》便是表现这一主题的经典之作。坡在这篇小说中显示了高超的艺术创作技巧和简洁凝练的文风。坡表面上是在讲述一个恐怖故事,但事实上他是在通过故事说明更加深刻的问题,表达自己对命运、对社会的不满情绪。  相似文献   

8.
从虚无主义看雪莱对现代主义的渗透梁为祥人们一般认为,现代主义是从法国象征派诗人波德莱尔开始的;而波德莱尔从美国诗人埃德加·爱伦·坡那里学得的东西渗透了他的诗作和思想。所以,爱伦·坡是一位极富现代主义特征的诗人。于是,他e然没有成为现代主义攻讦的靶子。...  相似文献   

9.
人类的苦难与堕落曾使尼采不无悲愤地喊出了“上帝已死”的呼号。读了埃德加&#183;爱伦&#183;坡的短篇小说《厄舍古屋的倒塌》之后,笔者对尼采的呼号有了些许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10.
人类的苦难与堕落曾使尼采不无悲愤地喊出了“上帝已死”的呼号。读了埃德加&#183;爱伦&#183;坡的短篇小说《厄舍古屋的倒塌》之后,笔者对尼采的呼号有了些许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存世宋代官私书目的小说类作了深入的梳理和分析,并与《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的小说类进行了合理的比较,切实地探讨了宋代小说观念的发展概况。《崇文总目》、《新唐书.艺文志》将志怪传奇之书归于小说类,确立了后世书目小说类的基本架构。《郡斋读书志》和《直斋书录解题》等书目,反映了南宋书目家进一步清小说类畛域的努力,它们所体现的小说观念,较之《崇文总目》、《新唐书.艺文志》又显示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从《崇文总目》到《直斋书录解题》,尽管还存在一些不一致的现象,但已经在主导倾向上形成了关于小说类的共识。  相似文献   

12.
民初短篇小说的兴盛与杂志业的发展密不可分。文章以1910-1920年的《小说月报》为个案,指出民初小说杂志的发展不仅给短篇小说提供了发展空间,而且也使一批新型的作者和读者从观念与实践两个领域展开了对短篇小说文体的探索。与此同时,西方短篇小说的大量译介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这一文体的逐渐成熟。  相似文献   

13.
我们把那种层累式重复、渐次展开的故事类型称为叠进故事。叠进故事的独特性主要在于它的结构形式而不是故事情节,所以,这类故事往往只有场景,而没有连贯的情节,没有围绕“他”而展开情节的主人公。其中也有一部分民间叙事作品是有一定情节的,但它们的叠进结构的特点极为突出,故而一并纳入这一类别进行形态分析。叠进故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链接式;递增式;递进式。  相似文献   

14.
梁祝传说发源于何处?迄今仍有一些不同见解。本文从历史文献记载、梁祝文物古迹、梁祝故事产生流传三个方面进行考证,认为梁祝故事发源于宁波。  相似文献   

15.
《逝水年华》是美国女作家薇拉.凯瑟晚年创作的一篇小说。该小说在叙述技巧方面进行大胆尝试、革新,独具匠心地运用人物视角转换、时间倒错和对比象征等技巧来刻画人物,展现情节,突现了抚今追昔、怀念美好生活的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翻译向来被视为“死译”、“硬译”。事实上,作为译者的鲁迅,在翻译活动中,总是认真地考虑读者对象、翻译目的、文本类型等诸因素,从忠实原文文本出发来确立其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科学的、辩证的翻译策略。更可贵的是他自觉地根据文化任务来选择翻译方法。因而客观地评价翻译家的翻译思想十分重要。在文化日益趋向大融合的今天,鲁迅的翻译策略必将给我们带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汪象旭创作的仙话小说《吕祖全传》,是明清小说中对黄粱梦故事进行全面创新的重要文学作品之一。他根据自身经历,在原有故事框架基础上,把整个故事内容情节做了全面的改编,用入梦前、梦境中、二次入梦和梦后再试等故事,将吕洞宾塑造成仁义忠孝、智勇双全的完美人物形象。除此之外,《吕祖全传》还是唯一试图将南、北道教记载的黄粱梦故事融合在一起的作品,它不仅包含了吕洞宾醒悟黄粱梦的内容,还将化卢生入梦的故事吸收到作品中,形成了完整的黄粱梦神话故事版本,成为吕洞宾仙迹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吕祖全传》也开创了使用第一人称撰写小说故事的先河。  相似文献   

18.
论仙乡传说对唐传奇《柳毅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民间文学角度看,《柳毅传》享乐长生的主题、把凡人遇仙和人神相恋两种原型相结合的结构模式、采用情节单元组装故事的手法,都深受仙乡传说的影响。可以说,《柳毅传》是作者在吸取并改写民间仙乡传说的基础上形成的唐传奇名篇。  相似文献   

19.
凯瑞·布朗是享誉世界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2019年1月,凯瑞·布朗在访谈中谈到了他对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以及中国故事的理解。他主张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为基础,植根中国的传统文化来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理解中国故事,分析中国政治与全球秩序。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植根于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一部成功的中国故事,就是具有积极愿景的未来的故事,是一个信仰团体的故事,是道德正义的故事;只有植根中国历史与文化,才可以理解并解决中西方的“幻象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20.
《金锁记》借助转述、省略、概要、停顿等叙述技巧,增加了叙事时间之外的故事,从而在篇幅与故事容量之间取得了平衡。三言两语的转述交代了主人公的背景材料;省略与概要将故事所占的叙事时间减少到最小程度;停顿在《金锁记》中表现为心理停顿,虽然叙事时间无限大、实际故事停顿,但心理停顿给予了读者想象的空间,无限扩大了故事本身的寓意与韵味、接受者解读文本时往往关注占据文本篇幅较长的事件,而这些叙事技巧所蕴涵的叙事时间之外的故事对解读《金锁记》也别具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