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湘西花垣县是个苗族聚居的山区,科学技术比较落后,贫困户占总农户的百分之十四。对这些贫困户,过去每年发放救济粮一千七百万斤,救济款四十八万九千多元,可是很多户年年救济,年年贫困,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去年,这个县的县委和人  相似文献   

2.
<正> 花垣县是一个苗族聚居的山区贫困县,就本县内部来说,小集镇与山村、平坝与高山,其经济状况的差别也愈来愈大,前不久我们走访了矮坡、晓碾等自然村,目睹苗寨的贫穷现状,深感要使这些地方富起来,不下功夫大力开发劳动者的智力是绝对办不到的。  相似文献   

3.
从1997年开始,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派出建整扶贫工作组扶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长乐乡卧岔那村,队员们情系苗乡,扎根苗寨,动真情,真扶贫,仅两年时间,使特困村面貌一新。在扶贫到户的方式和方法上,工作组敢于探索,大胆实践,走出一条适合民族地区特困乡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一、立足村情,理清思路,制订工作规划花垣县是国家划定的贫困县,全县26万人,苗族人口占76.8%。卧岔那村是一个苗族聚居的少数民族特困村,地处海拨620米的石灰岩山区,土地贫瘠,人多田少。全村204户,918人,耕地912亩,…  相似文献   

4.
《民族论坛》2012,(17):67
<正>近日,绥宁县委书记唐渊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关峡、长铺子、黄桑坪3个苗族乡建乡30周年庆典工作。会上,县民宗局、3个苗族乡汇报了乡庆筹备工作情况并就30周年庆典筹备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了具体意见。会议充分肯定了3个苗族乡的庆典筹备工作,并审定了《关峡、长铺子、黄桑坪三个苗族乡建乡三十周年庆典筹备工作实施方案》。唐渊指出,绥宁是全省建立民族乡最多的县,关  相似文献   

5.
《民族论坛》2012,(9):67-67
近日,绥宁县委书记唐渊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关峡、长铺子、黄桑坪3个苗族乡建乡30周年庆典工作。会上,县民宗局、3个苗族乡汇报了乡庆筹备工作情况并就30周年庆典筹备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了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6.
花宣 《民族论坛》2003,(5):34-34
龙潭镇位于花垣县中部,距县城20公里,距209,319国道汇合段15公里,总面积56.69平方公里。全镇辖16个村,1个居委会,共有人口14010人,其中苗族人口占95%,是花垣县苗族聚居的乡镇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龙潭镇历届领导班子始终坚持“工业强镇,农业稳镇,城镇扩镇,商业活镇,科技兴镇,依法治镇”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苗族年俗文化是苗族人民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历数千年而创造的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物质创造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包蕴着深刻的苗族民众意愿和风俗信仰。本文以花垣县排料乡芷耳村闹年大会为例,对之活动背景、仪式内容作简要介绍,并着重分析了苗族年俗文化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苗族年俗文化是苗族人民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历数千年而创造的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物质创造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包蕴着深刻的苗族民众意愿和风俗信仰。本文以花垣县排料乡芷耳村闹年大会为例,对之活动背景、仪式内容作简要介绍,并着重分析了苗族年俗文化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民族论坛》2012,(9):43-44
遗产发现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 花垣自古以来就是苗族聚居的地方,苗族民间艺术十分丰厚,尤其以传统的苗歌、苗鼓为主。但汉族的戏曲如汉戏、花灯戏等,也在这里同步流行,苗汉文化经过碰撞交融,产生了丰厚的民族文化积淀,从而为苗戏的诞生创造了条件。苗戏起源于古老的“蚩尤戏”和苗巫文化,有着漫长的发展史。经历了古典祭祀仪式戏、草台戏、舞台戏等三大发展阶段,在新中国成立后得以确立并渐渐发展成熟,后广泛流行于湘西花垣县、吉首市、凤凰县、古丈县、保靖县、泸溪县及与花垣县交界的贵州省松桃县、重庆市秀山县等地区。  相似文献   

10.
孙叶根 《民族论坛》2007,(2):I0003-I0003
<正>我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山区市,全市面积2.7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96万,其中侗、苗、土家、瑶族等46个少数民族190万人,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市总人口的40%,居湖南省第二位。全市辖有5个少数民族自治县,21个民族乡,其中有瑶族乡8个,苗族乡6个,土家族乡1个,侗族乡6个。民族乡国土总面积1629.41平方公里,总人口205762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45950人,约占全市民族乡总人口的70.93%。  相似文献   

11.
湖南花垣县民族服装厂为了让兄弟民族穿得更漂亮,积极探索苗族服装的生产,为苗族服装的制作从繁重复杂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走向大规模商品制作开辟了一条新路。多少年来,花垣县制作苗族服装都是苗族群众在家一针一线来做,一套衣服需时半个月到一个月。由于工艺复杂,费工费时,成本较高,服装商店不敢问津,市场又不出售,苗族群众甚感不便。花垣县民族服装厂通过市场调查,决定在苗族服装的商品化生产上大胆探索。他们组织苏云华等3名设计人员对苗族传统服装进行调查,并对不同年龄服装进行剖析,然后依据布料,精心设计,在保持苗族服装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合理地进行了改  相似文献   

12.
《民族论坛》2012,(17):45-46
<正>遗产发现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苗族是一个崇尚武术的民族,从远古的苗族先祖蚩尤中原逐鹿到乾嘉苗民起义,到20世纪30年代的苗民革囤抗日,正是因为苗族武术,才使这个民族前仆后继、不屈不挠。苗族武术在花垣县流传很广,全县18个乡镇的群众都习苗族武术,流传遍及湘西州8县市和湘、黔、渝、鄂4省市边区的苗族聚居地。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武陵山区苗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效,运用文献资料和理论思辨相结合的方法,对武陵山区苗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内容与特征、保护背景与历程、遗产名录项目保护状况及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通过三步创意操作流程,即抓住武陵山区苗族传统体育文化本质的典型元素形成创意概念、描绘创意概念的优秀程度和准确的创意定位,创新出符合新时代体育生活需求的新型苗族体育文化,提升武陵山区苗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生命力,促进其繁荣发展与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14.
《民族论坛》2012,(17):43-44
<正>遗产发现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花垣自古以来就是苗族聚居的地方,苗族民间艺术十分丰厚,尤其以传统的苗歌、苗鼓为主。但汉族的戏曲如汉戏、花灯戏等,也在这里同步流行,苗汉文化经过碰撞交融,产生了丰厚的民族文化积淀,从而为苗戏的诞生创造了条件。苗戏起源于古老的"蚩尤戏"和苗巫文化,有着漫长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民族论坛》2012,(9):45-46
遗产发现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 苗族是一个崇尚武术的民族,从远古的苗族先祖蚩尤中原逐鹿到乾嘉苗民起义,到20世纪30年代的苗民革囤抗日,正是因为苗族武术,才使这个民族前仆后继、不屈不挠。苗族武术在花垣县流传很广,全县18个乡镇的群众都习苗族武术,流传遍及湘西州8县市和湘、黔、渝、鄂4省市边区的苗族聚居地。 遗产身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6.
<正> 花垣县是一个苗族聚居的山区县。全县有小学251所,初中12所,完中3所,职业高中2所,农民中专和教师进修学校各1所。在校生共39046名。教职员工2300余名。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建国以来,花垣县的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然而,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经济与教育长期存在的“两张皮”的弊端,明显地表现出来,教育不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不适应发展商  相似文献   

17.
先进的观念对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观念则对经济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就我国当前西部民族贫困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差距仍然很大而言,原因固然很多,但观念滞后,思想保守,不能不说是其中重大而关键的原因。那么,西部民族贫困地区观念滞后的程度怎样,原因何在,以及怎样使之更新观念,适应西部大开发的大势呢?笔者根据对湖南省花垣县的调查,提出如下调查与思考。观念滞后的主要表现及原因花垣县位于湖南省西部边陲,与黔、渝两省(市)接壤,属典型的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山区小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花垣…  相似文献   

18.
梁芳 《民族论坛》2003,(9):19-20
我省是一个少数民族大分散、小聚居的多民族省份,除民族自治地方外,还有100个民族乡,绝对数在全国占第4位。这些民族乡分布在全省9个市的34个县(区)中。其中怀化22个,永州22个,邵阳21个,张家界15个,郴州13个,常德4个,衡阳1个,株洲1个,益阳1个。全省土家、苗、侗、瑶、白、回、壮、维吾尔8个世居少数民族均单独或联合建有民族乡。其中瑶族乡50个,苗族乡14个,土家族乡9个,侗族乡2个,白族乡7个,壮族乡1个,回族乡2个,侗族苗族乡7个,苗族侗族乡4个,回族维吾尔族乡3个,维吾尔回族乡1个。2002年全省100个民族乡有人口112.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68.1万…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南部最大的海岛——海南岛的西南部,聚居着约40万勤劳勇敢的黎族人民,解放后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建立了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茌自治州的保亭、乐东、白沙三县交界的24个乡中,直到解放前夕还保留着带有原始色彩的合亩制。这24个乡人口共22,000余人,其中参加合亩的约15,000人,占24个乡人口的68%左右,占自治州黎族总人口的4.4%左右。这里的黎族人民过去由于长期受反动统治的压榨,经济文化很落后。农业生产上使用牛踩田,手捻稻谷,保持着刀耕火种的原  相似文献   

20.
正大龙洞是纯苗族聚居的村落,位于湘西花垣县补抽乡境内,由于腊尔山、崇山两个台地共同挟持,这里的山势起伏险峻,群峰连绵,若干条峡谷纵横交错,峡谷中峰立突兀,悬崖陡峭,沟壑万千。溪河忽窄忽宽、忽急忽缓,环山绕谷而流;苗寨忽左忽右,逐水沿河而居,好一派奇特的深山峡谷风光。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专家凌纯生、芮逸夫到湘西,调查苗民居住的地理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