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反思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遭遇的发展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对苏联式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存在的主要矛盾的认识 人类历史上曾经存在过许多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但从来没有像20世纪这样划分得如此鲜明:一是市场经济,二是计划经济.与它们相对应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19世纪,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进行分析和批判之后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理想.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社会主义价值理想是基于西方发达工业社会构建的.严格说来,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并没有纳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视野.在马克思的晚年,他曾关注过东方,并提出了关于东方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著名设想.但是,这一设想只是对东方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新道路的设想,而且他又同时为这一设想提出了严格的限定条件.  相似文献   

2.
我国九年来改革和建设的生动实践和巨大成就,证明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是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用简炼的语言把这条路线概括起来,并把它肯定为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十三大一个突出的重大贡献。这条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是建国三十八年来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路线的继续和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3.
苏联《经济问题》1985年第3期报道,1984年10月,经互会世界社会主义体系国际经济问题研究所和苏联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经济研究所组织召开了经互会各成员国以及南斯拉夫的学者参加的讨论会。会议就各兄弟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方向、经济增长来源的现实状况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这些来源等广泛交换了意见,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速度问题。出席会议的有各兄弟国家科学院和国家  相似文献   

4.
有关社会主义的理论层出不穷,例如所谓"初期社会主义"、"非正统社会主义"、"列宁的过渡时期理论"等等.除此之外,围绕着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存在一些争论,例如对于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在编写《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围绕着经济改革产生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等问题.这些理论上的混乱可以说是在社会主义的新尝试中产生的.但重要的问题不仅在于某些社会主义国家在理论上不成熟,而且在于这些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缺乏使人振奋和成功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经互会成员国和南斯拉夫在苏联埃里温市召开"社会主义工业生产管理问题"的国际科学技术会议.会上,各国学者共作了212个报告.会后出版了会议资料汇编(《社会主义工业生产管理问题》,两卷,进步出版社1977年版).现将其中关于生产管理理论的发展、生产管理科学的对象、生产管理的经济机制、生产管理的发展趋势、生产管理的技术等问题,译介如下.  相似文献   

6.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十三大以来的实践证明,这条路线是正确的。同时也证明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学习中,要做到全面正确地理解党的基本路线,就必须把正确认识中国国情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作为前提,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加以贯彻执行,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以下就如何正确理解党的基本路线,谈谈个人认识。  相似文献   

7.
王玲 《学术交流》2001,34(4):6-9
马克思第二种设想的核心思想是俄国和东方各国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利用资本主义的"肯定成果",缩短落后国家向现代社会发展的历程,其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跨越卡夫丁峡谷后的社会主义,必须是建立在现代生产力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二种设想,不仅从理论上提出了利用资本主义的一系列观点,而且在实践上创造性地摸索出了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现代资产阶级的"趋同理论"萌芽于20世纪40年代初,但这一理论的背景却可以追溯到本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20年代初,两种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和平共处的问题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当代首要的实践问题.列宁提出了两种社会政治制度有可能和平共处的思想,并本着这种思想,努力发展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关系.1922年4月,在热那亚召开了包括英国、意大利、德国、苏联等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代表参加的国际会议.到30年代,苏联在解决国际问题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增长.这一切,使当时最保守的人士都相信,苏联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强大国家.在此情况下,美国政府放弃了不承认苏联的政策,于1933年11月16日与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这种从政治、经济到外交的超意识形态合作本身显然孕育着"趋同理论"产生的可能性.但"趋同理论"毕竟在当时没有产生,原因在于资产阶级拒绝承认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国民经济全面实现技术改造以后,要继续牢固地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就必须全面实现国民经济的主体化、现代化和科学化.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经济建设中,国民经济的主体化、现代化和科学化是必须始终坚持的战略路线,这首先是因为它规定了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性质和目标.要使经济建设路线成为工人阶级的党和国家的战略路线,就必须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的战略阶段正确地阐明经济建设的基本方向.而规定经济建设基本方向的正是经济建设的性质和目标.  相似文献   

10.
本文发表在日本《经济学家》周刊(1977年11月8日)上.作者根据英国《苏联研究》杂志所载《苏联的投入产出》一文,结合他自己所掌握的情况,介绍苏联经济学界在经济计划工作中采用数理经济学的经过和内部派别斗争,以及"经互会"成员国中的一些内情,并作了评论和予测,对我们了解苏联经济学界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牛玉峰 《浙江学刊》2005,(2):191-194
邓小平在全面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事业依靠力量理论;江泽民关于三个"必须依靠"的科学概括和"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及"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的新论断,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事业依靠力量理论的重要发展.这一理论对于充分依靠和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坚持了邓小平社会主义事业依靠力量理论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关于当下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哲学审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要矛盾在矛盾统一体的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表现形式,而基本矛盾特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冲突,因此二者之间并非存在完全"同一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经典表述有特定历史必然性与针对性,主要是对"文革"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反拨,从初级阶段国情出发致力于解决生产落后、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不足等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经济运行步入正轨,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现代型国家的本质要求——已成为"共识性"内容,因此可以将生产落后与先进制度的矛盾纳入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中加以考量。现阶段,经济快速发展与人民群众的社会需求(综合性需要)不能得到及时、充分满足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影响社会正常发展的主要矛盾,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从哲学"总体性"与社会发展"顶层设计"的高度解决上述主要矛盾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书讯     
据《和平与社会主义问题》杂志1986年第5期报道,莫斯科进步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书叙述了大多数经互会成员国的专门教学机关帮助领导干部提高技能方面的经验.书的作者是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古巴、蒙古、波兰、苏联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学者.书中指出,社会主义国家干部培训和进修的理论,在内容上是相近的,这就是要密切联系日常实践给学员以综合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的知识,帮助他们掌握管理的现代化形式和方法,养成高效能地  相似文献   

14.
世界各国现在分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类:一类是同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有关联的国家,一类是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之外、受马克思主义引导、具有社会主义经济和抱负的国家.有没有第三种选择?不要马克思主义,是否可能摆脱资本主义影响走向社会主义?坦桑尼亚的例子是否证明独立发展的可行?1966年6月,尼雷尔总统阐明了坦桑尼亚的各项原则,强调(一)不结盟和自力更生;(二)坦桑尼亚为社会主义国家;(三)发展经济和消灭贫穷.  相似文献   

15.
198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规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①。这条基本路线是党的八大正确路线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概括。它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指明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布局、任务和条件。它有一个曲折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每前进一步都与邓小平的名字分不开。  相似文献   

16.
宋容德 《社科纵横》2008,23(10):8-10
毛泽东提出根据自己国家的特点决定方针、政策,以苏为鉴,确立"走自己的路"这一探索主题.邓小平对照搬苏联模式的反思更为深刻、彻底,形成"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主题,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又一新的发展阶段.毛泽东、邓小平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历史进程中所具有的鲜明特征,是我们的宝贵财富,给我们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以极其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正>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论断,是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社会主义实践中提出的新课题。本世纪产生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原来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列宁曾认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在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要想建成完备的社会主义,需要在无产阶级革命政权下发展生产力,进行文化革命,在物质基础和科学文化方面赶上发达国家水平,成为“文明国家”。他认为,只有实现了这一点,才能“使社会主义国家成为完全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实现这一历史任 (一)  相似文献   

18.
张君劢的社会主义思想及其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大华 《浙江学刊》2008,1(2):64-71
张君劢的思想主要由三方面构成,这就是文化上的保守主义、政治上的自由主义和经济上的社会主义.他的社会主义思想大致经历过三个时期的演变.五四时期,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社会民主党人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想和主张.三十年代初,在吸取俄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欧美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经验以及教训的基础上,他主张以国家社会主义为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根据张君劢的解释,"国家社会主义"是"将公私经济立于国家之下,以造成我国之集合的经济".抗战胜利后,他又回到了五四时期所持的民主社会主义的立场,强调实行社会主义要顾及个人的基本自由,使社会主义与法律(保障人权)、智识三者结为同盟,并认为社会主义与民主政治并不构成矛盾,也就是说,完全可以在民主政治下,通过改良的方式,逐步走上社会主义,而不需像苏联那样通过暴力革命,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然后运用政权的力量,来推行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9.
据苏联《社会科学》杂志1979年第5期报道,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国家和法研究所于1979年3月,就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规律这一专题在布拉格召开了一次国际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东德、波兰、匈牙利、苏联和捷克的法学家.?·季霍米罗夫(苏联)在会上作了题为《社会主义国家体制的理论问题》的报告.他指出:社会主义国家体制发展的现代过程是进一步研究这一理论的基础.在国家和法的一般理论和专门的法学科学中,充实科学的概念工具,采用综合研究和系统方法是进行这种研究的重要条件.B.克纳普院士(捷克)论述了研究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规律的方法论问题.他指出,必须对该问  相似文献   

20.
杨丹娜 《探求》2004,2(1):11-14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根红线.它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实践观,强调与时俱进地推进理论创新、推进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创新发展;它坚持运用唯物史观认识社会主义,使我们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理论高度,为我们根据实际制定和实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战略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它科学运用和发展了唯物史观的群众观,就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群众观.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了新的理论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