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航空业似乎陷入了财政危机。美国西北航空公司现在要求乘客,如果他们想坐宽敞的靠走道座位,必须额外支付15美元,而这在以前是免费的。对于美国西南航空公司而言,虽然2005年有75%的机票售出,但燃油价格的上升使他们不得不另觅途径来增加收入一对一直免费的相关服务收费。或许这对于许多航空公司来说是大势所趋:采用电子客票并鼓励网上订票,对电话订票者收取额外的50美元费用,对超载行李在原收费基础上增收2美元费用(原为每超过50磅收取25美元费用),对枕垫和毯子收取2美元费用;甚至取消原有的免费花生,而对一碟点心收取4美元的餐费。  相似文献   

2.
在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下班就回家的男人是穷鬼;晚上九点回家的男人是酒鬼;十二点回家的男人是色鬼;凌晨两点回家的男人是赌鬼;整夜不回家的男人是活闹鬼。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鬼”,不可否认的是男人回家越来越晚了。夜游神男人都有一千零一个理由,然而,女人有一千零一种“擒拿术”。  相似文献   

3.
网络时代真是发达,有网上聊天的,网上开店的,网上订票的。我的父母赶了回时髦,来了个“网上旅游”!父母年轻时就喜欢旅游,那种穿行于山野之间、流连于寺观之内、放身于林海之中的惊喜、新奇、愉悦等美好感受,一直萦绕于怀,以至于退休离岗后,他们仍对旅游情有独钟。前几年,二老还能随心畅游,领略山河的壮丽与美好。可近两年,母亲得了腿病,不能再像原来那般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了。看着电视播放的一些旅游风光片,母亲先是流露出羡慕的眼神,然后便是长吁短叹。  相似文献   

4.
《老人天地》2010,(2):38-38
近日,一篇名为《一个漂泊在外的应届毕业生写给农民工父亲的忏悔信》的帖子在一论坛上引发热议,发帖者“我是小猫猫一个”称,本科毕业工作了大半年.月工资只有一千左右,还不如当农民工的父亲.所以一直骗家里说自己在外生活很好,年底因为“连帮妈妈买件毛衣的钱都没有’只得骗家里’加班,就不回家了”。  相似文献   

5.
我不知道我这种观点的提出是否会让许多人怒发冲冠,但不久前在网上看到的一则新闻是.在国外(大概是美国吧),许多男人女人都忙于网上偷情。或许是这份精力和爱情的转移,他们本来剑拔弩张的现实婚姻反而得到巩固。套用一句男人的话就是.和网上的美眉玩一番感情游戏后回家看自己的黄脸婆倒有几分可爱了。  相似文献   

6.
又到了人在囿途的时候,中国式大迁徙来了。无论多早出门,都能看见长长的队伍,不用问,一定是买火车票的。其实,我特别敬佩这些排队的人,因为他们知道“回家”。就像那些迁徙的鸟,飞那么远,只是为了寻找温暖,而家,就是散发着暖意的巢。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一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名字,记录和承载着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变迁与发展。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农民工基本被定格为一群工作在城市但家在农村的人。但是,自从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长并走上社会,他们在城乡间迁徙的特征正逐渐淡去。新生代农民工认为几代人曾经生活过的农村只与他们的父辈有关,他们在城市出生、长大,理所当然也应该是城市居民。然而,这个肯定的答案至今未得到社会的共同认同。  相似文献   

8.
张玉峰 《职业时空》2008,4(2):58-59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是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必然结果。他们是农民户口,但又从事着非农产业的工作;他们生活在城市,但又不能完全融入城市的生活。从传统意义上讲,他们既不是真正的农民,也不是真正的工人。于是人就干脆给了他们一个有概括性的名字:农民工或者边缘人。农民工一方面为工业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民工进城,在同一座城市生活的少年儿童却出现了两个不同的群体——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少年儿童,虽然他们是同龄人,属于同辈群体,但他们在受教育的模式和生活方式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造成了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同辈群体之间的社会距离。影响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同辈群体社会距离的因素主要是教育隔离、社会隔离和心理隔离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侯殿收 《职业时空》2005,(18):28-29
农民工职业阶层是中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近几年来农民工阶层合法权利得不到维护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产生了种种矛盾,形成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不容忽视、需切实解决的重大问题。农民工职业阶层合法权利缺失的主要表现1.政治权利不平等在政治上,农民工干了工人的活,但没有得到工人的身份。农民工者,农民工人也,是农民身份的工人。有相当多的农民工,在工厂里,在企业里,在单位里,已经工作10年、15年、20年了,还是农民工。因为他的户籍是农业户口,不是城镇户口,所以得不到正式职工的身份。有的农民很能干,但得不到应有的任用、培训、升迁,更谈不上在这个工厂里有当家作主的地位。通常,决定了他永远是临时工。相当一个时期里,他们不能参加工会,现在允许参加了,但也是另册登记,享受不到正式工人工会会员的同等权利。  相似文献   

11.
<正>如果家能给人温暖的慰藉,如果家是可以疗伤休憩的港湾,有谁不愿意回家呢?在网上,不少网友晒出了他们不能常回家看望父母的理由。有的是出于客观原因,譬如工作地点离老家太远、工作忙、工资低、压力大……但是,还有一些人,不经常回家则完全是因为他们不想回那个让他们伤心失望的家。父母过分偏心,让子女很受伤。家住安徽阜阳的张雅,就是这种情况。提起"回家"她就感到闹心。"我爸妈心里  相似文献   

12.
2010年初秋的一个黄昏,快吃晚饭的时候,有人轻轻叩门。门开,站在我面前的是老罗夫妇——他们是在我们生活小区打扫环境卫生的农民工。让他们进屋坐,他们迟疑了一下,才在门外跺跺脚,怕把鞋上尘土带进屋来。我把他们拉进屋:“干什么这么外道!”老罗面带忧愁,说:“我爸死了,我们俩明儿赶回老家去。以后不再回来了,因为老家只剩老母亲了,身子骨儿也不硬朗  相似文献   

13.
呼唤农民工组织农民工,不知道什么时候成为了大家经常挂在嘴边的词。与此同时,数以万计的农民离开了他们种植的田地,带着淘金的梦想来到了城市。他们为所在的城市建设默默无闻地奉献着,可以说,今天的城市,已经离不开这些农民工的帮助与推动。  相似文献   

14.
2000年12月25日,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日子。并不因为这天是圣诞节,而是因为这一天在学校门口,我又见到了久违的父亲。父亲那爬满忧愁的脸上隐藏着许许多多的自责和悔恨,我欢喜的泪水中也藏着难以言说的酸楚。我们终于一起回家了。  相似文献   

15.
一位叫吴加芳的四川男人,因为在"5.12大地震"后背着亡妻回家的举动,被广大网友称为"地震中最有情意的丈夫",一时间,"嫁人就嫁吴加芳"的口号风行网络。半年后,吴加芳与在深圳打工的成都姑娘刘如蓉相识9天后即登记结婚,他的这个行为引起了网民的不同声音。其后不久,网上又爆料,吴加芳的"背  相似文献   

16.
因为有事,在娘家待了几天。昨天打电话告诉老公我今天回家。刚坐上了回家的汽车,就接到了老公的电话:“快到家时给我打电话,我去接你。”心顿时被这通电话熏染得温暖起来,带着一路的好心情,欣赏着车窗外的美丽景色,快进城时,手机又响了起来:“快到了吧,我在状元路口等你呢!”  相似文献   

17.
每逢周一到周五的下午四点半,成群结队的农民工子女就会背着书包来到广东省东莞市横沥镇隔坑社区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补习空间,在社工哥哥姐姐的帮助下写作业。做完作业后,他们在中心玩玩具、看电视、打乒乓球,直到六点钟回家吃饭。每到周六、周日的下午三点半,中心还没到开放的时间,就已有很多小朋友在门口排队等待。  相似文献   

18.
那天,我兴冲冲地放学回家,一推开阁楼的门。就看见爸爸哈着腰在往红箱子里放衣服,大柜门开着,他们的那一格又空了。听见动静,爸爸猛地抬起头,紧张地冲我咧嘴笑笑。爸爸妈妈又要走了。  相似文献   

19.
《女性天地》2008,(9):46-46
倾诉: 我在3年前做过一件对不起妻子的事情。那时,我跟一个女网友在网上打得火热,情感出窍而行动并未过界。被妻子发现后,我马上收手,还向妻子认错道歉。可是,妻子回娘家住了半年,在我第10次去她娘家,第10次向她下跪后,她才肯跟我回家。但从此,我的过错就成了她拿捏我的把柄。因为一点小矛盾,她就会把离婚挂在嘴上,  相似文献   

20.
4岁时,他被人从柳州拐卖到河南,得知身世后,他在网上发布了寻亲信息23年前,他们的儿子突然失踪,持续痛苦煎熬的寻找中,他们认回另一被拐卖的男童为子在警方和媒体的帮助下,他回家了,万余群众见证了这一动人的时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