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朱涛 《成才与就业》2014,(19):28-28
正学习要注重传承,觅传承无以获取知识;学习更要追求超越,无超越无以获得真知灼见,也无法获取实践的成功。春日,一位苦读秀才兴致大发,走出书斋到郊外踏青。漫游间,一条两三尺宽的河沟挡住去路,秀才问农夫:"如何过去?"农夫答:"你一跳不就过去了嘛。"秀才双脚并拢,使劲一蹦,"扑通"一声落在沟中。农夫大笑:"你应该一脚前、一脚后地跳!"秀才答道:"书上说双足并起曰‘跳',一足前一足后起曰‘跃',明明是你让我‘跳'而落水,反而笑我‘跳'得不对,真岂有此理!"这则民间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学习要注重传承,无传承无以获取知识;学习更要追求超越,无超越无以获得真知灼见,也无法获取实践的成功。  相似文献   

2.
正一杯茶、一段小品、一些知识,如今在嘉定区安亭镇,曾是人们休息、交流场所的茶馆被引入了社区课堂。茶馆式教学源于安亭镇社区学校教师陆海勇的突发奇想。"‘大块头'茶馆原来叫‘大块头'生活课堂,但是‘生活课堂'这个词对一些社区居民来说比较新潮,课程也会被局限在‘课堂'。我就想,为什么不试着复制人们记忆中的茶馆?"陆海  相似文献   

3.
正喜欢上网逛论坛、爱好QQ聊天的人一定不会对这只熊猫陌生:它有点可爱也有点搞怪,时常一副无厘头的表情,它就是"nonopanda"。它的创作者林宁是个普通的大男孩,自称"林无知"。"因为刚接触互联网的时候,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懂,应该谦逊些,所以就有了‘无知'这个网名。在设计‘nonopanda'时,因为‘no'有‘不知道'的含义,‘nono'读起来挺顺口,又和我的网名同义,就选择了这个名字。"  相似文献   

4.
正"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要两‘手'协调、共同推进建设。政府的‘有形之手',既要遵循和运用市场规律,充分发挥‘无形之手'的作用,又要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加强对市场的监管,保证‘无形之手'健康发展,弥补其失灵。"  相似文献   

5.
王念孙<读书杂志·<淮南内篇>后序>云:"<原道>篇:‘干越生葛缔.'高注:‘干,吴也.'刘本改‘干越'为‘于越',并改高注,而不知‘于'之不可训为‘吴'也."王说似不确.此处"于"当是发语词,也写作"於",<说文·于部>:"于,於也."段玉裁注:"凡<诗>、<书>用于字,<论语>用於字."<庄子·天地>:"於于以盖众."郭庆藩集解:"於、于今同,於于,犹于于也."  相似文献   

6.
“老乞大谚解”“朴通事谚解”书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乞大"和"朴通事"都是朝鲜流传很久,影响很大的汉语读本.根据朝鲜文献记载,这两部书在十五世纪初叶已经广泛流传."李朝实录"世宗五年六月(明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礼曹据司译院牒呈启:"'老乞大'朴通事'前后汉'直解孝经'等书,缘无板本,读者传写诵习,请令铸字所印出."从之.  相似文献   

7.
<败仗>(1970)是美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尤多拉·韦尔蒂的长篇小说,被誉为"最后一部优秀的‘南方小说'",这部作品在叙事时空的安排、小说中人物在宴席上的宴席话语、故事中所包含的加冕和脱冕的象征意义、乐观精神与乌托邦色彩等方面都带有狂欢文学的特征.本文用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对韦尔蒂的<败仗>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建设新农村的具体做法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分析.兴十四在谋和谐促发展的过程中注重了大力发展村办工业,积极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关东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奔小康到奔和谐更需要舍‘小家'为‘大家'";再到用"兴十四和谐模式"'破解三农难题.兴十四村的发展模式为解决三农问题探索了一条依靠科技,坚持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实现共同富裕,最终使人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新路.  相似文献   

9.
“梳”、“篦”对“栉”的历时替换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穷尽性调查古代重要典籍文献中表"栉发用具"意义的名词"梳"、"篦"和"栉"的使用频率的基础上,对其替换情况进行描写和分析,从而指出:先秦文献中只有"栉",不分其齿粗细疏密,隋唐时期"梳"替换了"其齿大而粗的‘栉'",元代以后 "篦"替换了"其齿小而密的‘栉'",最后还对由此而引发的一些问题略加分析.  相似文献   

10.
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提出要把"学"置于教学的中心,千方百计地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他认为,"要实施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在教室里构筑一种新型的关系为出发点."笔者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尝试,形成了以"学"为主的阅读教学结构的基本范式:预习集疑--检查点评--精读感悟--安排练习.  相似文献   

11.
刘建明 《中华魂》2014,(8):38-39
正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到不同的用具,其特点和用处也不同。有五种人们司空见惯的用具折射出不同的精神,值得为官者深思。以"钉子"精神加强学习。雷锋同志曾在日记中写道:"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儿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硬钻进去的。由此看来,钉子有两个好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  相似文献   

12.
朱"字本义,今传世家徐铉校定本《说文解字》曰;"赤心术,松柏属.从木,一在其中。"唐《刊谬补缺切韵》中释作"赤"或"丹"①,徐谐《说文解字叙传》训作"赤心木之总也".追至清代,说文四大家对于"朱"字训释或主赤或主木,皆承前人之旨.此后,释"朱"新说纷纭而出,迄今而无定论.先是.很多人对"朱"训作"丹"、"赤"意提出了大胆的怀疑.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一'在其中,并无赤意,何以为赤心木乎?"马叙伦亦曰:"然木亦有黄心者,何不为之制字?识'一'于木谓之赤心木,六书谓之指事,然物名固鲜以指事之法构造之."②这些大胆的怀疑…  相似文献   

13.
1996年初秋,我懒懒地在安定门外蒋宅口一带散步,发现路边有一家私营小书店,遂有一搭没一搭地迈进去。我发现有一格塞着些文学书,其中有一本是《黄金时代》。"又是教人如何‘日进斗金'的‘发财经'吧?怎么搁在了这里?"我想着,顺手抽出,随便一  相似文献   

14.
从"脱亚入欧"说到"脱欧入亚"论,是我们考察近现代日本社会历史的一条重要线索,也是解读广松哲学的一条重要通路."脱欧入亚"论是广松哲学最直接的社会历史背景.广松涉的关系主义本体论,它的主题在于为他所谓的"建立以日中(关系)为轴心的‘东亚'新体制"提供哲学基础.本文拟从产生于近现代日本社会的"脱亚入欧"和"脱欧入亚"两种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思潮着手,以期揭示广松哲学现实基础和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15.
黄健 《东方论坛》2002,(3):128-128,F003
在研究"五四"文学时,我们总是能够看到"五四"时期的作家不仅仅只是在某一个方面取得成就,而是同时在几个领域都取得了丰富的成就.在"五四"新文化的昭示下,"五四"作家既是以自己独特的个性方式,也是以对新文化、新文学美好理想憧憬的群体方式,传达了受"五四"新文化影响而获得自我意识觉醒,要求个性解放,追寻"爱"与"美"理想人们的心声.在这个独特的作家群体当中,王统照是其中杰出的一个,正如王统照研究的著名学者刘增人所指出的那样:"作为‘五四'文学的肖子、‘五四'时代的肖子,王统照向中国的新文学奉献了相当可观的成果,既是多种多样的创作,小说、散文、诗歌、戏剧样样俱全,又有理论、批评、翻译、介绍,诸多领域里都堪称成果斐然,的确是‘五四'文学界的多产作家与活跃任务."  相似文献   

16.
理解"'所知'是'所可能知道的'"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可能"这一语词."可能"一词具有双重意义:一是相对于不可能而言,二是相对于现实而言.在"所知学"中,"可能"是相对于不可能而言的,因此,"'所知'是'所可能知道的'"这一观点所要表达的,既是现实地知道的、也是想象地知道的.刘永富先生与张帆先生由于在不同意义上理解了"可能"这一语词,所以他们关于"'所知'是什么"的讨论很难形成正面交锋,从而也难以形成有积极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冯君实同志的《鄂伦春族探源》一文,在说到"鄂伦春"一名的源流时,这样写道:"关于'鄂伦春'一名的出现,始于清初,但与鄂伦春对音的族名的出现还要早些.明人编《辽东志》引《东戍见闻录》记:'北抵黑龙江曰江夷.……江夷之外,曰阿哈娄得'.这里的江夷疑指赫哲族,阿哈娄得当为鄂伦的对音.《圣武述略》记清统一索伦部过程中,天命元年(1616年)'招抚诺罗路'.天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谢志民同志发表了有关“女书”研究的文章多篇,出版了《江永“女书”之谜》一书(1991年)。该书《导言》说:“近几年来关于‘女书’的研究状况,毋庸讳言,是令人十分不安的。大多数关于‘女书’问题的报导和论述,不是移花接木,猎奇传异,就是牵强附会,荒诞不经。甚至所提供的‘女书’文字资料,也多被随意增删,改头换面,弄得面目全非。既没能在‘女书’研究上提出科学的论断,也没有为‘女书’的研究提供科学的研究资料。在‘女书’研究上造成了不应有的混乱,在已经被盖上一层层厚厚的历史尘埃的‘女书’上,又被蒙上了一层层神秘的罩纱”。这段话,恰好道出了作者“女书”研究存在的弊端。  相似文献   

19.
5岁时,我住在奶奶家。奶奶是位退休的小学教师,她经常教我认字,做一些简单的数学题。一天,奶奶教我写字时说:再过两年,你就要到学校去读书了,现在我就来教你‘学校'两个字吧!  相似文献   

20.
大学英语体验式教学探讨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0  
体验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具体体验'来‘发现'语言使用原则并能够应用到实际交流中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的关键在于体验情境的设计.只有创设合适的情境,才能体现交际教学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