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0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了《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这是继19%年《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之后,我国发表的第二部粮食问题专项白皮书。白皮书全景式展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安全事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0-2009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微观数据,应用益贫式增长测度方法中唯一满足单调性公理的减贫等值增长率(PEGR)方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益贫性进行系统评价。实证结果显示:中国经济表现出持续的减贫式增长特征,经济增长的减贫效应大于收入分配改善的减贫效应;中国经济增长近期表现出相对益贫性,但仍不具有绝对益贫性。鉴此,结合中国实际,政府益贫式增长政策的关注重点应是改善收入分配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在Alkire和Foster的"双临界值"多维贫困识别思想基础上提出"三临界值"多维减贫成效识别方法,并结合Foster的持续思想构造持续多维减贫指数,从脱贫和返贫两个方面测度中国多维减贫成效。研究发现:中国持续多维脱贫指数都要大于持续返贫指数,且由于脱/返贫广度的差异,农村的单期和持续多维脱/返贫指数都要大于城市,西部地区的持续多维脱/返贫指数大于其他地区;人均纯收入和医疗保险的持续脱贫对持续多维脱贫贡献较大,健康以及住房困难的返贫分别对农村和城市居民的持续多维返贫贡献较大;各省的减贫成效可以分为低脱贫低返贫、高脱贫低返贫、低脱贫高返贫以及高脱贫高返贫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4.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9,(1):101-108
基于2012年与2015年贵州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截面数据,运用三阶段DEA对贵州省县域减贫效率进行了测度,并通过探索性数据分析(ESDA)对其空间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剔除管理无效率、随机误差、环境变量等因素的影响后,贵州省县域减贫效率得到了提高,使用环境变量与随机误差项对原始投入值进行调整具有合理性;贵州省县域减贫效率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纯技术效率下降是造成贵州省县域减贫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县域减贫综合技术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特征,HH型和LL型的县域单元具有明显的聚集特征,研究期内空间范围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县域综合减贫效率呈现出黔东北、黔西南高,黔中、黔西南低的空间格局。从综合减贫效率的冷、热点格局变化来看,黔东北、黔西、黔中的减贫效率在下降,而黔东南的减贫效率在提高。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中国31个省份2013—2019年多维相对贫困的相关数据,采用AF方法、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对中国多维相对贫困状况及其分布动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扶贫减贫效果显著,2019年重度多维相对贫困省份已经消除,多维相对贫困指数分解结果表明,经济维度的减贫效果最为明显,社会发展维度次之,而生态环境维度在减贫过程中尚未得到足够重视;中国多维相对贫困具有明显的空间非均衡性,总体基尼系数跨度较大并且下降明显,多维相对贫困的总体差异在缩小;中国多维相对贫困状况的总体发展态势与三大地区的发展态势具有空间上的一致性。总体来看,我国多维相对贫困的整体状况有所改善,绝对差距也在缩小。  相似文献   

6.
中国贫困地区减贫成效的多维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8以来我国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与此同时相对贫困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对我国贫困地区的扶贫效果进行更综合的评价,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多维评价模型来衡量中国贫困地区多维减贫效果.结果表明,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综合评价排名较高;秦巴山片区,乌蒙山片区和大别山片区未来减贫方面面临更大的困难;相反,西藏地区,南疆三地州和大兴安岭南麓片区目前发展较落后,但在未来减贫过程中有更多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财政金融支农减贫效益进行了空间固定效应以及时序效应的筛选,并结合Hausman、Wald检验实施空间杜宾模型(spatial durbin model)的修正,以W空间权重矩阵标准化验证我国区域间时序基础上的财政金融支农减贫效应的空间关联.结果表明,金融支持以信贷的主要方式促进农村经济与农民增收来实现农村减贫,具有直接效应;金融支农减贫与经济效益存在正向弹性,区域的财政支农减贫效应扩散至邻近区域的可能性要高于劳动力增加带来的相应效益在邻近区域的扩散.  相似文献   

8.
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来研究农村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研究发现,农村正规金融发展存在一定的当期减贫效应,但持续减贫效应不显著。具体表现为仅在缓解农村贫困人口之间收入不平等程度上发挥了积极效应,而对减少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和缓解农村贫困人口的收入短缺程度上没有发挥积极效应。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不仅具有较强的当期减贫效应,而且具有长期持续的减贫效应。其降低农村绝对贫困程度的效应要大于降低农村贫困人口相对收入短缺和收入不平等程度的效应。  相似文献   

9.
加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补齐农村民生短板是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的重要着力点,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要求。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以"公共产品式"扶贫为突破口,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农村公共产品减贫效应的结构性特征,试图发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精准扶贫的契合点,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研究发现:从全国来看,不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农村贫困减少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基础设施对农村减贫效果最佳,其次为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基础教育和社会保障;分区域来看,不同类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减贫效应具有区域异质性,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的减贫效应在中西部地区明显高于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对东部地区农村减贫作用优于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0.
孙巍等 《统计研究》2020,37(9):44-55
在我国即将完成脱贫攻坚背景下,异质性在居民减贫并防返贫进程中逐渐起到关键作用。本文通过反事实分析法将收入分布变迁分解为均值、方差以及残差三种变化,进而将其引入贫困分解中,对我国农村及区域贫困进行分解。研究表明,引入收入分布变迁贫困分解结果具有稳健性,且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效应与离散效应存在非对称性,提高收入已不足以弥补收入差距扩大带来的贫困加深效应,而异质效应和离散效应间存在对称性,居民异质性在减贫进程中逐渐起到关键作用。同时从区域视角看,东部区域异质效应减贫效果明显高于增长效应;中部区域增长效应和异质效应均具有显著减贫效果;而西南区域增长效应的减贫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1.
张晴  龚亮 《统计与决策》2020,(6):136-139
文章在构建基于扶贫的县域普惠金融指数基础上,以安徽为例,采用工具变量双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普惠金融政策的减贫异质效应。结果表明:普惠金融政策对增加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具有正向作用,且精准扶贫贷款政策具有更好的减贫效果;但对非贫困县域,省级、国家级贫困县域减贫效应呈现递减现象,表现出"锦上添花"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贫困规模统计数据,是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政府监测减贫进程、制定减贫战略的重要依据,也是有关国际组织实施减贫援助项目、监测全球"千年发展目标"执行情况的依据之一.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了一系列扶贫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加快全球减贫进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2005年,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2365万人(贫困标准为人均年纯收入683元),贫困发生率(即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980年的26.8%、1990年的9.4%、2000年的3.4%,下降到2.5%.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头20年,中国人口将继续增加,经济总量将比2000年再翻两番,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这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环境保护(1996—2005)》白皮书“结束语”中的表态。(据北京现代商报6月6日)白皮书说,“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集中出现,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逐渐成为中国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另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5月10日发表了2006年度《…  相似文献   

14.
贫困缺口总指数的构造、分解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映梅  张提 《统计研究》2016,33(7):3-10
本文构造了一个新贫困指数 ,通过对 指数的因素分解及衍生指数的构造,提出了一些重要贫困指标的预测和推算办法。基于CHNS1991-2011年跨度20年的8轮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村近20年来总贫困缺口率呈现年均6.39%的缩减率,其贡献全部来自贫困人口总规模递减这一因素的影响,而另外两个因素,即平均贫困缺口水平和贫困差异度则呈现年均小幅上升趋势,表明减贫质量不容乐观;以现有减贫模式对我国农村2020年的平均贫困缺口水平、贫困不平等程度、贫困规模等指标进行预测显示,减贫目标依然任重道远;提出了采用精准减贫,重心在于提升贫困人口获取收入的能力和缩小贫困不平等程度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利用新疆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测算了2000~2012年新疆农村贫困的状况及其变动趋势,分析了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贫困线的变动对贫困变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仍然是新疆减贫的主要动力,但是由于收入分配的不断恶化和贫困线的上升导致经济增长的减贫效果不断下降.新时期,新疆开发式扶贫战略应从单纯强调经济增长转向把经济增长和对穷人有利的收入分配相结合,从而实现有效减贫.  相似文献   

16.
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正式提出了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从此,可持续发展思想就成为了各国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1994年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中国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0-2012年陕西省50个国家贫困县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距动态面板方法,从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两个层面,深入探讨贫困县区金融发展的减贫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存在类似库兹涅茨曲线的"U"型关系,金融资源流失和金融市场不完善严重制约金融减贫积极作用;金融发展规模无论正向还是负向效应都高于金融发展效率;贫困地区呈现较强的贫困惯性,经济增长、城镇化和政府财政支出是贫困减缓助推之力,而收入分配不均明显阻碍了减贫进程。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减贫效果不断下降的事实,文章提出益贫式增长的概念及测度方法,根据CHNS调查的微观家庭收入数据分析中国农村1989~2009年贫困和不平等变动的变动趋势,判断这段时期中国农村经济增长的益贫性,农村贫困人口是否从经济增长中获得好处.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中国1980~2005年度数据为样本,基于VAR模型检验了政府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贫困减少的动态关系.结果显示,从长期看,财政支农支出是降低农村贫困发生率的有效途径,但同时也加剧了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从短期看,财政支农支出减少贫困的效果不明显.因此,政府利用财政支农作为减少农村贫困的手段,一方面,应继续执行稳健的财政支农政策;另一方面,建立一套综合测量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的减贫政策目标体系,力争在减贫目标之间取得适当平衡.  相似文献   

20.
《贵州统计》2009,(3):95-96
省政府4月22号发布了《2008年贵州省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这份白皮书就去年我省各级知识产权局、版权局等部门保护知识产权的工作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使全省知识产权保护状况透明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