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研究会和曲阜师范学院联合发起举办的孔子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4月20日至25日在曲阜举行。有23个省、市的196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共收到论文119篇。会议较集中地讨论了孔子的时代和阶级属性、孔子思想的评价和批判继承、以及如何把孔子研究引向深入诸问题。关于孔子的时代和阶级属性大致有四种意见:一、西周封建说认为,孔子是地主阶级的思想家。孔子主张变革,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所以他的思想为地主阶级利用,成了中国二千多年封建社  相似文献   

2.
在风靡全国的传统文化研究中,孔子及儒家的研究异军突起,方兴未艾。曾在一定时期被人们视作“禁区”的孔学和儒学的研究,正流布全国,成为文化史中的热门。中国孔子基金会、中国老年孔子研究会、山东孔子学会等学术团体相继建立,曲阜师范大学孔子研究所、山东儒学研究所、中国古代思想家研究中心和全国各地数十个中国古代思想(或文化、哲学、教育)研究所(室)等学术机构陆续设置。几年来先后出版了《孔子评传》、《孔子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3.
<正> 由曲阜师范大学和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山东分会联合主办的“孔子、儒学与当代社会”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0月12日-16日在曲阜师范大学孔子研究所学术厅隆重举行,来自国内外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为会议提供论文近80篇,并围绕着孔子、儒家思想的内涵及其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这个中心议题,展开了广泛、热烈的讨论. (一)会议要求,选择当代社会为立足点,站在现时代的高度,去重新看待和估价孔子、儒家及其思想学说.根据这一要求,许多学者畅谈了他们的看法.有的学者指出,开放性是当今社会思想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这个特点也为孔子思想所具  相似文献   

4.
<正> 由中国鲁迅研究学会、山东省鲁迅研究会、曲阜师范大学和济南市文化局四单位联合主办的“鲁迅与孔子学术研讨会”,于1991年4月24日至27日在孔子故里曲阜举行,鲁迅和孔子研究工作者近百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学术论文数十篇。会上主要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鲁迅对孔子的基本态度是什么? 有的同志明确表示:鲁迅从未批孔,鲁迅绝不是什么反孔批孔的战士。持这种意见的同志,提出了“两个孔子”的观点作为自己立论的根据:“历史上的孔子本是能够随着时代前进的。如鲁迅所说的‘摩登’圣人。所以应该把他和封建统治者利用他作傀儡的、被扭曲了的孔子的形象  相似文献   

5.
《文史哲》1985,(1)
<正> 由中国教育学会、山东省教育学会和曲阜师范学院孔子研究所联合发起召开的孔子教育思想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四年九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六日在曲阜师范学院举行。来自全国二十六个省、市、自治区的一百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提交学术论文九十余篇。会议重点讨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实  相似文献   

6.
<正> 山东省孔子学会纪念孔子诞辰2540周年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9月24日至27日在济南举行.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编辑、记者60余人,围绕"孔子、儒学与现代化"这个中心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一、正确对待儒家文化,是现代化面临的重大课题.会议认为,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积淀之深厚、内容之丰富、影响之深远,是世界各国所罕见的.尤其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家文化,二千数百年来,像水  相似文献   

7.
<正> 由曲阜师范大学和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山东分会联合发起主办的“孔子、儒家与当代社会”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0月12日在曲阜师范大学孔子研究所学术厅隆重举行。来自国内二十个省、市、自治区以及丹麦、南朝鲜的一百二十余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了会议,提交学术论文(著)近八十篇(部)。会议期间,学者们围绕孔子、儒家与当代社会这个中心议题,兼及孔子、儒家思想的其他问题,进行了为期五天的热烈认真、广泛深入的讨论,既交流了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又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和友谊,圆满达到了会议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8.
任何国家的法治建设都必须以本国的法律文化为基础,否则,就会失去民族的立足的根基。法律文化不可能是一种没有传统的文化,它的建构必须是时代性与民族性的和谐结合。儒家法律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主干,在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影响中华民族两千多年,并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法律观念。对儒家法律文化的研究,无疑有助于加深对中国法律文化民族性的正确认识。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对他的法律思想的研究,自然是传统法律文化研究的重要部分。本文试对孔子的法哲学体系作一粗浅阐述,以期大家批评指正。一…  相似文献   

9.
<正> 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研究会和曲阜师范学院联合发起的“1983年曲阜孔子学术讨论会”于4月21日至25日在我院召开。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专家学者196人应邀出席了这次大会。提交会议讨论的学术论文共119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光明日报、山东电视台、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等11个新闻出版单位派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这是孔子研究方面的一次规模空前的盛会。  相似文献   

10.
先秦孔子美学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的源头,自汉代董仲舒“独尊儒术”之后又成为中国古典美学发展的主流和导向。历代文论家、美学家无不从孔子美学中吸取养料和继承传统,在此基础上加以发挥,革新和创造,形成颇有儒家色彩的中国古典美学特征。同时,孔子美学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遗产,集体无意识的积淀始终影响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文化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铸就了我们民族独有的审美特点;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方式、审美思维形式、审美趣味、审美习惯、审美精神,一直到独特的审美语言、审美范畴、审美表达形式,总而言之,儒家美学思想以孔子美学作为内涵和基础,已成为中国古典美学最重要、最主要的一种审美模式。这种孔子儒家审美模式造就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如下特征:  相似文献   

11.
<正> 承蒙山东省市各位领导和朋友们给我这个机会在孔子文化节庄严的孔子学术会堂上讲话,我感到十分荣幸。孔子文化经过两千五百多年的发展,已经由涓涓细流汇集成汪洋大海,成为人类智慧的源泉之一。不仅中国人,就是许多外国的学人也都对孔子十分崇拜。十七世纪法国著名文学家、哲学家Voetaite把孔子的画像也象中国人那样供奉在书房里,早晨起来,行礼致敬。可见孔子学术感人至深,不分中外。历来学者,对孔子的学术阐述发扬,所写出的学术专著,早已汗牛充栋,读不胜读。我在这里就不多谈了。我对汉字方面平时遇到的许多不被人发现的问题,时萦于心。今天就汉字与孔子学术有什么联系,以及中西文有什么不同,谈点意见和看法。  相似文献   

12.
<正> (一)孔子、耶稣其人及其影响孔子和耶稣对世界的影响之大是史无前例的。孔子是儒家一位重要的领袖和创始人。他的思想支配了中国的学术文化达两千余年之久;对许多东方国家,如日本、朝鲜、越南等也发生过决定性的影响;同时对欧洲的思想文化也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在西欧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许多启蒙运动的思想家,通过十六、十七世纪来华的耶稣会传教士的介绍,曾利用孔子的思想作为向欧洲中世纪封建主义压迫人民的精神支柱——天主教的神权思想进行斗争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武器。他们常把孔子作为欧洲启蒙运动的“守护尊者”。  相似文献   

13.
<正> 孔子,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特殊的人物。多少年来,他一直成为中国思想文化领域里研究和争议的对象。五四运动以来,这种研究和争议更是层出不穷,波澜曲折。其中,郭沫若的孔子研究取得了极为重要的成就。仅就建国以前而论,他的涉及孔子问题的著作,比较重要的就有《论诗三札》(1920)、《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及《论中德文化书》(1923)、《中国古代社会研究》(1930)、《先秦天道观之进展》(1935)、《驳·说儒》(1937)、《秦楚之际的儒者》(1943)、《孔墨的批判》及《儒家八派的批判》(1944)等等。这些  相似文献   

14.
为了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99年9月7日至10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与崇州市人民政府联合组织召开了“孔子思想与当代社会学术讨论会”,出席这次讨论会的孔学研究专家60多人.与会者认为孔子思想对当代社会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现将讨论的内容综述于下:……  相似文献   

15.
田照军 《兰州学刊》2008,(3):97-98,59
文章初略探讨了孔子法律思想的逻辑起点和内容。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法律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中所含有的许多合理的、有价值的精神,对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 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社会有什么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是孔子研究首要弄清的问题。无疑,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社会有其相适应的一面,也有其不适应的一面。说不适应:因为一种是维护和发展小农经济的意识形态,是专制社会的产物;一种是当今产业的现代化生产,是科学昌明的社会生产飞速发展的新时代。说相适应:在孔子、儒家思想及传统文化中,许多内容属于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就以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来说,其思想中就有一些不单是为统治者服务、对权势者有利的内容,也有一些超越一定的阶级、时代,被列宁称作“永恒的范畴”[1]的内容,对今天的现代化仍有积极作用的成分。孔子思想中的治理国家之道、经济发展之道、社会管理之道,就属于这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在全国学术界热烈讨论孔子评价问题之际,我想就孔子思想与历代儒家思想的关系,提出一些问题,向研究中国思想史的同志们请教。儒家尊孔,言必称“夫子”。可是,历代儒生所祖述的孔子学说,并非即孔子思想的翻版。各个时期、各个派别的儒生,对于孔子学说的解释,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门户相攻,至为剧烈。在不断的互诋声中,  相似文献   

18.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的重要哲学家、博学的学者、政治活动家、伟大的教育家。中年以后,孔子以全部精力从事教育工作,整理、研究古典文化,并做出了卓越的成绩,同时也培养了一批有学识、有才干的学生。因孔子青年时期曾从事过“儒”这种职业,人们便把由孔子所刨立的“以六艺为法”的学派称为儒家。儒家成为中国哲学和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我们今天进行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大讨论,就非常有必要先考察古代哲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取其精华,去期糟粕,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19.
孔子去世以后,他所创立的儒家学派,内部很快起了分化;他所整理的儒家经籍,也跟着出现了不同传本。到战国中、晚期,以孟轲、荀况为代表,儒家学派事实上已分成两派。探讨从孔子到孟荀的儒家派别及其经籍传授的过程,对于研究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学术文化的变迁,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础课题之一。我在这里仅作扼要的叙述。  相似文献   

20.
<正> 同志们: 为了积极开展对中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丘(以下称孔子)教育学术思想的研究工作,中国教育学会和山东省教育学会、曲阜师范学院孔子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召开这次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学术讨论会。我们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毛泽东选集》袖珍合订本499页)我国老一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