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言:土地,对于经年累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土中求生的中国农民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生产资料那么简单,土地上承载得更多的是依托土地建立起来的传统乡土情感和宗族维系,“金窝银窝,最舍不得的是自己的穷窝”,浓重的乡土情结也造就了中国农民故土难舍的土地依赖。搬家,对于中国农民来说是件家族大事,它不仅意味着居住处所的迁移,还意味着旧有宗族和邻里乡党关系的割裂,  相似文献   

2.
易信 《决策探索》2014,(18):51-52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借助城市化和工业化双引擎的推动,中国在经济社会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伴随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一步向前推进,中国经济发展受土地等资源约束的问题日益凸显。在中国现行城乡二元土地制度背景下,从村集体征收农业用地转非农用地,成为当前解决土地资源受限问题的主要方式。中国城市化初期,作为土地征收方的政府,出于降低土地征收成本的考虑,往往绕开村民宅基地征收农业用地,从而渐渐形成了一些被城市包围的“城中村”。  相似文献   

3.
许圣如 《领导文萃》2009,(23):38-39
为遏止地方过度开发房地产,以及滥收、滥用卖地所得即土地出让金,中央曾下达文件规定,自2007年起,各级政府的土地出让金全额纳入预算管理,接受同级人大监管。但审计结果显示.两年来各路诸侯根本没有把中央的指令当回事。  相似文献   

4.
今年4月.“珠海30亿收回横琴岛顺德‘飞地’”的消息再次引发了各界对“飞地”这种跨区域经济共同体的高度关注。所谓“飞地”,就是一个单位所有的、与其成片土地相分离而坐落在其他单位范围内的土地。  相似文献   

5.
我们知道李瑞环同志的每一篇讲话甚至在“很官方”的场合的重要工作报告都充满着鲜明的个性魅力、哲理光芒和求实勇气,象一篇思想深遂、气势恢宏、文辞隽永的抒情散文,却很少知道这是他重视和善于调教、培养身边文秘人员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决策探索》2011,(15):28-33
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华夏始祖在这里将文明开启;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枣乡儿女在这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豫北战役的号角声犹在耳畔,一代名将的踪迹依然可寻觅;这是一片火热的土地,每一寸土地都生长着致富奔小康的梦想和希冀。这里就是华夏人文的摇篮、红色沙区、中国枣乡——河南内黄。  相似文献   

7.
肖颖 《管理科学文摘》2009,(35):321-322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城市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棕色土地”再开发利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首先引入“棕色土地”的概念,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棕色土地”再开发利用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详细深入地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第二十个全国“土地日”到来之际,我们格外深切地感念土地。把今年全国“土地日”主题确定为“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依法管地集约用地”,既希望藉此表达我们对大地母亲的殷殷情怀,也希望进一步唤醒我们的土地意识,把握好形势和要求,备加珍惜土地,备加节约土地,集约利用土地。  相似文献   

9.
《领导决策信息》2012,(36):12-12
——近日,国土资源部通过《关于推进土地利用计划差别化管理的意见》,重点按照各地区土地资源供应现状、规划执行、固定资产投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总结各地完善土地“招拍挂”出让方式的创新休做法的前提下,提出完善探索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为各地更好地完善土地“招拍挂”出让方式起到了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刘晖  詹兴仁 《领导广角》2000,(12):25-25
最近从报上看了几篇关于说真话的报道,心里很不是滋味。  相似文献   

12.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当前我省经济正处在加速崛起的关键时期,可以预见,加快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不断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和保障能力,必将为湖北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面对当前土地资源需求刚性增长、供给刚性制约的“两难”形势,我省将如何推进“双保”工程,做到利用与保护并举,规范与发展并重?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湖北省副省长田承忠。  相似文献   

13.
《领导决策信息》2008,(9):25-25
土地违法的重点在农村,同样,管理也在农村。土地管理能否向农村延伸,直接决定着农村土地管理工作的好坏。2月27日《中国国土资源报》报道,从2004年6月开始,江苏金坛市决定将"土地执法模范市"和"土地执法模范镇"创建工作向农村延伸,  相似文献   

14.
孙彬  刘少石 《决策探索》2014,(13):69-69
面对土地资源短缺的现实,江苏省积极探索新机制,以“向上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以“动态巡查”防止土地浪费,以“综合整治”补充土地后备资源,通过节约集约用地,促进节地水平和产出效益“双提升”,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江苏是经济大省,也是资源小省,全省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地矛盾尖锐。江苏省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意见》,提出坚决守住耕地保护数量和质量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市发展边界线四条底线。江苏省国土厅厅长李侃桢说:”这四条底线必须严守,是高压线,绝对不能碰,更不能逾越。”  相似文献   

15.
张道刚 《决策》2006,(11):1-1
《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办法》的行将出台,对“卖地生财”为主的“经营城市”来说,可谓釜底抽薪。可以预见的是,地方政府“卖地生财”的模式将走向末路。  相似文献   

16.
提起“土地整理”,也许许多人会感到陌生。 比较专业的说法是,“土地整理”是指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行为。近几年,国家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对山岭薄地、荒丘内涝之处进行土地整理开发,这是一件泽被百姓的好事情。  相似文献   

17.
在国家优化土地竞拍规则,稳地价、稳房价的政策目标下,提出了“限地价、竞房价”的土地拍卖机制。本文通过模型刻画了机制作用原理,得到了开发商的均衡投标策略,并与现有的第一价格密封拍卖机制做对比,得出了该机制对于调控房价有效性的条件。结果表明,若采用第一价格密封拍卖机制,引入了开发商对土地价格的竞争,土地成交价只取决于市场最高出价,得不到控制,从而造成房价居高不下;而采用“限地价、竞房价”的土地拍卖机制引入了对承诺房价的竞争,建设成本最低的开发商会以最低承诺房价赢得拍卖,拍卖单位可以设置合适的土地限价,有效地控制地价并降低房价。  相似文献   

18.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央开始放宽对地方融资的限制,全国各地出现数千家地方融资平台,用土地融资,再用土地收益还款,逐渐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本文从土地财政与地方融资平台的关系入手,针对当前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提出化解地方融资平台风险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9.
安蔚  金从龙 《决策》2023,(6):52-55
<正>如何让沉睡的土地资源活起来、用起来、动起来?六安经开区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尘埃落定!国家级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将安徽鄂皖新材料有限公司项目闲置土地涉及的问题全部处置到位,这块沉寂了8年的土地,通过成功嫁接两个总投资逾10亿元的优质项目,终于实现“腾笼换鸟”的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   

20.
《领导决策信息》2014,(26):11-11
时下最流行的电子商务进驻了安徽湖村,当地农民要做的是通过网络,将村里的土地经营权出租给来自全国各地的“土豪”。虽然负责耕作的一些村民并不知道什么是电子商务,甚至不知道网络是什么,但他们可以确定,这是一件好事,因为城里人不但给了租金,还雇佣他们种地。从目前来看,村民与土地“买家”能双赢,而电商受困于冷链运输预计小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