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对中国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及其扩大进行了多视角的持续性研究,归纳起来,主要从三个方面讨论了中国城乡的收入差距问题:一是测度了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状况并预测了进一步的发展趋势,二是利用经济学理论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成因进行多视角解析,三是对城乡收入差距进行了价值判断。这些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也是后续研究的基础。但也要看到其三大不足:一是缺乏对传导机制的研究;二是重实证(计量)分析轻规范分析,提出的对策建议缺乏可行性;三是缺乏构建指导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一般理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是,将制度因素作为一个重要变量纳入分析框架,进而揭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制度约束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缩小城乡差距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点与难点。权利是影响收入的重要因素,权利安排和开放差异是导致收入变动差异的关键。通过建立“权利开放与收入差距”的分析框架,可从居民经济活动权利、财产权利和基本社会权利三方面,分析权利开放对收入结构变动的影响机制。改革开放以来城乡收入差距演变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各时期城乡改革的具体制度安排以及城乡居民权利开放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变动有影响。基于历史分析的基础,提出未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一是加大力度开放农民城市权利,推动农民市民化进程;二是进一步开放乡村权利,促进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  相似文献   

3.
转型式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中国的经验(1978-2008)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持续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已经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提出了严重的挑战。根据1978年到2008年30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理论归纳、揭示以及实证研究发现,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确实存在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但整个曲线比较平缓。同时,基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事实,有理由认为中国的转型特征削弱了由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农村收入增加的效果。具体来说,所有制结构调整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市场化进程、对外开放以及地方政府行为模式都在不同程度上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特别是地方政府行为模式在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几个因素中显得十分突出。研究结果明显表明,中国持续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与转型式的增长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4.
刘刚  衣保中 《北方论丛》2016,(3):154-16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与此同时,城乡收入差距也不断扩大,发展过程中如何兼顾公平与效率成为难以回避的问题。对城乡收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进行的理论分析,以及对1978—2012年中国29个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优先发展城市工业、保持适度的城乡收入差距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率,但过高的城乡收入差距将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起阻碍作用。城乡收入差距本质上是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反映,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可以通过市场机制修正,在这个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过多的行政干预。  相似文献   

5.
文章详细回顾与梳理了结构性减税对城乡收入差距调节的中外文献,比较了中外研究成果的主要区别,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当前国外文献主要涉及减税政策理论、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和实证研究、收入差距对税收的反向影响等;国内研究成果主要包括结构性减税政策的理论分析与实施效果研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以及未来的长期发展趋势预测.中外减税相关成果在研究深度、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区别.  相似文献   

6.
双轨制是中国城乡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传导机制,这个传导机制以确立计划和市场两个轨道为基础,以再造计划和市场相适应的两种不同机制的运行主体为重要环节,以限制农民权利为"差价"来源,形成了"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其运行的起点是以身份为标识把生产要素置于不同的系统,在计划系统内实行垄断高价,在市场系统由供求关系实施市场低价,从而获得两个系统之间的"差价"。这种"差价"既为国家寻找"红利"补贴城市化提供了便利,又助推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因此,在城乡二元结构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的条件下,对双轨制加以限制乃至取消是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有效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陈树文  孟楷 《理论界》2013,(4):47-4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现稳定、迅速、持续的发展态势,综合国力显著提高,目前我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向小康的跨越。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问题日益突出。本文通过科学知识图谱法对收入差距问题的研究情况进行分析,得出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并结合理论分析提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城乡收入差距为被解释变量,以城乡金融规模差异、城乡金融效率差异为解释变量,以城镇化水平、政府经济行为为控制变量,构建计量模型,借助协整分析、格兰杰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研究城乡金融规模差异、城乡金融效率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城乡金融规模差异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而城乡金融效率差异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并不显著;在短期内,城乡金融效率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没有影响,而城乡金融规模差异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广西城乡居民收入相关统计数据进行比较,分别用绝对差距、相对差异系数反映广西经济发展中城乡居民收入的差异程度,并从收入分类构成、消费支出构成两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广西城乡收入差距的具体表现及其成因,得出提高农民消费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3年社会蓝皮书《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中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总体上仍在继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反弹的风险.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不仅是一种经济问题,也是关乎改革发展稳定的社会和政治问题.以我国1978 ~2012年的数据为样本,以城镇化、财政支农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相互作用机制为理论基础,对三者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城镇化与财政支农对城乡收入差距均具有显著的影响,但所起的作用在长短期表现各不相同.从长期看,城镇化、财政支农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均衡关系,且城镇化将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而财政支农则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从短期看,城镇化与财政支农都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财政支农的缩减效应要大于城镇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