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朝的钞法     
元朝的钞法徐晓光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使用纸币的国家,早在唐代就出现了具有现代汇票性质的“飞钱”。宋代的“交子”、“会子”,已是比较成熟的纸币,金代承袭宋制继续使用纸币并有所发展,到元代则在宋金的基础上更趋完善,实行纯纸币制度,金银和铜钱都不许流通。这...  相似文献   

2.
元朝有一整套相当完善的纸币流通制度,被西方人看作是中国皇帝的“点金术”,在世界货币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但是,对于封建政府来说,与纸币流通相伴而产生通货膨胀,也是必然之事。元朝并不例外。本文拟从几个方面对元代的通货膨胀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探索。 一、元代的通货膨胀及其危害 元代初期有一套较完备的纸币管理制度。例如:发行纸币有十足的金银作为储备;设立平准库,准许民间以纸币兑换金  相似文献   

3.
郭庠林同志认为元代以印行纸钞为主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封建统治的庞大开支的需要,和社会生产不发展,尤其是矿冶业、铸钱生产不发展的结果,以及要子孙世守帝业的向往”。我同意元代发行纸币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财政需要,但要进一步指出的是,中国封建社会国家所有纸币的发行主要都是为了财政需要。郭庠林同志认为元代纸钞没有准备金,并对两条史料提出质疑。这两条史料一条出自《续文献通考》,一条出自《元史新编》,两书都是清人的著作。在本文的第二部分我将顺便谈谈自己的看法。此外,中国封建社会中还有民间发行的纸币(兑换券),也应属于本文的讨论对象。因此,本文拟讨论以下三个问题:一、中国封建社会发行国家纸币的主要目的是增加财政收入。二、中国封建社会中维持国家纸币币值稳定的措施。三、中国封建社会中的民间纸币。  相似文献   

4.
历史学家认为,我国自己生产的棉花,是到元代后,才由国外引进棉花栽培。公元1289年,元世祖忽必烈在浙江、江西、江东、湖广、福建五省设置“木棉提举司”,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王朝设立的专门经营管理棉布生产的机构,开始了由国家来管制生产。根据这事实,史学家认为,我国棉布的生产从元代开始。  相似文献   

5.
元朝在澎湖设立巡检司的年代,曾有各种不同的解释,或说在“十三世纪中叶”,或说在1360年;还有的说在元世祖末年。荣孟源先生的《澎湖设巡检司的时间》,提出设巡检司应在世祖至元末的意见。1980年,孔立先生发表《元置澎湖巡检司考》,又对澎湖应隶属晋江县、设巡检司的时间应在世祖至元末年,作了进一步的论证。这里就设巡检司的年份提出以下意见: 设巡检司的年份,当在元世祖至元十六年至十八年(1279-1281)之间,而以至元十七年(1280)的可能性最大。〈一〉“后至元”等说辨误元朝汪大渊《岛夷志略》彭湖条,是现存元在澎湖设巡检司的最早记载。他说: 澎湖“地隶泉州晋江县,至元年间立巡检司,以周岁额办盐课中统钱钞一十锭二十五两,别无科差。”  相似文献   

6.
流通纸币增长率模型及其用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创建的表示流通纸币增长率与GDP及物价水平等宏观经济要素数量关系的模型,可用于计算流通纸币良性赤字发行的上限;这一模型还传递了一个信息:当前世界虚拟货币体系失衡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用发行硬通货的方法超限发行巨额纸币,获取巨大利差,却未负稳定美元汇率的责任,向世界传递通货膨胀。根据该模型可以发现,我国通货膨胀已经进入加速阶段,其原因,一是美元巨额膨胀向我国的传递;二是我国多年赤字的累积;三是我国负利率出现,“凯恩斯陷阱”已经形成。当前应采取措施把人民币流通量增长率控制在良性通货膨胀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百年来我国对《马可波罗游记》的介绍与研究杨志玖马可波罗(1254—1324)是中世纪大旅行家。他1275年(元世祖至元十二年)从意大利到达中国,遍游中国各地,1291年(至元二十八年)初离华。他的《游记)},不仅详细记录了元代中国的政治事件、物产风俗...  相似文献   

8.
明朝钞法述论王玉祥继宋、元之后,明朝亦印制、发行纸币。明朝发行的纸币为“大明宝钞”,有关“大明宝钞”的制度,当时人称为钞法。从商品经济角度讲,钞在明代的重要性不及白银与铜钱,但钞法作为这一时期的重要制度,其意义仍是不容忽视的。研究明朝钞法,不仅可以加...  相似文献   

9.
元代纸币的防伪,是其纸币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元代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较为完备的纸币反假法律务文,严惩印造、变造纸币,但由于官吏执法不力,营私舞弊,并未获得预期的效果.伪钞的泛滥,严重破坏了元代的货币制度,加速了元朝败亡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张易是忽必烈金莲川幕府中邢州集团的重要成员,也是元初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从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到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历任元廷参知政事、中书右丞、平章政事、枢密副使等要职,成为有元一代为数不多的政治地位显赫的汉人之一。然而,在复杂的蒙、汉、色目人之间的民族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革新  相似文献   

11.
试论中国国家纸币的产生及其历史地位魏永理中国是世界上使用纸币最早的国家。北宋王朝发行的官交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国家纸币。(一)中国国家纸币交子产生的时代背景为什么交子不是产生在北宋京城所在地的中原河南,而产生在西南的四川呢?宋代承袭了五代十国时铜...  相似文献   

12.
<正> 在元代,我国封建社会的商品经济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与商品经济发展相适应,元代货币以发行和使用纸钞为主。本文拟就元代的纸钞作初步的分析研究,以期对元代及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经济生活的一个侧面,有较为具体的认识。(一) 我国发行纸币,经历了长期的演变过程。“九府圜法,自周以来,未之有改也”,“自唐以来,始创为飞券、钞引之属,以通商贾之厚斋贸易者。其法盖执券引以取钱,而非以券引为钱也。宋庆历以来,蜀始有交子。建炎以来,东南始有会子。至交、会既行,而始直以楮为钱矣。”从唐的飞券到宋的交子、会子,标志着我国发行纸币不同  相似文献   

13.
元代的疆域     
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八年(1271年)定国号为元,建立了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年)灭南宋,统一了全中国。元代的疆域,较之汉唐盛世更加广阔。《元史》“地理志”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代中央设中书省统管全国行政,地方设行中书省,下有路、府州、县等行政机构。全国有十一个行中书省,一百八十五路,三十一府,三百五十九州,一千一百二十七县。据明末清初杰出的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所著《读史方舆纪要》“元代州域形势”所载,全国的疆域范围是:  相似文献   

14.
姚朔民 《阴山学刊》2004,17(2):57-62
科学考察行记不仅有原始科学资料价值,而且有人文科学价值。元钞是现在所发现的最早的古代纸币。20世纪初,俄国科兹洛夫探险队在内蒙古额济纳旗黑城发现元代纸币,是元钞实物的第一次面世。1927年西北科学考察团对额济纳地区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考察。70年代甘肃省博物馆考古队在黑城和居延地区组织了一次新的发掘,发现了一批元代纸币和两万多枚汉简。80年代内蒙古考古研究所在黑城又发现了一些元钞,因此作者踏上了额济纳考察之路。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地方行省的设立始于元代,《元史·地理志》对当时十一个行省的建置有明确记载,唯独宁夏,因不在十一行省之列,建制多变,名称不定;又因“《元史》仓促成书,且出于众手,在编纂方面有不少谬误。”(《元史》出版说明)以致造成认识上的模糊,思想上的混乱。为此,对宁夏省设置的过程及宁夏名称的确定进行一次考订,很有必要。宁夏建置的变迁,在元代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始于“中统二年(公元1261年),立行省于中兴。”①止于至元十年三月癸酉(公元1273年4月9日),“罢中兴等处行中书省”。②在此期间,这一地区的名称很不一致,称“中兴”者六见,③书“西  相似文献   

16.
元代佛教,是指“元世祖忽必烈登基至元顺帝妥兲?睦儿退出大都这百余年间佛教在全国范围传播发展的史实。”①这百余年间的佛教上承宋代、下接明代,构成了中国佛教史篇章中的重要一页。在元代蒙古政权的统治下,这一时期的宗教信仰呈现了多元化发展的态势。特别是藏传佛教,在元代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民银行从2000年10月中旬起在全国各地开始陆续发行第二批第五套人民币的20元券新纸币,这是我国建国以来首次发行的20元票面的纸质人民币。 该新版人民币20元券的票面特征为:主色调为棕色,票幅长145mm、宽70mm。票面主景为毛泽东像,左侧为“中国人民银行”行名、阿拉伯数字“20”、面额“贰  相似文献   

18.
元代对海南岛的开发与经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十一月,“琼、儋、崖、万四州以其地版图入贡①”,海南岛正式纳入元王朝的版图之中,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六月,元海南海北道元帅罗福、海南分府元帅陈乾富相继归附,“海南诸郡县皆降于大明”。其间,元王朝对海南岛进行了长达90年的统治,关于这90年的统治,明朝人的评价是不高的,称其“九十三年(实应为90年)之治,无足观者。”基本上给予了全盘否定。这种带有对前朝偏见的评价显然  相似文献   

19.
发行货币以印行纸钞为主,这是元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现象。研究这一重要经济现象,不仅对于了解元代的纸钞,了解元代社会经济生活的某些侧面,乃至了解我国封建社会印行和使用纸钞的问题,都是有所裨益的。过去,中外史学界的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元代的纸钞问题,提出了许多看法。一些论著认为,元代印行纸钞是由于元世祖占领中原以后,一时没有掌握大量金银硬通货和元代的商品经济比唐宋更为活跃;元代印行纸钞有足够的准备金;元代纸沙对于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都起了良好的作用等等,我们对此有些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20.
甘肃地方历史悠久,自古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区域。甘肃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和全国人民一道,为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献出了聪明才智,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学点甘肃地方历史,对于发扬民族优良传统,加强各民族团结,搞好甘肃两个文明建设,是需要的。甘肃省名的由来,古以甘州(张掖)、肃州(酒泉)而得名。甘州始名于北魏拓跋珪即代王位之登国元年,东晋孝武帝司马(目翟)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肃州始名于隋文帝杨坚仁寿二年(公元601年)。北宋仁宋赵祯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宋与西夏和议成功,封赵元昊为夏王,始置“甘肃军”。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设“甘肃行中书省”。清圣祖玄晔康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