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国际科技合作,上海应充分借鉴日本国际科技合作经验、美国国防科技部门国际科技合作经验以及国际虚拟组织创新合作经验,积极探索国际科技合作新路径、新模式,增强上海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整合全球优质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能级与效率,努力占据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核心地位,助力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创新策源能力的科创中心.  相似文献   

2.
国际创新中心是指科技创新资源密集、科技创新实力雄厚、创新文化发达、创新氛围浓郁、科技辐射带动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科技发展潜力和人文自然环境、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城市或区域,是全球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创新源地和产生中心之一。上海科技创新实力雄厚,稳居全国各地区前列,具备建设国际创新中心的先天优势。上海要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必须在城市总体发展格局中进一步凸显科技创新功能,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人才强市战略和文化强市战略,全力以赴抓好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使科技创新功能成为城市功能的核心和关键,着力增强城市科技创新实力和国际综合竞争力,到2020年基本建设成为具有雄厚竞争力、强大辐射力和广泛影响力的国际创新中心城市,成为全球创新资源配置中枢、国际创新知识生产源地、世界创新经济战略高地和国际科技创新竞合平台。  相似文献   

3.
上海要瞄准“科创为本、金融为纲、经济为目、航运和贸易为两翼”的战略定位,分两个阶段实现打造“三个圈层”的上海大都市圈、建设具有全球领导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叠加建设超级城市的战略目标。为此,要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升级科技创新中心,发挥金融联动、推动“五个中心”协调发展,推进国际经济中心向国际数字经济中心转型,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向服务化和数字化转型,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向国际中转型航运中心转型。  相似文献   

4.
导言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强化科技战略咨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在此指引下,国家立足汇聚和配置全球创新资源,依托高水平世界一流大学、高端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部署建设瞄准高水平交叉前沿性研究、产出重大原创科学成果和颠覆性产业技术、有利于塑造国际科技竞争优势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相似文献   

5.
王茜  阮妹 《科学发展》2023,(3):24-30
上海正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国家实验室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也在蓬勃发展。引进全球一流国立科研机构,既是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补充,也是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构建区域创新体系、集聚全球科创人才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考察国内外发展环境、国家战略要求和上海的发展阶段,上海“十三五”时期发展总体目标应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相适应、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建成具有较强文化软实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全面建成具有较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7.
上海全面深化“五个中心”建设,应更好地发挥“五个中心”的联动效应,强化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和开放枢纽门户功能,结合绿色低碳转型、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及保障安全稳定等战略任务,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重要窗口,为经济强国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新一轮发展要围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按照“四个面向”“四个新”“四个第一”的工作要求,以“筑基、垒台、立柱、架梁”的战略思维,加快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创新基础培育、创新条件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构建和创新体系能力形成,加快构筑新阶段上海创新发展的战略优势,加快实现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功能全面升级,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坚实支撑。  相似文献   

9.
李菲云 《城市》2016,(1):40-43
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是国家战略的需要, 也是上海自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 笔者从创新动力、 创新能力及创新转化3个方面分析了目前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瓶颈, 并对如何突破这些瓶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当前,发达国家科技创新管理正在向科技创新治理加快转型。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治理能力,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保障。上海应顺应"科技创新管理"向"科技创新治理"的发展趋势,按照中央对上海科技创新的战略定位,积极借鉴国外科技创新治理方式,进一步明确政府在科技管理中的职能定位,加快形成与市场、社会接轨的科技综合治理体系,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的治理能力,以更好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