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波佚瓦对女人的理解、女权问题、女人在人类史发展长河中的地位、"女性神话"、女人一生中各阶段的考察等五个方面来看,她在<第二性>中的论述有不少真知灼见,敢于触及一些敏感的问题.一方面融合了以往在女性问题上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又更多地阐述了自己独特见地.因此,<第二性>在女性问题上取得了突出成就,被称为女性主义的理论著作,在女性主义运动中起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反本质论的两个批评——80年代后女性主义哲学的热点论题苑莉均自本世纪60、70年代以后,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界一直寻究一种以反对性歧视为基本准则、以结束妇女的社会低下地位为目标的理论支点。西蒙德·波伏娃的《第二性》、南希·乔多罗的《母性生育》、凯特·米利...  相似文献   

3.
京剧表演中的男扮女装现象是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艺术中常见的演员与行当的性别置换现象,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除了是戏曲艺术自身发展的一种要求外,更带给女性主义发展以全新的启示,女性主义研究视域下的男扮女装,是第二性理论的延伸与拓展,是女性主义关于女性解放问题的最新认识的一个剪影.  相似文献   

4.
王若君 《浙江学刊》2003,(6):208-213
心身问题是西方哲学史的核心问题 ,过去的思考集中于认识论领域。给身体怎样的位置以理顺心—身—世界间关系成了哲学的一大难题。困境的造成主要来自于男性在生存观察、在哲学中对自身的物性、身体性的轻视 ,对自然、女性的预先偏见。西蒙娜·德·波伏瓦在《第二性》中勾勒出了在女性世界中折射出的身体概念以及包含女性认知的心—身—世界观 ,为后来者提供了从妇女研究反观哲学的资源。  相似文献   

5.
黄丹 《社会工作》2016,(5):120-124
基于对社会工作“性别盲”的批判,女性主义者发展了女性主义社会工作。《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是一本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介绍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的概念、目标、原则、手法和挑战等的佳作。通过该书,读者可以对女性主义社会工作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女性主义的科学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90年代以来 ,女性主义学者相继发表文章和著作 ,阐述和探讨女性主义的科学观点 ,桑德拉· G.哈丁的著作《谁的知识 ?谁的科学 ?从妇女生活出发进行思考》就是其中非常有影响的一部 ,她提出的“立场理论”已为许多社会科学界的女性主义学者所接受。女性主义科学讨论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 ?这一讨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自然科学界的女性学者对这些观点又有哪些反映呢 ?  相似文献   

7.
运用苏珊.兰瑟女性主义叙事学的相关理论,探讨《占有》的多层叙事结构和多重叙述声音,有助于深刻了解《占有》的叙事结构和主题。《占有》的多层叙事结构展示了女性从古至今的发展历史,多重叙事声音体现了女性从男性主体社会中的失声状态到重获自己声音的转变。对《占有》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这一全新视角的解读,克服了以往叙事学只注重文本形式和女性主义批评只注重内容的弱点,将文本内容与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8.
波伏瓦存在主义伦理思想奠基在现象学之上,是一种“模棱两可的伦理学”,它要求承认人的存在条件之模棱两可性、自由受境况的制约和他者的自由.它有着超越萨特早期思想之处,显示了波伏瓦思想的独立性与深刻性,可以回应对存在主义伦理学的可能性之质疑,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波伏瓦其人其说都彰显了一种存在主义伦理精神,能唤醒我们对自身与他人存在的责任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社科纵横》2015,(8):84-86
韩国总统朴槿惠是韩国乃至现代东北亚地区第一位女性国家领导人。她的成长环境和政治经历使她的思想带有了激进女性主义的印记,她将男女平等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她的女性主义思想亦带有国家女性主义的特征,她致力于参与政治,也在政策制定中为女性争取权利。然而,父亲朴正熙作为韩国历史上最强势的总统,其父权思想对她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她所着意的国家女性主义思想其实是"非人化"和"男性化"的,而这也是国家女性主义无法克服的局限性和悖论。  相似文献   

10.
《政治学与女性主义:导论》巴巴拉·阿尼尔著布莱克韦尔出版社,1999年4月出版该书论述西方政治理论与实践中的性别和女性主义问题,从理论上和历史的角度考察了政治学是如何排斥妇女的,以及女性主义对这种排斥的回应。作者从“政治学”和“女性主义”两词的定义入手,对它们的源起、交叉和相互作用进行了探讨。第一章总体介绍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中二元论的发展,即将男子与理性、秩序、文化和公共生活领域相关联,而妇女则与自然、情感、欲望和私人生活领域相关联。随后的两章探讨了这些二元论的观点是如何限定政治学以及女性主义对这一建构的批判…  相似文献   

11.
范跃芬 《社科纵横》2005,20(3):195-197
艾瑟尔·威尔森是加拿大著名的女作家。她的代表作《天真的旅行者》中乐观叛逆的托巴已成为加拿大文学中一个最令人愉快的女性形象。本文就是试图从女性主义视角来分析和探讨《天真的旅行者》中女性怎样打破沉默,行使自己的话语权,以及通过对文本中的“反家庭”叙述的分析,看威尔森是怎样在她的文本中建立起母女认同的“女性谱系”,从而否定父权制张扬她鲜明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基进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女性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改造社会方案给予剖析 ,认为它们在探讨妇女解放的理论与实践上各具特色 ,相互补充 ,但均存在着缺陷与不足  相似文献   

13.
牛丽娟 《社科纵横》2012,(5):131-133
从"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中刘半农创造了"她"字,到后来一潮高过一潮的"男女平等"运动,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妇女运动的发展状况和近年来"妻管严"等新名词的出现。大家似乎有一种心理认同,认为当代中国已经基本实现男女平等或认为有时还有阴盛阳衰的迹象。但暗流仍在,我们仍需要女性主义运动的继续发展。以此为基点,笔者想从女性主义在电视节目《半边天》中的传播为研究对象,来展示女性主义在当今社会电视传播中的特点与缺陷,提出女性主义在电视传播中的发展趋势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于文秀 《求是学刊》2005,32(4):87-92
斯皮瓦克的后殖民批评最突出特色是理论与方法上的异质性特征和鲜明的女性主义视角。她的后殖民女权主义批评的主要内容是揭露殖民主义和男性中心的权力话语对于第三世界女性的遮蔽和歪曲。她通过对西方白人女性的文学文本所作的后殖民的解读,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拓展了新的空间,也使后殖民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的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领域,朱莉娅·克里斯蒂娃(JuliarKristeva,1940———)作为法国女性主义批评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她是继西蒙·波娃、海伦娜·西索和露西·依利加芮之后的法国独具特色的女性主义理论家,她的理论具有强烈的挑战性,但不够完整和严密,正象罗兰·巴尔特在1970年撰写的一篇热情洋溢的评论中写道:“她总是打破刚形成的预想———即我们原以为能从中得到安慰,并为之感到骄傲的观点……”①,独特的批评个性和理论风格使克里斯蒂娃成为法国当代最有影响的…  相似文献   

16.
女性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对立与融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思潮对当代女性主义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从总体上对女性主义与后现代主义间的关系略作理论分析,阐述女性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紧张和亲和或对立和融合  相似文献   

17.
李东晓 《社科纵横》2013,(7):146-148
女性主义电影观众理论是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主义者借助于精神分析等理论对女性观众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从对女性观影位置的忽视到女性观影位置在两性之间摇摆,再到多重主体位置之间游移以及女性主义理论家的反抗性阅读,这些理论都丰富了女性主义电影观众理论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欧美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略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涛  王静 《学术交流》2007,(9):160-162
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包含女性与生态双重视角,其视点始终对准女性与自然,具有温情的道德色彩,并且具有跨越性与对话性。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对女作家生态写作进行理论概括,整理与归纳女性文学家在文学作品或理论中表露的自然观,批判文学中偏颇的自然观。自然生态女性主义者把拯救地球的斗争视为己任,精神生态女性主义侧重建立和维护彼此相关的社群,社会生态女性主义试图将等级社会重新组建为生理地理社区,而社会主义生态女性主义认为,自然与人类生产是生产与生殖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9.
美国当代小说家约翰.厄普代克的《葛特露和克劳狄斯》,是名著续写的佳品,它重构了莎剧《哈姆莱特》的人物关系模式,以女性、次子和"关怀伦理"的视角,对《哈姆莱特》中以父权制为背景的男性、长子和"公正伦理"的叙事话语进行了颠覆,重建他者与主体、原欲与理性、肉体与灵魂、女性与男性之间"差异的"和"联系的"关系,关注具体情境中的关怀关系。他解构莎剧的深层意念,暗合了美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兴盛的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其爱情描写,有着对"恶"的形而上学的观照。其女性主义的"性政治"理论,为当代读者提供了评价女性"越规"行为的一个政治视角。  相似文献   

20.
当代西方女性主义人类学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性主义人类学就是将女性主义研究理论 (FeministTheory)与人类学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弥补传统人类学研究和女性主义研究理论的不足和偏颇。本文旨在介绍女性主义人类学的历史发展、主要理论和方法论以及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