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所谓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态势,是指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当今及今后一定时期内刑事法适用过程中的倾向及其对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和刑事执法的影响。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在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及严打的刑事政策基础上一种理性的选择,它以刑事法谦抑理念为基础,不仅引领着刑事法改革的方向,而且是贯穿刑事法全过程的全局性、根本性的主线,它既是刑事立法政策,也是刑事司法政策和执法政策。当下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表层态势表现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适用的趋重性、刑事和解机制适用的扩大性,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深层态势表现为呼唤犯罪分层的立法明确性、呼唤刑罚体系的多元化及引导刑法解释的走向。  相似文献   

2.
喻义东 《理论界》2014,(4):76-79
我国的民族恐怖主义犯罪就是打着民族主义旗号的恐怖主义犯罪,其在行为目标、行为特征、存在和活动方式、侵害法益等方面都存在自身特点。基于这些特点,我国传统的"两少一宽"的民族刑事政策不宜作为民族恐怖主义犯罪的基本刑事政策。预防和惩治我国民族恐怖主义犯罪,必须贯彻"宽严相济"基本刑事政策,坚持"严防严打、‘严’字当头"的基本方针,"‘理性’反恐、依法办事"的基本原则,"打防结合、标本兼治"的基本方法。将"宽严相济"基本刑事政策展开到预防和惩治我国民族恐怖主义犯罪的全过程,形成预防和惩治民族恐怖主义犯罪的刑事立法政策、刑事司法政策和刑事社会政策,从而确立我国民族恐怖主义犯罪的基本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3.
耿军  任海涛 《兰州学刊》2010,(6):151-153,166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新的刑事政策。新形势下,如何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摆在每一位法学同仁面前的重大课题。我们选择了在校生犯罪作为切入点,对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应然与实然两方面进行了抛砖引玉性的探讨,以期在理论与实务上能对在校生犯罪案件的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公安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在政策与法律,宽与严,公安机关与检察、审判机关,刑事执法与行政执法,横向与纵向等诸方面需要思考和完善;充分发挥其侦查犯罪和执行刑罚的职能,明确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诉讼地位,重视各诉讼环节的相互配合,各执法机关的相互协调,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弱势群体刑法保护可分为正向保护和反向保护,需要通过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加以实现,应当将其纳入到当前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中加以考量.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中的“该严则严”是弱势群体刑法正向保护的需要,体现了正义需要、秩序要求、报应观念和预防理念,刑事立法上应通过定罪规范的“犯罪化”和刑罚规范的“严厉化”加以实现,刑事司法上则要求量刑应依法从严.“当宽则宽”是弱势群体刑法反向保护的需要,体现了人本主义、公平理念、刑法谦抑和刑法人道,刑事立法上的实现途径是定罪规范上的“非犯罪化”和刑罚规范上的“轻缓化”,刑事司法上则要求量刑应依法从宽.  相似文献   

6.
宽严相济既是刑事司法政策,也是刑事立法政策,对我国刑事司法和刑事立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时,应在侦查程序、公诉程序、审判程序的改革中贯彻和体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立法单向地采取宽缓的刑事政策,而没有对未成年人犯罪在区分轻微犯罪和严重犯罪的基础上,分别采取相应不同的刑事政策.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指导下,结合新时期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的新特点,应对未成年人犯罪确立以"宽缓为主、严厉为辅"的具体刑事政策.因此,在修改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中有关未成年人犯罪规定的同时,建立一部完整的<未成年人法>,以此来更好地指导我国未成年人司法实践,实现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8.
我国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立法单向地采取宽缓的刑事政策,而没有对未成年人犯罪在区分轻微犯罪和严重犯罪的基础上.分别采取相应不同的刑事政策。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指导下,结合新时期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的新特点,应对未成年人犯罪确立以“宽缓为主、严厉为辅”的具体刑事政策。因此,在修改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中有关未成年人犯罪规定的同时,建立一部完整的《未成年人法》,以此来更好地指导我国未成年人司法实践.实现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9.
镇压与宽大相结合是新民主主义法制建设一项基本的刑事政策,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早期对刑罚功能、司法规律和社会治理进行探索的智慧和理性认知。在边区的司法实践中,镇压和宽大适用的情形主要包括犯罪性质、罪犯主观悔罪态度、主从犯身份以及特殊的社会背景等。镇压与宽大相结合作为当下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源头,不仅在陕甘宁边区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更为新时代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发展创新提供了知识上的本土资源,其不乏借鉴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实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民生司法的必然要求.刑事政策应积极回应民众需求、关注社会效果,实现犯罪态势与刑事立法、刑事司法之间的交互影响,通过自我调整达致动态平衡,最大限度地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在常态语境中刑事政策应以宽济严,侧重于宽和与谦抑,强调其对社会生活的最低限度干预,但在非常态情境中则应基于现实需求采用严厉的刑事政策,以维护社会稳定.近期针对抗震救灾过程中的犯罪动向所运用的刑事政策,即体现了对于灾区民生状态的现实关切.  相似文献   

11.
黄晔 《理论界》2007,(3):150-151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指导司法实践的重要方针,是在司法领域贯彻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重要举措。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重点要强化法治理念,用好轻缓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中国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耕地问题是当前许多重大社会问题之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我国长期治理犯罪的经验总结,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虽然,我国执行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尤其体现在涉地犯罪的刑事立法上,但是刑法对保护耕地的实践效果并不理想。反思刑事立法存在的缺陷和刑事司法的错位之后,基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立场,刑法在耕地资源保护中的角色定位应当是:保护耕地的刑事政策以严为主,区别对待,对涉耕地职务犯罪应"从严惩治",严厉打击违法批地、用地等渎职行为,对涉耕地非职务犯罪则"从宽对待",注重化解社会冲突,恢复耕地原状。  相似文献   

13.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推出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然而,我国现有的刑罚手段却未必能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提供有效的支撑。由于刑罚手段的局限,我们在面对环境犯罪时往往无法真正做到宽严相济。综合性资格刑以剥夺犯罪主体某方面的资格为主要内容,并吸收某些民事处遇措施作为缓刑和减刑的条件,旨在最大化地激发环境犯罪主体改过自新的积极性、满足防控环境犯罪的现实需要,从而使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能够在实践中贯彻开来。  相似文献   

14.
和谐刑事司法如何落实从宽政策——从广东许霆案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宽严相济政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它要求在刑事司法中注重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然而广东许霆案引发的热烈讨论,再次让我们关注这个刑事政策在刑事司法中所遇到的障碍。克服这些障碍,切实贯彻宽严相济政策将有利于刑事司法和谐。  相似文献   

15.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我们党和国家提出的新的刑事司法政策.是司法机关准确实施国家刑事法律的重要指针,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在实践中,司法机关认真执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并取得了初步的政策效果,但还存在一些主观上和客观上的问题.为此,司法部门要树立新型司法理念,积极探索合法途径,提高政策执行能力,从而进一步推进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在法治社会之下,刑事法都不仅是刑事法内部之事,而是需要向外延伸,向社会寻求合理性与价值性支撑,这就涉及到了刑事政策问题.社会的转型带来了刑事政策的转型,进而带来了刑事法的发展完善.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之下,犯罪治理的理念、策略和技术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我国刑事法中的犯罪圈、刑罚圈、量刑制度及司法程序也应发生相应转变,这既是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立法体现,也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立法化之结果.  相似文献   

17.
检察机关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适用上的稳妥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昕 《天府新论》2008,(6):96-98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出,要求政法机关既要打击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又要加强人民内部矛盾的排查调处工作,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围绕以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检察机关在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时要求:领悟刑事政策宗旨,从方法上保障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适用的正确性;建立繁简分流机制,从程序上保障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适用的可行性;推行量刑建议改革,从手段上保障轻缓刑事政策适用的可靠性;树立公诉一体意识,从机制上保障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适用的抗扰性.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打黑"历经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严打的刑事政策以及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等四个阶段。然而,这种总体上"严"字当头的刑事策略在实践中效果并不明显,不能有效地遏制和预防此类犯罪的恶性演化。基于对我国"打黑"刑事政策观念的反思,我国在构建"打黑"的刑事立法与司法体系时,应当确立新的刑事政策观。  相似文献   

19.
刘艳红 《社会科学辑刊》2024,(1):65-72+238+241
如何因应网络时代的犯罪态势与典型特征对我国宽严相济等刑事政策进行更新和调整,建构与之动态适应的协同化刑事政策,是当下我国刑事治理领域面临的难题。网络时代社会结构升级以技术驱动为推进力量,技术及其风险贯穿社会治理全过程,协同化刑事政策应遵循相对主义犯罪观,重点关注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引入社科法学思维、控制技术创新行为出入罪等议题。刑事政策的协同化不是平行多轨的同步化,而是在消极预防性刑法理念基础上的网络时代的社会治理与刑事政策、适应时代性的刑事政策与刑法体系的融通。网络时代的刑事政策是一种以宽严相济为基础的“社会治理迭代升级与犯罪控制协同化”的刑事政策,其动态调整过程是“社会治理的演进”与“刑事政策的演进”的双向互动过程,也是刑法体系与刑事政策协同演进的过程,协同化方案体现为对刑法理念、立法和司法的全方位调适。  相似文献   

20.
刑事和解是在和谐司法理念指导下,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而采取的刑事案件宽缓处理方式。湖南省检察机关作为率先在全国探索刑事和解机制的省份,通过三年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本文从该省刑事和解的6000案例中攫取未成年人伤害、弱势人员侵财、邻里轻微伤害等3起典型案例进行法理评析,彰显其以化解社会矛盾为根本的司法保护、犯罪预防、公平正义等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