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适应应用型本科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应积极探讨控制测量课程的教学改革,使课程教学体现应用型本科特色。本文以应用型本科为研究平台,以测绘工程专业控制测量课程改革为研究目标,从分析教学对象的特点、理论教学内容的调整、实践基地建设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建立了适用于应用型本科的控制测量课程改革方案体系,对于相关院校测绘工程专业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国辉 《阴山学刊》2007,21(1):117-118
工程测量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且仪器的实践操作是教学效果的关键,演练室教学达到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双重功能,提高了教学质量,加快了教学进度。  相似文献   

3.
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环节的有力支持,《测量学》作为土木工程专业较早接触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工程观念与意识、严谨治学精神和刻苦耐劳品格等良好职业素养有着重要意义,其中,测量实验与实习是最好的着力点和立脚点.文章结合测量综合开放实验项目的设计与开展,提出校园内测量实践教学场地布设及优化等方面的举措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工程教学和工程训练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阐述一般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的基础上 ,介绍了工程教学和工程训练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 ,以及我院在探索这一培养模式方面的实践与体会  相似文献   

5.
王春  刘杰凤  周天 《南方论刊》2011,(8):105-106
生物反应工程是生物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具有涉及面广、工程应用性强等特点。本文从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完善考核方式几个方面,探索和实践生物工程专业的生物反应工程教学措施。以期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根据工程管理专业应用性强特点,结合当前各高校普遍面临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出现的各种问题,多方面探索工程管理专业校内实践教学。以省级精品课"工程经济学"课程做载体,从提高软硬件水平、打破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界限、改进传统教学组织等方面构建"校内实践性教学基地",充分利用高校现有校园教学资源,丰富当代大学生实践锻炼经验,同时对进一步深化基地构建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论工程科技人才工程精神和工程意识的培养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设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需培养造就一大批高质量工程科技人才,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程精神和工程意识是优秀工程科技人才最本质、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工程科技人才教育培养必须注重加强工程精神和工程意识的培养。分析了工程科技人才工程精神和工程意识的内涵,从细化工程教育培养目标,营造工程教育氛围,构建渐进式工程教育平台,建立立体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合作式校企联合机制等方面,探索加强工科大学生工程精神和工程意识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应用型工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针对目前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本科人才匮乏、应用型本科教育尚在起步阶段的现状 ,加强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本科人才培养的研究 ,探索应用型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 ,构建相应的教学体系 ,明确培养目标 ,准确定位 ,采取正确的实施手段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工程制图"作为基础平台课后,在课程定位、课程教学规范、教学内容,教材编写等方面对课程体系构建所做的探索与改革;通过改革和实践,初步建立起了适应我院情况的"工程制图"平台课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0.
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研究生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水电类学科进行全面特征分析,介绍了水利工程模型试验内容和过程,提出了基于CDIO模式下水利工程模型试验的项目实践教学思路,对水电类专业CDIO项目设计--实现经验教学及工程实践场所设计进行了初步设计和探索,使学生能在学校亲历项目构想、设计、实施到运作的全过程,为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水电类专业的教学改革中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工程管理专业正面临着各领域中工程项目国际化和现代化的新挑战,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逐渐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质量标准的要求。面对国际国内对工程管理人才的急需,反思探索和践行有效的培养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方案十分必要。培养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可以通过明确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优化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设置、重视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工程管理专业建设的力度等途径来进行。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论述了探索与发展人格教育,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工程和高职工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实际,阐述了专业创新人才的主要特征。针对创新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可以通过树立大教育观、提高学生能力及营造创新环境等措施,拓宽探索、发展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框架。  相似文献   

13.
在大思政的课程建设背景下,对工程伦理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规划设计和探讨。并结合突发情况下对教学环节和秩序造成的影响,就高等院校如何做好线上线下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把线上的教学活动与实际课程相结合的新途径,努力做到教好书、育好人,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格接班人。紧密结合河北工程大学当前教学实际情况,认真思考研究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深度融合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立德树人的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在润物无声中完成,通过对工程伦理课教学过程的设计,探索研究如何将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在一起的线上线下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在校内开设“实验田”工程的构想。一方面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为培养跨世纪高素质、一专多能教学人才探索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畜牧业的变革,社会和行业对动物医学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校应加强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本文在课程体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方面,介绍了河北工程大学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6.
根据研究性教学特点,结合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性质,分别从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课程考核四方面,对该课程实施了研究性教学探索与实践。将研究成果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等专业进行应用,结果表明相关专业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独立发现及解决问题能力明显提升、理论知识得到加强与夯实。  相似文献   

17.
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工程素质培养是高校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提出了改革实验室建设的新思路以及校内外实习基地相结合的专业实习模式,优化毕业设计选题,对建立和完善毕业设计导师制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8.
根据《电力工程基础》的课程特点,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对课程教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和探索,并深入探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讲授、讨论和启发相结合的课堂教学形式,引入工程案例分析,发挥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等问题。通过教学实践,该教学改革已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以探索和研究为基础,适应学科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对本科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进行了重点建设,注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室建设、考试制度建设、以科研促进教学等几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的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目标,按照土木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应用能力形成的规律,在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考核方法、教学条件等方面进行了课程建设与综合改革工作的探索,实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