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上海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和上海发展战略研究(2050)等工作的大背景下,研究上海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横纵两个角度入手,回顾了上海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历程,分析比较了上海城市基础设施与国内外城市之间的差距,并为上海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指出方向。研究发现,上海城市基础设施历经多年持续建设,已经在国内外城市中处于领先水平,为此,建议上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应从硬件建设向效率提升方向转移,从市区建设向郊区转移,不断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和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2.
90年代以来,上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斐然。地铁、高架、内环线、轻轨、南浦、杨浦大桥等相继建成,使上海的交通更加畅通;东方明珠电视塔的建成为上海国际大都市增光添彩;绿化成片、绿化成带使上海城市更加美丽;上海通信发展更是十分迅猛,为上海经济发展、产业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剪刀差"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我国长期实行工农产品的"剪刀差"政策,将农村财富集中起来支持城市开发和建设,在这种政策之下,我国的城市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已成为中国经济的主体.  相似文献   

4.
一、浙江房地产发展状况统计资料显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房地产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91年-1993年,是启动阶段,稍微呈现出了过热的势头。1992年和1993年,浙江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增幅分别达到107%和285%。尤其是1993年,全省各项房地产统计指标几乎都比上年增长一倍以上,是房地产发展速度最快的  相似文献   

5.
周祖根 《上海统计》2002,(12):32-33
上海于2000年向国务院上报了《上海城市总体规划(1999—2O20)》,描绘了上海的发展前景。作为指导城市发展的规划文本,其内容应该是权威的,对城市建设和管理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  相似文献   

6.
20世纪是化石燃料的世纪。从20世纪60~70年代之后,石油就取代了煤,成为世界能源经济的主导。由于人们对城市空气污染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担心,天然气在20世纪最后的10年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并在1999年超过了煤。人们普遍看到化石能源即将枯竭,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寻找其他能源。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后期,青海省的房地产业进入了快车道,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对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特别是对加快城市建设、改善居民住房条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贡献有目共睹。但与此同时。房地产开发投资是否过热?也已成为近年来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2003年,关于房地产过热与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开始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兴起,目前已发展到全国各地,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据不完全统计,到2002年我国已有各种类型农业科技园区总数3000多个。但是,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毕竟是一件新事情,大家都在探索,在建设过程中发现和遇到的问题较多。有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现代物流体系发展的环境支持与制约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普及,传统物流业开始向现代物流业转变,物流业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物流体系不仅在仓储、配送和信息服务等各环节基础设施的硬件条件上得以不断完善,而且在物流的研究、物流技术以及物流人才培养等软件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突出表现在:  相似文献   

10.
建国以来,我国长期实行工农产品的“剪刀差”政策,将农村财富集中起来支持城市开发和建设,在这种政策之下,我国的城市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已成为中国经济的主体,但现阶段农村的情况却不容乐观。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由于乡镇企业的大批倒闭,亚洲金融危机的扩散,农村税费的居高不下,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实行市场准入,取消长期以来的农产品进口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并逐步降低农产品进口关税,在以上不利因素的冲击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甚至存在暂时减收的情况。本文试从剪刀差的变化入手,分析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和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上海人口城市化进程与农业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人口城市化进程与农业发展状况,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定量分析两者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改革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上海城市化进程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较大:而20世纪90年代之后相关性较小.从短期看,农业经济发展对人口城市化进程有一定影响,而从长期看,人口城市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却作用于农业经济发展.最后,针对城市化过程中的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出了如何进一步提升上海农业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伴随着“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大力推动,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进入21世纪,为了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党的十六大把21世纪头二十年正式确立为“重要战略机遇期”,并且明确这一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3.
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晓华 《统计与决策》2005,(15):105-106
一、信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信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取得瞩目的成就.20世纪90年代,我国信息产业平均增长速度为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3倍左右,年均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20%以上.  相似文献   

14.
"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其内涵和意义不断地得到丰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形势更加严峻复杂,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明显上升趋势。特别是1998年的洪涝灾害、2008年初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和2008年四川汶川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采用旅游卫星账户的必要性1、我国旅游业现状我国国内旅游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活跃,到90年代走上快车道,近几年则已发展成为广大城乡居民重要的消费领域和扩大内需的重要力量。特别是199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旅游确立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及2000年实行的“假日经济”,使得我国的旅游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下表列出了我国近几年的旅游收入数据。  相似文献   

17.
一、西安市房地产行业现状以及问题分析 1、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历程 西安市房地产行业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兴起于西安市实施的旧城改造工程,90年代初期开始,在城市化建设发展中迅速壮大。由最初的30余家企业,全年完成投资额不到1个亿,发展到2006年的(处于营业状态)的400余家,完成投资285.8亿元。房地产的开发量也由1990年最初的43.06万平方米,发展到2006年的2383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18.
丁俊 《上海统计》2002,(12):4-9
进入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小平同志发表南方重要讲话以来,上海按照党的十四大确定的上海要建设“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国家战略,抓住了历史所赋予的发展机遇,取得了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十余年的发展,深刻改变了  相似文献   

19.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中介组织在中国由来已久,历史上曾出现过以行会、票号、商帮等为代表的中介组织。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天津等城市开始组建商会。新中国成立后,中介服务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各类中介组织得到较快发展,中介组织正成为促进市场经济体系发展完善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20.
城市基础设施是支撑城市经济发展、产业成长和社会生活的物质基础.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不高,公共服务供需矛盾未得到有效缓解,投资不足与低效是供给水平低下是一个重要的诱因.文章基于1981-2014年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时间序列数据,对各类资金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及效率进行测度和检验,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提出了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