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乐翻天     
乱用成语一天,小军在教室里写作文:《我的家》。小军这样写道:我的家有爸爸妈妈和我三个人,每天早上一出门,我们三人就分道扬镳,各  相似文献   

2.
爱是一朵花     
放学铃响后,同学们从教室里鱼贯而出。她背着书包,默默地走在后面。自懂事起,她就知道自己的家和别人家不一样。别人住的是大房子,有爸爸,有妈妈,而她的家是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出租屋,她和卖菜为生的妈妈住在一起。爸爸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听妈妈说,爸爸是为了救人去世的。  相似文献   

3.
我爱我家     
我的爸爸,我的妈妈和我,便构成了我们一家。我们一家是美满的,是温馨的。但家里有一些十分可笑的组合,妈妈是个胖子,而爸爸却较瘦;妈妈对数学十分在行,可爸爸却喜欢文科;妈妈的头发奇多,但爸爸的头发就少得可怜了。于是爸爸和妈妈就相互取笑。妈妈总说:"瞧,电视里又打生发灵的广告了。"爸爸也不甘示弱,说:"大印象减肥茶效果好吗?要不要试试?"说完全家人都一起笑了。但有时候,爸爸会来一句"愚人多头发",于是我就加入了妈妈的队伍,因为我和妈妈的头发都多得数也数不清。有一次,我们一家在餐桌上吃饭。我问爸爸一道脑筋急转弯  相似文献   

4.
爱的铃声     
于美菲 《新少年》2009,(3):33-33
星期日,我坐在家里看电视。“丁零零!,电话铃又响了。我埋怨地说:“连电视也不让人看好。” 爸爸、妈妈在两个不同的工厂工作,每天都不在家。他们怕我出去淘气,又担心我闯祸,所以,星期天也让我当“作(坐)家”,不许出去玩儿。而且,每隔10分钟爸爸就往家里打一次电话:每隔20分钟妈妈也往家里打一次电话。这不,今天我已经接了十几次电话了。  相似文献   

5.
虹苗儿  雪杉 《新天地》2016,(3):22-23
是我维系了无爱的家 1987年我出生在长春市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爸爸是导演,妈妈是大学美术教师,省内知名画家.从我懂事那天起,我整天面对的就是爸爸严厉的面孔、妈妈忧郁的脸.爸妈虽然同居一室,但他们更像是一对陌生人,他们很少说话,每天都各忙各的,我上初中时,我们这个家更是名存实亡了.尽管如此,爸爸在家里仍然坚守着他的霸气,吃饭时,仍然坐在饭桌前等着妈妈给他盛饭,饭后,仍然等着妈妈用南泥小壶给他泡茶,有时妈妈在楼下同邻居们聊天儿,爸爸就会毫无顾忌地打开楼窗大喊:“陈秀君,回来看书!”喊过,哐地一声关上窗户.  相似文献   

6.
礼物     
我的家并不富裕,不过我的生活一直是甜蜜的,因为我有一个慈爱的妈妈。 爸爸在上海工作。妈妈每天早起晚睡,下班回到家还要忙着洗衣服、做饭、辅导我做作业;每次家里买了水果她都舍不得吃,尽着我吃。每当想到这些,我的心里就有一阵阵的暖流在荡漾。我该送给妈妈一件什么样的礼物来感谢妈妈呢?  相似文献   

7.
我家共四口人。有爸爸、妈妈、弟弟和我。四口之家,三口人讨厌爸爸。首先我们姐弟俩烦爸爸,原因是爸爸脸上总是非常严肃,毫无笑容。尽管爸爸对我们很慈爱,每天下班回来都买一些好吃的或玩具什么的……但并未能得到我们的好感,我们反而对爸爸产生一种恐  相似文献   

8.
《北方人》2006,(8)
我从来都没觉得我妈妈是个作家,我觉得她就是我妈妈。我知道她写作品大约是在1945年,她写《关于女人》的时候,那时妈妈辞去了指导委员会的工作,家里就靠爸爸一个人赚钱,而爸爸又得了肺炎,几乎都要死了,不巧那时我们家又被盗了,本  相似文献   

9.
正谁是我们家里的老大?一家之主的爸爸?还是任劳任怨的妈妈?都不是。只有我才是我们家真正的"老大"。先说"老大"的来历。有一次,我们一家三口正在吃饭,爸爸妈妈正在为谁是家里的真正权威争得不可开交。爸爸说:"我年纪最大,  相似文献   

10.
家庭风波     
我们家是个和谐的家。平静的湖水也会泛起小波小浪,更何况我们家呢?一个星期六的晚上,吃好晚餐,大家觉得无事可干,突然,妈妈爸爸眼睛一转,飞奔到电脑前,一场“激战”开始了。首先,妈妈打开了电脑主机,刚要去拿鼠标时,转头一看,爸爸已坐在电脑前的凳子上,妈妈也不甘示弱,她来到爸爸跟前,用力往爸爸大腿上一坐,接着用双手使劲搬开握着鼠标的爸爸的手,通过“耐力比拼”,妈妈获胜,爸爸只好把电脑让给妈妈。我和妹妹看完了好戏,决定看电视。我一伸手便拿到了遥控器,把电视按到了我要看的频道,但毕竟我爱看的,妹妹不一定喜欢,她向我要遥控器,我硬…  相似文献   

11.
芙蓉有一个不快乐的童年。当芙蓉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爸爸莫名其妙地离开家了,从此没有音信,像是凭空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一样。芙蓉记得,爸爸离开的那段日子里,妈妈每天以泪洗面;家里来来去去许多债主,他们都只有一张嘴脸,就是要钱。房子被法院查封了,银行里再也没有存款,妈妈开始到百货公司里站柜台卖衣服,赚钱养这个只剩母女俩的家。在庞大的压力下,妈妈的头发不停地掉,芙蓉常常在打扫的时候,扫出一团又一团妈妈的落发;芙蓉害怕极了,她多么害怕爸爸不见了,妈妈又离开她。就是这个梦魇,逼迫着芙蓉长大,在她的小小心灵里,爸爸是个十恶不赦的坏人,他抛弃了芙蓉和妈妈,让他们背负沉重的生活负担。  相似文献   

12.
爸爸断指     
我上小学三年级时,爸爸进了监狱。妈妈离婚时,问我要不要跟她走,我说:"不,我是爸爸的儿子。"从此,我与奶奶一起过。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一年级,我没少干坏事。爸爸在家时没人敢惹,不在家时我同样不能让人欺负。爸爸坐了七年牢。最后一年,我随奶奶去探监时,爸爸已  相似文献   

13.
"孩子大了就学坏了吗?"一 位母亲向我谈起她读高一的儿子, 男孩叫卫群,学习成绩不错。有一 天,为了过生日,卫群与父母发生 了激烈冲突。 那天是星期天,妈妈准备了 丰盛的晚餐,一家三口边吃边聊, 好不自在。 "爸爸、妈妈,下星期五是我 生日,又正好是周末,我想办个生 日Party,请我的几个好朋友来家 里玩玩。妈妈帮我们准备一些饮 料、冷盆、点心和熟菜吧,我想搞 个自助餐,我们可以边吃边唱歌、 玩玩游戏什么的。"卫群兴致勃勃 地说着。  相似文献   

14.
一位学生三年级习作《我的妈妈》写我生病了,妈妈送我去医院,四年级单元习作《我爱》写妈妈送我去医院,陪我挂水,五年级期末考试爸爸的爱还是写我生病了去医院这件事,只不过妈妈换成了爸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天都是新的,学生为什么没内容可写?为什么对生活中许多事情熟视无睹?怎样带领学生走出封闭的自我天地,表达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5.
《可乐》2006,(6)
1 无意中揭开"完美"的假象2005年9月21日之前,我的生活几乎是完美的。我爸陈志国(化名)是最早"下海"的一批人。他有胆量、智慧和背景,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爸爸事业的成功,给我们家带来了无尚的荣耀:妈妈成了养尊处优的阔太太;而我作为独子,人生道路一路平坦。我穿最好的衣服、用最好的东西、读最好的学校,大学毕业后直接掌管了爸爸旗下的一个子公司。在爸爸眼里,我始终是个贪玩的孩子。的确,丰富的物质生活给予我的生活要义就是享受。骑马、野营、高尔夫、车友会,这些有钱人的游戏我都热衷。没有社会的历练但有较多的见闻,我的性格天真又世故,纯情又老练。对爸爸,我很崇拜,他事业有成,和妈妈恩爱有加,是我心目中的英雄。2005年9月21日,我突然发现自己的生活原来并不完美。那天秋高气爽,我和一帮朋友到神农架自驾游。快出城区的时候,我发现露营的背包落在家了,于是回  相似文献   

16.
刑继芳 《社区》2005,(9):52-53
我妻子有个姐姐在黑龙江北安庆华工具厂化验室工作,姐夫也是该厂的工人。妻姐家有3个男孩,不知什么缘故,老大和小三耳朵先天失聪,不能说话。1979年春季,我到北安妻姐家串门时,第一次见到了老大小军,那年他11岁。小军悟性很强,性情比较文静、头发微黄,白皙的脸上透着稚气,一双不大的眼睛充满了对生活的热望。见了我,十分亲热,比划着我不懂的手语。或许是我也有残疾的缘故(患有小儿麻痹后遗症),所以对小军也特别理解和同情。1980秋的一天,妻姐突然来到我家,问小军是否来过?我和妻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听了妻姐的叙述,才得知小军和5个聋…  相似文献   

17.
爸爸、妈妈和我组成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在家里,我怕爸爸,爸爸怕妈妈,妈妈怕我。我们每人都有一个外号,而且一人降一人。“健忘鬼”——爸爸爸爸经常因为工作忙而丢三落四、没头没脑的,就说这件事吧。那一次,爸爸回到家,想轻松轻松,便打开电视机,戴上眼镜看了起来。也许是因为疲劳过度,他迷迷糊糊地就睡着了……醒来后,他突然问我“:遥控器放哪儿了?”我被这莫名其妙的问题问糊涂了:遥控器不是放在你那儿吗,怎么问起我来了?真怪了!“”快帮忙找找遥控器到哪儿去了?”爸爸一副认真样。正在这时,妈妈也走了进来。我边翻边说“:妈妈,妈妈,快…  相似文献   

18.
那琰 《山西老年》2013,(5):25-25
小时候,我一直不明白,爸爸是军转干部,妈妈是没念过几天书的农村妇女,可爸爸对妈妈却百般呵护,关爱有加。爸爸特别健谈,无论说什么,妈妈总是洗耳恭听,有时候还微笑着频频点头,从不插嘴,像一个十分听话的小学生。妈妈每天都很早就起来,做好饭菜,打扫完室内外卫生,爸爸吃过早饭上班时,妈妈总是说:"早点回家,路上要注意安  相似文献   

19.
我家是一个特殊的家庭。爸爸在中国驻文莱达鲁萨兰国大使馆工作,妈妈在台州,我却在宁波万里上学,一家三口,天各一方。我要  相似文献   

20.
一天晚上,我、奶奶、妈妈,还有爸爸一起吃晚饭。我观察着每一个人吃晚饭的样子,准备来个家人"吃相"微型写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