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茶味儿     
王涛 《中国农村》2007,(9):60-60
三毛说:人生如茶,第一道甜,第二道苦,第三道淡如微风。对于茶的回忆是童年过年时盛得满满的那盒茉莉花,只有过大年了,才从代销点里称上半斤或者三四两。茶叶是黑色的细条,弯弯曲曲的,像僵死的虫子,里面夹杂一些又黄又干的小花。茶不起眼,可茶叶盒子很奢侈,竹筒做的,外面雕着花花绿绿的图案,又有我贴上去的玻璃纸画,都是一些古代的小人,有舞带翻飞的美女,  相似文献   

2.
尹宗国 《社区》2014,(5):50-51
台湾女作家三毛在书中说:阿拉伯人饮茶必饮三道,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如微风。这算是阿拉伯人的茶道吧,寥寥几句,道出了茶之三味,也将三种心境跃然纸上。茶遇了水。泡出一壶清芬而已,在世俗人眼里本无其它奥妙,但在智慧的阿拉伯人那里,却是不同滋味的人生。  相似文献   

3.
当第三类人     
正一则广告语揭示了人生中的三类人,直奔目的,忽略风景;忘却目的,偶尔驻足;保持平静的心从而更好地达到目的。这三类人,你更愿意当哪一类人?若是我,定选择第三类人。一个内心平静,如静美之秋叶的生命懂得如何更好地接近成功。三毛曾说,人生如茶,第一道茶苦若生命,第二道茶甜似爱情,第三道茶淡如清风。做第三类人,懂得使自己如茶般生活,旅途中难免有辛酸苦痛使自己疲惫不堪,沿途的风景却时刻提醒自己调整好状态,最后以淡泊如水的心态向前奔。  相似文献   

4.
白族"三道茶"早已如雷贯耳,但真正品味白族"三道茶",还是不久前的云南大理之行。大理白族"三道茶"指的是"苦茶"、"甜茶"、"回味茶",起源于唐初,经过宋、元时期的发展到了明、清之际,白族家庭多爱饮烤  相似文献   

5.
人生如茶     
一年一度春草绿,岁岁年年茶不同。茶,国饮也。西北饮红茶,东北喜花茶,江南嗜绿茶,西藏喝奶茶。凡我家国,无不饮茶。茶味千种,各有千秋。现时,讲究与时俱进,种茶,泡茶,喝茶,也要推陈出新。种出新品,制成佳茗,喝出韵味。酒有酒令,茶有茶道。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职业,喝不同的茶,会给你不同的感悟。体力劳动者,狂饮;脑力劳动者,细饮;得意者,畅饮;失意者,苦饮;求事者,强饮;闲适者,啜饮。茶,不论次、回,叫道。一道淡,二道醇,三道韵。韵味无穷,似如人生。闲暇小憩,邀上几个旧雨新知,凑上几位亲朋好  相似文献   

6.
茶味人生     
任泽美 《社区》2014,(26):52-52
或许,在这样的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里,我们都应当抽一些时间,寻一处安静的角落,细细品茶,让我们的人生从此可以松花酿酒,春水煎茶。不知道从何时起,迷上了茶。也许是因为它的气质——苦中也总有一缕清香。总觉得矿泉水太浅淡,果汁太甜腻,咖啡太香浓,惟有茶,清清淡淡,从从容容,有着若有若无的清香,有着深沉的魅力,这更像是我所想要的人生,茶一样清淡而深沉的人生。  相似文献   

7.
武夷山儒、释、道三教同处一山。武夷山茶与儒、释、道有不解之缘,茶中蕴和,茶中寓静,和、静是三教所追求的境界,同样三教思想也丰富了武夷山茶礼俗文钯的内涵。儒、释、道茶文化是武夷山茶礼俗文化的核心特点。武夷山茶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衣食住行、婚稼丧葬、人生伦理及日常交际之中,形成了一套“以茶待客表敬意”、“以茶常偿友喻情谊”、“以茶论婚嫁”、“以茶祭祀、以茶丧葬”,“家庭礼俗和饮茶”等内容丰富、形式完备的武夷山茶礼俗文化。  相似文献   

8.
论萨特剧作的“处境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萨特戏剧中所设置的“处境”是其人学观点:世界荒谬、人生孤独的形象阐释。归结起来,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非理性体现出人物与处境强烈的逆向性;而极限处境则可充分达到这种效果,人物在身受逼迫性与两难性之苦中坚持自主选择;萨特的哲理思考决不是无的放矢,他注重在现实生活中为其人学主张找到佐证,强调处境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9.
贾岛的人生有两个核心追求,一是应举,二是苦吟。前人对这两点论述较多,但是把这两点分别同其早年长时间的佛徒生涯放在一起考虑,就会发现这段经历对其应举与苦吟产生的不同影响。一方面,曾多年为僧的贾岛为何久困科场而执着不悔?原因在于诗名成为他新的信仰;另一方面,多年的佛门生活使贾岛可以把一种坚忍的苦行精神转移到诗歌的创作之中,这是苦吟习惯出现的根源。结论:在贾岛的人生历程中,应举是表层的现实追求,苦吟是深层的精神信仰,这两点决定了贾岛由僧还俗、终生苦吟不辍的独特人生道路。  相似文献   

10.
贾岛的人生有两个核心追求,一是应举,二是苦吟。前人对这两点论述较多,但是把这两点分别同其早年长时间的佛徒生涯放在一起考虑,就会发现这段经历对其应举与苦吟产生的不同影响。一方面,曾多年为僧的贾岛为何久困科场而执着不悔?原因在于诗名成为他新的信仰;另一方面,多年的佛门生活使贾岛可以把一种坚忍的苦行精神转移到诗歌的创作之中,这是苦吟习惯出现的根源。结论:在贾岛的人生历程中,应举是表层的现实追求,苦吟是深层的精神信仰,这两点决定了贾岛由僧还俗、终生苦吟不辍的独特人生道路。  相似文献   

11.
唐君毅在《人生之体验续篇》一书中认为:为俗情世间立一个毁誉的标准十分重要;人生之艰难与哀乐相生;人生立志之道即是使自己之实际的存在成为一理想的实际存在:人生之虚妄与真实相伴,人要成为一真实的存在,须经过一真实化之历程。通过反观人生历程中那些妨碍理想实现的各种艰难、罪恶与悲剧,他要求人们应随时提高警惕,反省自己的人生,以斩断那些人生途程上的荆棘,使人从烦恼、痛苦、罪恶的深渊中超拔出来,以归于人生之正道之思想。  相似文献   

12.
[开头绕笔]文章开头故意绕笔,而不是让人心清意朗。示例1:生活是一道菜,充满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体验就是一张嘴,品味欢乐与艰辛;生活是一道河体验是一只舟,带你冲破艰难险阻,惊涛骇浪生活是一条路,充满了坎坷与不平;体验是一双鞋,带你踏遍万仞峻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叶履森 《社区》2014,(17):5-5
古往今来,或许是因为读书人多,所以做有关读书文章的人也多。谈到读书,有人称其乐,如古人所说的“一卷陶然”,而“红袖添香夜读书”简直就是一种浪漫了,如钱谦益、王闽运等皆是;也有人称其苦,如称读书为“苦读”或“十年寒窗”。宋人黄庭坚称读书既不言苦,也不言乐,说是“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他的意思是说读书是人生的一种需要,譬如人需要吃饭穿衣一样,是须臾不可离的事体。  相似文献   

14.
青春絮语     
没有走过的路,就别说是窄还是宽;没有尝过的味,就别说是苦还是甜;没有经历的人生就别说是易还是难。  相似文献   

15.
小品茶回文     
不少老年人喜欢品茶,我亦然,而且对那些妙趣横生的“茶回文”也爱不释手,品味再三。回文也叫回环,其内容可以倒着或反复回旋地阅读。一是回文茶诗。苏东坡曾写过这样一首回文茶诗:“空花落尽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红焙浅瓯新史话,龙团小碾斗晴窗。”反过来念,又是一首七绝:“窗晴斗碾小团龙,话史新瓯浅焙红。江涨雪融山上日,缸倾洒尽落花空。”二是应景即兴作的茶回文。北京有位老先生到前门西大街的老舍茶馆品茶,触景生情,即兴吟“满座老舍客,客舍老座满”的茶回文,妙趣横生,令人拍案叫绝。三是茶楼中的茶回文。全国各地…  相似文献   

16.
李曙韵 《社区》2013,(26):52-53
茶人是孤独的;茶人的眼睛,应是独立于名物之外的。然而确立第一代名物的茶人,应有其先天对器物的嗅觉,及后天在茶事上的淬炼;应能在茶汤里,品味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杯中山川景象。  相似文献   

17.
三道茶是白族民间喜庆之时接待贵宾的茶礼。近几年来,为了适应外事旅游、文化交流等迅速发展的需要,大理州的有关部门和单位将白族三道茶传统习俗与民族歌舞表演等形式相结合,组织“白族三道茶文艺晚会”,用来接待中外宾客,很受宾主的欢迎。三道茶文艺晚会这一独具民族特色的茶座,很快推向省内外,并在亚运期间登上了北京的大雅之堂。1991年1月,李瑞环同志到大理视察,在参加了三道茶文艺晚会后称赞说:一是有特点;二是欢快。笔者理解:所谓“特点”,主要是指三道茶所体现的白族文化特征;所谓“欢快”,主要是对民族歌舞等的概括。  相似文献   

18.
武夷山儒、释、道三教同处一山,武夷山茶与儒、释、道有不解之缘,茶中蕴和,茶中寓静,和、静是三教所追求的境界,同样三教思想也丰富了武夷山茶礼俗文化的内涵。儒、释、道茶文化是武夷山茶礼俗文化的核心特点。武夷山茶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衣食住行、婚稼丧葬、人生伦理及日常交际之中,形成了一套"以茶待客表敬意""、以茶常偿友喻情谊"、"以茶论婚嫁""、以茶祭祀、以茶丧葬"",家庭礼俗和饮茶"等内容丰富、形式完备的武夷山茶礼俗文化。  相似文献   

19.
谢胜瑜 《社区》2009,(2):26-26
有语录说的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可如今不是战争年代,主张“不怕活”与怂恿“不怕死”相比,显得更尊重生命,也更贴近现实。“不怕苦”这个道理人人都懂。苦瓜清火、苦情人心、苦难励志,“苦”如人生的补药,无论人们情愿不情愿,喝下了服过了,终究对身体和心灵会有好处,更何况,苦后边大多有甜做它的跟屁虫。  相似文献   

20.
该文就“荼”与“茶”之异同略加考释,以期弄清“荼”“茶”纠纷之缘由。结论是“荼”及其异称“茗”、“荬”、“(荈)”、“选”等,都是指“苦菜”。“茶”本名“檟(或作‘(木荼)’字)”,即“苦荼”。二者本自不同一为草本,可食用;一为木本,可入药、饮用。“荼”与“檟”相混,始自晋。及唐始见“茶”字,并以代称本届“苦莱”之“荼”、“茗”等。此后,文献中“荼”与“茶”混用尤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