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3 毫秒
1.
社区养老是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的最佳替代模式,是家庭养老转型为社会养老的必经发展阶段,也是大庆市结合现实发展情况应该倡导的最佳社会养老方式。  相似文献   

2.
中国养老模式与优化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解决养老问题已迫在眉睫.本文将养老问题划分为家庭养老、自我养老和社会养老三种模式,认为,在现阶段单靠家庭养老或个人养老难以解决中国的养老问题,必须把家庭养老、个人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井朝着社会化养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的家庭养老能力不断下降、机构养老存在结构性失衡且总体供不应求的背景下,居家养老成为大多数老人的选择。居家养老具有传统的家庭养老不可比拟的优势,也具有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不可替代的功能,是最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方式,它是我国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的基础。我国居家养老的服务主体是多元的,不同的服务主体分工合作,共同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和精神慰藉等养老服务。发展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必须把居家养老服务摆在至关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王贝芬 《天府新论》2014,(3):118-123
我国人口结构的迅速转型给我国现有的养老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传统的家庭养老难以为继。在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没有考虑到市场力量和私营机构在养老服务体系中发挥的作用。未来我国社会化养老模式中,可通过市场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但不可完全依靠产业化;发展机构养老等正式照顾模式的同时不应忽视社区非正式照顾。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民政部和全国老龄委的积极推动下,我国社会养老体系建设有了较大发展,但整体上还处于初始探索阶段。在政府责任、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及民间组织发展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因而在社会养老体系建设中要抓住建设的主要矛盾,积极探索社会养老体系建设的有效对策,通过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大力发展社区经济及社会养老结构、促进民间养老组织发展、培养老年服务人才等途径,全面构建老有所养的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6.
养老产业化的发展路径选择——从物质养老到精神养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家庭养老的形式已经不能满足老人的养老需求。然而,我国的社会养老机构在服务上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这使很多老人在面对社会养老时望而却步。在满足老人物质生活需要之后,精神层次的养护是社会养老机构提升服务层次的关键。同时,这也是民营社会养老机构吸引老人入住的重要策略。当越来越多的老人选择社会养老之后,养老产业的发展空间将是巨大的。在养老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产业要通过多样化经营、资源整合等方式发展成为更具综合性的"银发产业",从而带动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家庭养老服务供给能力的弱化,社会化养老服务需求激增。在国家的重视和推动下,我国的养老服务事业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仍面临供给不足、服务水平低等问题。以助人自助为原则的社会工作,由于其价值理念和交互作用策略,非常适合提供养老的专业性服务。养老服务事业亟待发展的今天,对社会工作介入养老服务事业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助推我国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十八大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进入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阶段,而养老产业的巨大消费需求既有利于稳增长,又有利于调结构,是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是积极应对经济新常态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因此,应把握好新常态带来的发展机遇,通过厘清政府养老责任边界、建立多层次的养老模式扩大养老产业的客户群、延伸养老产业链壮大产业规模等方式大力发展养老产业.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养老"依托网络开放式平台图生存,依靠主体包容性合作求发展,正在朝着营造养老主体共生共在、共建共享、共治共赢的整体性生态构体的方向进发."互联网+养老"主体合作,需以正确理解"互联网+养老"的概念为逻辑起点、以养老需求为导向、以合作伙伴为核心构建养老服务模式的主体模型,将之作为"互联网+养老"主体总体框架的核心模块.在此基础上,政府应该依循合作的逻辑,针对网络空间中主体合作的可解释性、可接受性和可追踪性目标,以政府职责为抓手,以规则制度为载体,在价值、治理、信用、安全方面厘清思路,找到进路,以解决"互联网+养老"主体合作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的"两张皮"状态和联结性问题,为促进"互联网+养老"主体间多向度、超时空合作提供方案支持.  相似文献   

10.
社区养老服务是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社区日间照料和居家养老支持两大类功能。我国社区养老服务主要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日间照料和短期入住服务、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等设施提供的养老服务和兴建养老社区四种。总体而言,我国社区养老服务有了长足发展,但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如服务人员的数量有限且专业素质不能适应养老服务需求等。促进我国社区养老服务持续稳定发展,必须着力解决投入不足、机构和设施不足、人员不足以及体制机构不顺、资源利用分散且效率低下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为了实现农村居民老有所养制定的一项重大惠民利民政策。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落后地区农村居民的参保态度、参保选择、参保持续性具有显著影响,从此方面研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问题对于保障农村居民基本养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落后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所导致的农村居民基本素质低下、农民收入水平不高等是阻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所以,通过改变政府观念、发展基础教育、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和农民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发展医疗保健等方面来增加落后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是实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养老问题是人类历史上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要面临的普遍问题,关系到个人的幸福乃至社会的安定,不可逆转的社会老龄化和加速发展的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促使养老地产成为一种必然发展趋势。简单阐述养老地产概念,分析河北省养老地产的现状,借鉴国内外发达地区的养老地产开发经验,提出适合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养老地产发展的策略,以供参阅。  相似文献   

13.
新形势下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9年,<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相继出台;2010年初,<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也正式出台,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我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取得重大进展.农民工这个为我国城市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和牺牲的群体终于开始逐步分享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但由于特殊的国情和长期的二元社会结构分割,农民工的社会保障还远远没有走到最终解决的地步.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实际和城乡统一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目标,为农民工提供基本型、发展型和福利型社会保障将是解决广大农民工后顾之忧,使其免受贫、疾、老、苦之忧,获得应有发展权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黎振强  杨新荣 《云梦学刊》2013,(3):77-82,86
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分为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由于世界人口迅速老龄化,相对于现收现付制,基金制具有资本积累作用,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社会福利。通过构建一个把养老金资产作为转移因子的柯布——道格拉斯总量生产函数,并探讨养老基金资产对资本形成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见出:长期内我国现有的"部分基金制"的养老保险筹资模式促进了经济增长和资本形成,但是从短期看,部分基金制对二者没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全国性制度的探索和完善过程中,地方经验往往能提供重要借鉴.浙江省德清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其中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强化政府责任、合理划分政府间职责是其基本经验.这对目前正在试点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德清实践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凸显出城乡一体化以及重构政府间职责尤其是调整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6.
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养老保险制度作为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的社会经济制度,不仅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稳定阀,而且是推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动力。为此,根据现阶段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状况,分析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监管、支付三个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养老保险基金筹集工具、监管模式及其支付对策,是当前我国养老保险领域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由现收现付制向部分基金积累制转轨的问题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金制养老保险模式是目前大多数国家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取向。我国采取的统账结合的制度安排模式,使得由现收现付制向部分基金积累制转轨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因而,如何化解转轨过程的风险和解决转轨过程问题的政策选择必然成为其顺利转轨和平稳过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养老问题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更重要的还是精神问题、心理问题。对福建省农村老年人的抽样调查显示,农村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可从社会心理需求、基本生活心理需求和家庭亲情心理需求三个方面来分析。这些心理需求具有年龄效应、性别效应、文化程度效应、婚姻状况和养老方式效应。  相似文献   

19.
权变与永恒     
英国“国家收入关联补充养老金”是英国福利体系的一大特征,它在工党和保守党的博弈中诞生,随经济形势和社会政治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革,虽然最后面临被取消,但它在保障制度史中的价值却是永恒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