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岑参兄弟皆好奇,携我远来游渼陂”,这是杜甫《渼陂行》里的开头语。其实,岑参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对自然景观是那样的“好奇”,在诗歌创作领域里也同样充溢着对新鲜事物的浓厚兴趣和敏锐感。如他写下的十二首题之为“××歌送××”的七言歌行体送别诗,也显露出他“好奇”的性格和在艺术上的创新出奇精神。月有阴晴园缺,人有悲欢离合。古代骚人墨客在路歧水边与亲朋友好洒泪告别时,免不了要作诗相赠,籍以慰勉对方,也借此自慰。诗中,常会有景物描画或感慨今古一类的内容,但象岑参那样,有意把咏物、怀古、写景、摹声来作送别之辞,却殊为罕见。初唐王勃  相似文献   

2.
李商隐《锦瑟》诗的审美论析唐嘉荣一、朦胧美与朦胧意境中国探究美者,早有“美在距离”之说,而距离美就包含在朦胧美的氛围之中,朦胧美是隔与不隔之间适度的距离美。李商隐的《锦瑟》诗就包含了这种距离美所体现的朦胧美。诗里即显现了生动的形象,又留给读者充分的想...  相似文献   

3.
女性之美在李白诗歌中得到全面清晰的展现 ,李白不仅关注她们的形体之美 ,更对她们的精神之美尤其是对违背父权文化的“另类”之美给予礼赞。本文并试图分析李白妇女诗出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写景是文学作品不容忽视的经常性任务之一。我国传统的写景艺术不是只求再现自然美,而是致力于大大高出自然之美的一种艺术之美的创造。情景交融是写景艺术的最高境界;抓准特征写景得以成功的关键;多侧面、分层次、有文采的绘景敷色是写景的主要表现手段。  相似文献   

5.
<水经注>是北朝郦道元的一部优秀的写景散文,与南朝山水文相比,它表现出显著而独特的写景艺术:一、不惟关注自然景观,而是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起来.二、在直接写景的同时,善于巧妙地借用民歌、谣谚、故事传说、诗、赋、文等辅助写景.三、善于抓住景物的形状、色彩、情态等特征,多视角运笔,把山水描绘得极富个性.  相似文献   

6.
正什么是绘画的形一个具有洞察力的艺术家,总是对艺术形象、艺术之美、艺术之真、现实与表现等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究。为尽量不使这些词在我们分析的过程中变得模糊不清,我们就讨论的范围限定为绘画艺术。艺术家在他的绘画作品中描绘了什么?艺术家利用画纸、颜料、画笔  相似文献   

7.
当云南艺术的浓重炽烈,与星巴克的创意灵动结缘,会碰擦出怎样的火花?答案就在星巴克彩云之南——现代艺术绘画新星赛那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美丽画卷中!这个春天,星巴克携手云南艺术学院,推出了一场展现浓郁云南民间风情的现代绘画比赛,在历时19天的专家评审及大  相似文献   

8.
魏耕原 《唐都学刊》2012,28(3):9-17
王维一生绝大部分生活于长安,他的诗歌、绘画、音乐的才能又都体现于斯。在后盛唐大诗人中,获盛名早于李杜。从高华流美一面看盛唐诗,他应该是最理想的"一代文宗"。除了应制诗显示京华歌手宏亮华润的才能,其他的长安诗昭示了盛唐的青春气息,更广阔地展示了长安风采与盛唐气象。他以长安骄子的情怀,描绘了长安人生活各种方式,跳荡着朝气蓬勃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9.
于光 《今日辽宁》2003,(4):32-33
欣赏角振通的画集,不仅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更有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他的绘画作品大气、自然、笔法纯朴、表现形式上独出心裁,更有一种让人说不清的另类感觉,这可能就是他所追求绘画艺术的最高境界吧.也许是军人的天赋给予了他一种大思维,为此,他的绘画作品常常跳出地域和时空.在《角振通的中国画集》中还展现了画家的另一种风采,那就是他的配诗画.诗虽然不拘格律,但却信手拈来更有大境界在,体现了画家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创作手法的自然结合,在不断探索和绘画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10.
闻一多诗的色彩规律(韩)许世旭一、诗与色彩诗,应该是美的。这不仅仅是闻一多为艺术追求的一种态度,也不仅仅是为唯美主义而所信奉的作风,美应是诗的风尚,即使为政治需要呐喊的诗歌,也不应当放弃审美效果。诗,为了审美,开放自己,并没有任何限制,而色彩是诗审美...  相似文献   

11.
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自然美的追求由先秦发端一直影响至今,并长盛不衰。在《诗经》中就已有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再现。《毛诗传笺》作为《诗经》的注释作品继承了对诗中所描写的自然美的欣赏,并在注释的过程中再现了自然美。这是注释者对自然美的审美体现,同时也丰富了注释的内容,使读者更好地去领会诗的主旨。  相似文献   

12.
张娜 《社科纵横》2001,(1):50-52
在北宋前期的诗人中,梅尧臣的诗以平淡古硬、新奇险怪独树一帜。他一生著述丰富,有《宛陵集》四十卷传世。他的诗一扫北宋前期藻饰雕琢的诗风,平淡而深邃,外枯而内美,能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兴刺美寄尽在诗中。 在研读梅尧臣 370篇诗作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极有趣的现象:梅尧臣不管写哪方面的诗,都很注重于动物意象的描写,以动物的形貌来衬景、讽事和喻人。而且他挑选入诗的动物形象都很精当得体。因此本文拟从梅诗具体诗作分析入手,从五个方面来论述他的诗作中的动物意象。 …  相似文献   

13.
今春,星巴克以一场展现云南环境之美与现代风情的现代艺术绘画新星赛热力奏响了2010年春姿舞蝶,新喜氛飞的新春贺岁序曲。届时,除了在全国各大门店推出一系列季节饮品,咖啡美食、特色商品以及礼盒套装外,星巴克在新的一年里将延续其独特的消费者体验方式,激发人们寻找生活中的灵感,并由此丰富人生的不同领域。  相似文献   

14.
从先秦时期开始,音乐就已经在文人士大夫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也正是在先秦两汉时期,琴筝瑟文学书写积攒了丰厚的文学养料。中古乐器文学文本的建构正是在吸取了先秦两汉时期乐器书写的文学养料、创作技巧与模式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中古的乐器诗着重对乐器的演奏技法和形制进行描绘,诗中频繁提及的“促柱”“危弦”等演奏技法不仅说明乐器形制的发展与完善,更体现出中古文人欣赏音乐以悲为美的审美旨趣。这种文学艺术鉴赏的悲情审美倾向源自先秦,汉代已蔚然成风,魏晋南北朝时期更是将其作为文学艺术自觉的标志之一而彬彬大盛,到了中晚唐时期又有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禅与唐诗的合流是唐代诗歌重要的审美现象。禅与诗人、与诗的创作和审美有着密切的关系,禅与诗的融汇、渗透拓展了唐诗的审美内容,完善了唐诗的艺术形式,它所展现和表达的艺术精神代表着唐代审美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基本情调,并成为中国古典艺术的典范。  相似文献   

16.
唐代诗歌以历吏上从未有过的开放进取意识广泛而热烈地描绘了从皇妃、宫女、征人妻到劳动妇、、歌舞伎、青楼女等各类女性的美。诗中赞美她们形体的美,注重映现形体所蕴涵的内在精神;诗中称颂她们心灵的美,注重开掘中华民族崇高博大的传统美德;诗中再现她们的不同美,注重展露个体典型的丰富多样,高扬东方女性的神奇风彩。  相似文献   

17.
李旭阳 《学术交流》2023,(11):171-182
在宋人所编选的宋代诗集中,从《九僧集》到《江湖风月集》,诗僧群体的作品占据了其中的重要地位。北宋陈充编选的《九僧诗》,展现了诗僧交往群体之广以及其与中上层士大夫群体的交往之密切,并且这种诗僧群体与文人群体间密切的交往关系也是《九僧诗》得以形成的原因之一。而随着从北宋向南宋的过渡,诗僧群体交往的主体也演变为中下层文人群体。就宋代而言,禅宗对诗学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体现在晚唐体的出现与发展上,另一方面体现在诗僧诗集的编选与出版上。此外,宋代的诗僧诗集还反映了中日两国僧人的交流与诗集的保存。  相似文献   

18.
英语异形诗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化时期,就有人进行写异形诗的尝试。公元五世纪,波斯出现了一种祭坛诗(altarpoem),诗的形式依内容而定,诗中写什么,诗行就排成什么形状。在希腊,很早也有田园诗人开始写一种图案诗(paternpoet-ry...  相似文献   

19.
论诗画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与画配合,以诗作画,为画题诗,古今中外是不乏其例的。在我国文学史上,有不少大诗人曾以画为题作诗。同样,在我国绘画史上,也有不少大画家以诗词为题材而作画。诗、画相配合,因诗以明画,由画而知诗,于是画以诗不朽,诗因画流传。这种“异根同条起”的并蒂之花,在我国艺术史上有其独特的地位。本文拟就诗画配合这种艺术形式的产生、古今诗画配合之异同和诗画配合的好处等问题,谈谈拙见。  相似文献   

20.
论新月诗派的新诗规范化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泉明 《求是学刊》2000,3(4):80-86
本文认为,新月派针对诗坛的“混乱”,以挑战的姿态提出建立诗美规范的目标,探索诗的本体,致力于抒情的艺术化,其诗的本体探索的焦点集中在“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和诗的形式格律化的主张与实践。随着社会生活的迅猛发展,后来新月派呈现出向现代主义大潮归附的趋势,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诗发展上的历史要求,其意义是不可轻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