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时"一杯茶"的故事阐明了"只有先把自己的杯子空掉,才能装下别人倒入的东西"的道理.这一"哲理"作为学习观和教育观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  相似文献   

2.
虚怀以待     
南隐是日本明治时代著名的禅师,他的一杯茶的故事常常为人所津津乐道。有一天,一位大学教授特地来向南隐问禅。南隐以茶水招待。他将茶水注入这个访客的杯中,杯满之后他还继续注入。这位教授眼睁睁地看着茶水不停地溢出杯外。直到再也不能沉默下去了,终于说道:“已经满出来了,不要倒了。”“你的心就像这只杯子一样,里面装满了你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你不先把自己的杯子倒空,叫我如何对你说禅芽”南隐意味深长地说。南隐禅师教导的把自己的杯子倒空,不仅是佛学的禅义,更是人生的至理名言。心太满,什么东西都进不去;心不满,才能有足够的装填空间…  相似文献   

3.
智若愚 《决策》2012,(1):59
把自己的杯子倒空南隐是日本明治时代著名的禅师,他的一杯茶的故事常常为人所津津乐道并予人以启发。有一天,一位大学教授特地来向南隐问禅,南隐以茶水招待,他将茶水注入这个访客的杯中,杯满之后还继续注入,这位教授眼睁睁地看着茶水不停地溢出杯外,直到再也不能沉默下去了,终于说道:"已经满出来了,不要倒了。""你的心就像这只杯子一样,里面装满了你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你不先把自己的杯子倒空,叫我如何对你说禅?"南隐意味深长地说。  相似文献   

4.
<正>曾有一位青年去向一位智者请教人生的真谛,最终得到四句话:"把别人当成自己,把自己当成别人,把自己当成自己,把别人当成别人。"这四句话,如参佛家偈语,职业不同、心态不同,解读的结果自然也不一样。如果把这四句话与新时期的信访工作联系起来,我们完全可以从中找到更多的积极意义。只有  相似文献   

5.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正如没有人能把自己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谁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6.
有两个空布袋,都想站起来,便一同去问上帝。上帝说,要想站起来,一种方法是往肚子里装货,另一种方法是让别人看上你,一手把你提起来。一个空布袋选择了第一种方法,努力往自己肚子里装东西,等快装满时,它便稳稳当当地站了起来。另一个空布袋想,往肚子里装东西,多辛苦啊,还不如等人把自己提起来。于是,它舒舒服服地躺了下来,等着有人看上它。它等啊等啊,终于有一个人在它身边停了下来,用手把它提了起来。空布袋兴奋极了,心想,我终于可以轻轻松松地站起来了。但那人见布袋里什么东西也没有,便又把它扔掉了。作为年轻同志,我们应该做哪种布袋呢?…  相似文献   

7.
有一个古老的寓言:一个少年去拜访一位智者,问“我怎样才能变成一个自己快乐,也让别人快乐的人呢?”智者回答说: “其实做到四句话即可:把自已当作别人,把别人当作自己,把别人当作别人,把自己当作自己。”你快乐吗?到底何为快乐?  相似文献   

8.
刘庆 《科学咨询》2009,(18):27-28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正如没有人能把自己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谁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导力量--教师的素质的提高亦郑重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9.
正大家经常讨论的人际关系方面的词有两个,一个是教养,一个是情商。有些人认为所谓教养就是懂得餐桌礼仪,喝红酒之前知道醒酒和晃杯子。但是更深一个级别的教养,是从内心散发出来的一种东西,简单说来,一个有教养的人懂得尊重别人、体恤别人。面对一件自己熟悉而别人陌生的事物,不炫耀,不嘲笑,不讥讽,不盛气凌人,不高人一等。  相似文献   

10.
最好的方法     
《领导文萃》2006,(4):145-145
一位美国教授招了四个研究生,他们分别来自中国、俄罗斯、日本和美国。教授出了一道题:一只杯子里有非常贵重的液体,但杯壁上出现了一个漏洞,请问用什么办法使液体不流出来?俄罗斯学生说用激光枪进行焊补;中国学生说可以利用吸引力的原理发明一种吸嘴,吸上去很牢靠;日本学生说只要把杯子斜放一下,液体就不会流出来;美国学生说,我没有去想办法,但我愿出50美金购买他们的点子。美国学生看似没办法,但实际上是一种最好的方法。这位美国同学的做法,不由得让人想起比尔·盖茨的一番话来:“在公司里,编软件自己编不过微软的高手,经营比不过公司里…  相似文献   

11.
染指于鼎     
《韩非子》一书中有这样一则故事:鲁国的宰相公孙仪非常喜欢吃鱼,当时鲁国许多人都争着买鱼送给他,可是他却一条也不肯接受。他的弟子感到奇怪.就问他:“夫唯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公孙仪说:“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心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免于相,虽嗜鱼其谁给之?”公孙仪的意思简单而又明白.正因为喜欢吃鱼,所以自己才不能要别人送的鱼,因为受了别人送的鱼,就必然会在行为上迁就别人.而在行为上迁就别人,就必然会歪曲法律,歪曲了法律.就一定会受到处罚.到时候自己的宰相职务就要被革掉。免掉了宰相,就没有人给自己送鱼了,再加上没有了俸禄,自己反而不能像现在一样常常买鱼吃了。  相似文献   

12.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人们对于诺贝尔奖获得者非常崇敬,有个记者问其中一位:“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  相似文献   

13.
真正的智者     
蒋光宇 《领导文萃》2011,(9):101-102
在美国哈佛大学的一堂商业管理课上,教授向全班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现在我手里有一个杯子,杯子下面有一个小洞,漏水。请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拿出补好杯子的办法,使之滴水不漏。当然也可以另辟蹊径,想出其他可以解决杯子漏水的问题。”随后,他又说:“事成之后,最智慧的人可以得到100美元的奖励。”  相似文献   

14.
老板靠边站     
“糟了!糟了!”王经理放下电话,就叫了起来:“那家便宜的东西,根本不合规格,还是原来林老板的好。”狠狠拍了一下桌子:“可是,我怎么那么糊涂,写信把他臭骂一顿,还骂他是骗子,这下麻烦了!” “啊!?”秘书张小姐转身站起来:“我那时候不是说吗?要您先冷静冷静,再写信,您不听啊!” “都怪我在气头上,想这小子过去一定骗了我,要不然别人怎么那样便宜。”王经理来回踱着步子,指了指电话:“把电话告诉我,我亲自打过去道歉!” 秘书一笑,走到王经理桌前:“不用了!告诉您,那封信我根本没寄。” “没寄?” “对!”张小姐笑吟吟地说。 “嗯,……”王经理坐了下来,如释重负,停了半晌,又突然抬头:“可是我当时不是叫你立刻发出吗?”  相似文献   

15.
编钟是我国古代乐器中的一种,其音调十分庄严、从容、和谐。一些教科书、网站介绍了“水杯编钟”:取相同的玻璃水杯(或瓶子)8个,排成一排,杯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5、4、5、6、7、i”的声音来。对于“水杯编钟”音调变化的问题,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杯子中加水越多,音调越高;另一种观点则刚好相反。“水杯编钟”的音调随水量究竟怎样变化?能否敲出完整的八个音阶?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介绍笔者用一款基于声卡的电脑虚拟仪器对该问题进行探究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创造性人才从何而来?曾经有7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云集巴黎,一位记者问他们:“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科学家出人意外而又幽默诙谐地回答到:“是在幼儿园。”记者不解,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呢?老科学家说;“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在座的科学家都赞同老科学家的回答。可见,从小在头脑中  相似文献   

17.
《领导文萃》2006,(1):172-172
有一个富翁得了重病,已经无药可救,而惟一的独生子此刻又远在异乡。他知道自己死期将近,但又害怕贪婪的仆人侵占财产,便立下了一份令人不解的遗嘱:“我的儿子仅可从财产中先选择一项,其余的皆送给我的仆人。”富翁死后,仆人便欢欢喜喜地拿着遗嘱去寻找主人的儿子。富翁的儿子看完了遗嘱,想了一想,就对仆人说:“我决定选择一样,就是你。”这聪明儿子立刻得到了父亲所有的财产。“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把握住得胜的关键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处理危机的关键在于破解病因的源头。在从事任何事情之前,先想一想事情的原委,你可以更加地清醒…  相似文献   

18.
真正的智者     
在美国哈佛大学的一堂商业管理课上,教授向全班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我手里有一个杯子,杯子下面有一个小洞,漏水。请同学们各显神通,拿出把杯子补好的办法,使之滴水不漏。当然也可以另辟蹊径,用其他办法解决杯子漏水问题。最有智慧的同学可以得到100美元的奖励。”  相似文献   

19.
阿里巴巴的马云是个高人。员工流传着他的“我妈妈”理论。马云说:“这东西好,要让我妈妈知道就好了”:“你开新闻发布会?能让我妈妈知道吗”:“我妈妈会烧几个菜,就要去做国宴怎么行”:“我妈妈蹬个三轮车就把该买的东西都买回来了,我干嘛要点击网页买东西?”这似乎是笑话。“我妈妈”理论就是以“我妈妈”作为衡量事情的重要标准。试问从事网络的人又有多少人关心自己老土妈妈所思所想、所构成的经济生活呢?这才是笑话——如果咱  相似文献   

20.
周恩来一生,以注重自我改造、严于律己而著称于世。周恩来有句名言:“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这是因为“天下没有完人,觉悟程度是逐步提高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因此要经常进行自我改造”,“只有能自我改造的人,才能改造别人”。他早就提出“批评自己──批评别人──接受批评”的公式,把批评自己放在第一位。在他看来,只有进行自我批评,才能做到严于律己;不能批评自己的人,是没有资格批评别人的。周恩来对自己所做的工作,总要进行反思,自我总结,自我考察和评价,其目的是为了完善自己,并对不正确的东西加以约束、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