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黄梦其 《领导之友》2013,(10):34-35
古人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是才的统帅,决定着才的作用和方向;才是德的支撑,影响着德的作用和范围。一个年轻干部,有德无德,群众看得清清楚楚。无数事实证明,年轻干部如果出问题,主要出在“德”上。才不高,可以学;德不行,很难补。刚刚走上领导岗位的年轻干部,尤其要注意常修“八德”。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那么,什么是干部的"德"呢?笔者认为,干部的"德"应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诚。首先,要对党忠诚。要做到心中有党、口上有党、事间有  相似文献   

3.
<正>中央提出,选人用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为先之"德",便成了各级组织部门考察干部之重点。但何为干部之"德"?具体是什么标准呢?干部的德,在不同历史时期是有不同时代内涵的,所处的社会环境不一样,德的具体标准要求也有所不同。当前,考察干部"以德为先"的"德",简单地说,应该突出的是这几个方面:忠、勇、实、廉。忠,就是要忠诚于党。一名党员干部最基本的"德"应该就是要忠诚于党的组织,忠诚于党的领导,忠诚于党的路  相似文献   

4.
<正>德是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灵魂,在对干部进行全面考核时,德是首要的。但干部德的表现具有隐蔽性、内在性的特点,在干部考察中,对干部德的评价往往容易空泛化、模式化,使对干部德的考察变成了雾里看花。因此,要辩证地把握干部在点、线、面上的综合情  相似文献   

5.
《论语·子罕》中说:“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意思是说人生立世要杜绝四种不良习气,即主观臆测、绝对肯定、固执己见和自以为是。即使在今天,孔子的教诲对我们立德修身仍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以来,潼关县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用人标准,加大干部德的考核力度,全力营造"看德不看关系、修德不修门路"的用人氛围。一是健全德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重点围绕政治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等4个方面强化  相似文献   

7.
李国胜 《领导科学》2020,(4):116-11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巨大成就,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全面把握“四个自信”的文化根基;要通过深刻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能够取得伟大成就,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准确理解“四个自信”;要持续增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责任担当,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立志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栋梁。  相似文献   

8.
<正>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总原则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发挥各级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其中,"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核心。一切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宗旨在于保障"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的实施,提升"官德"是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  相似文献   

9.
《领导文萃》2010,(5):79-79
[点评者说]欧盟“总统”和“外长”仿佛幼儿一样接受着英、法、德、意四个大国“长者”的关爱,仅仅是画面就会让人忍俊不禁吧!缺乏国际名望的范龙佩。还有毫无外交经验的阿什顿——欧洲各国勾心斗角的成果,或许是对欧盟建立“超主权国家”设想的最大嘲讽。  相似文献   

10.
<正>古人讲,"履,德之基也""。履"有小心行走之意,强调循礼而行。这说明,道德具有强烈的实践性,是知与行的统一。人民群众对干部的认识和评价也是注重听其言、观其行的。因此,考察干部的德,要努力炼就"以事识德"的慧眼,善于透过具体的事情来识别干部的德。  相似文献   

11.
践行"为政四要"工作理念,首在修身,成功者之所以成功,首先在于做人的成功;失败者之所以失败,首先在于做人的失败。因此,要经常教育干部职工特别是党员干部做一个好人。其次是重在养德。做好人要以德为帅,  相似文献   

12.
近年,湖南祁阳县积极探索"三听四时五步"的有效途径,全面准确考察干部"德"。注重用"三听"方法考察干部的"德"。一听"管他的人"的意见,用常规考察的方法(征求意见),甄别干部的政治品德;二听"他管的人"的意见,用延伸考察的方法(谈话了解),甄别干部的职业道德;三听"他服务的人"  相似文献   

13.
<正>就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如何实现领导,如何达到完美状态,孔子曾讲到"仁且智",意思是说一个人要完美具备仁与智(德与才)两种品质,或者说一个人若完美具备了这两种品质就是君子以至圣人(同时蕴含着仁优于智、智低于仁、智要服从服务于仁的意思)。孔子所创立的这种"仁且智"的思想成为中国文化德才兼备、做人与做事相统一的主流意识。当然,仁与智、仁者与智者分离互补这一角度虽然影响不及"仁且智"、德才兼备、做人与做事相统一,但也不是完全不存在、完全没有市场。宋代司马光提出了"德帅才资",这里既有明显的德  相似文献   

14.
<正>细化指标,增强考德内容的针对性。突出领导干部的岗位特征和职责要求,围绕干部的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对德的内涵进行细化,建立"5个大方面、18项小指标"的干部德的反向测评内容体系,把干部对工作的态度做法、对家庭的责任义务、家属的婚丧嫁娶以及在敏感时期的政治表现都列为重点考核内容,变无形为有  相似文献   

15.
正《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此句上来就将"亲民"与"明明德"——也就是为官与修德——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接下来论述:"古之欲明明德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相似文献   

16.
正人无信不立,国无德不强。百行以德为首,做官以德为根。人,无德不可以立;官,无德不可以从政。可见"德"是人的立身之本,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是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领导干部是国家的管理者,必须首先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思想品质,才能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所以,选拔任用干部必须"以德为先"。我党历来重视选拔干部,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原则,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赋予它新的含义。早在我党的初创时期和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就是我党选人用人的标准。毛主席反对"任人唯  相似文献   

17.
正“德”指内心的仁善修养和外在的惠爱行为。我国封建社会是高度集权的专制体制,人们的法制观念及法律体系很不健全,在这样的环境下,各级管理者特别是最高管理者——皇帝的“德”就成为确保国家健康运行的重要因素。唐太宗之所以能在其统治时期实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四海升平、万邦来朝的局面,与他的“德”有密切的关系。一、敬畏使唐太宗能尊重规律历代封建帝王都自命为天子,也就是上天的儿子,把自己看成是  相似文献   

18.
<正>坚持用什么样的标准选人、选什么样的人,是否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是判断一个政党先进性的重要标准,决定着一个政党的兴衰成败。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要求从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等方面完善干部德行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屈原在《离骚》中抒发道:"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司马光也说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作为机关干部,要健康成长,担当重任,在加强道德建设的基础上,必须进行能力建  相似文献   

20.
冯启 《经理人》2006,(9):102-103
两个凉饮品牌“贴身肉搏”,谁是最后的赢家?在长江以北的冷饮市场,华义和德氏是两个居于主导地位的企业。多年来,两家博弈厮杀不断,在近乎白热化的竞争中,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近两年,由于原料涨价及新品推广的失败率不断提高,大到伊利、蒙牛,小至街巷小厂,纷纷跟进和模仿其他冷饮企业畅销的产品,产品创新似乎被业界遗忘。华义和德氏也认为,既然没有自信找到属于自己的“蓝海”,只有到“红海”中放手一搏了!绝地反击从综合实力看,华义和德氏互有所长。华义的渠道资源掌控略好于德氏,但德氏的产品无论从模仿速度、更新速度等方面,都要略胜华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