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拜佛     
<正>一当是一种职业性警觉,宋宝琦即使在沉睡中也会被一声短促细微的短信振铃惊醒,且懵懂状态中反应准确无误。是夜,他翻身坐起,一把抓过手机,又迅速从床头柜上摸出眼镜,看到信息内容:"僧人"要出事!他没再睡着。上午,市政府召开文教口领导干部碰头会,贯彻省政府刚召开过的文化体制改革会议精神,对作为市政府大管家的副秘书长宋宝琦来  相似文献   

2.
李文武 《决策》2011,(10):65-65
狮子睡着了,有只老鼠跳到了他身上,狮子猛然站起来,把他抓住,准备吃掉。老鼠请求饶命,并说如果保住性命,必将报恩,狮子轻蔑地笑了笑,便把他放走了、不久.狮子真的被老鼠救了性命。原来狮子被一个猎人抓获,并用绳索把他捆在一棵树上。  相似文献   

3.
一位名叫戈登的人,最近在全英国“最沉闷男人”的大赛上夺得冠军,其强项是“越令人无聊的事他就知道得越多,面对一张别人用完就扔掉的废包装纸,戈登可以滔滔不绝地讲个没完”,连采访他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也“尽了最大的努力才没有在他面前睡着”。  相似文献   

4.
隐者     
一个男孩子,二十岁,大学生。星期天上山去。人迹罕至的地方,一个人走走。是寻求“隐”,倚石而坐,眺望日影。那是夏天的午后,他爬到一棵大树上,躺在枝杈之间,竟睡着了。  相似文献   

5.
崇祯帝是一个自杀殉国的皇帝,其悲惨命运与其领导角色错位有极大的关系。他的领导角色知觉错位,表现为面临危局方寸大乱,抗压能力不足,狭隘自负、刻薄无情;他的领导角色期待错位,表现为文武大臣及民众对其从希望到失望,又从失望到绝望;他的领导角色实践错位,表现为用人不当、赏罚失度。  相似文献   

6.
《领导文萃》2007,(6):57-57
又到了足球的热季,每个足球迷一定都会记得贝尔·布莱恩这个名字,他就是已故的阿拉巴马队教练。当人们想起贝尔·布莱恩的时候,只会想到他好的地方,人们不仅喜欢他,而且还尊敬他,布莱恩知道如何让球员发挥最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以色列前总理拉宾既不是强硬的“鹰派”,也不是主和的“鸽派”,他善于不失时机地表现为既强硬又灵活,故人们送他一个精明过人的“鹰爪鸽”的绰号。  相似文献   

8.
读过这样一则寓言故事:从前,有一个卖草帽的人,在路旁的一棵大树下睡着了。等他醒来的时候,发现身旁的草帽都不见了。抬头一看,树上有很多猴子,每只猴子的头上都有一顶草帽。他听说猴子喜欢模仿人的动作,于是赶紧把头上的草帽拿下来,丢在地上。果然,猴子也学着他将草帽纷纷扔在地上。卖草帽的人回家后,将这件奇特的事告诉了儿子和孙子。多年以后,孙子继承了家业。有一天,他遇到了和爷爷一样的情况:他在树下打盹,草帽被猴子拿走了。孙子想到爷爷告诉他的方法,便如法炮制。奇怪的是,猴子不但没有跟着他做,还直瞪着他看。此时,猴王出现了,捡起…  相似文献   

9.
李宏 《经理人》2006,(3):107-107
在面试时表现非常出色的人,实际工作中为何差强人意? 王洪是一家家电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最近,他一直在为新招聘的一批员工感到烦恼:许多在面试中侃侃而谈、表现非常出色的人,在实际工作中却与面试时的表现相差甚远。这究竟是何原因?又该如何解决呢?  相似文献   

10.
正领导人的"深"首先表现在思想深度,他能从普通生活现象中看到不普通的人生哲理,能从别人司空见惯的事情中看出不合理、不正常的根源,使人醍醐灌顶、如梦方醒。领导人的"深"在于他对生活的认识和对人性的了解,同时他又更能理解人、宽容人,因为他懂得人性缺陷一般不是本人的过错,而多是环境或生活使然,  相似文献   

11.
做人与做事     
唐加文 《决策探索》2014,(11):46-46
做人善良,做事勤奋。 传说有一位表演大师上场前,他的弟子告诉他鞋带松了。大师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系。等到弟子转身后,又蹲下来将鞋带解松。 有个旁观者看到了这一切,不解地问:"大师,您为什么又要将鞋带解松呢?"大师回答道:"因为我饰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者,长途跋涉让他的鞋带松开,可以通过这个细节表现他的劳累憔悴。""那您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您的弟子呢?""他能细心地发现我的鞋带松了,并且热心地告诉我,我一定要保护他这种热情的积极性,及时地给他鼓励,至于为什么要将鞋带解开,将来会有更多的机会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说啊。”  相似文献   

12.
诚信是财     
<正> 几年前,我有一位朋友决定下海经商。说实话,他是属于那种聪明绝顶的人,从不干“使自己吃亏的事”,大事小事总拿别人开涮。在待人处事上,确实表现得既机智又有分寸,因此有人喻他“比猴还精”。他对这个称谓颇有点沾沾自喜。决定下海时,自认为就是经商的料,然而,他踏入商海以后,却一次又一次地落入人家的陷阱,好几次差点血本无归。有次在酒桌上,他私下对我说: “落到今天这步田地,我真是拍肿了脑袋都没有想通。”我问他: “你是不是总在算计别人?”他不语。后来,我不客气地帮他解题: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你太“精明”。别忘了:傻瓜干不了最蠢的事,最蠢的事都是精明的人干的。  相似文献   

13.
徐世昌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他的做人准则和政治理念,都较为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一中庸之道.在此思想的指导下,逐渐形成了徐世昌独特的义利观,即在国内的政治斗争中通常表现为利大于义,而在对外政策中又表现为义大于利.在折衷平衡中,徐世昌力图实现其政治报负,但在理念和实践的悖论中,他最终还是陷入到了左支右绌的窘境之中.  相似文献   

14.
王运宝 《决策》2006,(1):16-17
蔡力峰在整个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勇气确实令人敬佩,然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他所独有的个人条件。蔡力峰离开以后的娄底煤矿业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有位当过记者的朋友,退休后被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板礼聘为公关顾问及发言人. 一天大早,他召开记者会公布公司的重大政策,为了拉近与记者朋友的距离,随意说了一个笑话,然后又说这笑话是他早上和老板一起去喝豆壤时想出来的,惹得大家哄堂大笑. 从台面上来看,这位发言人表现得可圈可点,但第二王他就被老板开除了.  相似文献   

16.
<正>萧华(1916~1985),人称"娃娃司令",17岁即担任少共国际师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时,他还不足40岁,是我军最年轻的高级将领之一。在20多年的戎马生涯中,他不仅在军事指挥、军队政治工作等方面表现出超群才华,而且在中共统战工作的史册上,也留下了精彩而又辉煌的篇章,成为他人生之旅中颇具风采的一页。  相似文献   

17.
对于自己在“文革”中所走的弯路,冯友兰在1984年出版的《三松堂自序》中,对人生道路上这一“非常时期的表现有一番真实而又诚恳的内心剖析。他本着“修辞立其诚”的精神说:  相似文献   

18.
纵观这位几经沉浮的军人和政坛领袖的足迹,以色列前总理拉宾既不是强硬的“鹰派”,也不是主和的“鸽派”,他善于不失时机地表现为既强硬又灵活,故人们送他一个精明过人的“鹰爪鸽”的绰号。真正把拉宾推上军事生涯辉煌顶峰的是1967年6月5日爆发的第三次中东战争。当时,在美国、英国等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在前不久召开的阿拉伯首脑会议上,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又有惊人表现。据在场的西方记者描述,卡扎菲硬是不理什么空中禁运的规定,乘飞机从的黎波里直抵开罗。他大摇大摆地走进会议大厅,“眼睛盯着桌上摆放的可口可乐瓶子,然后猛地把它推倒在一边”,以示对“帝国主义象征”的深恶痛绝。  相似文献   

20.
王磊 《经营管理者》2009,(20):330-332
杨牧,我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著名诗人,也是新边塞诗派的代表。他的边塞诗带有时代的印记,有着对边塞的沉醉与痴迷,表现出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爱国意识,以及对完整人格的不懈追求,具有深厚、雄浑、明朗、刚健之风格。在题材、内容、风格、情感等方面既对古边塞诗有所继承,同时又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与发展。因此,他的边塞诗成为当代中国诗坛一座辉煌的丰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