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谈中国古代的史论和史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古代史学及有关历史文献中,史论即关于客观历史如史事、人物、历史现象等问题的评论,其概念是清晰的;而史评即关于史学自身如史家、史书、史学现象等问题的评论,其概念则显得模糊。为了推进史论与史评的深入研究,区分史论、史评的内涵是十分必要的;为了更好地区分二者,我们可以把史评称之为史学批评,并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鲁涛 《云梦学刊》2011,(1):37-37
王学典、陈峰著《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一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该书以百年来中国史学中以史撰为传统的“新史学”和以史考为传统的“新汉学”的斗争和轮回为主线.主要立足于这一时段各派史学家对史学内涵的不同理解,以及由此造成的理念、方法、门径上的分歧,进而就这种差异对史学建设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加以考量评估。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学者看来,世界上对历史学进行系统批评的第一人,是唐代的刘知几。实际上,事实远非如此。先于刘知几四百多年的罗马哲学家琉善著有《论撰史》,在史学批评方面已经有了相当的深度和广度(参见拙文《论琉善的史学批评思想》,载《史学理论》1989年第3期)。即便在我国,刘知几也算不上史评的第一人。比他早出两个世纪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就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史学批评思想。我们不能说,有了史学就有了史学批评。史学批评是史学在一定程度上发展的结  相似文献   

4.
商国芬 《理论界》2010,(11):122-124
郑鹤声对魏晋南北朝史学的研究可概括为三个方面:综论此时期的史学,考察此时期的史注与史评,分析众家已佚《后汉书》的流传与辑佚情况,体现了他方法上以考据为主、理论上积极借鉴西方的治学风格,其相关论著所涉范围甚广,见解宏通精深,值得后人珍视。  相似文献   

5.
马艳辉 《中州学刊》2007,(3):198-201
裴松之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其所作《三国志注》不仅有对三国时期史料的归纳补充,更有裴松之本人对史事、人物及史家、史书的评论。但是,学人多关注其在史注发展上的价值。所以从史学理论的角度,探讨《三国志》裴注的史论特点和史评价值,对于深入认识和全面评价裴注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路新生 《河北学刊》2012,32(4):52-60
钱钟书并非专门史家,却有丰富而深刻的历史评论与史学评论,其中对于"人"和"人性"的关注为其史评一以贯之的中心命题。这些命题若以"历史美学"的视角重加考量,对于纠正当今史学界"见物不见人"的痼疾将能够产生攻玉之石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唐辉 《江汉论坛》2006,1(7):119-122
中国史学源于以天文学为中心的博物学,这决定了中国史学与中国诗学具有相同的理论背景,但流变路径并不完全一致。另一方面,中国史学与中国文化中的文观念、笔观念关系密切,因而史、文、笔诸观念相结合是形成相关文体、文体群,并决定其精神走向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8.
唐辉 《船山学刊》2006,(2):93-96
魏晋以降文学自觉历史背景中,刘勰以文体论史体,以宗法论史法,建立起一套包括史职、史识、史德、史体、史才、史辞等在内的史学文体理论。同时文史分化背景中,刘勰也是史学自觉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判词的文学化进程及其文学品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中国古代诸种文体中,判词应该算是比较特殊的一类。它与碑铭、书信、奏章等兼具实用性和文学性的文体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又有不同,它经历了一个从法律文书到文学样式的渐进改造和转化过程。遗憾的是,尽管早在宋代,郑樵就在其《通志》一书中将“案判”列为艺文的一类,在明代,吴讷、徐师曾在其《文章辨体》、《文体明辨》中将判词列为文章的体式之一,也尽管判词具有法学、史学、文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但直到今天,有关判词这种文体本身的发展演变、文学品格及其与古代小说、戏曲等叙事文学的关系等相关问题,却远未得到研…  相似文献   

10.
古行记在魏晋南北朝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而其文体孕育生成则在汉魏。汉魏间张骞等外交官撰写的七种叙述西域天竺风土的著作,已具后世行记的文体要素。两晋南北朝隋唐古人沿着汉魏行记开辟的方向加以发展,即成为真正的行记。后人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采用不同的著述体例,写出风采各异的纪行作品。作者出身和写作目的的差异,让行记朝着多个不同的方向和路径发展,史学著作的横向渗透和叙事文体在六朝隋唐的成熟,也加快了行记内部各体的分化。由此,纪行之书在体式定型后,又衍生出很多的变种,其中有和文学靠得较近的行传体、游记体、笔记体,也有和史学靠得较近的语录体、杂史体和行程录体。这一分化演变历程,最终在宋代得以完成,古行记至此而众体皆备。这一成就的取得,也是宋代文章学发达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1.
<洛阳造像记>在文学史上具有标志性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学和史学价值,同时也是佛学、史学、地学研究的珍贵资料.它创新了石窟文体模式,成为元魏石窟文的新模范;体现了地记文之过渡特征,开启了时代地记文学之先声;开创了<洛阳伽蓝记>文法结构之先河.  相似文献   

12.
近20年间中国大陆史学的几种主要趋势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20世纪后半期的前 3 0年间 ,大陆上流行的基本上是清一色的“泛政治化史学” ;“新时期”以来 ,以西方史学为背景的跨学科史学的勃兴 ,以源远流长的考据传统特别是乾嘉学派和近代实证史学业绩为依托的“国学”的复兴 ,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经济学为基本预设的唯物史观派史学地位的显著下沉 ,这三大治史趋向或三大史学形态的鼎足而立构成当下史坛的总体图景。而眼前的从意识形态话语到学术话语的根本性转换 ,则显示着一场史学文体的革命已经启动。  相似文献   

13.
经学作为古代中国的主流学问,不仅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研究方法,也提供了基本的文化价值范式。而中国古代小说观念的发生,既与经学的价值起点重合,又在具体的文本存在方式上与经学和史学共存。经学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决定了史学的地位,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遮蔽了小说审美功能的发挥,限制了小说作为文学艺术的独立存在。小说文体观念、创作观念的成熟,是建立在经学价值基础之上、以史学为中介最终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刘知几在其史学著作《史通》中多处论及他对语言及语言运用的看法。本文撮其精要,列出刘氏语言运用的六个方面,即:1.注意到语言的历时变化;2.注重语言共时的差异;3.提出语言运用的准则;4.注意词义的差异区别;5.提出自己的史学修辞观.6语法、训诂方面的观点。最后论述他的修辞观和文体语言观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新科学》凸显了维柯独特的叙述风格,主要表现为文体结构方面。文体结构具有形式与内容两个维度,《新科学》的形式打上了理性时代的烙印,不过,内容却带有反-启蒙运动的品性。究其根源,维柯在秉承人文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强调了历史知识蕴涵着确凿可凭的证据与渗入想象的特质。《新科学》的文体结构确立了历史研究的新方法与新观念,对浪漫主义派的史学研究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古代文体学的学理构成,大体包括文学文体学、文章文体学与文化文体学三个层面,具体分文体形态学、文体起源学、文体命名学、文体范畴学、文体分类学、文体史学、文体创作学、文体艺术学等,是一完整独立而又开放的学科体系.中国古代文体概念,类似于西方的文类概念,西方文体(style)概念,则类似中国古代风格概念.不存在纯粹的"文学文体",也没有纯粹的"应用文体".以内容、风格、功用为标准界定和划分文体,是不科学的,只能以体式为标准.文体分类,"一分为三"比"一分为二"更合理.现代文体分类四分法,与古代文体学原生态相差较大,造成流弊.文体在不断新生与淘汰过程中发展,文体演进是封闭性与开放性、纯洁性与包容性、逻辑性与非逻辑性的统一,它如同一条连续不断的长河,前后古今不是沟、界,而是环环相连.  相似文献   

17.
论梁启超史学思想的时代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资产阶级史学开创于梁启超,这已为大多数史学界同志所公认。但是,梁启超史学体系的建立是经历了一个酝酿与发展过程。他最早阐述史学观点是在变法维新运动时期。那时,他的观点还不系统、不成熟,可以说是一个酝酿阶段。二十世纪初,《中国史叙论》、《新史学》等反映了梁启超新的、比较系统的史学观点,标志着新史学——资产阶级史学的正式产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梁启超对史学的论述趋于成熟,但由于时代和阶级地位所局限,他的史学观点从进步趋于保守,甚至反映了主观唯心论,但不可忽视的是1918年后,梁启超对史学的探讨更为深入,就其对中国史学发展的全面论述:对史料的搜集、分类、鉴别:对文体改革:对史学方法的论述等,包含着某些合理因素。我们有必要对其史学进行较全面地分析,并作出比较客观的评价。本文拟从梁启超史学发展的几个阶段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杨舒眉 《兰州学刊》2008,(1):125-129
建国后马克思主义史学成为中国史学发展的主流,构建完善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体系成为广大史学工作者共同的追求和目标,但在如何构建,建构怎样的马克思主义史学体系以及史学体系内各种具体问题方面意见纷纭,引发了大规模的学术论辩,争论的主要辩题涉及史学学科自身理论、历史理论、史学理论、史学研究方法等方面。这些论辩对史学理论体系起到了自我完善和自我调节的作用,有力的促进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史学诞生于氏族公社时期,其存在形式是以全民性为特征的原生形态的史学。进入阶级社会之后,在统治阶级的控制和利用下,中国史学由原生形态的史学向以庙堂化为特征的过渡形态的史学逐步转变。过渡形态的史学对广大普通民众的忽视,与史学的性质和目的相背离,这种背离最终引发了史学向自身本性的回归,中国史学开始了由过渡形态的史学向以大众化为特征的终极形态的史学转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20.
五四时期是中国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现代史学初步建立的时期。五四时期的中国史学力图摒弃杜撰和编造,从真实出发,重建科学的古史体系;在中西学术交融的学术背景下,五四时期的史学表现出了区别于传统史学的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内容、观点上开始具备了现代史学的因素和要求;五四时期在史学人才的培养、史学研究机构的建立和史学刊物的创办等方面也具有了现代史学的初步规模。所以,五四时期是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第一次真正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