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席勒对美学的原创性贡献——纪念席勒逝世200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勒已经逝世200周年。我们纪念他,不仅仅因为他是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而且也因为他是伟大的美学家。他对美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仅仅就他对美学的原创性贡献来看,席勒就是非常伟大的。他是西方悲剧冲突论的奠基人,他是西方关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主潮论的创立者,他是西方崇高与悲剧关系论的初创者,他是西方审美人类学的开拓者,他是西方完整美的范畴体系的提出者。我们应该充分高度评价席勒的伟大美学贡献。  相似文献   

2.
有一个男孩,在被送往寄宿学校之前,他在班级里是最聪明的学生,每一次考试在班级里都是排名第一。但是,他进了一所寄宿学校后就改变了。他的成绩开始下降。他讨厌班里的每一个同学,他比任何时候都孤独。他在深夜里尝试自杀,幸好被同学发现了。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他觉得没有人重视他,他觉得老师和同学都不关心他,  相似文献   

3.
一 夏尹是在朋友聚会上认识钟朗朗的。 钟朗朗看上去是很普通的男人。他和别的男人不一样的,是他唇边那缕笑。他的笑很淡然,仿佛周围与他无关,他是潇潇洒洒一只鹤。夏尹经历多,认准了这样的男人非富即贵,现在这社会,谁不出来讨生活?只有他,眼睛里满是自得,他不需要卑躬屈膝。夏尹想,要改变命运,就在他身上。  相似文献   

4.
他本来是个勤奋好学的孩子,初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被县里的重点高中收录。高中的三年里,他一直是被老师重点关注的对象,他的作文一直是全班最出色的,多次作为范文上了学校的墙报,同学们都称他为才子。按照他当时的成绩,考上一所一流大学是不成问题的。那时,他也是心比天高,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幻想和激情。  相似文献   

5.
这一年,我上七年级,我的弟弟蒂莫西上五年级。我们在同一所学校上学。爸爸是我们学校的老师,教六年级。在他教的班级里有一个名叫约翰的男生,是一个被收养的孩子。约翰属于那种喜欢惹是生非的类型,因而经常卷入是非中。我爸爸经常会找他谈话,情况严重时,还会严厉批评他。糟糕的是,他不认为这是他自己的行为造成的,而是认为我爸爸故意针对他。因此,他经常找我和弟弟的麻烦,拿我们俩当他的出气筒。  相似文献   

6.
我看着那篇作文发呆。 作文是杜卡卡写的,题目是《我的爸爸》。她这样写:我的爸爸,他是一名科学家,他高高的个子,穿着漂亮的西装,戴着眼镜,他还戴着金子做的手表。他非常了不起,因为他发明了许许多多的东西。他常常坐飞机去许多地方,每次回来,都给我买最漂亮的衣服。他有许多许多钱,许多许多的钱,多得能买一百栋房子……我的爸爸,他是个伟大的人。  相似文献   

7.
他出生于法国一个贫困的家庭,白幼受尽了苦难的磨砺。 十几岁时,由于家里经济拮据,无法供他上学,他去了一家咖啡馆打工。在咖啡馆里,他干的是最粗重的活儿,咖啡馆的老板、店员、顾客都称呼他“小跑堂的”。苦些累些,他不在乎,他受不了的是,人们对他的歧视。  相似文献   

8.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个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很特别,因为他是一个残疾儿童,他只有一条腿,不知是什么原因让他失去了可以奔跑的腿,使他的童年和别人不一样。  相似文献   

9.
《阅读与作文》2007,(12):20-20
他出生在法国巴黎一个移民家庭,父亲是匈牙利移民,母亲是法国人。他的名字带有明显外国人的特征,这使他从小就受到歧视和嘲笑。10岁那年的一天,他骑着心爱的山地车在郊外潇洒地穿梭。几个和他年龄相仿的孩子拦住他,命令他下车。一个孩子一把夺过他的山地车,猛摔在地上,其他几个孩子纷纷用脚踹着车轮。他眼里满是屈辱的泪水,一脸愤怒,真想过去拼命。  相似文献   

10.
高手爱跨界     
安库雷 《可乐》2010,(2):42-43
他在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纵论天下大事小事,他在香港商业电台一台采集百姓声音,他在《开卷八分钟》将深奥的学问“翻译”给大众,他是11份报刊的专栏作家,他是香港特区政府环境保护运动促进委员会委员。他相信,一个人跨界越猛烈,能量就越大。  相似文献   

11.
吕游 《社区》2008,(20):26-27
世上物质千千万,有许多东西是你的,但又不是你的。 一财主虽拥有良田千顷粮食万担,可他一天只能吃三餐,你能说那如山的粮食都是他的?不,只有吃进他肚子里的粮食才真正是他的,等他吃完了最后一口,那多余的粮食不过是他替别人暂时储藏着而已。  相似文献   

12.
赌徒的儿子     
他的父亲是一个赌徒,母亲是一个酒鬼。父亲赌输了,又打老婆又打他,母亲喝醉了也拿他出气发泄。他在拳脚交加的家庭暴力中长大,常常是鼻青脸肿,皮开肉绽。因此,他面相很不美,学习也不好。高中辍学,便在街头当混混。  相似文献   

13.
他出生在法国巴黎一个移民家庭,父亲是匈牙利移民,母亲是法国人。他的名字带有明显的外国人的特征,这使他从小就遭受到歧视和嘲笑。10岁那年的一天,他骑着自己心爱的山地车在郊外潇洒地穿梭,正在他得意的兴头上,几个和他年龄相仿的孩子拦着他,强硬地命令他下车。  相似文献   

14.
《阅读与作文》2008,(12):10-15
但现在,他喝得并不多,如他平常一样。他也吃得不多。为了扮演《不适应环境的人》,他疯狂节食,体重从230磅降到了195磅,在整个拍摄期间,他只吃一些牛排、西红柿、农家干酪。对他来说,规则很简单。由于他不注意,体重又回升了,但只要他注意了,很快又减轻了。他不得不减肥,不仅是为了上镜,也是为了保险。他曾经有两次没有通过电影保险测试,在床上躺了几天之后才通过。过去十年里,他发过两次病,  相似文献   

15.
他是社会学专家,是上海大学教授;他学过的东西很杂,从事的研究也很杂;他是知名的社会评论家;他的名字和身影常常出现在报端、荧屏;什么样的话题,他都能评说一番,观点独特、言辞犀利。  相似文献   

16.
有些情感无法用言语表达,就像文中的画家,他最怀念的声音——雨声,只存在于古城的一条小巷里他家几代居住的那个小院子、那座老屋,那时那地的雨声是他的挚爱,因为那是他人生美丽珍贵的精神家园,是他一生的追求所在。雨声自然成为他人生乐曲的主旋律,蕴含其中的是他挥之不去的至真至纯的浓烈情感……  相似文献   

17.
以“宿疾”和“农事”为切入点,可探讨诗人万夏在上世纪80年代诗歌写作中的重要转向。万夏的声音是复杂的,他不属于任何团体,但又属于任何团体:他是“莽汉”但是短暂的“莽汉”,他是“非非”又不是“非非”,他是“整体”,又不是全面的“整体”,他最终落到“汉诗”。他的这种复杂性导致了他艺术的综合性,而这种综合性中的大部分是中国文人的品质,小部分是西洋式的先锋。  相似文献   

18.
见到郭伟宁的时候,他正坐在宽大、明亮的办公室里,憨厚地笑着。三年前,他是打工仔;两年前,他是濒临绝境的个人创业者;现在的他,是著名国际品牌ADOP(阿迪普)旗下广州普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股东、老板之一,并担任公司的行政总裁和市场总监。他说,他走到这一步,是因为找对了事业支点。  相似文献   

19.
智者,布衣     
他,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谁不承认?他是智者,自比管仲、乐毅,未出草庐便已定三分天下;他是布衣,躬耕于南阳。他就是一代智绝,千秋诸葛!  相似文献   

20.
嘿,前面来了根“豆芽菜”。哦,不。他比豆芽菜稍粗了些,一阵大风暂时还吹不倒他。但是,你可不要被他柔弱的外表所迷惑哦!如果你只看他的外表就以为他是个文弱书生,那就大错特错了。别看他是根“豆芽菜”,营养不足,用他自己的话说:“别看我瘦,我是骨头里长肌肉。”班里没有一个同学力气有他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