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2001年6月30日。这一天是我18岁的生日。为了庆祝我终于成年,父亲郑渊洁送了我一辆奥迪A6,我赶紧奔下楼观看新车,却发现方向盘上还搁着一盒安全套。郑渊洁站立在一旁笑呵呵地对我说:"这盒安全套是你长大的纪念。我希望将来有了个孙子,就连孩子的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郑渊洁。"我只顾兴冲冲地捣鼓着新车,没理他的话茬儿。郑渊洁接着正经八百地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个又活泼,又调皮,又爱捣蛋的女孩。记得那是在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语文课上,老师认真地讲课,同学们都凝神听讲。我突发奇想--如果出现一声怪叫,会如何呢?于是我就在下面学了两声猫叫。老师听到了,厉声问道:"谁把猫带到教室里来了?"突然有人说:"老师,好像是任佳楠。"老师说:"任佳楠,是不是你把猫带来了?"我忙说:"不是,不是我。"老师继续讲课。下课了,老师说:"任佳楠,你到办公室来一趟。"我老老实实地向老师承认了错误,老师把我狠狠地训了一顿,使我认识到了在课堂上捣乱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3.
在上海的时候,有人对周恩来同志说:你领导了那么多的革命斗争,应该写一写回忆录。周恩来同志却说:"我要写,就写一部错误录,专写我在革命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  相似文献   

4.
我是四年级学生。语文作业不会写字。字写得缺胳膊少腿,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有一次,我把作业本交上去,老师正在批改作业,接着就是我的。老师翻开我的作业说“:令研文,你出来一下。”我连忙走到老师跟前,他和蔼地对我说,你的作业太乱了,还给我详细地讲了写字的方法。老师说“:写字首先要一笔一画,结构要匀称,一个字和一个字之间要有均匀的距离,不能拥挤,先写好再写快,不能急。”从此以后,我做作业细心了,字也写得一笔一画的,从此以后,我做作业细心了,字也写得一笔一画的,(写下的字方方正正,速度慢了些,但作业整齐了。当老师批改时说“:我的…  相似文献   

5.
魏城 《华人时刊》2007,(8):74-77
不久前,自嘲为"50后作家"的新浪博客博主郑渊洁接受香港凤凰卫视采访时,曾经抱怨说:"每当我的排名快超过前面几位明星时,他们就把一张准裸照放上去,就是在浴室里的自拍照,点击量就非常高,一下子就把我甩掉了。我一看没办法,我也拍一个,然后放上去,但我的名次却马上直线下降。我觉得他们这是不公平竞争。"  相似文献   

6.
笑语连珠     
《新少年》2003,(5)
(一)罗德先生拿着儿子不及格的成绩单,来找老师。老师平静地说:“你儿子的答卷与他的同桌极其相似。”罗德先生说:“难道不可能是那个同桌抄我儿子的试卷吗?”老师说:“不能的。他同桌在不会答的题目下写着‘我不知道’,而你儿子写着‘我也不知道’。”  相似文献   

7.
阳春三月,鸟语花香,正是组织学生踏青赏春的大好时节.当我把决定在4月28日组织游览戴云寺的消息在班上宣布时,同学们高兴得跳了起来;可当我布置回来后要写作文的任务时,好多学生的脸色立即晴转阴,显得闷闷不乐,有个调皮捣蛋的学生说:"老师,我不想去."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我不会写作文."其他几位学生也面露难色,跟我商量:"老师,能不能不写?"这时,我灵机一动,重新在班上宣布:"这次春游不写作文!"顿时,同学们又欢呼雀跃起来,整个教室沸腾了.  相似文献   

8.
杨晔 《山西老年》2013,(9):48-48
午休时,学生们都去食堂吃饭。我一个人在教室闲坐,静静地看着后面的板报。不知何时,几名女生来到我身后。她们小声嘀咕着,我没有理会。但察觉到有人偶尔触碰我的后背。我回过头来,她们如水般的眼睛凝视着我,轻轻地告诉我有白头发了。我早已接受了镜中的自己鬓间偶染白丝,我捋了一下头发,淡然地说:"没关系,长着吧。"她们扑闪着葡萄般的眼睛问:"老师,长白发是累的,还是我们气的?""不是。"我摇摇头,"我不会生你们的气,也没感觉过累。"我定睛看了看黑板上的粉笔字,故作轻松地微笑着说:"是粉笔灰落多了染的呗。""老师骗人呢!"她们咯咯笑起来,"把白头发拔去  相似文献   

9.
正壮游的勇气我不太讲旅行或旅游,我常常用的一个字是"出走"。人在一个环境太久了、太熟悉了,就失去他的敏锐度,也失去了创作力的激发,所以需要出走。我上世纪70年代在欧洲读书,那时候要写关于文艺复兴的艺术史,老师问我:"你有没有去过意大利?"我回答说还没有。他说:"你没有在米开朗基罗的雕像前热泪盈眶,你怎么敢写他?"后来我就在意大利跑了一个月。  相似文献   

10.
开心一笑     
《华人时刊》2011,(2):69
汉语老师一日,两个法国人来我摊子上买东西。一个可能是教汉语的老师,另一个应该是他学生。老师高兴地指着摊子上的中国日历对学生说:看,这两个字念‘雷锋’。这是雷锋纪念日。他在中国非常有名,因为他生前帮助过很多人。学生佩服地说:啊,你真是见多识广!说完俩人高兴地走了。我凑过去一看,见日历上写的是:"霜降!"大变活人魔术师对台下观众宣称:"没有什么是不能变走的,包括在坐的所有小姐太太们。"大富翁把太太推上台,小声对魔术师说:"你把她水远变走,我奖你100万美元。"魔术师拉下暗门后对富翁的太太说:"跟我私奔吧,下边有地道,我还有100万呢!"  相似文献   

11.
正有一回,西南联大中文系的一位老师向吴宓教授借了5元钱,说好一个星期以后还,但一个星期过去了,那位老师却没有把钱还给吴宓,于是,吴宓就亲自找上门去,要回了那5元钱。那位老师很不高兴,跟别人说:"吴宓真是个小气鬼,借他5元钱还好意思上门来要!"有人把这话传给吴宓,吴宓说:"我不是为了5元钱,我是在帮助他提高道德修养!"还有一回,是在二十世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他是个死人,你为什么要写他?我说,我就是要写他,因为人民怀念他。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应以人民呼声为准则,哪能分死人、活人!  相似文献   

13.
自由的代价     
朋友的儿子在美国上小学。耳濡目染,小小年纪也深得自由民主之髓。有一天晚上他不肯写家庭作业。老爸气得七窍生烟,他还振振有辞地顶嘴:"写不写作业是我的个人自由。老师说了任何人无权干涉他人的自由。"听了这通话朋友不怒反乐,随即笑道:"好啊,我承认无权干涉你的自由。不过自由从来不是免费的(Freedom is not free)。"于是他扬言每少做一个题就从儿子零花钱帐户上扣除数元作为自由必须付出的代价。结果儿子只  相似文献   

14.
编读往来     
《可乐》2006,(10)
《可乐》有误贵刊2006年第8期《可乐》第10页栏目"可乐说法"里的:"铁饭碗的真正含义不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饭,而是一辈子到哪都有饭吃。"这句下面注释是网络流传,其实不对。这句话是著名作家郑渊洁在他的某本单行本童话里的,我记得是好几年前就看到了的,应该不是网络流传语,不过具体是郑渊洁哪本单行本童话我也记不大清楚了。但肯  相似文献   

15.
正在伟大的智者哈桑去世之前,他的一名学生问他:"您那么有智慧,请问您的老师是谁?"哈桑回答说:"我有几千个老师,要是把他们的名字全都说出来,恐怕几个月、几年也说不完。但是其中有三位老师,我一定要告诉你。""我的第一位老师是个乞丐,有一次我  相似文献   

16.
最怕写作     
"我最怕,我最怕,我最怕写作……"唱着自编的《烟雨蒙蒙》之《我怕写作》版,对即将来临的一节语文课又是欢喜又是愁。上课铃响,老师大步走进教室。按掼例今天大约要上第六单元课文了,不料老师开口就说:"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元旦征文……"我只觉头皮一炸,妈呀,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好好的新课不上写什么元旦征文哪!只听老师接着说,"这次征文属于自由写作。题目自拟,文体不限……"我心中微微一喜,这总算是不  相似文献   

17.
徐小平 《21世纪》2007,(8):14-15
在很多人的工作中,交流方法不仅决定着为人处世的心态,也决定着人际关系的成败在演讲会上"提问"也有讲究有一次,我在广州新东方老师培训会上演讲,结束后接受老师提问。一个老师站起来提问,在他说了一段时间之后,我打断他说:"我已经知道你要问的问题了,我来回答你,你请坐。"但这个当时还在大学三年级读书,却优秀到可以在新东方教书的老师不肯坐下来,他说:"徐老师,我发现你有一个问题(缺点),你经常打断向你提问的同学的话,我觉得这样子不够礼貌……"  相似文献   

18.
范琪 《老友》2006,(10)
有人到测字先生那里去问科举考试能否成功时,写了一个"串"字去测。测字先生振振有词地说:"您不仅能乡试名列前茅,进士考试也会大捷,因为‘串’即是两个‘中’字。"旁边一个人看了一阵,随后也写了个"串"字  相似文献   

19.
学生嘴硬     
作文课上,老师布置题目后,王晓同学很快趴在桌子上进入梦乡。老师把他叫进办公室。老师:"让你写作文。你怎么睡觉?"王晓:"我没睡觉呀,老师。"老师:"没睡觉你怎么趴在桌子上?"王晓:"我那是在闭目构思。"老师:"闭目构思?那你的眼  相似文献   

20.
"一句玩笑话,逼出四部书"。这句话如今成为樟树市一大美谈。2000年3月,有人对樟树市政协委员、市教委干部陈怀生说:"你平时手不离卷,又写这又写那,能不能也写本书让我们饱饱眼福?"他随口回答:"莫说一本,三本也有可能。""大话"说过之后,陈怀生开始不安起来。心想,平时总是要求自己要脚踏实地,诚信为先,如今却在同事面前夸下海口,倘若不兑现,会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