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然辩证法是评介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关系"的核心点之一.在持"对立论"的学者看来,恩格斯是从脱离人的自然界出发,而马克思自然观的出发点是被人的目的性活动中介过的"人化的自然界";马克思并不赞成"自然辩证法"这样的提法;在"现代哲学精神"的意义上,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历史辩证法.对此,辩证唯物主义者坚持的是,马克思恩格斯从未否定自然界的"优先性"、自然与人类社会应当作辩证的理解、马克思从来没有否定过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的统一,应当客观公正地评价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  相似文献   

2.
一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自然观、方法论、科学观、技术观和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结构而成的理论体系。在这个理论体系中,自然观是它的主体、基础和核心。制定普遍的自然观,是完整地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重要(?)和先决条件。没有自然观,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就就建立不起来,就失去了它独立存在的理由。然而,只要我们认真地去研究各种已经建立起来的辩证自然观理论体系。会发现不少的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不同意A·施密特把实践辩证法与自然辩证法对立起来的观点,认为它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构中具有历史的与逻辑的必然联系,存在着理论上的具体统一性.因此,恩格斯从实践辩证法这一逻辑基点出发,以关于实证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的辩证综合内容的考察为中介,不可避免地把辩证法扩展到了客观自然界,建立起了包括实践辩证法、自然辩证法在内的统一的辩证法结构,从而使自己创立的自然辩证法理论与马克思的统一的历史理论保持着理论上的一贯性、连续性与完整性.  相似文献   

4.
自然辩证法界文革前的研究焦点是阐释和解读恩格斯的经典文献,同时对某些"异己"的科学流派思想予以非理性的批判。然而,"非正统的"自然辩证法研究者,即理工科出身的自然辩证法爱好者将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精神,深入贯彻并灵活运用于20世纪自然科学的最新发展之中,使国内的自然辩证法研究与西方科学哲学研究始终保持着直接或间接的学术对话。自然辩证法具有马克思主义其他课程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个别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其采取取消主义的态度是极端错误的。改革开放后,自然辩证法教材的基本构架为辩证自然观、辩证的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并且向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扩展)、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哲学前沿与自然辩证法传统蕴含着一体性:系统科学群加深了对辩证自然观和科学中辩证法的理解;科学哲学有利于深化对科学观中"科学本性"的辩证理解;科学哲学和科学逻辑使得科学方法论原理更为精致化;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当代认知科学哲学研究进一步夯实了科学认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科学史和自然辩证法史表明,自然科学是自然辩证法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自然辩证法范畴的主要来源。自然科学中提出的反映自然界物质运动和发展的新概念,经过人们的改造、加工和吸收,成为客观事物最普遍的性质和联系的概念,  相似文献   

6.
本文不同意 A·施密特把实践辩证法与自然辩证法对立起来的观点,认为它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构中具有历史的与逻辑的必然联系,存在着理论上的具体统一性。因此,恩格斯从实践辩证法这一逻辑基点出发,以关于实证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的辩证综合内容的考察为中介,不可避免地把辩证法扩展到了客观自然界,建立起了包括实践辩证法、自然辩证法在内的统一的辩证法结构,从而使自己创立的自然辩证法理论与马克思的统一的历史。理论保持着理论上的一贯性、连续性与完整性。  相似文献   

7.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产物,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观照自然科学而产生的一门学科。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宏观、综合地探讨和描述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规律的科学。自然辩证法的繁荣仰赖自然科学的发展,科学的春天也是自然辩证法的春天。我国首部《自然辩证法讲义》于改革开放初期孕育与出版,对自然辩证法学科建设、高校理工科研究生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30年来在全社会普及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由恩格斯本人定名的《自然辩证法》名著,其伟大贡献在于:(1)为创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两个基本理论支柱之一,创立了辩证自然观(另一基本理论支柱为马克思创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2)开创了自然辩证法学科;(3)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变革中,有"两个伟大的发现"———辩证自然观和辩证科学观;(4)提出了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基本原则———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与概括自然科学新成果相结合。认为今天要继承和发扬自然辩证法传统,就应当世代相传恩格斯所开创的自然辩证法,建设和发展以辩证自然观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自然哲学:以辩证科学观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  相似文献   

9.
从现代环境伦理学视角来看,老子思想中蕴含着系统的环境伦理思想。老子认为,万物同源于道,道生万物,并平等对待万物。万物平等、物我平等奠定了老子环境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对于事物的作用与价值的看法,老子认为"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其在环境伦理学语境中可以解读为宇宙万物的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同样重要,这一点构成了老子环境伦理思想的价值论基础。此外,在对待自然万物时,老子主张"自然无为","不害"万物,这一观点体现出老子环境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在面临严重生态危机的当下,对老子环境伦理思想进行系统研究和推广,将有助于人们形成系统自然观,培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意识;也有助于人们突破只有工具价值才是价值的陈旧理念,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更能帮助人们改变对宇宙存在和生命意义的人类中心主义认知模式,推动人们形成善待自然、尊重他者生命的认知自觉,从而使人类逐步走上绿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写下的《自然辩证法·导言》和《<反杜林论>旧序》系统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对自然的辩证性质的理解,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建设的一大贡献。恩格斯列举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向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发出的六次挑战,揭示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代替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历史必然性。恩格斯还揭示从原始星云到人类社会的发展,证明无限的宇宙无生无灭,而有限的事物有生有天,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自然界及人类社会普遍联系和无限发展的图景。最后,指出理论思维与自然科学研究的密切联系;自然科学的新成就推动哲学(理论思维)的发展,自然科学的研究需要哲学来指导。  相似文献   

11.
黑格尔辩证法"否定"与其神秘形式存在着对立,其内在革命性同样被恩格斯"否定性"的汲取,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延展了黑格尔的逻辑与历史研究方法,更从思辨走向了历史现实,从而奠定与确立人在"辩证法"与"自然"中的地位,确立了自然辩证体系存在的意义,使得自然辩证法也成为"人"的哲学而非"精神"哲学的一部分,作为实践、开放的哲学体系,自然辩证法的理论生命力存在于恩格斯对黑格尔哲学汲取的思辨内核中,更存在于对自然的现实观照之中。  相似文献   

12.
一九七八年川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一期上发表了梁超伦同志的《论自然界的基本矛盾及一般规律》一文。作者“根据客观实在和论述的需要”,提出了正质与反质是自然界的基本矛盾,并认为:“根据过去和现在的哲学与自然科学的情况来看,目前还没有这种概念。”因此,照他看来,正质与反质这对矛盾的提出,是对自然辩证法的一个“突破”。我们认为,关于自然界的基本矛盾是自然辩证法研究中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的基本原理问题。梁超伦同志努力探讨自然界的基本矛盾的热情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探讨自然界的基本矛盾是一个严肃的科学问题,论证的基本前提和主要内容在自然科学和哲学上应有充分的根据,  相似文献   

13.
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问题,恩格斯在《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等光辉著作中,曾作了精辟的闸述。这些论述虽已有一百多年,自然科学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关于无产阶级创立革命的哲学理论需要研究自然科学,关于自然科学的发展是哲学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关于自然科学需要哲学指导,及其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等光辉思想,对我们正确处理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建立自然科学工作者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联盟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仍然具有重大的意义。一自然科学是人们在生产实践和科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关于自然界规律的知识,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两者之间有内在  相似文献   

14.
一、自然科学是哲学发展的基础,又受哲学的影响哲学是系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对认识本身的反思。哲学所探求的是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而自然科学所面对的是自然界,各门自然科学只研究自然界某一个领域、某一个方面的特殊规律。这就决定了哲学与自然科学只能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哲学研究要以自然科学为  相似文献   

15.
哲学发展史的进程表明:自然科学为哲学提供“原料”和“能源”。当哲学充分尊重与运用自然科学成果的时候,它就本固枝荣,根深叶茂,结出丰硕之果;反之,当哲学鄙视与遗弃自然科学的时候,它就变得苍白无力,停滞不前,甚至成为自然科学的桎梏。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证明了一个真理:自然科学推动着哲学的不断发展。(一) 哲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在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人类一旦同自然界区别开来,“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自然辩证法》第20页)以后,也就开始了对自然界的认识。随着实践活动的日益深入,人们从事物的具体表现中抓住本质的本领也就愈来  相似文献   

16.
值恩格斯诞辰200周年之际,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进行深度探究具有重要意义。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科学预见了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无限索取必将导致生态危机的到来。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人和自然和谐共生”“两山论”等核心命题是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恩格斯力图描绘一幅人与自然界和谐发展的辩证图景以及关于生态思想的理论建构成为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资源,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方案”的具体实践,为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当代生态文明观的嬗变是基于现代自然科学革命对世界真实图景的逐步揭示和人们对自然本质趋向全面认识而渐次发生的。文章从哲学和具体科学关系的角度试图厘清现代自然科学革命与当代生态文明观之间的深层次关系,阐明现代自然科学革命是当代生态文明观嬗变的深层根据。  相似文献   

18.
说马克思创立了生态哲学,主要在于马克思确立了这一哲学的主要生态原理:其一,马克思从人与自然存在物互为对象,以及人在与自然界关系中的能动作用出发,创立了人与自然界的辩证生态整体论;其二,他从批判资本主义生产导致的物质变换(新陈代谢)的断裂,间接揭示了自然事物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的生态循环、生态平衡原理,这是生态哲学的基本原理;其三,马克思的整个理论目标,是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双重实现,这是他的目标方向原理。这三个方面是马克思自然生态哲学的理论基石,它为全人类解救生态危机、开辟生态文明新时代奠定了自然生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有几段关于辩证逻辑的论述,这几段论述对辩证逻辑这门科学的建立和发展,可以说具有方向性的指导意义。下面就谈谈自己几点粗浅的看法。一、辩证逻辑是反映世界万物普遍联系的最一般的思想形式恩格斯关于辩证逻辑的札记开首就讲“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他说,“自然界不能是无理性的,这对于希腊人已经是不言而喻的了”。在恩格斯称之为“天生自发的辩证论者”的古希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将自然视为人的精神的无机界。马克思认为自然界是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和艺术的精神食粮,并指出自然界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基础,二者存在着永远不能割断的联系。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当今自然科学的发展方向存在局限性,艺术也远离了自然。现实严重的生态问题提示人们,自然科学必然走向人学,艺术必然复归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