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上世纪八十年代年初,大庆市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大庆市大同区发现了康家围子和陈二道眼两处冶铁遗址,初步断定是金代的文化遗存,当时的这两处冶铁遗址,应是金代肇州的管辖范围,铁矿石及一般炭料应来源于今黑龙江省阿什河流域的五道岭采矿区,主要是以水路运入大庆地区的。这两处冶铁遗址应产生在金代土地大面积开发之前,冶铁遗址的时间相同或稍晚于黑龙江省阿什河流域的五道岭。  相似文献   

2.
坐落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江湾乡西北的大山种羊场遗址,出土了许多文物,从遗址暴露出来的文化层堆积和出土采集的各类文物标本观察,文化遗存可分为辽金时代、青铜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文化遗存晚于白金宝文化、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晚于腾家岗遗址。  相似文献   

3.
大庆市文物考古工作者对大同区,红岗区,让胡路区,龙凤区和萨尔图区进行了全面的文物考古调查工作。先后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遗物点30多处,采集到文物标本5000余件,这些遗址和遗物的发现,为我们研究大庆地区的古代历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肇源县沿江分布着11处辽金时期的古城遗址,当时古城依江而建,城内多驻守着契丹或女真将士,城外居住的土著人靠城堡内的将士守卫家园。古城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古器、蚌器等文物,是研究松嫩平原人类活动的实物。  相似文献   

5.
肇源白金宝遗址第三次发掘,是迄今在嫩江下游最大规模的考古发掘。该遗址堆积厚,时代跨度长,文化内涵丰富。依据层位关系及对出土遗物的分析比较,可划分为四种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第一期遗存为小拉哈文化;第二期遗存为年代相当于晚商时期的一种过渡性文化;第三期遗存属白金宝文化,第四期遗存是晚于白金宝文化的汉书二期文化。其中,第一期、第二期两种文化遗存为首次发现。这一发现填补了此前松嫩平原早期青铜时代考古文化的空白,同时也为构建夏至战国考古学发展序列确立了可资比较的编年标尺。本次发掘所揭示的渔猎型生业方式,为当前我国文明起源和形成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领域,提供了探讨另一种文明模式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汉书遗址位于吉林省大安市月亮泡镇汉书村,是松嫩平原青铜时期考古学文化的一个标志,2001年6月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半山遗址是2009年大庆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的遗址,虽没有进行考古发掘,但从采集的陶片、石器、骨器、动物牙齿、人类头骨与汉书遗址出土文物相比较,应属同一文化类型。  相似文献   

7.
辽金时期女真人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 ,松花江两岸留下其丰富的文化遗存。伏兴遗址的发现 ,为研究女真历史文化提供了又一实物史料。本文依据历史文献记载和伏兴遗址调查资料 ,对伏兴遗址的文化内涵作以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小拉哈遗址位于肇源县义顺乡小拉哈屯北部沙丘上。从省、地、县文物考查部门多次实地考查,在6000平方米遗址内,发掘出新石器时期和青铜器时期的诸多文化遗存,如陶片、石器、蚌壳、兽骨、鱼骨、人骨等。遗址年代之久远,规模范围之大,遗物品类之繁多,遗存文化之价值都较为突出。在多次考查中,提出了几点存异:一是小拉哈遗址石器来源?二是小拉哈与狼坨子两处遗址是否是一体?三是小拉哈遗址与白金宝遗址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曹凯  马鹏  曲梦圆 《西域研究》2023,(2):125-131+171-172
阿克塔拉遗址群由38处独立遗址点组成。2021~2022年,在其中的6个遗址点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大量的灰坑、火膛、灰堆、灰沟、灶、活动面等,出土陶器、铜器、石器、骨器、铜矿石、铜炼渣等遗物百余件。基本确认了阿克塔拉遗址群是塔里木盆地西南缘青铜时代的一处大型聚落遗址。阿克塔拉遗址群的发现对完善喀什地区史前文化的编年序列,构建喀什绿洲乃至新疆南疆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体系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倩倩 《青海社会科学》2013,(5):156-159,181
金禅口遗址位于青海省互助县加定镇加塘村金禅口社西侧大通河南岸的二级阶地上,2012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发掘,发现了齐家文化房址5座、灰坑15个、墓葬1座、窑址2座,出土遗物丰富,有陶器、石器、骨器、玉器等。该遗址的发掘对研究大通河流域的齐家文化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1.
2007年,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与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发掘了吉林白城双塔遗址,出土遗存可分三期。其中一期遗存包括灰坑、灰沟、柱洞、墓葬、陶片堆积层等遗迹现象,出土陶器多为夹蚌黄褐或灰褐陶的平底筒形罐、鼓腹罐等,以素面为主,有些近口部装饰条形附加堆纹。陶器火候不高,陶质疏松,器表有明显的泥条盘筑法套接所形成的凸棱,是迄今东北地区发现的制陶技术最为原始的一类遗存,年代检测在距今万年前后。该类遗存的发现,填补了早期陶器在中国东北地区分布上的空白。  相似文献   

12.
《中文信息》2008,(1):29-34
薄荷片推荐:金沙遗址是商代末期至西周时期古蜀国都城的废墟金沙遗址是世界上同时期出土古代象牙最集中的遗址之一,是中国同时期出土金器,玉器最多的遗址之一,遗址代表了3000多年前的灿烂辉煌的古蜀文化在出土的3000余件文物中,大都是工艺精美的金玉印饰品和翡翠饰品以及大量的陪葬陶器,象牙,龟壳和鹿角,栩栩如生的石刻雕塑形态独特,举世无双该遗址文化与近邻的广汉三星堆遗址文化一脉相承,前后衔接,是中国考古史上继三星堆之后又一重大成就。[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哈民忙哈遗址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北纬43°以北地区,首次大面积发掘保存最完整的史前聚落遗址。遗址埋藏条件良好,出土遗物丰富。发掘中清理出的因失火坍塌的房址、保存相当完整的房屋木构架痕迹和极为震撼的大批非正常死亡人骨遗骸殉难场所,证明该遗址是遭突发事件废弃的,而凝固历史瞬间所展示的原生状态,为聚落复原研究提供了难得的第一手资料。哈民忙哈遗址遗存的文化面貌独特,与周邻地区已发现命名的新石器文化均不相同,根据对其文化内涵的认识,可确定为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哈民文化"的发现,在空间上填补了以往区域考古工作的空白,在时间上充实和完善了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学文化研究的薄弱环节,在聚落考古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三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分别出土了砍砸器、雕刻器、尖状器等石器标本.与地域相近的齐齐哈尔昂昂溪大兴屯旧石器时代遗址在时间上相同或略晚.当时,大庆市是草原动物与蒿、藜为主的干冷的疏林草原环境;先民们过着依"丘岗为猎,傍河水而鱼"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大庆市文物管理站自1981年成立至今,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田野考古普查,发现大庆管辖的四个县、五个区境内分布着许多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和遗物点,从发掘和采集到的石器、陶器、骨器、玉器、蚌器等生产生活用具,为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大庆地区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提供了真实的实物依据。  相似文献   

16.
渤海早期都城的位置及形制,一直是个没能揭开的历史之谜。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实地调查及史地考证研究,学术界将注意力集中在吉林省敦化市的三处古代遗址上,并逐渐形成了几种为多数研究者所接受的观点。由于目前还没有能够从考古学上认清渤海早期文化的面貌,被考证为渤海早期都城的三处遗址也未得到考古发掘的验证,因此现有观点不断受到挑战。通过考古发掘我们认定,其中的两处遗址并非为渤海时期的遗存。这一考古成果,为今后的相关研究从思路和方法上提出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约特干     
《中文信息》2008,(5):23
约特干遗址位于和田市西11公里处的巴格其乡艾拉曼村境内,北为海力其崖,东为阿拉勒巴村和亚兰干村。该遗址是古代于阗地区重要聚落遗址。历代出土的文物有陶俑、陶器残片、古钱、玻璃片、珠子、金质铸像、画押、玉块、骨头等。陶俑多为人物、  相似文献   

18.
白金宝遗址是1996年第四批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的单位,而半山遗址是2009年大庆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的遗址,虽没有进行考古挖掘,但从采集到的陶片、石器、骨器、动物牙齿、人类头骨等看,半山遗址时期的生产力比白金宝时期有了较大的提高,二者在时间上有较大的缺环。  相似文献   

19.
白金宝遗址是松嫩平原典型性青铜时代文化遗存,文化内涵丰富,具有重要的研究、保护和利用价值。通过白金宝遗址发现及历史文化背景,三次考古发掘情况,归纳第三次发掘考古学内涵和文化价值,调研遗址自然存在条件和保护措施,提出白金宝遗址规划、保护、利用、建设及发展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20.
秦安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安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以北的葫芦河中下游,距天水市54公里,面积160113平方公里,人口55万。秦安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素有“羲里娲乡”之称,八千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这里已发掘仰韶、马家窑、齐家等文化遗址60余处,出土各类文物1万余件,属国家一级文物达几百件。现天水市五县两区有三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安就占有两处,一处是堪称世界奇观的新石器时代大地湾遗址,一处是元代建筑兴国寺。其它各时代的古遗址、古建筑、名胜以及自然、人文景观分布较多,以古老文明为特征的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开发秦安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