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刘卓轩  钟海 《统计与决策》2023,(19):147-152
基于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下的政府间关系,文章使用空间统计方法考察了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在整体空间集聚和局部区域分化等方面的特征,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不同时期下的空间计量模型探究政府财政结构对于税收竞争的时空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在地理和经济空间下均存在“向上竞争”的特点,收支分权及财政自主度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地方政府税收竞争水平的提高且表现出时期延伸性;纵向财政失衡则起抑制作用,但财政自主度和收支分权分别加剧和削弱了该影响。进一步地,本文使用多门槛模型考察了财政结构对于税收竞争的非线性影响,结果显示,纵向财政失衡对于税收竞争的作用在收支分权和财政自主度下分别表现为单一和双重门槛特征,在收支分权门槛下始终起抑制作用,但逐级削弱;在财政自主度门槛下则经历了“明显促进—影响不明显—明显抑制”的跳跃过程。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地方财政分权体制下的地级地方公共品供给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省地财政分权体制的制度设计、分配体制、管理机制对地级政府提供地方公共品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地方财政分权体制对地级公共品供给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省地财政分权体制下,地级政府受财政自给能力弱、财政负担重和治理效率低等因素的影响,并未由经济发展型政府转向社会服务型政府.因此,在推进地方财政分权体制改革时,应致力于提高地方政府治理效率,改善地方财政体制运行状况,才能从根本上优化地方财政体制供给.  相似文献   

3.
白俊红  戴玮 《统计研究》2017,(3):97-106
财政分权作为一种划分中央和地方之间收支权责的制度安排,既有从财政收入角度的划分,也有从财政支出角度的划分,而不同角度下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科技投入的影响机制并不完全相同.本文在深入剖析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科技投入不同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实证分析了财政分权对地方科技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收入角度下的财政分权显著地抑制了地方政府的科技投入,而支出角度下的财政分权却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采用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以及采用不同的财政分权的指标度量,结果都表明,本文结果具有良好的稳健性,本文结论可为我国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促进地方财政科技投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冯明 《统计与决策》2023,(7):138-143
财政体制作为经济规范运行的重要支撑,对区域创新具有保障作用。对此,文章选取2005—2020年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实证检验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进一步考察引资竞争下财政分权的创新效应。研究发现,财政分权具有显著的创新效应,且随着分权程度不断深化,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的促进作用呈现边际效应递减的非线性特征。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的促进作用存在基于引资竞争的门限效应,高水平的引资竞争有利于发挥地方政府本地化优势,强化创新效应。作用机制检验结果显示,财政分权会通过影响政府创新偏好间接促进区域创新。  相似文献   

5.
财政分权是我国经济起飞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主要通过影响资源配置、促使地方政府间的竞争、促使宏观经济稳定来实现经济增长,从实证角度来看,在全国范围样本内,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总体上是起到了正向激励作用,尤其在1994年后,这种效应日趋明显。而从省级与市级政府间的财政分权来看,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明显,地方经济发展的动力明显不足。因此,在一步改革中,要要重视与启动省级以下政府间的财政分权改革,继续在省市之间利用好财政分权这一激励手段等。  相似文献   

6.
刘衡  陈志勇 《统计与决策》2016,(19):114-118
对近年来城镇化加速背景下地方政府性债务扩张的内在逻辑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现行的财政分权制度以及地方政府间竞争加剧是导致地方政府性债务扩张的主因.文章在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后,验证了上述结论,并发现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宽松的货币环境和较低的融资成本也起到了一定作用.有鉴于此,我们从改革当前分权体制,官员考核机制与投融资体系入手,就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防范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建立了两个不同的财政分权与地方经济增长的统计模型.利用1999~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财政分权对地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基础教育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均等化实现程度很低。文章通过1996~2006年的面板数据回归表明,我国地区间基础教育均等化程度与地方政府自身财政能力差异、财政分权程度差异、对外开放程度显著正相关,与地方政府偏好差异和市场化程度显著负相关,而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程度、转移支付差异和城市化程度的影响不显著。同时高中教育均等化与初中和小学的影响因素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9.
一、财政分权与经济分权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组合经济性分权是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分权,它对于中央和地方间的财政分权具有很强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0.
陈斌  李拓 《统计研究》2020,37(6):27-39
基于我国2003-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测算财政分权水平和财政分权效率,结合两阶段关联网络DEA测算绿色创新效率、绿色技术研发效率、绿色技术成果转化效率。结合理论模型与实证模型,分析了财政分权、环境规制对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财政分权水平、财政分权效率和环境规制都是推动我国绿色创新发展的积极因素,财政分权还通过影响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产生积极间接影响;但也导致了地方政府不注重绿色研发的短视行为。从不同时段看,财政分权和环境规制对绿色创新影响发生了变化,一是国际金融危机以后,财政分权加大了经济刺激政策对绿色创新发展的挤出效应,但这在新时代以后得到缓解;二是2013年以后地方环境规制水平提升过快,在一定程度上反而不利于绿色创新。从发展处于不同分位的地区看,财政分权对高、低分位地区绿色创新发展支持都稍显不足,但提高财政分权效率则能显著带动高分位地区发展;环境规制只在高分位地区促进了绿色创新发展,但对绿色创新效率较低的地区而言,过高的环境规制并没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把我国划分为五个地区,对分税制改革以来1994~2006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东部地区财政分权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其他地区的财政分权不利于经济增长,民族地区的负作用更加明显。进一步的研究表明,1998年是东北、中部、西部财政分权度由高到低的转折点,由此说明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存在跨时和跨区差异,而且,1998年财政政策的转变对两者之间的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财政分权背景下,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约束下是否存在调整产业政策偏好的动机及地方政府在选择产业政策时的竞争事实.基于我国2002-2015年31个省的面板数据,分别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自回归模型检验理论推测,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偏好在多重因素影响下确实存在调整的动机;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的确存在“竞争到底”的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13.
财政分权体制改革后,地方政府从中央财政的附属机构逐渐转变为具有自利性的独立经济体,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中重要的推动力。文章以财政分权这一制度设计作为研究背景,运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东部地区地方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财政分权改革后,东部地区的地方政府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各省的经济增长,但是这种经济增长效应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刘华  景迪扬 《统计与决策》2016,(11):147-150
文章利用2003-2012年间省级面板数据,对营改增、转移支付与财政分权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营改增不会明显弱化中国的财政分权,地方税和转移支付对财政分权的影响在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也不相同,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地方税对财政分权影响显著,转移支付影响很小,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支付对财政分权影响更显著.研究认为,为了保证中国的财政分权不被弱化,对发达地区应以控制转移支付规模为主,欠发达地区应增加转移支付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5.
贾敬全  陶冶 《统计与决策》2023,(15):151-155
文章基于2010—2021年长三角2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效应。结果显示:第一,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第二,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财政分权能够通过技术创新的提升推动邻地产业结构升级,但对本地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截然相反;第三,分区域看,中部地区城市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效应,而东部地区城市影响效应与其并不一致。因此,应继续深化财政分权制度改革,加强区域协同合作;规范地方政府行为,营造优质区域创新系统;完善财政分权体制,实施差异化财政分权政策。  相似文献   

16.
文章试图从政府竞争行为的角度,以政府财政竞争理论为基础,运用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与公共服务供给间的关系问题进行研究.选用2000~2011年的财政对公共服务支出和其他数据,结合我国地方政府行为的特点,运用博弈论对我国目前公共服务供给总体不足,对地区间不平衡及东、中、西部地区政府行为差异现象做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实证检验了我国的主要公共服务与政府财政竞争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式财政分权的数量测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龚锋  雷欣 《统计研究》2010,27(10):47-55
中国式财政分权并不是严格的法律意义上的分权,而是一种“事实性分权”。选择单一维度的分权指标,无法准确衡量中国式财政分权的程度。本文以1997-2007年中国的省级数据为样本,选取财政收入自治率、财政收入占比、财政支出自决率、财政支出占比、税收管理分权度、行政管理分权度6个指标,对中国式财政分权进行全景式评估;进而,运用基于Bootstrap的Shannon-Spearman测度方法,选择信息损失最小的组合指标作为中国式财政分权的有效衡量指标;最后,应用财政分权衡量指标,检验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中国省级财政分权程度在样本期间呈逐步降低的趋势;中国式财政分权整体上不利于地方经济增长,但不同维度的分权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18.
基于1999-2013年全国30省际数据,利用动态面板模型,考察了财政分权深化下地方政府的努力方向。结果表明:在财政分权初期,地方政府因获得更多的资源支配权,其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出来,并极大促进了经济增长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但随着财政分权进一步深化,其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逐渐减弱,而对地方财税增加的推进作用依然存在,地方政府的努力方向由此产生扭曲,稳定并提高地方财税增速成为其首要目标。建立合理的地方政府考核制度,完善财政分权制度,对于稳定地方经济增长速度,突破中等收入陷阱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周焕  贺俊  刘亮亮 《统计与决策》2017,(12):137-140
文章通过内生增长模型得到了财政分权影响居民健康水平的关系.并利用2002-2014年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考察财政分权、城乡收入差距对居民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支出分权与居民健康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财政收入分权与居民健康水平存在负相关关系,城乡收入差距与居民健康水平存在负相关关系.此外,进一步研究财政分权对居民健康影响的区域差异性,结果表明:东部地区财政分权促进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中西部地区却抑制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统计与信息论坛》2020,(3):113-121
基于中国2007—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在Hamlilton函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面板门限模型回归模型,检验财政分权与基础教育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财政分权与基础教育支出效率间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财政分权水平较低时,中央和地方政府信息的不对称性以及转移支付的"粘蝇纸效应"使得基础教育支出效率由于供需错配而偏低。而对于财政分权度较高的地区,基础教育的支出责任过多的划归地方政府使得地方政府的职能定位与其财力保障之间的错位愈加突出,进而由于供给不足导致效率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