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财政支农资金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管理和使用上还存在一些值 得关注的问题:财政支农政策出现偏差,农业投入不足,比例失调;政 府财政用于农村公共产品和社会保障的投入严重不足;财政支农的财 权和事权界定不清,政府投资缺位和越位现象并存;挤占和挪用财政 支农资金;财政支农资金效益低等。应完善财政支农措施,加强财政 理财、用财、管财的职业意识和监管力度,加快公共财政支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
公共财政支农效益的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解决在财政支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加强对资金的监管力度。同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明确资金去向,使财政支农的资金真正落到实处,产生实效,让农民得到实惠,为农村早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而服务。  相似文献   

3.
我国目前的财政支农支出口径有大、中、小等多种,容易造成理解上的混乱和偏差,造成财政支农支出分析方法的不当及其对实际工作的负面影响。另外,纳入财政支农支出口径的一些项目与农业和农村发展没有直接的关联,农民也没有得益,使财政支农支出不能真实地反映国家财政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程度,影响财政支农支出的效益。在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必须重新界定财政支农支出口径,调整不合理的支农支出统计口径并改进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规范财政支农资金投向,合理有效地配置公共财政资源,提高支农资金使用率,黑龙江省在县(市)级层面开展了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通过对试点县(市)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情况的调查,详细分析黑龙江省在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以期探索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有效途径,切实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5.
财政农业支出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包括支农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费和其他支出.利用1978~2010年的财政支农数据,分析了我国财政支农的现状并在建立结构式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考察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各类支出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研究结论表明:各项财政农业支出在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中的贡献度和影响力有着显著差异,并且存在着一定的作用时滞;中国财政各项农业支出中支农支出在财政农业总支出中的平均比重为66.7%,而其对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方差贡献率却仅为12.3%,中国财政各项农业支出中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在财政农业总支出中的平均比重虽然仅为0.9%,但其对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方差贡献率却达到了20.6%。最后提出建议:政府应特别加强对中国财政农业支出中支农支出部分的资金监管力度,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进而提升对这部分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另外,在中国财政农业支出总额一定的情况下,政府应尽快对我国财政的农业支出结构进行调整,适当减小财政农业支出中支农支出的投入比例,增大农业科技三项费用的投入比例。  相似文献   

6.
我国财政支农资金产出效率及存在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线性回归的分析方法考察了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各组成部分的产出效率,并结合目前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情况对我国的财政支农支出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的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仍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财政支农资金对农牧业经济增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内蒙古自治区财政投入农牧业的资金总额逐年增加,并建立了各种基金,推动了农村牧区经济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财政支农支出的比重下降;资金时效性差;资金监管不严等,需采取对策增加财政支农投入,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8.
财政支农作为我国破解"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绩效是当前我国财政支农工作亟需解决的一个难题。基于财政支农资金内涵的拓展性界定和理论依据分析,从财政支农管理体制政出多门、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财政支农资金决策机制不完善等方面分析我国现行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机制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提出按照竞争性制度安排财政支农投资项目、推行财政支农项目"企业化管理"运作模式、建立严格的财政支农资金拨付使用监督和全程跟踪评价机制、优化和整合各级财政支农资金的监管模式等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机制现实困境的破解对策。  相似文献   

9.
核算与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也是实现资金有效运作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手段,会计核算与监督是财政支农资金有效使用与管理的基础.本文对我国财政支农资金会计核算与监督的现状进行系统分析,提出财政支农资金会计核算与监督必须以基金为主体,专门核算与监督,同时又要全面、全过程核算与监督;进而提出对我国预算会计改革的启示:科学确立体系、规范核算与报告主体、规范财务报告.  相似文献   

10.
完善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若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政支农政策是政府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之一.现阶段的财政支农资金无论是在管理还是在使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极大制约了其积极作用的发挥.针对中国财政支农资金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 ,预算外资金的管理一直是困扰财政支出管理的问题 ,因此 ,必须对其进行改革。预算外资金支出管理改革的当前模式应当是 :规范市场经济中政府的分配职能及其各级政府职能的划分。  相似文献   

12.
在证券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基金管理人向关联人输送利益,谋取不法利益、操纵基金账面价值等恶性行为日渐彰显,严重损害了基金持有人利益。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组织结构的不完善,尤其是对基金管理人约束机制的缺失。我国亟需完善对基金管理人监督约束的立法,以协调基金持有人、基金管理人与基金托管人三方的利益关系,充分保护基金投资人的合法权益,规范证券投资基金市场  相似文献   

13.
加强高等院校科研经费执法监察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科研经费在高等院校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分析了其在管理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提出了加强管理、疏堵结合、健全机制、超前防范等做好科研经费执法监察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4.
社会保险基金审计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审计机关如何确保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与完整是一个全社会广泛关注的核心问题。为了全面保证社保基金的安全完整,需要加大对社保基金的审计监督力量,施行有效的控制手段。社保基金审计属于国家审计的一部分,由于社保基金的强制性、互济性和普遍性等特征,决定其在审计方式上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5.
作为教育活动得以发展、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教育经费的投入规模直接影响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但是通过对比发现,2001至2011十一年问湖南省普通小学的生均教育经费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规模效应未充分发挥,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政府对普小重视程度不够等因素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因此,推行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是改善湖南省普通小学教育经费投入规模的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6.
高校科研经费支出如何计入学生培养成本,一直是教育成本计量的难题。多数学者认为科研经费支出应部分计入学生培养成本。本文认为,科研经费支出(扣除重复性支出后)应全部计入学生培养成本,并分析了其必要性、理论依据,提出了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7.
政府性基金作为政府非税收入的一种,是一种重要的财政工具,在某些行业,其影响程度远超过了税收。随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性基金日益规范化,但不可否认政府性基金在运行与监管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立法不健全、监督缺位等。在对政府性基金进行法律厘清后,结合我国当前政府性基金的现状和问题,对政府性基金的规范化路径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扶贫资金是党和国家为改变贫困地区落后面貌,促进经济平衡发展的一项战略性决策。但在现实工作中,不少专项扶贫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渗漏,诸如专项扶贫资金不专用等等,极大地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益,表现形式主要有挤占、挪用扶贫资金,配套资金不到位,管理不善等。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应当进一步健全扶贫资金管理制度,改革扶贫资金支出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9.
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研经费是高等学校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经费管理是学校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的关键环节,也是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高等学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经费来源多元化导致经费管理复杂性、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严重脱节、学校对科研经费管理重视不够、国家没有统一的科研经费管理规章制度等主要问题,加强和改进科研经费管理,优化项目管理和经费管理机制,不断完善经费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做好科研经费的会计核算,强化审计监督和绩效考核。  相似文献   

20.
我国养老保险资金支付缺口形成的原因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8年始,我国养老保险资金当期收支就出现了缺口,且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这一状况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良性运行,并构成对我国社会和经济稳定发展的潜在威胁。因此,深入分析养老保险资金支付缺口形成的原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政策建议,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