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教正能量     
自2011年起,“我与外教”全国征文大赛已经举办到了第五届。一路走来,我们看到了那么多的外教故事。但外教这个词,似乎总显得有些疏远,不够亲近。正如浙江师范大学的陈旻意不喜欢用“外教”这个词去框定她的朋友们,因为“在这个职业标签之下,其实他们每个人都是很鲜活的个体。”  相似文献   

2.
5月22日,第四届“我与外教”全国征文大赛活动颁奖典礼暨“国际化人才之路”论坛在北京王府学校举行,整个活动共分主旨演讲、颁奖典礼、互动论坛三个环节,来自全国各地及王府学校的代表1000余人出席了活动。
  上午9点,活动还未开始,北京王府学校演播厅大礼堂就已人头攒动:有家长陪同而来的获奖学生、有年过古稀的退休老人、还有负责外教接待管理的院校老师……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热爱外教,并将他们与外教经历的点滴感动,汇聚成笔尖上的文字。一行行文字如同涓涓细流,细流汇聚成江海,通过“我与外教”活动向全国展示这份友谊与感动,而这也是“我与外教”全国征文大赛活动主旨所在。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外教来华作出的突出业绩以及他们与中国师生间的感人故事和深厚友谊值得牢牢铭记。由我刊与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与开发研究会联合主办的“我最喜爱的外教”评选活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4.
《国际人才交流》2020,(4):59-59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由科学技术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主办,北京环球英才交流促进会(外教人才专业委员会)、《国际人才交流》杂志承办的2019“我与外教”全国征文大赛暨“我最喜爱的外教”主题宣传活动成功举办。在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下,收到稿件500多篇,参加学校(单位)200多家,推荐“我最喜爱的外教”100余名。经大赛组委会评审,产生“我与外教”全国征文大赛获奖作品:一等奖2篇、二等奖6篇、三等奖12篇、优秀奖30篇,优秀组织单位30家,“我最喜爱的外教”十强及提名奖10名。特在本期杂志公布获奖名单,以兹祝贺和感谢!  相似文献   

5.
正前言大学是一个思想开放、学术自由、资源丰富的奇妙空间,在这里,我们可以接触许多新鲜事物、产生新视角、迸发新思维。而在国际化日趋成熟的今天,为校园带来这些变化的,我认为,功劳之一,就在于外教。每一位外教,他们各自的言行举止都浸润着自身的母国文化,与他们接触,无疑是我们了解异国文化最鲜活的窗口。我的外教我的专业是日语,接触的外教自然是日本人。在中日关系微妙的这两年,难能可贵的是,仍有不少日语教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持续教学。"爱日本,也爱中国",是他们共同的精  相似文献   

6.
外教那些事     
自2011年起,本刊已组织了三届“我与外教”全国征文大赛系列活动,(第四届)2014年“我与外教”全国征文大赛暨“外教看中国”摄影展评活动已经进入尾声,将于5月22日在北京举行颁奖典礼。
  自2014年10月到2015年1月底截稿,大赛组委会共收到627余家学校、单位推荐来的优秀稿件和个人直接投稿8647篇。这其中,我们看到了许多知名的外国专家,如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耶鲁安教授,他曾参加过2014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召开的外国专家座谈会;如“爱心妈妈”马珍妮,她在河南的善举让她一次次出现在学生的来稿中。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外教"来华讲学,对提升我国外语教育水平、推进教育国际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铭记广大外教作出的突出业绩以及他们与中国学生间的感人故事、深厚友谊,营造外国专家在华工作的良好环境,经批准,《国际人才交流》杂志社特组织举办"我与外教"全国征文大赛活动。  相似文献   

8.
正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外教来华作出的突出业绩以及他们与中国师生间的感人故事和深厚友谊值得牢牢铭记。由我刊与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与开发研究会联合主办的"我最喜爱的外教"评选活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9.
5月13日上午,我们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师生家长、外教代表又一次汇聚在初夏美丽的燕园,共同见证枫叶杯·第六届"我与外教"全国大赛颁奖典礼暨诺奖大师校园行活动开启.五湖四海的学子齐聚一堂,一起认识举世闻名的外国专家学者、一起聆听与外教亦师亦友的动人故事、一起欣赏外教镜头下美丽多彩的中国.  相似文献   

10.
郁喆隽 《人才瞭望》2016,(11):84-84
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不少大屠杀的幸存者在“二战”后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但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养成了奇怪的“习惯”--即便市场上商品并不短缺,也要往冰箱里塞满食物。很多食物储藏久了就会过期甚至变质,但他们宁可把食物扔掉,也绝不能容忍缺少吃的东西。对这些当事人而言,饥饿的记忆是如此刻骨铭心,他们再也不能也不想挨饿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的生活状态可以迅速地发生改变,但心态的改变是有延迟的。  相似文献   

11.
不得不承认,我们很多时候都是以“被动”的姿态参与到一些事件中去的,但最终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与美国外教马克·阿兰·彼得的经历也是以这种方式开始的。  相似文献   

12.
我与外教     
《国际人才交流》2016,(5):60-61
编者按“枫叶杯”2015“我与外教”全国征文大赛暨“外教看中国”摄影展评活动,得到全国各地外专局、各有关学校单位的积极支持和关注,深受全国各大中小学校广大师生、外教的欢迎和喜爱。至2015年12月31日截稿时,共收到征文大赛有效投稿6300余篇,涉及全国31个省份,近600家学校单位;“外教看中国”摄影展评活动共吸引370余名外国文教专家的一千多幅作品参评。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外教来华讲学执教,对提升我国外语教学水平、推进教育国际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铭记广大外教作出的突出业绩以及他们与中国学生间发生的感人故事、结下的深厚友谊,积极营造外国专家来华工作的良好环境,自2011年11月起,《国际人才交流》杂志组织开展了"我与外教"全国征文大赛活动.  相似文献   

14.
《国际人才交流》2012,(6):32-33
4月30日一大早,“我与外教”全国征文大赛获奖个人和“优秀组织单位”的代表齐聚外国专家大厦。二楼的多功能厅内,中外宾朋欢聚一堂,既有“祖国的花朵”,也有满头银发的老人;既有中外“园丁”,也有长期从事外专工作的行家……大家在欢快的气氛中共叙获奖的喜悦,与外教间的友谊,以及外教对自己学业、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烂柯山”类型故事是中国仙传小说中的典型代表。它在叙事上运用了独特的时间结构,使得故事展现出“仙界一日,人间百年”的巨大时间差现象。但是,在晋以前的“烂柯山”类型故事中,时间上的差距并没有这么明显,直至《吕恭》的出现,“烂柯山”类型故事的时间差才显现出来。这种“时间差”的产生与晋代的政治动荡、社会思潮有关。在频繁的战乱中,生命变得不堪一击,导致人们感到生命苦短,恰值当时玄学盛行,人们便向往着长生的神仙世界,从而开始出现明显的关于人间与仙界时间差的“烂柯山”类型故事。  相似文献   

16.
我在重庆医科大学外事处工作至今,与近百位外教共过事,在朝夕相处中,我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昔日感情,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7.
我与外教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外教来华讲学执教,对提升我国外语教学水平、推进教育国际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铭记广大外教作出的突出业绩以及他们与中国学生间发生的感人故事、结下的深厚友谊,积极营造外国专家来华工作的良好环境,自去年11月起,本刊组织开展了"我与外教"全国征文大赛活动。到今年1月31日截稿时,大赛组委会共收到有关学校、单位推荐来的优秀稿件和个人直接投稿3658篇,涉  相似文献   

18.
《国际人才交流》2016,(7):50-52
外教如何影响中国学生?中国如何影响外教?如何找到好外教?外教是否需要行为规范,以防范有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何挖掘外教的潜力?2016年5月29日,第四届“国际化人才之路”论坛围绕以上话题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国际人才交流》2013,(6):34-35
“什么叫国际化人才?国际化人才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中国现在最缺乏什么样的国际化人才?”“如何造就国际化人才?”针对广为关注的国际化人才话题,4月29日上午,“我与外教”全国征文大赛活动组委会专门在北大英杰交流中心举行了“国际化人才之路”论坛。全国各地外国专家管理部门、“我与外教”大赛活动获奖学校单位的代表和获奖个人、外教等共计331人参加。  相似文献   

20.
我从小生长在一个权威型的家庭,小时候在饭桌上父母就对我说:“大人说话小孩子不能插嘴”、 “小孩子不能顶嘴”.这样的家庭教养方式让我一直害怕与他人冲突矛盾,总是当老好人.但在外教身上,我看到了他们的热情与直截了当.在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我也慢慢努力表达自己的想法,变得直言敢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