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2月,旭宇先生被评为2009年“中国书坛十大年度人物”。 2010年7月23日,本刊记者如约来到旭宇先生家中采访了他。 《公关世界》:旭宇先生,您现在是闻名于世的书法大家,在面对众多媒体采访时,您始终在强调“感恩”,您是如何理解“感恩”的?  相似文献   

2.
去年年底,我有幸在深圳大学采访了中国公关教育10周年暨高校公关专业发展研讨会,结识了许多辛勤耕耘在校园里的朋友,感受到中国公关教育攀登的劲势。“星火燎原”自1985年,深大校园里亮起夜大公关班的灯光开始,10年来,这点点“星火”已在中国大地上形成了“燎原”之势。中国的公关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全国已有300多所高校开了公关课,梯队形的教师队伍已  相似文献   

3.
大会让我代表受奖单位发言,我非常荣幸和激动。中国公关教育20年表彰大会能在世人瞩目的人民大会堂召开,表明了它的最高层次:公关教育20年进行如此隆重的表彰,表明了是在建树一座中国公关史上不可磨灭的里程碑:全国各地公关教育精英齐集首都论剑,表明要各展风采,推波助澜,掀起更大的公关潮。因此可以说这是我国公关教育的一次最大的总结表彰,高峰论坛和誓师进军的大  相似文献   

4.
今天我们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公关教育20年表彰大会和中国首届优秀公关案例大赛颁奖典礼”,我代表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向光临今天表彰大会和颁奖典礼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荣获“中国公关教育20年杰出人士”、“中国公关教育20年突出贡献奖”的各位专家、教授表示衷心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向荣获“中国首届优秀公关案例大赛”特别  相似文献   

5.
一位校长说:“公关教师都象李兴国,中国的公关一定会出现新的面貌。”一位企业家说:“中国的企业太需要李兴国这样的人才了!”公关界认识李兴国的人都知道他多才多艺,但了解他的人更知道他是一个追求完美,办事认真的人,这使他更为卓越,也付出更多的艰辛。公关界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就是“教公关的不会搞,搞公关的不会教。”又教又搞出成绩很难。李兴国是北京联合大学的一名副  相似文献   

6.
前几年,国际公关协会前主席萨姆·布莱克先生来杭州作报告,结束时的一句话给我印象最深,他说:“最后,我要强调:公关活动细节问题很重要。”不过,真正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内涵,还是我带领学生搞了一次毕业策划活动之后。一些公关同行可能还记得,1995年,浙江工业大学’93公关班同学曾策划了一次主题为“公关世界——让世界更美好”的活动。现在回顾这次活  相似文献   

7.
诺言     
我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因为很小的时候就认识了,所以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来往。他常常为我推荐一些书,或者为我做一些我要他做的事,呼来唤去的,从来没有怨言。我在他面前很随便,他说我没心少肺,穿着大人的衣服,其实是个小孩。 去年他搬了家,新年的时候他邀我到他家看一看。我答应了,可新年那天轮到我在学校里值班,上午我给他打了一个电话,他听说我值班,就问我还能不能去,我说我下午过去。下午我要离开学校的时候,有一同事来到学校,他见我要走,就说:“您和我打一会儿乒乓球吧!”我说我还有事,他说就玩一会儿,经他一说,我…  相似文献   

8.
时间:2006年3月25日上午地点:丰联广场附近上岛咖啡和王勤见面前先在 MSN 上有过两次简短的交流。当我告诉他,他是聊吧里的第一位客人时,他发上来一个有着惊讶表情的小人头,然后说“但愿我能对你有所帮助”。采访地点是王勤定的,他说找一个离大家都近的地方。25日上午10点,我们准时赶到,王勤已迎候在那里,一切  相似文献   

9.
1998年4月21日,赵灵奎老师与我们诀别了!他逝世时,只有59岁,正值旺年!为您送行的这天,我早早就来了。一个人默立于您的房门外,树叶不摇,泪水涌动。我不会忘记,在天津公关协会负责教学管理工作之初,我什么也不懂,一切都是陌生的、无序的。您做为协会讲师团总干事,手把手地教我怎么做。当我工作中出现了失误时,您总是说:“不用急,下次就好了。”您这短短的一  相似文献   

10.
采访上帝     
佚名 《现代交际》2006,(11):1-1
“进来,”上帝对我说,“你想采访我?”“是的,如果您有时间的话。”我说。上帝微笑了,笑容通过他的胡须绽开,“我时间的名字叫永恒,可以做任何事情。你有什么问题想问我?”“对您而言,人类所做出的最不可思议的事情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最近几年,在中国公关界核心刊物《公关世界》上经常看见一个贵州人的名字——喻野平。他常常有理论文章、翻译文章、公关案例发表;他提出了有别于“形象说”、“传播说”、“协调说”的“劝服说”;他向我们介绍国外的劝服学和格鲁尼格的一些最新理论研究动态。现在就让我们带着一种好奇心,走近喻野平。 喻野平出生在森林之城——贵阳,从1975年当知青,到现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公关行业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公关教育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更有不少学子将公关人作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理想。那么中国的公关教育发展现状如何?目前还存往哪些问题?为此,我们特地采访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公共关系研究院常务副院挺纪华强教授,请他详细地介绍一下中国的公关教育。  相似文献   

13.
一个男人在外工作20年,终于要回家了,老板问他:你是要20年的工资还是要3句忠告?男人说我明天上路,明早给您答案好吗?老板说可以。当晚男人未眠……早晨,他对老板说:我要3个忠告。于是老板给他3句话。一、不要试图寻找不可能的捷径,世上没有便宜的事,只有脚踏实地才是最好的方法……无论做何事。  相似文献   

14.
一千零一夜,父亲的故事伴他成长 在美国波士顿的剑桥城,2016年5月26日上午10点,哈佛大学的户外演讲正在进行,一个阳光帅气的中国男孩正在作演讲.作为哈佛历史上第一个演讲的中国学子,他自信的笑容通过互联网传遍全球.他的求学经历曲折吗?他的成功可以复制吗?何江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我今日的成功,源自父母幼年对我的影响和教育.”  相似文献   

15.
元旦之夜,我乘埃及航空公司的飞机波音747飞往开罗。 飞机从曼谷机场一起飞,我便从自己的座位上站起来,在450名乘客间渡来渡去,端详着每一张面孔。我的这一举动,引起一位航空小姐的注意,目光里带着几分怀疑。她走上前来,笑着问我:“先生,有事要帮忙吗?” 我说:“有。但除了我自己,谁也帮不上忙。” 她说:“先生,您是在找朋友吗?” 我说:“他胜过朋友,亲过兄弟。” 她说:“请您告诉我他叫什么名字,以便为您广播找人,。 我说:“我要知道他的名字就好了!” 她说:“她的职业是……?”  相似文献   

16.
淮盼 《老年世界》2010,(6):21-21
2007年4月12日上午,他在日本国会发表演讲,由于这个活动较为重要,电视节目是以直播的形式播出的。他的演讲稿因为以一个“情”字为着眼点,自然也就容易激起人们情感的浪花,当他说到“妈妈在我小的时候就教育我要讲真话”的时候,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他的母亲当时就在电视机前收看电视直播的画面。这是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用他的话说:“我妈妈近90年的人生沧桑,经历过战争、吃过苦……”  相似文献   

17.
阿呆 《老年人》2008,(1):8-9
2007年8月的一天上午,合肥市百花井附近一幢老式居民楼里,60多岁的出租汽车公司老板余文斗正在给自家房屋刷涂料。突然,一个手拎大礼包和鲜花的年轻人走了进来。余文斗正警惕地看着他的举动,但见年轻人“扑通”一声跪在了他的面前说:“余叔叔,13年前是您把我送进监狱挽救了我,今天特来谢恩。”  相似文献   

18.
贞观六年的金秋七月,大唐天子李世民在丹霄殿设宴,与近臣饮乐。席间,和自己的大舅子长孙无忌咬起了耳朵:“我说,这伙大臣里啊,有个叫魏征的小老头,如果我不听他的进谏,他就会拿架子不理我,你说这是为啥?”当事人魏老头就像耳朵长了腿似的,立刻凑了过来:“我进谏就是有意见,您意见都不肯听了,我还搭理您,您就真要自行其政了,我这是沉默抗议。”  相似文献   

19.
2002年1月10日,我国著名的民俗学家、民间文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钟敬文教授逝世。噩耗传来,我深感震惊。不久前,我还在北京采访过他。这位学术泰斗,被尊称为“中国民俗学之父”,虽然身体有病,但精神矍铄,谈吐自如,一再说到自己起码要活100岁。想不到,当时采访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他就驾鹤化仙走了,真是痛矣惜哉。在此,我把对钟老先生的这次采访写成文字,表达内心的怀念之情,愿先生在天之灵早日安息。钟敬文先生1903年3月出生于广东海丰县公平镇一个小商人家庭。19岁那年,他从海丰县陆安师范学校毕业…  相似文献   

20.
打开互联网,输入“郑砚农”三个字,按下搜索键,可以搜索出一万多条关于他的信息。无疑,郑砚农已经成为公关界的名人,成为与中国公关业密不可分的名人。在一个艳阳高照的上午,记者采访了郑砚农。侃侃而谈的郑砚农,句句不离与他现任职务紧密相连的事业——公关。虽然,他的话语是平和的,但能感觉到他的思绪是飞扬的,他说出的话就像一幅幅有色彩的图像,生动、连绵、流畅、精辟,国际形势、国内形势、业内形势、人文历史、奇闻轶事等很奇妙地结合在一起,让听的人深为他的叙述所打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