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吉瑞等 《统计研究》2015,32(12):30-37
本文立足于中国特定的制度环境,从融资约束的角度建立了一个地方政府投资和土地财政关系的分析框架,采用地方政府2002-2010年间的面板数据,检验融资约束对地方政府投资的影响,从而为进一步的财政改革提供微观证据。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1)地方政府投资和土地出让收入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这说明地方政府投资受到了融资约束,过度依赖于土地出让收入。(2)“事权”和“财权”不匹配所导致的财政缺口加大了地方政府融资约束,而金融发展则缓解了融资约束现象,财政缺口较小、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政府投资与土地出让收入之间的相关性较小。最后,本文认为进一步的财税体制改革和金融市场发展可以改善地方政府的融资条件,促进地方政府更有效率地进行投资。  相似文献   

2.
王书珍  俞军 《统计与决策》2016,(15):183-186
文章基于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结构方程以及回归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企业内部控制、融资和研发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高水平的内部控制对融资约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年轻的公司更具有创新的动力,非国有企业进行研发投资的积极性更高.用公司资本结构来衡量融资约束程度时,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内部控制可以缓解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的抑制效应,对小企业的缓解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2011-2013年沪深两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CEO声誉、内部控制与商业信用融资的关系.结果发现,CEO声誉越高,企业商业信用融资能力越强,即良好的CEO声誉有利于企业获得商业信用融资;进一步检验发现,相比非发达地区,发达地区CEO声誉更有利于企业获取商业信用融资;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越高,CEO声誉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越小,即内部控制质量在CEO声誉影响商业信用融资中起着负向调节效应.但随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与完善,CEO声誉的信号传递机制在某种程度上会被内部控制有效性替代.  相似文献   

4.
通过选取2013—2018年中国724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年度数据,构建面板回归模型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进一步考察了融资约束的中介作用及企业风险承担与金融环境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具有抑制作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率的提高会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抑制力度。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存在异质性特征,相对于国有产权与高投资倾向企业,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非国有产权与低投资倾向企业创新的抑制力度更大。融资约束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创新的关系中承担着中介作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会加剧企业融资约束程度,由此引发企业研发投入下降,从而抑制企业创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融资约束-企业创新"的传导渠道有效。企业风险承担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提高会减弱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这主要归于企业创新风险容忍度提升所带来的预期高回报效应。金融环境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金融环境提升会加大企业融资约束与控制权转移风险,由此加剧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该研究成果将为提升中国企业创新质量及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文章根据沪深两市2004-2014年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从不同政企关系的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实证分析了政企关系、银行授信额度在企业融资约束和过度投资之间的权衡.研究发现,总体来说银行授信额度的确能缓解融资约束,降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但在政企关系较强的企业中,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下降却更不明显,体现出“过度投资效应”对“缓解融资约束效应”的对冲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在政企关系较强的企业中,银行授信额度的利用效率更容易被扭曲的微观机制.  相似文献   

6.
融资偏好就是企业对融资方式选择的结果;融资顺序是企业对不同融资方式进行选择的先后顺序,它是与融资偏好紧密关联的研究范畴。融资方式有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内源融资是指某一特定企业的投资,由该企业内部积累的储蓄所提供;而外源融资的资金则来自于企业外部,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股权融资,另一种是债权融资。  相似文献   

7.
为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适应结构转型时期深刻变革的国内经济,中国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调控政策,以稳定经济发展,提振市场主体活力。然而频繁调控并未遏制企业投资持续下滑的趋势,金融摩擦仍有待进一步缓解。基于这一背景,首先建立理论模型,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融资约束与企业投资的关系,并利用2009—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季度数据,实证检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资水平和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较高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通过直接渠道和间接渠道导致企业投资水平下降,其影响机制主要包括企业跨期投资决策变化的直接效应和企业融资约束加剧的间接效应。此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资效率具有异质性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投资过度企业和投资不足企业非效率投资所产生的不同效应。  相似文献   

8.
罗琦  刘学透 《统计研究》2007,24(3):48-51
摘  要:本文通过对日本银企关系影响企业间商业信用的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与银行关系密切的企业提供的商业信用多,而使用的商业信用少。结果显示,1990年代中后期,日本主银行制度在形式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银企关系对商业信用的影响却并没有减弱。研究表明,日本企业间商业信用的提供和使用,表现为主银行制度下银企关系作用的进一步延伸。因此,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新型银企关系,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商业信用体系的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9.
银企借贷经营的实质。银企借贷经营,本文主要是指商业银行对国有企业的资金有偿借贷关系,因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贷款的80%左右集中在国有企业。银企借贷经营的实质,说到底是个资金有偿供求的问题。银行的不合理投放,企业使用的低经济效益,银行回收失灵,导致银行不良资产产生。企业过多的贷款,管理运用不当,经济效益低下,还本付息有困难,导致企业债务危机产生。银企借贷经营的危机。银企借贷危机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认为主要来源于信用关系的破坏。从商业银行方面看,银行投放的贷款不能收回,处于逾期呆滞或呆帐状态下,或变为…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流动资本的视角,新古典要素分配模型中引入融资约束,分析了企业流动资本约束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机制;进一步建立相应的计量模型,采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实证考察了融资约束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与流动资本紧密相关的内源融资约束对于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尤其是对于非国有企业表现更为明显;外源融资约束的加强在一定程度上则可能减少企业流动资本的挤占,从而增加劳动收入份额;企业垄断能力的变化及其实收资本中不同所有制所属份额,都将显著改变融资约束影响要素收入份额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以中国上市企业为分析样本,通过检验现金持有量对投资--现金流敏感度的影响,考察企业中的融资约束和代理冲突.结果显示,过度投资导致企业投资支出与内部现金流密切相关,所持有的现金具有明显的壕沟效应.相比而言,集团控股的投资-现金流敏感度高于非集团控股,自然人集团控股的投资-现金流敏感度高于国有集团控股.  相似文献   

12.
有人形象地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银企关系比喻为鱼水关系。从本质上讲,银行与企业本身就是一对利益的共同体。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银行的融资服务、结算划转、信用支持;而如果没有企业这一客户主体,银行的效益也无从谈起。但是,由于主客观的原因,银企关系一度恶化,企业逃废银行债务,银行则惧贷、惜贷,一方面企业高喊融资难,另一方面,银行又“扛着米袋子找锅”,银企之间实际上产生了严重的信用危机。这种情况下,及时清理银企之间的沟通障碍,努力建设一种协调发展、互动共赢的银企关系,就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我们有选择地对农行安阳市分行近十年来…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不同股权性质下债务结构的约束作用分析出发,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连续8年数据为样本,对不同股权性质下各种类别的债务结构划分与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总的来看债权融资对于民营企业的投资约束性强于国有企业,进一步来看,不同融资性质以及长短期限结构的债权融资都能够对民营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产生约束,且能够导致其投资不足;而对于国有企业而言,这种限制的作用相对微弱,使得国有企业不受约束,更容易出现非效率投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确的融资策略不仅能够帮助兼并收购者筹集足够的资金以实现目标,还可以降低收购者的融资成本和今后的债务负担。 一、融资渠道的选择 企业兼并收购的资金按来源区分,可分为内部融资渠道和外部融资渠道。 1、内部融资渠道 内部融资渠道是指从企业内部分解资金来源,筹措昕需资金。其来源有二:一是企业自有资本金。二是企业  相似文献   

15.
周泽将等 《统计研究》2020,37(1):99-109
轻资产运营已日益普遍,但关于其产生的经济后果及传导机制的研究尚且不足。基于此,本文以2009-2015年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轻资产运营对企业风险承担的提升作用以及不同情境下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轻资产运营与企业风险承担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与非高科技行业相比,高科技行业轻资产运营对风险承担的促进作用减弱;企业股权集中度削弱了轻资产运营对风险承担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地,轻资产运营缓解了企业内部融资约束,降低了有息负债比例,增强了企业投资水平,提高了研发投入和证券投资,以上构成了轻资产运营影响风险承担的主要路径。本文不仅丰富和拓展了轻资产运营和企业风险承担领域的研究,还有助于明晰资产运营模式对风险承担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16.
在垂直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背景下,融资约束成为制造业全球价值链(GVC)地位升级的重要制约因素。相对于以往研究,论文利用企业层面数据微观测度中国制造业国内增加值率作为新的GVC地位衡量指标,研究融资约束对制造企业国际分工地位提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企业GVC分工地位总体较低,融资约束与中国制造企业GVC地位提升呈现倒U型关系,较强的融资约束会显著阻碍价值链升级,但进一步区分企业异质性类型结果有所不同。同时,论文在金融市场化改革、适度引入外资及要素结构优化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选取2009—2021年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政府补助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融资约束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政府补助显著促进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和技术创新产出,尽管存在“寻补贴”与逆向选择现象,但并非中小企业主流行为;总体而言,融资约束显著负向调节政府补助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间的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存在高管政治关联的企业、面临的创新环境较好的企业,其融资约束的负向调节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资本结构影响收益和风险,是企业决策的重要考虑因素,因而企业必然存在一定的融资偏好。研究融资偏好,合理解释融资偏好的产生原因,对于企业降低资金成本,有效约束风险,提升企业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融资偏好.并对产生原因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9.
基于偏最小二乘法,文章分析了融资渠道差异对高新企业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资金、政府资金、金融机构贷款、其他融资渠道得来的资金对高新企业科技创新有积极作用.但是,不同投资渠道,由于其投资目的不同,对高新企业科技创新的作用不同.建立多层次的融资渠道,才能促进我国高新企业科技创新较好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不同筹资方式成本和收益的分析 企业筹集的资金主要有权益资金和负债资金两大类。通过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内部融资等方式筹集的资金属于权益资金,由于无需还本。也称为自有资金;通过发行债券、银行借款、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