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人类认知的背景关联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人类的认知和认知过程问题,作者在《关于人类的认知破缺》一文中①,提出了“背景关联世界”这样一个认知理论假设。这里,有一个与“背景关联世界”对应的英语表达式,我们选择了“ BackgroundContexture World”(简称BCW)。它包含着事物、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关联的同构、同态,网络的关联建构的概念。我们这里使用了“世界”这个词,表明这是一个与我们要提出的另一个概念即“真实世界”相对应的概念。我们将从真实世界的定义开始,一般形式化地给出人类认知的背景关联世界及认知模式等。 一、基本定义 思维的对象来自真实世界的映像。 …  相似文献   

2.
诗歌创作中的表象思维吴思敬表象思维是人类普遍具有的思维形式之一。早在1806年,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就论述过“表象思维”,指出:“表象思维的习惯可以称为一种物质的思维,一种偶然的意识,它完全沉浸在材料里,因而很难从物质里将它自身摆脱出来而同时还能...  相似文献   

3.
现代西方艺术的审美进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讲,艺术、宗教、哲学同属于解答世界和人生之谜的思维方式。可传统西方却只重视对世界和人的逻辑、宗教解说,艺术反被排除在可能解说世界和人本质的领域之外,艺术思维也被说成人类意识形式的最低级形态。进入现代,西方对逻辑思维和艺术思维的评价却发生了逆转,艺术摆脱了只能模仿表象世界和取悦感性生命的恶名,从人类意识的低级形态一跃而升腾为最高级形态,它代替逻辑和信仰成为了真正能揭示“存在”的思维方式。对艺术思维评价的转变,导致现代西方审美观念的变迁,进而现代西方艺术的审美观念也出现了新的进向。表现为:艺术文本,从观念的客体变为实在的客体;艺术功用,从唯美愉悦转向功利实用;艺术语言,从感性形象转为抽象思辩。  相似文献   

4.
思维作为标志人能动地反映和认识客观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哲学范畴不能凝固不变,而是应当随着人类实践和认识的发展不断发展,其内涵也应随之不断深化和拓广。否则,就不可能对思维所包含的日益丰富的内容作出全面而深刻的说明,也难以满足实践发展的需要。以往,人们把思维往往仅仅理解为“理性认识”、“抽象概念”。对思维作以类似这样的解释或说明几乎充斥于各种辞书和哲学教科书中(尽管有些辞书把形象思维也看作是一种思维形式,但都一带而过,而是把抽象的逻辑思维看作是思维的基本内涵)。这种对思维的回答表明,思维内涵的主导方面无非就是逻辑思维或抽象思维。那么,按着这种对思维的传统理解深究一步就会发现,思维之所以是理性的、抽象的,这是由思维本身所具有的如下两个特点决定的:第一,思维是借助于抽象化的客体映象——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来对客体进行反映;第二,思维的过程是严格遵循逻辑进程推进的。由此把思维作为理性的、逻辑的、抽象的理解已经是一种普遍的认识。从认识史的角度看,这也是一种必然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王干才 《唐都学刊》2002,18(1):5-13
从意识观点出发 ,遵循单纯主体性思维形成确立的思维辩证法 ,在古希腊哲学中萌发 ,在黑格尔哲学中完全成熟 ;它不是对经验事实的简单归纳 ,而是对人类思维长期发展史实、对个体思维发生发展逻辑进程的总结和概括 ;它“是一切辩证法的基本形式” ,比客体辩证法的内容更为丰富、充实 ;它是理性逻辑的认识论 ,又是实现思维与存在统一的方法论 ,并且兼具世界观功能 ;它的范畴体系是在扬弃黑格尔《逻辑学》的基础上 ,依据对现实认识运动的分析而构成的  相似文献   

6.
人类思维的发展经过前思维阶段进入了原始思维,原始思维分为高低两个阶段:即行动思维和幻象思维。与此相适应则有行动思维方式和幻象思维方式。中国思维及其思维方式的发展历程,也经过了这样一些阶段,但本文只论及中国的幻象思维及其思维方式。所谓幻象思维,即行动思维之后,人类思维演进历程中出现的一个神奇的思维发展阶段,在此阶段人类思维以形象把握外界,然而这些形象却不是现代观念中的形象,它虽植根于原始人的现实生活,但这些形象在现实生活中却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这些形象具有浓厚的幻想性和神秘性,因之这些形象是幻象。这种以幻象为形态的思维,我们名之日幻象思维。与幻象思维相应的思维方式便是幻象思维方式。幻象思维方式在本质上与其他思维方式相区别的之处,就在于它的思维尺度,它反映世界、辨识事物的核准是幻象。“象”是幻象思维方式的本质,“幻”是其根本特性。因幻象思维方式具有幻化性和神秘性,它生产的精神产品由于传递律的作用也具有同样的性质。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理论界开展了对思维方式问题的讨论。本文仅就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范畴,谈一点粗浅看法。一、关于思维方式及其构成要素1.什么是“思维方式”?思维方式作为哲学认识论一个重要范畴,思维方式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从思维主体看,是主体在进行思维活动中所采取的模式或样式,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看,是主体把握客体、通向客体,得以实现和完成的工具或手段。2.思维方式的构成要素。思维方式作为认识和改造现实的人类活动形式之一,它是以  相似文献   

8.
山菊同志在《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吗?》(见《浙江学刊》1981年第1期)一文中,提出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对于启发人们思考问题很有意义。但对他的“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这一看法,我们认为值得商榷。真理属于认识的范畴。一切认识都是由主体和客体交互作用而形成,它既非纯主观,也非纯客观,而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真理就是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这里客观的是真理的内容,而反映客观内容的主观的东西,我们称之为真理的形式。列宁在谈到真理的客观性时指出:“有没有客观真理,就是说,在人的表象中能否有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人类的内容。”(《列宁选集》第2卷第121页)列宁的这段话启示我们:第一,真理的内容是不依赖于主体的客观事物,这就是真理的客观性;第二,真理的内容存在于“人的表象中”,这就是真理的主观形式。因此,真理是借助于人们的主观意识,具体地说是借助于意识的高级形式——思维来反映的。没有人类这种特有的思维反映形式,就没有认识,就没  相似文献   

9.
黑格尔说过:“熟知并非真知”。“熟知的东西所以不是真正知道了的东西,正因为它是熟知的”。平时我们常说的熟视无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此身在山中”也是这个意思。 作为“知”,“熟知”与“真知”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所谓“熟知”,就是认识停留在直观、表象的范围内,或者浅层本质的范围内,这种经验层次上的“知”尽管熟稔,但却是各种事物的现象形态、外在联系规则。人类实践的客观性和千万次的重复,它能使人们达到“熟知”的。“真知”就要“使思维形式从质料中解脱出来,提出这些共相本身,并且使其成为考察的对象……这是认识共相的开端”。黑格尔的这句话  相似文献   

10.
近20年来,无论是把认识局限于分析一实验科学的逻辑实证主义倾向,抑或存在释义学中出现的发展人的自我认识中的科学认识的倾向,都受到了不断的批判。作为对这种批判的回答,形成了以各种科学理论为核心的新哲学思潮。“超验实用主义”是我们时代最著名和最有影响的哲学流派之一。它重新提出了康德关于认识的可能性与正确性问題,并试图通过把实用主义普遍运用于人类思维来解决这个问题,揭示所谓“认识的兴趣”的涵义。  相似文献   

11.
所谓思维模式,是反映一定阶段人类认识能力和特征的思维要素结构和方法论原则.它既是主体以往实践和认识的积淀.又是主体搜集、整理信息,把握客体的思维框架,是思维的横断结构。它作为人类文化现象的深层本质,民族心理的深层次构成因素之一,是对人类文化行为起支配作用的稳定因素。不同的民族,由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历史不同 ,因而思维模式的个性差异非常明显.成为各民族发展特色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中国传统哲学,不论道家或儒家,都强调整体观点。”①他们大都从整体出发思考问题,其哲学体系中的“阴阳”、“五行”、“道”…  相似文献   

12.
在西方哲学中上,客观逻辑和主观逻辑是黑格尔在《逻辑学》中首先明确作出的划分。他把“存在论”和“本质论”称作“客观逻辑”,把“概念论”称作“主观逻辑”。黑格尔所说的“逻辑”应作广义的理解,“逻辑”与哲学思维方式实际上具有同等的意义。在黑格尔看来,哲学思维的功能是要从表象上升为思想,从经验上升为思辨,对事物作“思维着的考察”,即作概念式的认识。而“对于一个概念,除了思维那个概念本身以外,更没有别的可以思维。”①因此,黑格尔的客观逻辑使本体论认识论化,主观逻辑使认识论本体论化。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相统一的思辨逻辑出…  相似文献   

13.
陈志良  杨耕 《求是学刊》2000,2(4):23-31
20世纪思维发展的巨大变化,就是知性思维向辩证思维“复归”,科学思维本身包含着“悖论”,变成一种新的辩证思维方式;从主体与客体、连续与间断、全面与方面的关系看,矛盾是思维的本质,“悖论”实质上是世界的无限性与认识的有限性、事物的多样性与逻辑手段的直线性矛盾的体现;与形式化和非形式化、完全性和非完全性相联系的是系统和非系统。现代思维的发展还表现为,当系统论扬弃机械论之后,它又自觉地意识到了非系统的存在;应从主体活动的三个层次来理解现代思维的发展,或者说,现代思维是在主体对象性活动、自我意识和反思的层次、完备的主体性和完备的客体性这三个层次中运动着的思维。  相似文献   

14.
人类的文明是靠思维创造的,而大部分的科学进步都来自于人们的无意注意,或是从实践中得到的直观感受,如牛顿从苹果落地中发现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著名数学家布鲁诺认为“学校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掌握直觉这种天赋”。数学直觉是一种超逻辑的、自发的和“不可解释”的思维形式,它采取了“跳跃式”的形式,是一种瞬间的思维火花,是长期知识积累的一种升华,是思维者的灵感和顿悟,是思维过程的高度简化。这种思维形式能在短时间内迅速解决问题,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素养极其可贵。我结合平时自己的一点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先验论的真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表明先验论不是所谓否定客观世界的唯心论,而是一种独特的唯心论,这种唯心论强调主体在客体中的在先作用,强调“客观世界”对人而言的意义在于它的观念化、逻辑化,并最终在于人本身。  相似文献   

16.
1.哲学作为人类自我意识水平的理论表达,其精神内涵不外两个方面:其一为思想成果,其二为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的变革往往是某一时代哲学革命的直接动因。 当我们纵观哲学发展的历史就会发现,每一种思维方式的实质是一种理解和说明世界的原则。不同哲学家哲学理解的系统表达,在其现实性上便构成哲学基本问题在该时代的合理逻辑展示. 通过理解,人类才能逐步洞悉自身及对象世界的价值与意义,哲学的进步才有可能。那么,哲学的这种理解功能是以何种方式实现的呢? 2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这一哲学基本问题,包容了哲学理解的全部出发点。 在哲学基本问…  相似文献   

17.
控制论作为系统论的重要内容,表明了控制主体在系统中的能动作用。从“控制”概念可以看到,“所谓‘控制’,直观地说,就是施控主体对受控客体的一种能动作用,这种作用能够使没受控客体根据施控主体的预定目标而动作,并最终达到这一目标。”(《控制论信息论系统科学与哲学》第47页)而负反馈过程是控制主体达到目标的过程。所谓负反馈  相似文献   

18.
思想是人类的能力和本性,思想的本性是永恒的否定和超越,思想的本性即是人的形而上学本性。以思想的方式把握世界,世界即是思想中的世界,时代就是思想中的时代。反思思想内容的基本逻辑规定,就是揭示存在和世界的本质。逻辑学即形而上学,思想是形而上学的秘密。思想形而上学的界限是以思想的形式把握世界的界限。表象、情感、意志和实践态度的把握世界的方式,亦有自身的真理和价值。所以,当代哲学超越形而上学的思想或后形而上学思想,根本问题在于寻求一种“非规定性的思”,或使思想得以可能的“存在”、“无”或“他者”。  相似文献   

19.
思维方式不仅是任何一种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它的最高凝聚或内核。要深入研究先秦德家文化,必然要涉及到它的思维方式问题。所谓思维方式,是指那些长久地、稳定地、普遍地起作用的思维方法、思维习惯,以及对待事物的审视趋向和众所公认的观点。研究先秦儒家的思维方式,不仅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先秦儒家思想,而且对我们树立现代思维方式也有着借鉴意义。一、先秦儒家思维方式先秦儒家的思维的方式是一种整体稳态平衡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表现在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从静态角度看,先秦儒家的思维方式表现为“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20.
“实践本体论”与“实事求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体论的本质和魅力在于追求“终极”,这是由人类思维的本性决定的。传统本体论的失败,在于它总是以某种抽象的概念来框定未知的“终极”,物质本体论也难以摆脱传统本体论的阴影。实践本体论的合理性在于:实践是人的存在形式;实践既是人的最本真的存在,又是人通向终极境界的唯一途径。因此实践本体论正是对传统本体论的超越。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它蕴含着实践本体论的三个本体性的要素:具象本体——“实事”;抽象本体——“是”;能动本体——人。这是实践本体论的最基本的操作原则和操作原理。因此,确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实践本体论,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们现实理论与实践的自然归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