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彭慕兰在世界历史学界,他的研究理路、方法和观点,是和很多人不一致的.他长期致力于世界经济史,特别是中国经济史及环境史的研究,研究兴趣集中于中华帝国晚期史和20世纪中国史.彭幕兰将东西方进行交互比较研究,即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来考察近代以来世界经济的起源,同时强调世界不同地区的差异性.从1800年前后的中西环境变迁中,彭幕兰教授看到了不同的发展路径,破除了意识形态化的历史研究取向.通过对西方特别是美国的中国学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欧洲中心论"的批判,提出了中西比较的新课题;通过详细考察18世纪欧洲和东亚的社会经济状况,对欧洲的英格兰和中国的江南地区作区域性的对比,并通过生态环境与工业革命起源研究来重新解释中国和西方历史发展的大分流.  相似文献   

2.
尊敬的汝信理事长、同志们、朋友们:首先,对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外中国学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在国际事务中影响力的增大,我们注意到,有关中国学的研究近年已在国外学术界成为热点。国外对中国的研究过去称为汉学研究,原来主要侧重于对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哲学和考古等人文学科的研究,而目前的国外中国学研究,已经有了更广的范畴和内涵,更侧重于经济、政治、文化、民族、社会、教育、艺术、军事、外交等领域,可以说凡是有关中国社会经历的和面临的所有问题,都成为国外中国学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并产生了…  相似文献   

3.
19世纪 2 0年代以来 ,俄罗斯中国学研究不仅成果数量增多 ,研究范围也逐步扩大 ,已经成为国外中国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特别是中国经济的顺利发展和改革开放以来的长足进步 ,俄罗斯中国学界对中国问题研究的兴趣也有所提升 ,呈现出整体性研究加强 ,研究范围日益广泛并有向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研究扩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西方经济学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华东地区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八届年会讨论综述林珏1995年11月,下旬华东地区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八届年会在南京大学召开。这次年会讨论的主题是西方经济学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及中国的经济发展,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现将讨论中...  相似文献   

5.
仇晓光 《社科纵横》2009,24(3):41-42,47
近年来,公司治理这一炙热的话题无论是在国内,抑或在国外,都引起了法学者们关注与研究。经济全球化使得地球变得平坦,更使得世界各国的资本市场得以融汇,其结果是,世界各国公司处于同一资本市场内的平台上而竞争、发展。在这一经济环境下,各国公司治理制度表现出了趋同化发展的特点。在中国加入WTO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的公司若要在世界的资本市场内与外国公司竞争,就必须从各方面完善并提高自身的企业竞争力。因此,中国的公司治理制度研究应着眼于世界各国公司治理的最新发展方向,同时立足本土特点,依靠本土资源,适时适度地完善公司治理制度。  相似文献   

6.
世纪之交的2000年6月22日 ,是敦煌藏经洞发现100周年的纪念日 ,也是敦煌学经历的百年之际。在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庄严时刻 ,全世界敦煌学界和一切关心敦煌的人士都对敦煌特别注视。抚今追昔 ,令人感慨万千 !敦煌在中国。敦煌学源于中国 ,并从中国走向世界。敦煌学之所以能在20世纪发展成一门自成体系、相对独立 ,并有其特殊规律的“国际显学” ,正是中外敦煌学家们共同努力所致。所谓敦煌学“研究在外国” ,实在是在大误会。近20多年来 ,随着改革开放方针贯彻实施 ,以季羡林、段文杰为代表的中国学者 ,努力拼搏 ,开拓进取 ,使…  相似文献   

7.
徐一平 《日本学刊》2002,(1):135-145
中国对日语的认识和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本文回顾了自汉代以来中国的日语研究的历史 ,特别是论述了近代中国的日语研究落后于西方的状况 ,以及当代中国日语研究的繁荣局面。作者相信 ,中国的日语研究定会迎来一个与世界水平看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日语研究和教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崭新时代。  相似文献   

8.
中国学和汉学都是以中国为研究对象的学科领域,但在研究方法和理论旨趣诸方面存在本质上的不同,不应混为一谈。中国学是在一个特殊的世界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不过随着最近国际环境的变化,中国学另有一些新的特点。对于我们来讲,中国学既提供了一个与国外学者思想交流的平台,也是我们提高自我认识的机会,这是中国学对中国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日本进口贸易的 30 %、出口贸易的 5 0 %在亚洲 ,但由于日本“重欧轻亚”的传统 ,其亚洲研究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近年来 ,随着亚洲国家 (地区 )经济的发展 ,尤其是中国的和平崛起 ,一向偏重欧美研究的日本开始高度重视亚洲的研究 ,出现了“新亚洲学”或“现代亚洲学”的说法。所谓新亚洲学或现代亚洲学 ,实际上是有别于过去日本“亚洲研究”的一种说法。日本过去的亚洲研究 ,着重研究亚洲各国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社会传统等 ,而且是在“欧美文化先进”、“日本文化先进”的理念下开展研究的。“新亚洲学”是以东亚为中心 ,在经济、国…  相似文献   

10.
与法国和美国的中国学研究相比,英国的中国学研究一直未被引起足够的重视。法国通过17世纪在华的耶稣教会积累了大量的对华研究著作、报告和有关翻译作品,从而开创了独具特色的、具有辉煌传统的中国学研究。而美国战后的对华研究在质量上颇受西方各国的重视。相比之下,英国方面的中国学研究的确十分薄弱,且影响不大。但从中英关系史来看,无论对于中国的近代史来说,还是对于英国的近代史来说,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英国作为中国近代史中的当事者,在许多方面并未放弃对中国学研究的兴趣。特别是英  相似文献   

11.
王建国 《唐都学刊》2014,(1):121-124
西安,古称长安,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位居中国八大古都之首,也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西安,不仅创造了周秦汉唐等璀璨闪耀、厚重深远的历史文明,而且留下了灿烂独特、远播世界的多彩文化。时至今日,关于西安及长安的历史和文化研究经久不衰,如火如荼。近年"长安学"①或"西安学"②在国内被相关专家学者提出,也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2.
一、学习外国农业和正确认识中国农业的关系实践证明,实行对外开放方针,包括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生产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是正确的。但对外国的经验只能借鉴,不能生搬硬套,必须有分析,要同本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外国的农业,有它各自的历史和特点,我国农业也有自己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经过半年多的酝酿,甘肃省丝绸之路研究会筹委会于1985年6月21日在兰州成立。 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我国与亚、欧、非许多国家进行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通道,它在沟通中国内地与边疆、中国与外国的各种交往,在促进沿途国家和地区历史发展等方面,起过十分重大的作用。因此,丝绸之路的形成、发展及其对世界有关地区历史发展的影响、它在人类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引起了许多国家有关学者的兴趣,使丝绸之路成为人文学科中引人注目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4.
20 0 4年 8月 2 0~ 2 1日 ,首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这是一次世界性的中国学盛会。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卢森堡、芬兰、古巴、阿根廷、西班牙、俄罗斯、捷克、苏丹、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以色列、埃及、伊朗、越南、印度、日本、韩国、新加坡等百余名国外学者和 2 0 0余名国内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外中国学研究中心派代表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中 ,有不少国外学者具有中国背景。这也是一个以文化为主旨 ,高层次、开放性的学术研讨会。到会发表有关中国问题重要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
德国是从事中国学研究的主要国家之一,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一直是德国传统汉学重要的研究领域和内容。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转型过程中中国的巨大变迁,德国传统汉学面临着学术研究的当代转型,传统汉学包容、吸纳当代中国研究并实现二者融合发展,成为重要的现象和趋向。从德国中国学研究的社会历史背景变迁出发,并基于德国当代中国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的二元视角,本文从多个维度分析了目前德国中国学研究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认为,德国中国学研究在稳定发展的过程中,当代中国研究的学术重要性日益增长,正在发生渐进性、适应性和结构性的变化,同时也表现出未来发展的一些新趋势。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国外的中国史研究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注意到将中国历史放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进行比较研究。1988年,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历史学家亚德谢特(S.A.M.Adhead)所著《世界历史上的中国》一书把中国历史跟世界历史上的其他诸文明作了全面、系统的比较。正如该书导言所说,这本书把中国看成“世界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孤立的实体”。因此,它始终抓住中国跟欧亚大陆西  相似文献   

17.
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处于什么地位,它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究竟起了何种程度的作用?至今世界各国学者有在分歧。国外有些人无视、贬低甚至否定中国抗战对打败日本法西斯所起的重要作用。在一些二战史著作中,有的称中国战争为“被遗忘了的战场”,有的著作断言,如果“中国停止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也不会发生改变”;还有著作把中国坚持抗战到胜利,说成是外国援助的结果。显然这些观点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是对客观历史事实的歪曲。中国抗日战争既为中华民族的存亡而战,同时也为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而战,它是…  相似文献   

18.
我国加入WTO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融入世界经济潮流的必然选择。加入WTO,既为我国文化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就此谈些粗浅看法。 一、加入WTO后中国文化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中国文化产业必须承受外国资本的强大压力。在加入WTO后,包括文化资本在内的各类外国资本将纷纷投向中国。文化产业主要部分属于服务业,其产品主要是服务产品,文化演艺业、文化休闲娱乐业、文化教育培训业、体育竞技表演业、文化技术咨询业、文化中介组织等文化服务业等,在“入世”后将会有一个大的变化,国外相关行业会…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史学经世致用的思想具有悠久的传统,它以“资治”为宗旨,以纵向考察王朝盛哀治乱为参照系,目的是为统治者提供启示和借鉴。19世纪前半期的中国史学经世致用思想继承了这一传统,同时,由于内忧外患的日迫,又显示出了思考历史、关注现实、究心时务之紧扣时代脉搏的鲜明特色。1840年的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自然进程及其走向,传统的史学经世致用思想也发生了嬗变。史学由以前对王朝盛衰治乱的关注和思索转向对外部世界的探求,兴起以抗敌御侮、救亡图存和变法自强为宗旨的外国史地研究,成为此时代史学经世致用思想的时代特征,其参照系也开始将中国视为世界一部分,进行横向的考察。这也说明,史学的发展进步总是在自觉地回应时代与社会的变化与需要的过程中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思想史这门学科在我国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但至今应该说仍处于草创时期。在大学的经济系,外国经济学说史教学占了很大的比重,而我国的经济思想史能开课者还为数几稀。令人痛心者,在外国的重要的经济辞典中,竟没有中国经济思想的地位;更令人气愤者,有的外国资产阶级经济学者认为中国经济思想是“幼稚经济”。我国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古老的文化,也必然有卓越的经济思想。所以大力提倡、积极促进这门学科,就成为我国经济学界一项重要的任务了。 但是如何建立这门学科?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和方法?大家还有不同意见。笔者想就此发表些拙见,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