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住房公积金制度出台的背景住房公积金制度的酝酿出台,在我国走的是“试点——推广——全面推行”的路,反映了过去搞运动、大干快上的思维模式。最初上海试点的理由是:借鉴新加坡经验,解决职工工资偏低、工资中住房消费含量不足的问题。而这样的理由有几点质疑:(一)为什么要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为什么是你我是一个南方孩子,刚到北京的时候,由于口音以及个子矮小,常常被人欺负,最初几个月,没有一天我不是哭着从学校回来。外婆看着心疼,对母亲说:"你总要管一管,去找找校长或者其他孩子的家长。"母亲瞟了我一眼,问了一个我那个岁数根本不可能回答的问题:"为什么那些孩子只欺负你,却不欺负别人?"这个问题几乎伴随了我整...  相似文献   

3.
【正】一位寓言作家在穿越一片偏僻的森林时,遇到了一位财神。他很惊恐,想爬到一棵树上,但财神把他拽下来,不管不顾地把自己附到他身上。"你为什么要逃开?"财神问。他停止了挣扎,但仍然在尖叫。财神又问:"你为什么要这么敌意地盯着我?""我不知道你是谁。"寓言作家很不安地回答。"我是财富,我是体面",财神解释道,"我是豪宅,是...  相似文献   

4.
《中国统计》(2010年第9期)刊登了"在挑战中前行"一文,学后印象很深。大意是:公众广泛关注和质疑中国统计数据,一方面是一些统计指标不协调,如中国经济增长较快而货运量和能耗增长较慢,另一方面是有的数据与公众的感受不一致。作者认为数据恰  相似文献   

5.
1996年初,国家统计局科技司和国家计委科技司联合在成都召开了一次研讨会,各省、市、区统计局和计委各有一名同志参会。当时,在会场上,尽管是大家混坐在一起,但一眼就可以辨认出哪些是统计局的,哪些是计委的,因为两个部门的同志从穿着到精神气质相差很大,统计部门的同志明显缺乏一种自信。这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挥之不去,因而我常常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统计部门的干部缺少自信呢? 让统计部门的干部缺乏自信的因素确实不少。物质决定精神,统计部门无钱无权,职工待遇普遍较差是一个重要原因。其次,统计管理体制不…  相似文献   

6.
成名之后     
【正】我成名的时候大概26岁,那时还很年轻,刚毕业就服兵役,然后立刻就红了,那时不会想那么多,只是好奇,为什么家里的电话响个不停,为什么拿起电话就有人说:"我们是某某报,我们想采访你。"我那时的心态就是:我从来  相似文献   

7.
姜培耕 《浙江统计》1999,(11):15-17
拙文《对"确定性变量"的质疑》在《浙江统计》(1999.引发表后,有幸得到白雪梅、赵松山两先生《对"确定性变量"的思考》(同上刊,1999.6,以下简称《思考》)一文的指正,拜读后获益匪浅。但同时,仍觉得《思考》并没有解决"确定性变量"立足于统计学中的基本问题。现不揣冒昧提出商榷或再质疑,以求教于《思考》作者和其他同仁。关于"确定性变量"中的确定性的限制涵义,现在有两种理解:其一是限制变量;其二是限制变量值。现在我们姑且认为这两种理解都可以,或者说都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但我觉得,若属于前者则概念本身就不科学,属…  相似文献   

8.
怀念元成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怀念元成"四个字也时时涌上心头。元成者,福建漳州南靖县的一名普通统计干部,英年早逝,去今约有近三个年头。我与元成生前交往不深,但他的印象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理一理  相似文献   

9.
【正】美国巅峰潜能训练公司董事长哈福·艾克不久前在Facebook的留言版上贴了一个问题:"如果不喜欢去做,为什么去做呢?"看到这个问题后,我的第一个反应是:"这个问题太好了!为什么去做呢?"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了小时候的经历。我6岁的时候,母亲要我去上钢琴课。她不问我是否喜欢乐器,也不问我是否喜欢弹钢琴,她只是替我做了决...  相似文献   

10.
孙蕾 《统计教育》2005,(7):22-24
很多人在学习统计时都认为统计由一系列枯燥的数字、公式和图表组成,十分繁杂无味。我初学时也是如此,然而随着自己对这门课的深入理解,不知不觉中逐渐体会到统计的趣味性。现在国家教育部已经把《统计学》列为经济类、管理类大学本科学生的专业(核心)基础课,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将要学习这门课程。作为教统计学的老师,我义不容辞地要把这些趣味与学生们共同分享。首先简单谈谈为什么要学习统计。因为“统计是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因为如果“没有统计,其他学科可以存在,但是很渺小”。台湾辅仁大学的谢邦昌教授指出:“W hen …  相似文献   

11.
江寒 《人民周刊》2020,(5):80-81
近日,医护人员与患者在方舱医院内打太极的视频上了热搜,让我们见证了太极拳作为一种"新配方",在抗疫工作当中所展现的特殊力量。目前,中医治疗方案已经将八段锦和太极拳纳入其中,尤其是康复期的患者,中药和健身成为促进其体能恢复的综合治疗手段。"我每天跟着网上视频练太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院士在介绍中医防疫的阶段性疗效时说,患者被安置在隔离病区里面.  相似文献   

12.
正数与表,今生总相恋。舞动音符唱伟业,经纬纵横天地间,彼此互为缘。在统计部门工作30年,我心中时常想的、口里经常说的、手上反复写的全都和数与表有关,可以说,"用数据说话,用表格传达"已经成为我行走的一种方式,"数"填写着我对统计的真爱,"表"交织着我对统计的深情。于是,在我心里仿佛能听到数与表的对话,在对话中体会统计改革创新和发展的真实感受,在对话里再现我的"一数一份爱,一表一生情"。数说﹕"为什么,你总是跟我形影不离呢?"  相似文献   

13.
马伯庸所写的《显微镜下的大明》已经反复翻看了数遍,尤其对其中《天下透明--大明第一档案库的前世今生》这一篇印象深刻。这篇讲述的是一个坐落于后湖(今玄武湖)中的冷门机构--大明黄册库从建立到衰败的全过程。黄册是明代国家为核实户口、征调赋役而制成的户口版籍,而大明黄册的历史,可以说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相似文献   

14.
遇到对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低的质疑,我们总是解释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平均数,强调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方法制度,严格实施抽样调查。然而解释和强调总是难以消除质疑,还是你解释你的,我认为我的。细想一下,人家的质疑还是可以理解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毕竟是一个量化的收入水平,不同的收入群体感受同一个平均水平肯定是有不同的感觉的。收入水平高的认为低了,收入水平低的认为高了,这是  相似文献   

15.
在"人口红利期"内未雨绸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次乘出租汽车,四十几岁的司机师傅向我倾诉干他这一行的辛苦以及不得不辛苦的苦衷:“要挣钱啊,养家,要为孩子攒钱,他马上要大学毕业了,我要为他准备买房成家的钱。”我说,“他大学毕业了还要你继续养活他吗?为什么你非要为他准备所有这一切?你为什么不为自己攒点钱?”接着,我对他讲了以下一番道理,说明像师傅这样的年龄,最重要的是要未雨绸缪,为自己的未来作好准备。  相似文献   

16.
【正】很多人对傅聪的印象还停留在《傅雷家书》,然而他如今已是老者,有两个儿子。尽管成长在音乐世家,但两个儿子都没有选择钢琴这个"苦差事",甚或会调侃父亲是一个"怪老头"。傅聪说:"大多数人,也许一生都无法体会到我每天在音乐中享受到的快乐,这个世界难以进入,更难以脱开。"在国人印象中的傅聪和真实的傅聪之间,也许存在着巨  相似文献   

17.
"学习是一种生活"这句话一直伴随着我。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有种爱好,那就是喜欢写点东西,先不说水平高低,总之写的东西倒是不少。很多领导、朋友、同事看到我写的书,几乎都千篇一律地问我:"你怎么有时间写书呢?"我从来不正面回答,总是反问:"为什么要用时间来写书呢?"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美国社会学评论》的两篇文章对"兄弟姐妹数量与教育成绩"的关系的质疑与反质疑谈起,首先对几位学者争议的研究数据和统计模型进行清晰的梳理,接着以社会背景、统计模型与研究结果为三维,对不同国家与地区同一主题的九项研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发现在统计模型之外,两变量的关系是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王珍 《统计与决策》2004,(10):35-36
目前,经济界把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失业人员转向专业化、现代化的环境治理行业,如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发展生态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这些专项经济活动称之为第四产业. 一、为什么提出第四产业的概念 为什么提出第四产业的概念?这一概念虽然可能不太确切,但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马克思曾经说过,世界的运动就是概念的运动.这一概念的提出说明经济界人士已经注意到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调整思路、转变观念.  相似文献   

20.
职工平均工资该如何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工平均工资是地方政府部门、各单位以及百姓普遍关注的统计指标之一。近几年来,每当统计局公布职工平均工资,民间总是弥漫着争议与质疑之声,为什么公众感觉自己的工资与公布的"平均工资"有距离?现就有关情况及群众关心的问题,作以下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