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丁四新 《国学学刊》2021,(1):21-29,141,142
出土简帛古本《老子》的整理和释文注释都已趋于完善,且各自产生了相应的代表作。高明《帛书老子研究》、郑良树《老子新校》是在帛书本《老子》校勘、校注上的代表作。尹振环在帛书《老子》的研究上发表了众多论著,值得注意,但也招致了多位学者的严厉批评。围绕郭店楚简本产生的论著众多,其中校注以廖名春《郭店楚简老子校释》和丁四新《郭店楚竹书〈老子〉校注》为代表,研究以《郭店老子:国际会议论文集》《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及裘锡圭《郭店〈老子〉初探》等为代表。汉学家的简帛《老子》研究以韩禄伯和池田知久为代表。在早期《老子》文本变化及文本观念上,以刘笑敢、宁镇疆和丁四新的研究为代表。汉简本《老子》及四古本《老子》的综合研究,是未来早期《老子》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老子主张"道法自然",道教中的很多神灵都与自然崇拜现象有关,比如四方神、五岳尊神、四渎龙神、北斗星君信仰等等,在道教发展过程中,众多道派不断兴替演变,它们因分派标准不同而称谓不同,且各个道派所尊崇的神灵也是各异,但随着历史发展的脉络,北斗星信仰是始终贯穿道教发展的信仰,且北斗信仰在道派传承流变中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哲学家和美学家,老子以其丰厚的思想理念影响了传统文化的建构和延伸。本文欲采撷老子思想一角,从"道法自然"、"自然无为"、"天人合一"三个方面就"和谐共生"这一美学理念展开论述。"和谐共生"指向老子"道"的终极境界和归宿,对此做出探讨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老子的思想精髓,而且对于我们审视当前的生态现状贯彻可持续发展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老子,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长期以来,关于老子其人,说法不一。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在先秦诸子中,《老子》一书在思辨哲学方面做出了很高的历史成就。老子的美学思想也被称为中国古典美学的根基,他的辩证主义哲学观念对中国古代的艺术创作和审美观念的变化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老子》是一部人生哲学,是构建美学思想的重要思想资料,老子的美学体系是建立在他的哲学体系基础之上的。从美学观点的罗列中可以看出老子的美学思想,下面从所选《老子》一书的资料中,分析他对美的认识和审美观点。  相似文献   

5.
公平;发财与官倒一九八八,致富是小年,官倒是大年。快到年底了,冒出个“公平”问题。40年的社会主义教育,留给人们印象最深也是最与人们息息相关的是公平。学徒工17.84元,满师后就36元万岁。这是几十年不变的“公平协奏曲”的主旋律,加上地区工资差价,劳保福利救济,公平得难记毫厘。我老子三十多年未增薪,为得是公平。多拿钱是资产阶级法权,抬头难对祖宗,低头自惭形秽。 5月我在从广州到上海的硬卧列车上目睹了公平派与致富派的争战。说来也巧,车厢一头大多  相似文献   

6.
老子《道德经》当中"婴儿"一词,包括了"孩"和"赤字"被提到了五次之多,从中可以看出"婴儿"被老子赋予了极为重要的意义。"婴儿"作为寄托老子思想的重要意象,我们可以从中看出老子思想中所包含的处世、为人的人生哲理,这对我们在现今社会生活当中的处世、为人都有很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性格即智慧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有这样一则故事: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孔子自鲁远道而来见老子,有两个目的:一是到老子这里来印证学问,所以,他一见老子,就慷慨陈词,纵论古人;二是想听听老子的学问。  相似文献   

8.
继"秋裤"大楼后,苏州金鸡湖畔又有一尊雕塑在微博上引来了网友的强势围观。这走红的雕塑位于金鸡湖东岸苏州艺术文化中心边,雕塑的主体为历史名人老子,然而这位老子眼睛紧闭,舌头伸出,并露出嘴中一个大门牙,颠覆了不少人对这位古代圣贤的印象。(12月19日《现代快报》)  相似文献   

9.
老子是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大思想家。其政治思想对国家治理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老子思想中的政治思想虽然从统治者的角度出发,但是也包含了民本要求。老子赋予道不同的意义和特性,其中主要有四方面的意义:形上之道、境界形态之道、治国之道和规律意义的道。这种落实到政治领域的治国之道便是以民为本,爱惜民力。  相似文献   

10.
正做惯了"老子"的戴笠,为何在此人面前做了一回"儿子"?黄炎培被搜家1945年7月初,正值第四届国民参政会开会期间,国民党军统特务头子戴笠突然接到部下的一份秘密情报,说国民参政员黄炎培家潜伏有日伪地下人员,建议派人抓捕。戴笠对黄炎培早有意见,现在终于有了这么个好机会,就想狠狠地"教训"一下他,于是未认真分析这个情报的真假,便下令特务将黄炎培的住宅包围起来,并强行搜查。  相似文献   

11.
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哲学园地中一方十分活跃的学术领地。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范畴和观点,在中国哲学史上独放异彩,并给予后世以深远影响。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研究老子的哲学思想,既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同时对现代社会也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道德经》是春秋时代老子撰写的一部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之王的哲学著作,"道"是老子哲学体系中的最高范畴,文章尝试分析了"道"的空虚无形、质朴柔弱、循环往复、无所不在、无所不能、万物本源等内涵。  相似文献   

13.
京剧的流派     
文华 《老年世界》2006,(23):41-41
京剧的流派习惯以创始人的姓名来命名。在京剧历史上,有23个著名的流瘢。分别是程(长庚)派、谭(鑫培)派、王(瑶卿)派、余(叔岩)派、麟(周信芳)派、马(连良)派、言(菊朋)派、杨(宝森)派、杨(小楼)派、盖(叫天)派、姜(妙香)派、俞(振飞)派、叶(盛兰)派、梅(兰芳)派、尚(小云)派、程(砚秋)派、荀(慧生)派、筱(翠花)派、张(君秋)派、李(多奎)派、金(少山)派、裘(盛戎)派、萧(长华)派。这里,对其中主要流派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4.
代璐遥 《职业时空》2008,4(9):152-153
在“大国政治”、“大国外交”这样的词语充斥着各种媒体的今天,“小国寡民”——这一被老子所推崇的国家架构模式,似乎距离我们愈来愈远。其实,小国寡民思想中包含了老子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对引发战争原因的人性反思以及对消灭人类战争和改善百姓生活状况的大胆设想,老子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构成了其建构小国寡民思想的深层动机,老子对民生问题的思考将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老子《道德经》中提出的"清静无为"也就是"谦逊",既是一种处世的行为准则,同时也是一种符合天道的品格,拥有高才美德是谦的前提条件,有度、谨慎、外柔内刚是谦的表现形式,老子从这四个方面阐述了他的谦德思想,告诫人们一定要谦逊。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图从政治哲学的治理方法论和形而上学本体论两个角度来阐述王弼老子注中"重本抑末"的思想。在王弼的《老子道德经集校释》中,老子以"崇本息末"四个字概述了老子政治哲学的思想,这种概述既反映了他对老子思想的宏观把控的归纳和总结。也是对王弼当时所处时代社会思潮的折射和反映。王弼用"崇本息末"四字来概括老子整个《道德经》思想,既体现出他对《老子》精神的理解,同时也渗透出深刻的时代关怀。  相似文献   

17.
智者派,是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希腊的一批收徒取酬的职业教师的统称。智者派与雅典民主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智者派的产生和教育活动上都有显著表现。雅典的民主政治环境是智者派产生的温床,智者派的产生适应了古典时代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客观要求。为雅典的民主城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老子》在我国古代的行政管理历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文景之治"到"贞观之治",它都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老子》行政管理思想中的主要内容,其次探究了《老子》的行政管理思想在历朝历代中运用的成效与对当代的影响,最后结合现代的行政管理体系与《老子》的"无为而治"、"内以治身"、"天人合一"等思想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老子认为,人生的祸福皆因"身"起,并提出了"贵身"的理论主张。老子的贵身论作为一种提升个体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论,有助于大学生领悟人生真谛,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通过对老子贵身思想的解读,以期对做好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仁慈的飞镖     
康熙年间,汉中府柳林镇一带盗贼猖獗,官府曾派人捉拿,无奈盗贼个个身手不凡。师爷献计策,说秦岭深处有一位高僧,飞镖耍得出神入化,必定能将盗贼全部缉获。官府便备上厚礼,派人去请。高僧年事已高,决定派一名得力的徒弟下山去处理这件事。第二天,高僧举行了飞镖大赛。靶子是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