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民族学中国化而奋斗──纪念吴文藻先生诞辰95周年马启成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同仁:今天,我们大家怀着对老一辈学者的深厚敬意,欢聚一堂,纪念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吴文藻教授诞辰95周年,感到由衷地高兴。借此机会,我代表民族学研究院全...  相似文献   

2.
深切怀念吴文藻老师陈永龄文藻师已经走了11年了,但在许多场合下,我们还时常怀念他。特别是民族学专业被国家教委指定中央民族大学为其重点学科,虽然这也应与林耀华教授等的积极努力分不开,但也使我们忆起40年代初,文藻师大倡导“社会学(包括民族学)中国化”(...  相似文献   

3.
冰心在纪念吴文藻诞辰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各位领导,各位朋友:今天大家在这里聚会纪念文藻诞辰95周年,我感到十分欣慰。特别使我高兴的是30年代就和文藻和我一起共事的老朋友雷洁琼,以及他的老学生,老一辈的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和历史学家如费孝通、林耀华、...  相似文献   

4.
林耀华教授在纪念会上的讲话今天参加吴文藻先生的纪念会,心情非常激动。我是吴先生的老学生,吴先生一生为社会学、民族学、特别是为中国民族学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几十年如一日,写出了许多著作,特别是对学生的栽培教诲方面,无论是二、三十年代对我们老一代还是直到...  相似文献   

5.
在吴文藻先生诞辰95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中央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哈经雄费老、雷老,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吴文藻先生95周年诞辰纪念会,我首先代表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和行政,向到会的各位领导和来宾表示热烈...  相似文献   

6.
吴文藻先生是中国民族学的开拓人之一。他毕生致力于促进我国民族学的发展,孜孜不倦地追求中国民族学体系的建设。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培育了几代民族学工作者;写下了大量的学术论著,赢得了国内外学者的敬仰。他的学术思想,是中国民族学发展史上一笔珍贵的历史遗产。  相似文献   

7.
纪念吴文藻先生诞辰95周年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雷洁琼我在吴文藻先生领导下工作时间不长,我是1931年秋到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吴先生是社会学系主任,1937年“七七”事变,我就辞职去了江西从事抗战工作,后到了上海。吴先生一家到了云南,有许多年不通消息。在吴先...  相似文献   

8.
世纪之交发展中国特色民族学的几点浅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纪之交发展中国特色民族学的几点浅见杨荆楚民族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产生于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期,西方民族学传入中国,一些学者开始对瑶族、苗族、高山族、赫哲族等民族进行实地调查。至解放前夕,以林惠祥、陶运逵、凌纯声、吴泽霖、吴文藻、杨、杨成志、林耀...  相似文献   

9.
论吴文藻先生引进西方文化理论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文藻先生最早把西方社会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的研究理论全面系统地介绍到中国 ,并发扬光大。他首次引用了泰勒的文化定义 ,并紧紧抓住文化这个核心 ,着力介绍与阐释功能学派的理论。他从文化的整体性理论出发 ,倡导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相结合的研究模式 ,重视社区 ,重视实地调查。他关注中国国情 ,关注“现代”。在倡导社会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中国化方面也是一位杰出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10.
开风气育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风气育人才费孝通今天我借这个纪念北大社会学研究所成立10周年的机会,同时纪念吴文藻老师逝世10周年。这两件值得纪念的事并不是巧合,而正是一条江水流程上的会合点。这条江水就是中国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的流程,北大社会学研究所的成立和后来改名为北大社会学人...  相似文献   

11.
吴文藻作为近代中国爱国归国留学生、著名社会学家、民族学家和教育家 ,借鉴美英等国高等教育方法 ,提出培养中国突出人才的具体标准要求及一整套方式方法 ,并付诸实践 ,为祖国培养出了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社会学和民族学突出人才。其方式方法为当今祖国突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重要借鉴与启迪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这一较具争议性的话题进行了探讨,试图回到吴文藻与费孝通两位跨代社会学大师那里,重新审视他们对于社会学本土化的观点.通过梳理发现,两人既有关联性也有实质上的区别:吴文藻在社会学本土化问题上所持的是以"行动"为取向的社区研究,费孝通则一直践行着吴文藻所提倡的社区研究;而与吴文藻研究所不同的是,费孝通认为社区研究也可以有历史维度,特别是在其晚年的学术反思中愈加突出历史维度在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两人虽在社会学本土化取向上存在着间距,但对当代中国社会学建设均有积极的倡导意义,即中国社会学在坚持一贯的"行动"取向之外,"历史"维度取向的社会学研究将丰富和确证中国社会学的"自性".  相似文献   

13.
1999年9月,波兰社会科学院考古学民族学研究所民族学负责人、民族学民族史研究专家S·辛科维奇教授专程拜访了我校历史系教授、中国民族文化交流研究所名誉所长、博士生导师陈连开先生,就中国民族问题及其研究情况进行了提问,陈先生做了回答。兹将本次答问的主要...  相似文献   

14.
一切历史都是当下的历史,学术史选题也跳不出这条咒语,以孙本文、吴文藻、费孝通三个人为例,研究费孝通的文章数量是孙本文的100倍、吴文藻的15倍,而研究吴文藻的文章数量又是孙本文的7倍.然而,学术关注度与学术人物在学术史上的真实地位并不一定相应,在1949年前的中国社会学史里,孙本文是一座不可忽视的山峰.在对孙本文的研究中,基本评价是著述丰富、体系庞大、自成一家,为社会学的中国化作出了独到贡献.孙本文在学术史上的地位不仅仅是"我思"故我在,还是"我做"故我在.他是学术社团的组织和参与者、学术刊物的主持人和编辑、学术丛书的主编、大学系科的负责人、政府相关部门的专业技术官员等等.作为一个学术组织者和管理者,他对社会学学科建设的影响远比一般教授要复杂得多.  相似文献   

15.
全国人大民委副主任伍精华在纪念会上的讲话尊敬的各位同志、同学们,今天我和在座的各位都是一个心情,抱着对吴文藻先生非常崇敬和感激的心情来参加这个会的。吴文藻先生爱国的精神,敬业的精神,追求真理的精神刚才前面几位,我们的校长和我们雷洁琼副委员长、著名的教...  相似文献   

16.
吴文藻社区研究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文藻先生是"社会学中国化的奠基人",他曾借鉴以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为代表的英国功能主义学派的理论和方法,创立了中国社区研究的理论方法体系,提出了进行社区研究的具体方案,并对社区研究和社会调查的区别、社区研究的意义和功用进行了阐释.吴文藻的社区研究思想对中国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我们当今进行社会学调查研究更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吴文藻是近代中国爱国归国留学生,著名社会学家和教育家,其教学方法论指导思想,是把西方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理论方法与中国传统教学思想融为一体,具有独特而丰富的内涵,为当今高校的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借鉴与启迪。  相似文献   

18.
冰心的丈夫吴文藻是颇有建树的学者,但也是一位不太“称职”的丈夫。冰心在美国留学时,曾照了两张照片寄回家中,以慰父母思念之情。后来,吴文藻向岳父要了一张放在书桌上。冰心问他:“你这是一种摆设还是真的每天都看  相似文献   

19.
边政学是民国时期边疆研究热潮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边政学会的成立和《边政公论》的创刊,是其作为学科存在的重要载体,杨成志和吴文藻关于边政学的导论性阐述是其作为学科建立的理论宣言,中央大学和西北大学创设边政学系则是其学科地位受到承认的重要标志。边政学将边疆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同时又立足改良边政,寻求边疆建设方案,积极构建作为国族的中华民族,在边政学的学术实践中形成了以民族学为主力,多学科参与为特点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20.
话说世男末日吴汝康吴汝康: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一九五六年后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山大学和北京大学兼职教授,一九八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英国皇家人类学研究所荣誉学术委员,国际人类学和民族学协会荣誉终身会员兼常设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