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亚当·斯密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人物,被称为"经济学之父"。他的经济学理论对西方经济学乃至现代经济学的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本文针对亚当·斯密两部经典著作分析其对经济学的影响。首先简述亚当·斯密的两部经典著作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其次论述如何正确认识两部经典著作的作用和影响;最后总结亚当·斯密学说对今后经济学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马克思说他是“新政治经济学的奠基者”,是“工场手工业时期集大成的政治经济学家”。遗憾的是,他的许多著作,在他逝世前付之一炬,而只留下其代表性著作《国富论》(1776年出版)。但是,他的这一大部头著作,在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在亚当·斯密那里,政治经济学已发展为某种整体”。而其《国富论》中最本质的东西,则是“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最生产的”。本文将着重研究他的消费思想及其对19世纪30年代参加大论战的几个主要人物的思想影响,如李加图、马尔萨斯、萨伊、西斯蒙第等。但是,亚当·斯密本人的思想又是受到重农学派魁奈的影响,马克思曾指出过:“魁奈医生的重农主义学说是从重商主义到亚·斯密的过渡”。本文试图沿着这一历史线索去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詹姆斯·斯图亚特(1712—1780年)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时期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他是“建立了资产阶级经济学整个体系的第一个不列颠人”.他的代表著作是《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1767年).他与亚当·斯密同处于资本主义从确立到发展的工场手工业极盛时期.他在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尽管他的理论在某些方面具有重商主义残余.但他在价值论、货币论、利润论以及资本理论等方面,较多地站在历  相似文献   

4.
亚当·斯密的经济增长思想孔丹凤亚当·斯密于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以下简称《国富论》)是经济学说史上一部十分重要的著作,它标志着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建立,对以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仅对《国富论...  相似文献   

5.
十九世纪初叶,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以著名的“葡萄酒和毛呢”的例子公布了他的国际贸易学说。这一理论打破了经济学界长期的“思维定势”,使李嘉图的同代人耳目一新,茅塞顿开,将国际贸易理论从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说”推进到“比较利益说”的新阶段。然而,他却没有料到围绕这一学说的争论,见仁见智,褒贬杂陈,竟贯穿了之后  相似文献   

6.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竭力赞扬萨伊,把萨伊称为亚当·斯密学说在欧洲大陆的继承和普及者,而萨伊本人也以此自诩.实际上,萨伊只是庸俗化了亚当·斯密的学说,他摒弃了亚当·斯密学说体系中的科学成份,扩展了其中的庸俗因素."三位一体"分配理论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而萨伊的"三位一体"分配论,又几乎被后来所有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接受.因此,为了认清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分配理论的实质,必须分析萨伊分配理论的形成及其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7.
论斯密关于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思想肖德亚当·斯密是资产阶级伟大的经济学家,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最优秀代表之一。他的巨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以下简称《国富论》),总结出一系列有关资本主义经济的理论原理,从而使政治经济学第一次成为一门真...  相似文献   

8.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指英国那些研究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部联系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它从威廉·配第开始,到大卫·李嘉图结束,而以亚当.斯密和李嘉图为最有代表性的人物. 这些代表人物活动的年代,是从十七世纪后半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到英国产业革命以后的十九世纪  相似文献   

9.
李斯特的政治经济学思想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斯特在批评亚当·斯密学说的基础上 ,创立了国民政治经济学理论 ,民族工业的重要作用的思想、生产力理论、国家干预理论构成了其主要内容。它不但在西方经济发展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而且极大地推动了 1 9世纪德国的统一与崛起 ,在今天仍然对发展中国家具有指导意义 ,他的许多观点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相似文献   

10.
在政治经济学史上,古典政治经济学曾为这门学科的建立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古典经济学家们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我们发现,其中有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就古典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形成的过程作一简要的分析,以阐明理论与方法的联系以及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一 威廉·配第 政治经济学最早可以追溯到活动在十六至十七世纪的重商主义。当时正处在由封建制向资本主义过渡的转变时期。作为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代言人,重商主义从  相似文献   

11.
亚当·斯密是英国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成功地将英国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尤其是他的价值理论,在今天看来,都还有些合理的成份。而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正是他对亚当·斯密价值论研究基础上创新而发展起来的科学理论。本文将阐述亚当·斯密价值论的合理内核和缺陷。  相似文献   

12.
应对亚当·斯密"经济人"理论进行系统的理解,它包括利己心、道德与法律和基于制度建设的经济自由主义的三个互相联系的层次;但后人对斯密"经济人"理论不断地庸俗化从古典经济学家的继承与发展,到新古典经济学派的修正与发展,直至新政治经济学的完全庸俗化.历史学派和制度学派对此进行了理论上的批判,但理论上的庸俗化导致伦理上的极端个人主义,其危害影响深远.为此,我们应当正确地借鉴和应用"经济人"理论.  相似文献   

13.
一、从相对优势学说到赫—欧模型1、李嘉图相对优势学说的含义亚当·斯密指出,国际贸易的基础不但是“绝对优势”,而且需要每一个贸易国都至少有一项商品的生产效率高于外国。李嘉图基于亚当斯密的理论,提出了相对优势学说。他指出:即使一国的生产效率全面地低于外国,它也有可能进行国际贸易。现在我们按照李嘉图的方法,使用一个非  相似文献   

14.
在古典经济学中,比较优势原理是人们作出选择和决策的基本理论依据之一,是分工、交易以及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前提。比较优势是相对优势。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对比较优势原理作了生动形象的说明:在狩猎社会,一个人一开始既打猎又造弓箭,后来发现自己更擅长造弓箭,于是就专门造弓箭换猎物;另一个人一开始也是既打猎又造弓箭,后来发现自己更擅长打猎,于是就专门打猎,然后用猎物交换弓箭。如此一来,两个人的“蛋糕”都可以做得更大,整个社会的“蛋糕”也因之更大。在斯密比较优势原理的基础上,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成本学说,认为一国只要…  相似文献   

15.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体制下的反倾销问题金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以下称总协定)体制是以自由贸易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自由贸易,又称国际贸易自由化,其理论根据源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相对优势论”和大卫·李嘉图的“国际区域分工理论”。根据这种理论,各...  相似文献   

16.
亚当·斯密有这样一项理论:商品(斯密论述的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的价值全部分解为收入,即分解为工资和剩除价值;个别商品是这样,社会总产品也是这样.这项理论的错误是很明显的.因为它否认商品价值中有生产资料的价值.可是,几乎所有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都对这项理论视为金科玉律,所以,后来就被称为"亚当·斯密信条".这个信条使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遭受了很大的损害.因为它使人们不可能理解资本主义再生产中的基本问题.本文的目的,是分析这个信条的错误和发生这种错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大卫·李嘉图是英国产业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他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他的经济学说是资产阶级经济科学的顶峰.因此,深入细致地研究李嘉图的经济理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笔者作为政治经济学说史的一名初学者,试就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以及这个学  相似文献   

18.
对亚当·斯密价值学说的再认识──谈斯密劳动价值论的一贯性侯洛生大家都认为,在亚当·斯密的价值学说中有三种价值决定的表达,即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决定;由用该商品所能买到或支配到的劳动决定;由工资、利润、地租这三种收人决定。所以,我们说他没...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区分问题,是关系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社会主义国家国民经济计划化和经济结构合理化的战略性大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国经济学界在六十年代初期就进行过讨论。近年来,随着我国四化事业的发展,讨论进一步展开,持各种观点的同志都发表了许多有见地的文章。当前讨论正在深入。 社会主义生产劳动问题是个很复杂的问题,要把它搞清楚,关键在于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在马克思的经济著作中,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理论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他的这一理论是在直接批判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优秀成果(主要是亚当·斯密的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亚当·斯密关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曾经有两个定义,马克思对  相似文献   

20.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大师亚当·斯密,在其1776年发表的不朽巨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以下称《国富论》)中,就一国增进国民财富的经济运行机理进行了精深的研究,创立了放任私人利益自我诱导的微观经济运行机制理论。这一理论对西方市场经济的运行所产生的影响,经久不衰。斯密的经济运行机制理论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发掘其中的理论精华,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的确立和完善,将富有积极的现实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