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市公司基于配股权的盈余管理行为实证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采用管理后盈余分布法研究了我国A股上市公司基于配股权的盈余管理行为,发现了我国上市公司为了获得配股权而通过盈余管理将ROE维持在略高于6%的区间与略高于10%的区间的证据;本文进一步提供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随着配股政策的演进而亦步亦趋地改变的证据;本文还分析了上市公司已达到配股及格线持续时间的长短与继续保持配股资格激励大小的关系,发现除了确实“扶不起来的阿斗”外,其它上市公司都有同等大小的获得持续配股权的激励。本文认为我国1999年配股政策的变更是有效率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7—2010年的数据检验了管理者收益、企业R&D支出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当企业预期盈利存在"小幅度"下降时,管理者为了增加其现金收益会削减R&D支出;而当预期盈利上升或存在"大幅度"下降时,R&D支出变动情况与管理者现金收益并无显著关系,而与管理者股票收益正相关。中国企业存在利用R&D支出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提高管理者股票收入比例则可减弱该行为。这一结论为优化管理者收入结构、减少管理者盈余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原因、采取的方式进行了探讨,并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大多不良,行为也带有些许违法性这一现象,提出了识别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几种简易方法,同时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规范化管理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 2007-2011年的 A股非金融类家族上市公司为样本,分别对利润表项目和现金流量表项目进行分析,并以行业为基准,衡量高管的额外控制权收益,分析其外部公平性与盈余管理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六种被广泛使用的盈余管理行为估计方法进行研究,本文发现较为一致而稳健的结论:在我国当前的制度背景下,相对于非家族企业,家族控股企业盈余管理程度更高;进一步分析发现,相对于分散持股或者存在股权制衡的公司,家族控股公司高管人员正向额外控制权收益与高管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体现为“堑壕效应”,而负向额外控制权收益与高管盈余管理程度显著负相关,体现为“协同效应”。本文的研究表明,高管控制权收益与盈余管理行为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不仅仅取决于既定的制度背景、法律保护环境,也与高管个人的社会偏好、公平性认知有关,提供了社会比较理论在公司治理中产生激励效应的经验证据,丰富了现有文献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管理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通过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越来越普遍.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中的盈余管理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通过关联方之间的直接交易达到盈余管理及避税的目的;(2)通过关联方之间的资金占用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3)利用关联方之间的商品购销与劳务提供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创造机会;(4)利用关联方关系出售、转让或置换资产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5)通过关联方之间的债务重组对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为防止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健全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关联交易披露制度的会计准则,改变上市公司的评价体系和加大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及惩处力度应是我们必须采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选取2013年我国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1207个观测值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截面修正的琼斯模型计算会计选择盈余管理,度量上市公司会计选择盈余管理程度;通过经营现金流量模型、生产成本模型、酌量性费用模型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总额模型,度量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总水平.最后通过构建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管理关系模型,检测内部控制能否有效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实现对假设的检验.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会计选择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行为;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管理程度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内部控制质量越高,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越低,其盈余质量越有保障.  相似文献   

7.
李晓玲  刘中燕  任宇 《江淮论坛》2012,(6):63-68,75
分析师关注的经济后果是近年来证券市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我国2001-201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公司外部治理的角度对分析师关注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样本期间分析师关注与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显著负相关,分析师关注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分析师关注对公司正向盈余管理行为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负向盈余管理行为无显著影响。该研究结论为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提供了增量证据,有助于从上市公司外部治理的角度加深对证券分析师监督职能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政府干预和法治环境共同影响着我国上市公司所处的治理环境。本文在LLSV学派比较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以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说明地方治理环境与国有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关系。研究发现,国有上市公司所处地区政府干预程度越小,企业盈余管理程度越低;国有上市公司所处地区法治环境越好,企业盈余管理程度越高。表明法治环境是影响国有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重要因素,政府干预程度也成为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特殊动因。  相似文献   

9.
王霆  毕京波 《东岳论丛》2008,29(3):80-82
本文对盈余管理的正负面效应进行了分析,针对当前对盈余管理的态度莫衷一是的现象,指出了正确的态度是将盈余管理控制在适度范围。继而,以上市公司外部治理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作为框架,从规范分析的角度剖析了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指出公司治理结构在抑制盈余管理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分析,成为我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因此,对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进行分析,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探讨的焦点。应从盈余质量的指标建立开始,通过实证的研究来证实指标选取的科学性。盈余质量分析有利于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11.
盈余管理是指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从本质上说,盈余管理本身是法律和会计准则所允许的,或者说,盈余管理应该是“中性”的。然而在实践中,许多企业对盈余管理的利用超过了正常的范围,使得盈余管理成了利润操纵的一种手段。通过分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的原因,以及上市公司超越正常盈余管理范围进行利润操纵的常用方法,剖析这种非正常现象存在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必然性,进而提出减少上市公司不正常盈余管理的四项对策,主张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控制在一个适度范围内,最大限度地规范市场秩序,最大限度地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
通过收集2001-2006年度和2008-2013年度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企业盈余管理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提高了公司总体盈余管理水平,为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提供了更大的空间.通过进一步将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分解为正向盈余管理和负向盈余管理,结果发现公司的正向盈余管理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后显著增加,而负向盈余管理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后则可能有所下降.该结果表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后,在可能的盈余管理空间范围内,公司往往进行更多的正向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是资本市场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从宏观经济变化的视角对该问题进行探讨有助于从多角度理解上市公司管理者盈余管理策略选择的变化特征.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金融危机前后管理者具体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结果显示:外部经营环境的恶化并不会促使上市公司进行更多的真实盈余管理,但是在该期间那些被高品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市公司在应计盈余管理空间遭到挤压的情况下会倾向于更多的真实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为了向行政管理部门显示所谓政绩、为了避免由于连年亏损而造成的壳资源丧失、为了追求一定的净资产收益率而保留配股资格或甚至为了配合二级市场炒作,通过各种方式隐瞒或粉饰真实的经营业绩,超过法律法规允许范围进行利润调节,这就是所谓“利润操纵”。  相似文献   

15.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一直是利益相关者高度重视的问题,因管理不当而造成的过度盈余管理,不但降低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质量,误导投资者的决策,而且还损害了国家的整体利益。针对这一问题,文章以1998年—2009年沪深两市房地产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首先运用K-S模型,以此衡量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其次选择盈余管理的相关变量构建多元回归模型,运用统计软件对样本公司盈余管理进行实证研究;最后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提出完善我国会计准则、制度、内部监控机制以及加强外部监控力度等政策建议,从而实现约束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盈余管理现象一直是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利用会计准则的漏洞是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方法,盈余管理行为与会计准则的制定密切相关.新会计准则虽然有了很大的改进,但又为会计准则的恶意误用留下了空间.在这种情况下,为抑制盈余管理应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并要求管理机构加强监管,研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识别方法,进而加以有效抑制,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17.
《琼州学院学报》2015,(5):91-97
盈余管理是当前会计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适度的盈余管理可以引导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而过度的盈余管理则会误导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本文以沪市2008年到2013年的数据为基础,对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检验.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当前房地产上市公司存在盈余管理行为,房地产上市公司通常利用财务费用和预收账款等手段操纵公司应计利润,一般不采用资产减值损失操纵公司应计利润.  相似文献   

18.
以国有股减持和非流通股全流通为目的的股权分置改革作为上市公司股权制度的制度变迁,存在着路径依赖问题。通过对股权分置的历史沿革和现阶段股权分置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的分析,提出国家要克服自身的有限理性,降低对减持国有股的收益预期,确立对价参照标准,以明确投资者心理预期,减少制度变迁成本,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析盈余管理动因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公用事业特点,分析转型期城市公用事业企业盈余管理的行为及动机,认为在我国特定管制模式下,被管制者(公用事业企业)为了自身利益需要存在围绕价格和补贴而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最后,以两家不同所有权结构的公交企业为例对本文理论分析得出的观点进行了实证.  相似文献   

20.
依据修正的Jones模型测算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在此基础上利用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13年和2014年度有关财务数据和内部控制数据,实证研究了内部控制缺陷与盈余质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时其盈余管理的程度较高,公司的盈余质量较低;研究结论还反映出我国上市公司在进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在设计或执行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监管部门要引导上市公司进一步完善其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