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树 《老友》2013,(11):12-14
“以房养老”十年探索 央视网2013年9月14日的文章《什么叫"以房养 老"》对"以房养老"的界定是,“以房养老”指房屋产权人把房子抵押给银行或保险公司,在评估老人年龄、房价等因素后,每月给房主固定养老金,房主仍可居住。也有些地方,“以房养老”通过“租房置换”进行,即公司将原房出租,老人人住养老中心,租金用于抵扣老人所需费用,房屋产权不变更。在国外,“以房养老”是一种成熟的金融养老方式,但在国内,这种做法却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2.
养房善策     
随着人们对房地产领域投资意识的加强,许多人出于保值、增值的良好愿望,都将赚钱的目光转移到了"以房养房"的方式上。聪明的消费者自会比较,家中的积蓄存入银行,利息收益较低;假如用它来投资物业后又将其出租,以现在市场上的租金水平来计算,后者的收益率肯定要高于银行存款的利率。而在这一理财方式中,也涌现了不少的精明人。这些精明人归纳起来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他们原来有一套住房,通过按揭贷款购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大地,精明的温州人转战中原,挺进京沪,低买高卖,把许多地方的房价“抬”上了天。在美国的温州人也一样精于此道。纽约有许多“炒”房的温州人,他们有的买好几套房子,然后租出去,以租养房;有的低价买进高价卖出,从中赚取差价;还有的专门低价买旧房子,把它装修一番后再出租或卖出。 其实,“9·11”之后,随着美国贷款利率的不断下滑,股票、基金等投资手段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房地产成为人们新的投资手段。本来就偏好买房置地的华人,更是对此趋之若鹜,尤其是在美国东海岸的许多地方,房价更是因为华人的到来而飞速上涨。  相似文献   

4.
《社区》2009,(13):54-55
江苏南京一位读者来信咨询:我儿子与高某两人于2005年10月结婚。结婚前,我在市中心某小区为我儿子购买了一套80多平方米的两居室,产权人为我儿子。今年,他们夫妻俩准备要孩子,嫌房子小,想将现有的住房卖掉,再买一套4居室的新房。我经过咨询得知,当年为儿子购买的房子已经增值了75万元左右。我也同意儿子换新房的想法,但是唯一顾虑的是,  相似文献   

5.
何礼仁 《社区》2010,(27):59-59
父亲多年前就去了德国,去世时在法兰克福为我留下了两套房产,一套是法兰克福郊区的小庭院,另一套是法兰克福市区的公寓。我带着妻儿去德国继承房产时,在德国的工作还没有落实,家里有些捉襟见肘,于是我想到了出租市区的公寓以补贴家用。我把八十平方米的公寓委托给代理公司出租,代理公司考察了房子,建议以每月320欧元的租金出租。我觉得这个价钱有些不划算,但还是勉强答应了。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大地,精明的温州人转战中原,挺进京沪,低买高卖,把许多地方的房价“抬”上了天。在美国的温州人也一样精于此道。纽约有许多“炒”房的温州人,他们有的买好几套房子,然后租出去,以租养房;有的低价买进高价卖出,从中赚取差价;还有的专门低价买旧房子,把它装修一番后再出租或卖出。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住房消费是最好推动的,同时也是最难推动的。好推动是因为人们亟待释放压抑已久的住房消费行动,没房的想买房,有房的想住更好的房;难推动是因为住房的花费是家庭消费中最大的,工作20年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并不见得够买一套房子。即使买房钱凑齐了,也不意味着万事大吉,要买一套称心如意的房子不容易,而要对付房地产商家设下的陷阱圈套就更难。本刊的特别策划就是要“借您一双慧眼”,让您花更少的钱买更好的房,享受更优的服务。花更少的钱买更好的房  相似文献   

8.
《社区》2008,(24):33-33
也许有人会问:有两套或两套以上房子的人,养老是没有问题的,只有一套房子的怎么办?其实,有一套房子也一样能够以房养老。为此,笔者还提供了有别于“倒按揭”的五种以房养老方案。方案一:可以采取“卖房”办法筹措补充养老金,但不是卖给外人,而是把房子卖给自己的子女。也就是说,老人可将自己的房子抵押给子女。老人每月可从子女那儿得到一笔退休金补助,而子女也可以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买下父母的房子,这将更加增进老人与子女之间的感情。  相似文献   

9.
理财     
以租养贷还行得通吗今年以来的四次加息已经让"按揭"一族苦不堪言,以贷款50万20年为例,以等额本息方式还款,从2008年1月1日起,房贷月供要比2006年8月19日以后购房贷款者多负担177.4元,20年积累下来,就是4万多。虽然很多售楼人员还在说以租养贷,但随着房价上涨,租金收益和房价的比例呈现下降的趋势。要投资房产以租养贷,就必须抓住好地段、小户型的房子,问题是这样的房子也最抢手。而换个思路,如果把投资房子的钱买了基金,效果可能会更好。  相似文献   

10.
提个醒     
《社区》2009,(14)
购房购车贷款须留意年龄的限制近日,陈姨看中了某新楼盘,付了2万元定金给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为很快就可以入住新房。不料因为年龄超过65岁,各商业银行都不肯办理银行按揭,开发商以陈姨违约为由不肯退定金。专家提醒:当因为购房、买车、投资需要办理个人贷款的消费者,事前一定  相似文献   

11.
门外是谁     
查一路 《今日南国》2010,(11):61-61
一夜间,楼上住进了一群农民工。我们这个小区的对面是个工地,大概农民工就是在这个工地上干活的。 这栋楼5楼正好有套房子是用来出租的,七八个农民工合租这套房。  相似文献   

12.
百汇 《社区》2009,(21):26-27
“地铁附近一居室,各种家具、电器齐全,装修讲究,租金1000元”“这套房子怎么这么便宜啊,相同地点的一居室,最少也得1500~1600。”正在找房的小静拿着一份租房的报纸将信将疑地说。尽管觉得价格异常便宜,但是因为刚毕业,手头的资金不是很宽裕,小静还是决定打电话去看看房子再说。  相似文献   

13.
王文元 《社区》2002,(3):60-60
私搭乱建看不见在东京社区里,见不到房外房、临时棚子、随便封闭凉台等有碍观瞻的景象。房子一经建成,一般就不再扩建、改建,确实需要扩建的场合都是拆掉重新建新房。凉台的功能是不变的,如果封闭凉台,那么整个楼的凉台全部是封闭的;如果是露天的,那么整个楼的凉台都是露天的。总之,要求整齐划一。凉台上不准放杂物,这是必须严格执行的。留学期间,我住的房子西晒,一天下午,我把一条毯予支在了凉台上,企图用来遮挡  相似文献   

14.
莜莜 《新天地》2012,(8):34-35
2011年2月,秦志勇和朱乐乐终于拿到了新房的钥匙。这是一套位于北京东北四环外的两居精装房,站在宽敞明亮的落地窗前,欣赏着园区的景色,他们沉浸在幸福和甜蜜之中。秦志勇对朱乐乐说:"我想和你商量个事,我父母年纪大了,我是独子,以后照顾他们的责任肯定要由我来承担。我想让他们把房子卖了,在咱们小区再买套房。现在不是时兴‘一碗汤’距离的孝顺方式吗?"朱乐乐爽快地答应了。  相似文献   

15.
“60岁前人养房,60岁后房养人”,近来兴起的“以房养老”的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的关注。本文归纳城市居民“以房养老”的三种方式,以供养老。移居郊区,出租市内住房有人认为城市是年轻人“打拼”的世界,并不适宜老人居住。因此,有些老年人就选择了“以房养老”的居住模式:  相似文献   

16.
也许有人会问: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房子,养老是没有问题的。只有一套房子的怎么办?其实,有一套房子也一样能够以房养老。方案一:可以采取卖房办法筹措补充养老金,但不是卖给外人,而是把房子卖给自己的  相似文献   

17.
杨金奇 《社区》2005,(20):37-37
买房先签一份认购协议书然后交付定金,这已成为房地产行业交易的一个惯例。然而,在具体实践中,有关“购房定金”的纠纷屡见不鲜。特别是一些购房者在交完定金后,由于种种原因不想买下订购的房子,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购房者已付的定金到底能不能退还?购房者违约不退2004年底,许先生在没有和家人商量的情况下,与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了一份商品房认购书,认购一套建筑面积为120平方米、总价值61万元的房子,并按照认购书约定交了2万元定金,约定在7日内缴交首期款并签订正式的《商品房销售合同》。事后,许先生的家人来实地看房后,发现该房屋的户型…  相似文献   

18.
<正> 随着商业企业自主权的不断扩大,近年来,在全国各地抛起了一股出租柜台热。在这股热潮中,一些商业企业除了出租原有的柜台外,还想方设法“挤”出柜台出租,有的甚至将营业厅的窗口、楼梯口进行出租,有的还出现承租者转租柜台的现象。在出租柜台过程中,企业一般采取事先与承租者商定的价格出租,然后定期收取租金。出租柜台作为改革中出现  相似文献   

19.
早晨刚到单位,同事小周手里拿着一张漂亮姑娘的照片神秘地把我叫到了一个无人的地方:“陶哥,求你帮忙!我最近卖了旧房,买了套新房……”小周是我们单位的大龄单身。因为其貌不扬,再加上凡事都要占点便宜,他处了几个女朋友,最后都不了  相似文献   

20.
《阅读与作文》2014,(11):50-52
怪事不断 2006年初,俄罗斯哈尔科夫市郊区,单身母亲娜塔莉和儿子托姆搬进了他们新租的房子,一幢两层的独立小楼。房子连带全套家具出租,装潢十分考究,租金却相当低廉。娜塔莉对此非常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