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统计,目前全国老年人中,约有60%生活在农村,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失智等特征正在叠加显现。
  在全国4万余家养老服务机构中,有近3万家是农村敬老院。如何向孤寡、残疾,特别是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长期照护服务,已成为全国农村敬老院所共同面临且待破解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从2012年起,浙江省要建立健全养老服务补贴制度,政府对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的失能、失智老人给予养老服务补贴,并积极构建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确保广大老年人老有所养、安享晚年。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导刊》2013,(11):44-44
为了完善全省老年人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探索建立生活困难的失能老年入基本护理服务长效保障机制,提高失能老年人生活质量,黑龙江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建立贫困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制度的通知汉黑政办发[2013]4号,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在全省建立贫困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以下简称失能补贴)制度。  相似文献   

4.
全社会都来关注失能老人的照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期刊登几篇关于老年失能和长期护理的文章,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失能老人又称残疾老人、生活不能自理老人或依赖老人。主要是指生活起居等不能自理,需要别人照料护理才能生存下来的老人。当然,老人的失能和依赖的程度有别,但通常指的是需要长期照料护理(以下简称照护)的老人而言。我国虽已进入老龄社会,但对此认识还不深刻。一是我国过去人均寿命不长,失能老人为数不多,存活时间不长,不易想到会是长期;但今天情况已  相似文献   

5.
正陕西省首例共享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在阎良区皇冠社区出现,这种模式为老人服务更加灵活机动,并可针对老年人个性化需求提供更专业的服务。共享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是指:在特定的社会区域,把愿意从事家政服务、老人护理服务的闲散剩余劳动力和爱心社区志愿者组织起来,经过专业化技能培训后,就近为辖区内的失能、失独、半失能、空巢老人及残疾老人提供以护理为主的专业性上门服务。  相似文献   

6.
据悉,天津市首个专为失智老人打造的失智老人康复照料中心目前整体已经完工,4月开始进入内部装修和设施购置阶段,中心预计今年上半年投入使用。作为天津市第五家市级国办养老机构,中心内设床位300张,投入使用后将引入家庭化照料理念,对他们进行“心身”机能的康复训练,同时加强对失智老人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7.
我国自1999年就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失能老人数量也随之增多。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失能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失能老人的人口数已经超过千万,这使我国失能老人生活保障及社会安全面临较大的挑战。因此,关注失能老人问题,加强对失能老人的照料及护理,构建相应的社会安全保护体系,满足失能老人的晚年生存需求,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寿命也在延长,老年人养老问题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如何在顺从老年人意愿的同时,又能保证养老需求,需要相关部门研究人员认真分析。本文从老人养老保障观念的分析出发,对非失智、失能的老人的养老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旨在为相关管理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吉安市目前有失能老人3.8万人、半失能老人8.3万人,失能半失能老人除了少数依托养老机构护理外,绝大部分在家里护理。近日,笔者走访了吉安县几个失能老人家庭,切身感受了吉安市部分失能老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据有关部门估算,上海目前约有失智老人15万。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这一数字还将进一步增长。然而,失智老人普遍存在就诊率低与缺乏专业照料等诸多问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负担。为此,老龄专家呼吁——  相似文献   

11.
1 建立护理补贴制度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贫困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制度的通知》(黑政办发[2013]4号),决定自从2013年1月1日起,凡具有本省户籍且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城乡低保、低收入家庭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均可享受失能补贴.补贴标准为:低保家庭失能老年人每人每月150元、半失能老年人每人每月100元;低收入家庭失能老年人每人每月100元、半失能老年人每人每月50元.  相似文献   

12.
据统计,2010年年末全国城乡重度失能老年人有1080万,占老年人口的6.23%,长期照顾和护理的问题十‘分突出。这一数据近日发布后,国内多家媒体发表评论,探讨如何应对失能老人的养老窘境。  相似文献   

13.
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7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保障失能失智老年人的人身财产权益,在深入研究我国民法通则有关监护的规定并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创设了老年监护制度。其第26条规定,“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老年人,可以在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自己关系密切、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个人、组织中协商确定自己的监护人。监护人在老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依法承担监护责任。”  相似文献   

14.
眼下,许多失能老人已成为家庭的沉重负担,由于护理难度较大,他们想进养老机构却往往会遭到“婉言拒绝”。一些养老机构负责人表示,照顾失能老人工作量大,特别是容易出现意外,大多数养老院不愿意接收他们入住。失能老人一旦发生意外,家属一闹事,赔偿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对民办养老机构来说,.也许几年的辛苦就白费了。  相似文献   

15.
全国政协9月25日下午在京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就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模式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委员们建议,解决好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模式建设问题,政府要制定适合的标准、进行相应的建设,推动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模式走上正确发展途径;要建立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要推动医养结合进社区,这是医养结合发展的主要方向;对贫困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政府要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服务;  相似文献   

16.
我国首次“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显示,2010年年末全国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约有3300万,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1080万,占在家庭居住老年人口的6.4%。预计到2015年,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将达4000万人,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口将超过1200万人。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失能风险的增加,老年人长期护理问题成为人口老龄化研究的新课题.基于CHARLS等相关数据,改进Markov模型,测算2020—2060年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规模及费用,并预测经济效应,结果表明:(1)老年人数量呈倒"U"形增长趋势,并于2048年左右达到顶峰,约为4.34亿人;失能老年人呈逐年上升趋势,于2060年达到1.84亿人.(2)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费用由2020年的3906.57亿元增长到2060年的44973.16亿元,增长11.51倍,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费用分别增长8.92倍、15.55倍和21.17倍.(3)老年护理劳动力需求量预测显示,由90.33万人上升到228.98万人,增长2.54倍;机构养老护理型床位需求量预测显示,由241.03万张增长到553.11万张,增长2.29倍;老年护理市场直接经济增量预测显示,由3906.57亿元增长到44973.16亿元,增长11.51倍.基于此,本文提出包括坚持"以制度为基础、以服务为核心、以救助为兜底、以法律为准绳"的基本原则,建立失能动态监控机制,完善养老服务财政补贴制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导刊》2013,(11):17-17
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在2013年全国政协的提案中称,面对千万失能老人和独子养老的局面,社区养老势在必行。社区养老,既能提供上门护理、日间照料、社区托老、志愿者互助等多种服务,也让老人们在熟悉的社区环境里能找到安全感、归属感和亲切感。面对少子老龄化、老年空巢化、空巢失能化的趋势,未来我国对社区养老的需求将日益增大。  相似文献   

19.
为了摸清全国失能老年人基本状况,提出失能老年人照料对策,2010年全国老龄办和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开展了全国失能老年人状况专题研究。结果显示,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失能老年人规模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20.
据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统计,2010年末全国城乡重度失能老年人已达1080万,占老年人口的6.23%,这还不包括大量需要居家照顾的半失能老人和病人,长期照顾和护理的问题已十分突出. 面对1000万需要照护的失能老人,养老床位不仅总量不足,而且其中能用于护理的床位严重短缺.据民政部统计,全国近4万个老年福利机构有床位314.9万张,收养老年人242.6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