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建国 《经营管理者》2012,(6X):313-313
河南地处中原,人口多,人均占有资源少,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供应的矛盾日益加剧,发展低碳经济尤为迫切。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28.6%。发展低碳建筑,是河南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紧迫要求,是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短缺的国家,每年的新建建筑中约有85%为高能耗建筑,因此,目前我国的建筑能耗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如何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势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绿色建筑理念的内涵出发,以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及问题为切入点,分析了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短缺的国家,每年的新房建设中有85%为高耗能建筑,因此,目前我国的建筑能耗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如何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誓带解决的问题。本丈以绿色建筑节能的特点为切入点,重点从节能角度分析了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柏媛 《经营管理者》2009,(19):216-216
目前中国生态建筑和资源建筑还占极少数,可持续建筑还没有得到更多人重视。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建筑师对可持续建筑的认识,引导和鼓励设计、科研和建设单位进行可持续建筑方面的开发研究与工程试点。国家有关方面应及早制定与可持续建筑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从而规范和指导可持续建筑的发展。建筑师是人工环境的营造者,也是消耗大量物质资源的决策者。我们不能无视自然环境的存在,而必须与之和谐共生。本文通过当前建筑设计迅速的发展和建筑设计发展的需求,简析当前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的要点。  相似文献   

5.
根据当前我国的建筑能耗状况,分析了建筑节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建筑节能工程的特点,以及大力发展节能建筑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并提出应对措施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戴碧娟 《经营管理者》2013,(10):181+155
房地产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之一,事关民生。我国每年住宅建设新开工面积占到世界总量的50%左右,而建筑能耗占到中国全社会能耗总量的40%.同时也是我国碳排放量较大的行业。值得肯定的是,在政策的引导下,中国房地产发展也出现了向绿色低碳地产过渡的趋势,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开始重视绿色低碳地产,并在这一领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创新和探索。从设计、用材、构造、能源、景观等诸多方面综合运用环保技术,掀起了一场绿色住宅运动。  相似文献   

7.
建筑领域由于其对资源的大量消耗和对环境的巨大影响,成为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人们提出了绿色建筑的概念。绿色建筑也称之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建筑界应积极参建绿色建筑,建立和健全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体系,为我国的发展建设指明方向,这已成为对建筑学科发展有着关键性推动作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邱慧萍  仇洋 《经营管理者》2011,(2X):261-261
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能源问题被提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中建筑电力能耗问题尤为突出。作为一名电气设计工作人员,本文结合建筑设计的特点,从建筑照明及其控制的节能、供配电系统及电器产品的节能入手,探讨了建筑电气的相关节能措施。  相似文献   

9.
近百年来,创造出兼具时代特点和传统内涵的建筑形式,寻找中国建筑的发展之路,一直是建筑界不断探讨的话题。所谓的传承,并不是指复古地采用传统建筑样式,或将传统建筑的装饰、构件、大屋顶等照搬到现代建筑上去。传承的目的是在领悟传统建筑内涵的基础上,寻找适用于当地气候、社会文脉、人们精  相似文献   

10.
建筑思潮总是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存在于一定的主体中。当代中国建筑思潮是在当代中国的大背景下发生的,要对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的发展进行准确的分期是十分困难的,但是对于当代建筑思潮的历史性研究,适当的分期又是十分必要的。而关于文化和传统的思考,只有在通过功能、环境或是技术的内在需求予以表达,才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永恒的主题就是环保节能,发展绿色建筑是未来房地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只有这样才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降低能耗,同时保护好我们家园,保证我们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环境健康发展,实现人、自然、建筑三者之间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主要对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的应用作出相关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地处安徽北部平原地区建筑节能所提出的一些相对的改进措施。目的是通过建筑设计,改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降低建筑能耗,保证舒适、健康的室内热环境。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采取不同的策略来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遮阳和通风性能。  相似文献   

13.
《领导决策信息》2008,(22):13-13
案例背景据原建设部透露,我国建筑能耗惊人,占到全社会总能耗的46.7%。在全社会推行节能建筑迫在眉睫!2007年10月,原建设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建立建筑节能的奖惩考核机制,把节能量纳入考核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建筑节能服务,就是为业主降低建筑能耗而提供的能源审计、节能方案设计、融资、节能改造施工、运行管理等节能活动,其服务对象是建筑业主。  相似文献   

15.
建筑企业本身带有盈利性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企业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发展,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激励的竞争和挑战,减低成本是获得更多利润最有效地方式。然而传统的成本管理,仅仅是以控制施工前后的资源消耗为主,其不足之处越来越明显。因此,对加强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研究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目前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激烈竞争的市场,在给中国的民营建筑企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冲击和挑战。这其中风险管理成为建筑企业管理的核心。本文就建筑企业经营风险的产生原因和管理办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加入WTO后,发达国家实力雄厚的建筑公司已纷纷获得中国建筑市场的准入资格,传统建筑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施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知识管理则是提高建筑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方面。本文从建筑企业知识管理的现状出发,阐述了知识管理建设的方法和要点。  相似文献   

18.
外刊外报     
中国人不愿多花钱搞节能建筑德国《世界报》10月16日目前,世界上每两座新建筑中就有一座是在中国建造的。中国仍然只有很少数建筑符合西方的节能标准,中国只有225座所谓的"绿色建筑"。要实现"十二五"节能计划,中国规划者必须转变思维。  相似文献   

19.
发展绿色建筑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微观市场中绿色建筑和传统建筑市场容量有限的特征,结合共生理论与博弈支付矩阵,构建了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的独立共生密度博弈模型;在分析模型稳定后运用系统动力学软件仿真了博弈双方数量的动态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存在唯一的共生稳定点,模型的稳定条件密切相关于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博弈支付矩阵,与绿色建筑和传统建筑的净复制率无关;政策激励的有效性与微观主体的行为选择密切相关。将中国绿色建筑的实际数据应用本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模型可有效揭示和解释中国绿色建筑和传统建筑的共生博弈发展过程。模型和模型仿真结果可有效地为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李华  杨华  董嵩 《经营管理者》2009,(20):357-357
现阶段全世界都在面临着能源短缺的局面,而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建筑规模在不断的膨胀。建筑能耗在我国的能源消耗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相对来说节能的潜力也是非常巨大。为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今后的相当长时期内建筑节能都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文章仅对我国建筑节能实践中几种新技术的应用做了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