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当前的高校助学贷款制度存在着绩效低、成本大、制度设计不完善等问题。为了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本文依据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道格拉斯·C·诺斯路径依赖相关理论,针对我国高校助学贷款中存在的问题,采用个案调查、模型预测等方法,通过对国家助学贷款进行环境分析,建立高校助学贷款目标体系的评估摸型,以及国家助学贷款的规划与实施控制办法一同时提出了助学贷款割度的路径选择:政府要对国家助学贷款进行制度基础建设;进一步完善助学贷款制度设计方案:积极推进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构建市场信用体系,以取代政府信用体系;尽快完善国家信用查询系统。  相似文献   

2.
国家助学贷款一直以来都是高校助困工作中最直接、最有效的资助方式,面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运行近十年所反映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就学地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大力推行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模式、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制定与助学贷款相关的法律法规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助学贷款的偿还问题在整个助学贷款制度中具有关键地位,过多的拖欠会导致贷款无以为继.从经济角度分析,助学贷款偿还与处罚概率、处罚程度、信用、收入水平、当期还款额度有密切关系.因此,解决助学贷款还款拖欠问题,一方面可通过完善信息共享机制来提高处罚概率,明确合约规定来提高处罚力度,从而增强对还贷人的约束力;另一方面可适当延长还款期限,降低当期还款额,以提高还贷的可操作性;更为根本的则是培养借款学生的信用意识,构建高校贫困生心理资助平台,提高还贷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4.
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学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家对普通高校进行了收费制度的改革.高校收费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带来了困难.为保证学生不因家庭经济问题而失学,国家建立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学生资助体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大学梦.但由于贷款发放、贷款对象、贷款利率、贷款金额和还贷期限的不尽合理,使有的学生遵守信用积极性不强,从而影响了国家助学贷款的可持续性.而贷款的可持续性是国家助学贷款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此,应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信用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促进国家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助学贷款政策的推广实施,毕业生借贷不能按时归还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国家助学贷款能否按时收回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在这种情况之下,诚信教育和信用档案的建设和完善就成为了现实的要求,可以说,高校信用档案建立与完善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必要性,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合作与支持.  相似文献   

6.
针对商业助学贷款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构建商业助学贷款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这一基本框架包括:完善商业助学贷款信用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商业助学贷款的信用数据技术支撑体系、建立大学生信用评价体系、建立政府信用市场管理体系、建立全社会诚信教育体系、建立商业助学贷款失信惩戒机制。  相似文献   

7.
关于对国家助学贷款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作为政府扶持教育的重要举措 ,已逐步深入人心 ,所起的积极作用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而政府、银行、高校、经济困难学生作为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主体 ,在落实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 ,相互之间对完善工作都有进一步的期待。政府作为制度的主要供给者 ,制订政策时应考虑全局性和配套措施的跟进 ;政府拥有意识形态和强制力等优势 ,应当成为诚信的表率。银行应该审慎认识国家助学贷款的潜在价值 ,不仅从社会价值上 ,而且从企业自身价值上。高校作为学生的直接管理者 ,应在贷前审核、信用教育、信用管理、贷后跟踪等方面做好协助工作。而经济困难学生在国家助学贷款中也应确立主体资格、养成良好信用意识。随着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深入开展 ,各项政策的完善 ,政府、银行、高校各方的共同努力 ,学生良好信用观念的建立 ,最终体现政府对受教育问题公平与效率的关怀  相似文献   

8.
助学贷款政策能够有效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子完成学业,但由于政府、高校、银行等部门执行不力、管理缺失、经营不善及部分学子缺乏信用等原因,导致助学贷款无法实现良性循环。应加快立法进程,进一步明确政府、银行、高校、学生的责任;建立个人信用信息与银行卡信息、个人账户信息等相连接的手段,强化信用管理;加强信用教育,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良好局面;培养个人素质,从源头上解决人的信用危机这一根本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同现行国家助学贷款相比,在贫困学生认定、贷款办理手续和贷后管理等方面优势突出.但是,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还应该在贷款宣传、财政负担、政策扶持、还款期限、学生道德教育等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部分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大学生不按时偿还贷款本息,给国家助学贷款的开展带来了较大的阻碍.本文主要分析大学生信用缺失原因,拟建立信用管理体系,探讨大学生信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从而培养大学生的信用意识,减少银行国家助学贷款呆坏帐的出现.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助学贷款新政策执行已陷入困境,其表现是:商业银行竞标积极性不高;政府与高校共建风险补偿基金困难重重;失信惩治条款乏力。造成其执行困难的缘由有:国家助学贷款商业性与政策性之间存在冲突;我国目前信用贷款的环境尚不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的贷款回报率较低;对高校在国家助学贷款中所扮演的角色存在分歧。解决其执行困难的措施为:尽快建立较为完善的学生信用体系;采取可操作的“准”抵押方式;强化银行的社会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助学贷款的调查分析与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回顾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历程 ,分析山西实施助学贷款的现状基础上提出 :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 ,加大全社会对助学贷款制度的宣传力度 ,转变人们对贷款的陈旧观念 ,健全信用体系 ,各级政府全力扶持 ,教育部门积极配合 ,探索适合不同区域高校的贷款方式 ,方能有效实施国家助学贷款 ,培育栋梁之才  相似文献   

13.
实行信用助学贷款是国家为保证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必然选择.但部分大学生信用的缺失制约了国家助学贷款事业的顺利发展.因此,必须加强诚信道德教育,加快立法工作,建立国家助学贷款学生个人信息查询系统,并考虑到贫困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酌情免除他们的部分或全部国家助学贷款.  相似文献   

14.
国家助学贷款实施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助学贷款在实行两年多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但这项政策在执行过程中 ,资助效果仍不尽如人意。文章分析了现阶段国家助学贷款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策 :加大国家助学贷款宣传力度 ;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偿还制度 ;要不断创新 ,采取多种途径降低银行风险率 ;建立健全个人信用机制 ,严格信用监管 ;广大学生应该培养信用道德观念 ,诚实守信。  相似文献   

15.
国家助学贷款合同文本中的还款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助学贷款借贷合同是借贷学生与金融机构建立的一种信贷合同.随着国家助学贷款规模的逐步扩大,还款违约和拖欠现象时有发生,国家助学贷款的信用危机开始显现.一方面,借贷学生对助学贷款借贷合同中还款条件的了解程度不够,对贷款合同条款的理解不到位;另一方面,助学贷款借贷合同也存在着对还款违约惩罚措施约束力不强等因素.为了有效地规避国家助学贷款的金融风险,首先应加强对借款学生的信用教育.使他们对借贷合同有充分的了解,对合同中还款相关条款有认同感.同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合同中的还款期限及利率做适当调整,以减轻借贷学生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存在着大学生助学贷款难这一现象 ,主要原因是大学生信用的缺失 ,因此必须对大学生加强信用教育。  相似文献   

17.
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问题主要是由于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不健全,就业形势不乐观,缺乏监督惩罚机制造成的。解决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问题的对策有:高校加强诚信教育,个人加强诚信意识;高校严格审查过程,加强宣传力度;加强制约机制;改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加快生源地贷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8.
基于灰色关联的国家助学贷款学生信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灰色关联分析法运用于国家助学贷款学生信用评估中,建立了影响贷款学生信用因素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并以某校几位申请贷款的学生为例阐述了应用该模型进行国家助学贷款学生信用评估的基本步骤,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同时该模型也适用于其他指标评价的问题中.  相似文献   

19.
在助学贷款中构建主体性诚信教育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诚信问题是国家助学贷款运行的瓶颈问题。高校开展诚信教育、培养大学生主体意识、确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建立和完善助学贷款信用体系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高校要摒弃传统诚信教育存在的弊端,改进诚信教育的方式方法,把对大学生诚信做人、诚信做事的道德修养的培养过程融入大学生活之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家助学贷款在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中具有主体资助地位 ,但在实施的过程中 ,该项工作存在着不少问题 ,严重制约了其主体资助作用的充分发挥 ,找出这些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是解决好贫困生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较为系统的分析了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并从政府、学校、银行等角度提出了包括构建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和信用评估机制、加强信用教育、完善管理机制、采用属地贷款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